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新農村(一)

滇省,靠近橫斷山脈的一個小鎮。

這是一個剛剛合併出來的小鎮,名爲“新山鎮”,由附近34個自然村合併而成。

當然,這種情況在廣大的西南地區,並不是一個個例,而是這幾年來的普遍現象。

之所以搞合村並寨,目的有好幾個,一是爲了減少基礎設施的浪費,二是爲了保護自然環境,三是爲了保護村民的生命財產,四是爲了遏制黑惡勢力和宗族勢力。

新山鎮就是這樣的一個小鎮,常住人口一共是5723,外來流動人口不多。

小鎮一側有一條河流,鎮區是三座被削平的大山,距離這裡不遠處,向北大約5.7公里左右,是一條超級公路,超級公路連接昆明和拉薩。

剛剛搬遷過來的趙鐵柱一家,還一些不習慣“城裡面的生活”,不過爲了兩個娃可以出人頭地,他還是聽從安排,從山裡面遷移出來。

當然,這種遷移並不是拍腦袋進行的,而是做了非常多詳細的調研。

將小山村合併成爲大鄉鎮,首當其衝的問題,不是什麼資金,也不是基建難題,而是村民的工作問題。

畢竟將幾千人合併在一起,其中絕大部分還是文化水平堪憂的村民,肯定不可能一股腦安排到工廠,本身這種山地小鎮也沒有多少工業。

必須想辦法給這些人找一些事情做,免得吃飽沒事幹,容易滋生大鍋飯思想,也很容易導致民衆產生惰性。

趙鐵柱因爲經常上山打獵採蘑菇之類,因此被特聘爲新山鎮自然保護區的護林員。

他從自家的新房子出門,便前往鎮子南側的保護區工作站。

天剛剛亮,趙鐵柱就起來溜達了,倒不是工作時間非常早,而是他閒不住。

工作站的護林巡邏隊,分爲早班、午班、夜班,早班是早上8~12點外勤,下午在工作站值班學習;午班則是上午在工作站值班學習,下午2~6點外勤;夜班則是輪流看監控,其他時間學習、睡覺。

護林工作站的工作任務,主要是防止盜獵、盜採、盜伐,救助落難人員,預防和撲滅森林火災,協助保護區做相關調查等。

從居民區走出來,便是新山鎮的商業區,新規劃的小鎮,都做了詳細的城市功能區規劃,通常會劃分爲:居民區、商業區、工業區、教育區、娛樂活動區。

各個功能區涇渭分明,從而減少噪音擾民、光污染之類的問題,這樣做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又有利於綜合管理。

