第七百五十八章 建立

5月28日。

經過歷時113天的航行,祝融級001號飛船成功抵達金星近地軌道。

飛船一番調整後,穩定在800公里軌道上,程粼、王雲海、秦天賜三人正忙碌着。

他們剛到金星軌道,一股強烈的太陽風暴,就給了一行人一個下馬威,幸好飛船已經考慮到太陽風暴之類的宇宙災害,並沒有出現什麼異常狀況。

“隊長,飛船一切正常!”王雲海彙報道。

程粼點了點頭:“好的。”又轉過頭吩咐道:“天賜,向藍星遙控中心彙報我們的狀況。”

“明白!”秦天賜編輯好電子郵件,然後發送回藍星地面遙控中心。

半個小時後,通信系統彈出藍星遙控中心的回覆:

[祝賀你們成功抵達金星,成爲人類歷史上,第一批抵達金星軌道的先驅者,同時也希望你們接下來工作順利、身體健康——航天部金星探索局]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程粼三人按照之前的計劃,首先搭建了一個2000噸,體積18200立方米的太白號空間站。

又將一部分物資和燃料,轉移到太白號空間站之中。

雖然都是模塊化設計,但是衆人還是前前後後忙碌了兩個多星期,才完成了這項任務。

最後就是剩下的2000噸物資,也是之前準備好的四個浮空模塊,單個浮空模塊的重量,就是400噸,一共是1600噸,然後就是400噸燃料。

浮空模塊儲存在飛船兩側。

程粼看着窗外的橘紅色星球,這顆被稱爲“地獄”的星球,將由他們爲人類邁出第一步。

“發射!”

一聲令下,其中一個浮空模塊的發動機噴吐着淡紅色火焰,那尾焰竟然在金星大氣層的背景顏色下,變得有些模糊。

浮空模塊此時還沒有完全展開,體型看起來也不算太大。

負責監控浮空模塊速度和高度的王雲海,時刻注意着各項數據。

前面一段路程還非常順利,但隨着浮空模塊進入金星120公里的高度區域,這裡的大氣密度開始濃密起來。

而且風速100米每秒的狂風,是這裡的常態。

浮空模塊的輔助發動機不斷調整噴口方向,用於抵消狂風帶來的干擾,在金星海拔80~120公里的高度區域,這裡是不適合展開浮空模塊的。

經過幾分鐘后角力,浮空模塊0001終於成功抵達60公里的高度。

“開始展開真空腔。”

“收到。”

電波帶來指令,浮空模塊的系統自動啓動,開始展開真空腔殼體。

與此同時,浮空模塊的輔助發動機,開始啓動滯空反推,以減緩浮空模塊的下降速度。

等待浮空模塊展開20%的真空腔後,此時浮空模塊的高度,已經下降到海拔45公里的位置。

此時展開的20%真空腔,開始進行排空真空腔內的氣體,真空腔產生浮力,讓浮空模塊懸浮在空中。

由於現在浮空模塊的總重量,只有467噸(67噸是儲備的燃料),真空腔並不需要全部展開。

畢竟單個浮空模塊的最大承重是9000噸左右,沒有那麼多承重,如果全部展開真空腔,後果就是浮力過大,會直接上浮到60~70公里的高度區域。

這樣做,不僅僅是在浪費浮力,也是在浪費浮空模塊的燃料。

隨着第一個浮空模塊,成功懸浮在金星大氣層的47公里高度區域,程粼等人乘勝追擊,將剩下的三個浮空模塊,陸續投放到金星大氣層之中。

然後開始組裝起來,以第一個模塊爲中心,其他三個模塊拼接在三邊上。

浮空模塊的平面形狀,是一個正六邊形,剛好可以組成一個相對穩定的整體。

另一邊。

比祝融級001號飛船,提前一個半月抵達金星的一艘前鋒級飛船,攜帶了一套420噸重的碳粉儲能發電機組。

接下來就需要程粼等人,操作那艘前鋒級飛船,將這個碳粉儲能發電機組模塊,投放到浮空城市之中。

這些功能性模塊,都是提前設計好的,就和搭積木那樣,直接拼接上去即可。

藍星那邊,那艘祝融級002號飛船,也在一個月前從藍星近地軌道出發,將在127天后抵達金星軌道,和程粼小隊匯合。

不過祝融級002號飛船,是一艘無人駕駛飛船,上面的物資也只有3300噸。

之所以出現在同樣的飛船,運輸的物資重量不一樣,主要是因爲金星此時和藍星的距離,正在一點點擴大着。

這也是行星之間的星際航行中,非常正常的事情。

畢竟金星大沖要好幾年一次,而爲了儘快開發金星,聯邦自然不可能幾年發射一次飛船。

在非大沖期間發射飛船,燃料的消耗自然需要大幅度提升,這是必須面對的現實。

幸好這一次祝融級002號上,攜帶了風力發電機模塊、N30燃料製造模塊,還有一艘真空飛艇運輸船。

只要金星的N30燃料可以量產,到時候飛船前往金星,需要攜帶燃料,就可以減少40%左右。

燃料儲備減少了,飛船的有效載荷自然會提升上來。

這就是航天部制定的金星開發計劃中,初期的戰略目標,在金星實現燃料補給。

通過這種方式,變相提升運輸船的運輸力,然後逐步擴大浮空城市的工業規模,讓浮空城市可以大規模量產原材料,實現浮空模塊的本地製造。

只要完成這個戰略佈置,那越到後面,金星的開發工作,就會變得越來越容易。

兩天後,成功將碳粉儲能發電模塊組裝在浮空城市之中,接下來程粼小隊的工作,是一邊等待祝融002號的到來,一邊清理金星軌道上的廢棄航天器。

沒有錯,是清理廢棄航天器。

金星的軌道上,有以前老毛子、NASA,還有聯邦的廢棄航天器,這些航天器大多數都是探測器、人造衛星。

不將這些東西清理乾淨,遲早會變成隱患。

隨着時間推移,這些廢棄物會逐步崩解,變成小塊的碎片,危險性反而更加大起來。

聯邦在金星的基礎,目前還相對薄弱,如果是無人航天器損壞了,那還承受得起。

可要是載人飛船,或者大型運輸船被損壞了,損失就會很大,甚至會造成人員傷亡。

目前聯邦在航天領域的開發過程中,可是一直保持着零傷亡,這種可以提前規避的風險,沒有必要等到發生了,再來亡羊補牢。

程粼三人分工合作,他本人遠程操作前鋒號飛船,對金星軌道上的廢棄航天器,進行定點清理。

王雲海負責監控浮空城市,而秦天賜則負責和藍星遙控中心保持聯繫。

等待的時間,是枯燥又漫長的。

太空的生活,也沒有科幻電影描述的那般驚險刺激,在很多硬性規定的束縛下,宇航員是不可能違規操作的。

第六百八十五章 試探第三百八十六章 熱議與約見第二百一十五章 鉅額交易第一百七十九章 智能家居第六百八十三章 雲海(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憋屈第六百九十四章 漫遊(三)第二十一章 平凡的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與油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三百六十八章 危機第六百三十三章 1.5代第二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六百八十六章 隕石第六百六十四章 應對第六百七十三章 楓葉(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沙荒原第四百五十四章 震動第四百五十章 瑪爾斯第六十六章 反向模式第七十八章 天水水務第九十九章 新式薄膜第三百一十五章 樹和水第三百六十五章 困境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第三百九十六章 線的延伸第七百七十九章 試航第三百二十章 雲防禦第一百二十九章 宣傳短片第三百九十四章 恥辱與觸手第一百七十二章 廢熱第六百二十八章 拉加線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與油第六百八十四章 辛酸第六百七十四章 楓葉(四)第二百二十章 人性的弱點第十七章 購地洽談第四百三十四章 東方超環第六百一十六章 工業化第三百五十二章 能源交易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第三百九十四章 恥辱與觸手第五百零九章 清理開始第二百一十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七十一章 魯省藥玻第四百九十一章 壓力素第六十九章 鮮奶上門第六百七十三章 楓葉(三)第四百六十二章 技術與消息第七十二章 行業震動第六百四十六章 推測第七百四十二章 文明困境第五百六十一章 漸變第六十五章 授權合作第七百六十五章 蟹的故事第四百二十九章 特產品牌第六百九十一章 應對(三)第七百二十章 大同號第三百零八章 不同的命運第七百四十六章 異常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太平洋區第一百八十七章 談判與電影第七百七十九章 試航第四百二十章 購島和遊客第四百九十七章 筋斗雲第三章 大腦抑制第七十八章 天水水務第七百零四章 