商業區和居民區,隔着一個長條型的小公園,小公園寬度只有35米左右,利用密集高大的喬木,分割居民區和商業區。

趙鐵柱一進入商業區,便感到人聲鼎沸,雖然是一個只有五千多人口的小鎮,但是由於商業區便集中起來,所以顯得非常熱鬧。

從四月份開始,滇省的山地,就陸陸續續冒出了蘑菇,各種各樣的蘑菇。

商業區內的小集市裡面,有很多人在賣野生蘑菇,小籃子裡面的各色蘑菇,讓趙鐵柱不由自主的回憶起從前。

眼看時間還早,雖然食堂有早餐,但他還是掏錢買了一塊松花糕,本來一旁的小店,還有俠燒(一種燒酒),以前他上山之前,都會準備一小瓶帶身上,但現在卻不能了。

在商業區吃早飯的民衆很多,很多還是農業公司的員工,這也是鎮裡面的主要工作之一。

新山鎮東北部和東南部,被規劃成爲農業區,而西部則是自然保護區。

這也是爲了方便保護環境,以前農業區和自然區犬牙交錯,非常不利於自然環境的保護,也不利於農業開發。

至於農業區內的耕地面積不足問題,這可以用三個方案解決,一個方案是削山填谷,一個方案新梯田,最後一個方案是室內農業。

削山填谷方案,就是直接將不高的山坡挖低下來,然後用這些土石方去填平谷地,這個方案最簡單粗暴,也是新規劃農業區最常用的方案。

而新梯田方案,則是通過工程挖掘和修建,形成面積相對比較大,容易進行機械化生產的大型梯田。

最後的室內農業方案,主要是應用在反季節蔬菜、蘑菇和養殖業上。

對於這方面,本土並不介意花費幾千億,改造大西南的山地農業問題,這也是從根本上,解決西南農業困境的核心策略之一。

趙鐵柱向西南方向走去,而農業公司的員工們,則搭乘公交車,去各個農場工作。

這看起來像以前的集體合作社,其實並不太一樣,至少在這裡,沒有吃大鍋飯的可能,農業公司安排的工作,都是在經過詳細調研和推演過的。

工作時間、勞動強度、薪酬福利,這些都儘可能安排得合情合理,如果還有遊手好閒或者陰奉陽違,公司會通過扣除薪酬和福利,甚至開除來處理。

雖然被開除後,還可以做小買賣之類,但小買賣可沒有那麼舒服,還要自己繳納社保和房貸之類,哪裡有農場工人這樣旱澇保收。

這也是黃修遠和戰略智庫討論後,打算保留和鼓勵個體戶、小工商業主和小微企業的原因之一。

那就是要保留國企、集團企業,可以開除工人的權利,已經保留一個泄洪區。

對於人性黃修遠洞若觀火,國企員工和集體企業員工一旦採用終身制,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將會接踵而至。

因此必須給一個可能被開除的渠道,將一部分無法改造的工人,通過這一條渠道,踢出大集體中。

這是一個無法避免的現實問題,畢竟工人農民也是人,人就有千奇百怪的品行。

不留下一條開除員工的渠道,那些好逸惡勞的員工,就會如同病毒一樣,不斷傳染品行良好的員工,導致劣幣逐良幣,甚至同化良幣的情況。

雖然社會福利整體提高,但並沒有一下子拔苗助長,而是一步步提高,對於那些年輕力壯,又遊手好閒的民衆,失業補貼只有三個月。

失業補貼每個月是當地基本工資的60%,而且五年內,不得重複領取超過6個月。

對於這些有手有腳,又沒有疾病的年輕民衆,如果失業補貼期過了,還不能找到工作,那就由社會救助中心接手管理。

社會救助中心會通過一日三餐、衣服、住房,不過這裡的衣食住行,都非常簡陋。

吃的東西是綜合營養膏,這個東西僅僅可以用於補充生存需要的營養,味道被設計得非常難吃。

衣服就是類似於囚犯的條紋衫,住房只有一個15平方米的小房間。

在這樣一個社會中,還無法找到工作,或者自力更生,那這些領社會扶養的青壯年,就真的無可救藥了。

第二百四十四章 奮鬥與追星第二百七十八章 互聯第一百二十五章 璃龍第六百八十二章 雲海(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見聞第七百八十一章 開拓木星第七百五十二章 初稿暫定第六百九十三章 漫遊(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降解第二百一十一章 單級入軌第二百五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六十八章 奶牛產業第二百二十章 人性的弱點第七百零二章 進化(四)第一百零七章 標準與應對第二百九十五章 壯士斷腕第七十七章 寒風凜冽第五百五十九章 競爭激烈第六百一十九章 月球救援第二百一十六章 萬億威懾第四百三十章 虛擬會議第七百七十五章 探索冰世界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爆雷第三百五十二章 能源交易第一百五十三章 邀請函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五百零一章 尾場加速第七十八章 天水水務第六百零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四百一十一章 兩個實驗第一百九十八章 竣工與空地第六百一十五章 隱患第一百六十九章 崛起(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農村(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退一步第十九章 誰是獵人第七百七十八章 次世代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四百七十三章 兼併第八十章 養殖成本第七十八章 天水水務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二百八十四章 價格第二百八十五章 測評第三百一十七章 潘多拉魔盒第四百五十七章 辭舊迎新第七百五十章 戰略轉變第四百八十七章 漸變第五百八十五章 氣候變化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工藝第五十章 考察與討論第七百三十五章 造物(二)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四百一十八章 影響力第八十七章 紡織第六百四十三章 眼球第六百六十六章 變化(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身體問題第十五章 工業靈魂第五百五十六章 風雲際會第二百一十六章 萬億威懾第五百零七章 軟弱的妥協第四百五十五章 宴會第七十九章 搶修第六百四十一章 不安第五百五十三章 艱難的路第六百八十五章 試探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機遇第二百八十四章 價格第七百四十四章 前鋒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四百六十四章 見聞第三百三十三章 無聲第一百六十九章 崛起(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奇特現象第五百零八章 整頓安排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沙荒原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農村(二)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度與方案第三百零一章 新“油田”第三百七十七章 養殖的發展第六百零五章 反應第三百一十五章 樹和水第五百六十三章 合作愉快第六百二十章 窒息第四百八十九章 毒雲第四百五十三章 往事第五百三十二章 許多問題第二百五十五章 NLED第四百一十九章 衰敗與陽謀第六百零八章 東遊記(一)第三百五十章 推波助瀾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幕漸開第三百五十八章 強勢第二百四十八章 穩定軍心第二十二章 活着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特
第二百四十四章 奮鬥與追星第二百七十八章 互聯第一百二十五章 璃龍第六百八十二章 雲海(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見聞第七百八十一章 開拓木星第七百五十二章 初稿暫定第六百九十三章 漫遊(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降解第二百一十一章 單級入軌第二百五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六十八章 奶牛產業第二百二十章 人性的弱點第七百零二章 進化(四)第一百零七章 標準與應對第二百九十五章 壯士斷腕第七十七章 寒風凜冽第五百五十九章 競爭激烈第六百一十九章 月球救援第二百一十六章 萬億威懾第四百三十章 虛擬會議第七百七十五章 探索冰世界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爆雷第三百五十二章 能源交易第一百五十三章 邀請函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五百零一章 尾場加速第七十八章 天水水務第六百零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四百一十一章 兩個實驗第一百九十八章 竣工與空地第六百一十五章 隱患第一百六十九章 崛起(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農村(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退一步第十九章 誰是獵人第七百七十八章 次世代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四百七十三章 兼併第八十章 養殖成本第七十八章 天水水務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二百八十四章 價格第二百八十五章 測評第三百一十七章 潘多拉魔盒第四百五十七章 辭舊迎新第七百五十章 戰略轉變第四百八十七章 漸變第五百八十五章 氣候變化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工藝第五十章 考察與討論第七百三十五章 造物(二)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四百一十八章 影響力第八十七章 紡織第六百四十三章 眼球第六百六十六章 變化(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身體問題第十五章 工業靈魂第五百五十六章 風雲際會第二百一十六章 萬億威懾第五百零七章 軟弱的妥協第四百五十五章 宴會第七十九章 搶修第六百四十一章 不安第五百五十三章 艱難的路第六百八十五章 試探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機遇第二百八十四章 價格第七百四十四章 前鋒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四百六十四章 見聞第三百三十三章 無聲第一百六十九章 崛起(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奇特現象第五百零八章 整頓安排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沙荒原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農村(二)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度與方案第三百零一章 新“油田”第三百七十七章 養殖的發展第六百零五章 反應第三百一十五章 樹和水第五百六十三章 合作愉快第六百二十章 窒息第四百八十九章 毒雲第四百五十三章 往事第五百三十二章 許多問題第二百五十五章 NLED第四百一十九章 衰敗與陽謀第六百零八章 東遊記(一)第三百五十章 推波助瀾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幕漸開第三百五十八章 強勢第二百四十八章 穩定軍心第二十二章 活着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