雪球(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氣候會議第三百六十七章 鎖死第七百二十六章 波瀾(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物流與安全第五百五十六章 風雲際會第三百五十六章 連鎖反應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六百四十一章 不安第七百八十一章 開拓木星第七百一十七章 角力第七百四十一章 建設(三)第二百四十章 新貴嶼(四)第八章 重新配置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一百一十章 玻璃光盤第六百四十四章 噩夢第三百四十章 合作與拋售第五百五十八章 黎明前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一百七十七章 時代風潮第二百四十七章 數據中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德州發電廠第二章 超憶困境第一百八十章 不差錢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與油第七百零七章 雪球(四)第七百四十五章 地下深處第五百七十一章 42.8℃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話第二百二十八章 意料之中第三百二十七章 影響(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年度人物
第六百八十五章 試探第三百八十六章 熱議與約見第二百一十五章 鉅額交易第一百七十九章 智能家居第六百八十三章 雲海(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憋屈第六百九十四章 漫遊(三)第二十一章 平凡的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與油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三百六十八章 危機第六百三十三章 1.5代第二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六百八十六章 隕石第六百六十四章 應對第六百七十三章 楓葉(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沙荒原第四百五十四章 震動第四百五十章 瑪爾斯第六十六章 反向模式第七十八章 天水水務第九十九章 新式薄膜第三百一十五章 樹和水第三百六十五章 困境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第三百九十六章 線的延伸第七百七十九章 試航第三百二十章 雲防禦第一百二十九章 宣傳短片第三百九十四章 恥辱與觸手第一百七十二章 廢熱第六百二十八章 拉加線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與油第六百八十四章 辛酸第六百七十四章 楓葉(四)第二百二十章 人性的弱點第十七章 購地洽談第四百三十四章 東方超環第六百一十六章 工業化第三百五十二章 能源交易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第三百九十四章 恥辱與觸手第五百零九章 清理開始第二百一十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七十一章 魯省藥玻第四百九十一章 壓力素第六十九章 鮮奶上門第六百七十三章 楓葉(三)第四百六十二章 技術與消息第七十二章 行業震動第六百四十六章 推測第七百四十二章 文明困境第五百六十一章 漸變第六十五章 授權合作第七百六十五章 蟹的故事第四百二十九章 特產品牌第六百九十一章 應對(三)第七百二十章 大同號第三百零八章 不同的命運第七百四十六章 異常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太平洋區第一百八十七章 談判與電影第七百七十九章 試航第四百二十章 購島和遊客第四百九十七章 筋斗雲第三章 大腦抑制第七十八章 天水水務第七百零四章 雪球(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氣候會議第三百六十七章 鎖死第七百二十六章 波瀾(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物流與安全第五百五十六章 風雲際會第三百五十六章 連鎖反應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六百四十一章 不安第七百八十一章 開拓木星第七百一十七章 角力第七百四十一章 建設(三)第二百四十章 新貴嶼(四)第八章 重新配置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一百一十章 玻璃光盤第六百四十四章 噩夢第三百四十章 合作與拋售第五百五十八章 黎明前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一百七十七章 時代風潮第二百四十七章 數據中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德州發電廠第二章 超憶困境第一百八十章 不差錢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與油第七百零七章 雪球(四)第七百四十五章 地下深處第五百七十一章 42.8℃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話第二百二十八章 意料之中第三百二十七章 影響(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年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