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燃氣燃油

長安。

這是一座古老的城市。

聯合集團的總部大廈,就在長安城的郊外。

礦業聯盟的六大集團,各家的負責人齊聚於此,藍星礦業的宋世嘉,電礦聯合體的王碩,以及東道主聯合集團的幾個管理層,圍繞大圓桌坐一圈。

【看書福利】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代表聯合集團發言的羅拓,翻了翻手上的稿子:“各位,這一次邀請大家過來,主要是爲了未來的一些佈局,想和大家好好的聊一聊。”

宋世嘉默不作聲,電礦聯合體的王碩同樣沒有開口,其他三家中的五礦集團和南方稀土,則是體量小了一些,話語權不大。

最後還是北控集團的鄭建國,先開口附和:“羅總,礦業的發展和佈局確實應該談一談,大家有什麼話都放桌面上說。”

羅拓吩咐了助理一句,讓助理打開會議室的多媒體投影。

在多媒體幕布上,出現了一副柱狀圖,赫然是藍色時代、聯合集團、北控集團的燃氣生產量、儲備量。

從2008年到2010年三年期間,三大集團的燃氣生產量加速飆升。

其中藍色時代去年的一共生產了3443萬噸液化氣、甲烷氣;背靠西北龐大牧區、養殖場的聯合集團,去年生產了3681萬噸液化氣和甲烷氣;北控集團去年生產了1243萬噸液化氣和甲烷氣。

三家加起來生產了8367萬噸液化氣和甲烷氣,這個數字看起來非常巨大,實際上單單是國內養殖業產生的排泄物,就至少可以提煉3億噸液化氣,潛力非常的巨大。

導致生產潛力沒有被挖掘出來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爲一部分牛糞和豬糞之類,因爲小養殖戶的養殖,或者太過於邊緣,蒐集起來不划算;另一個問題是消費市場的問題。

去年國內的燃氣市場,73.9%的市場份額被三大集團佔據,三大環保集團一共銷售了4537萬噸液化氣,這些液化氣主要用於居民做飯、餐飲、桑拿和取暖。

事實上,在今年一月份開始,三大環保集團第二次下調了燃氣零售價,從之前的每公斤3.1元,下調到每公斤2.8元。

現在一瓶15公斤的液化氣,零售價只需要42元,導致市面上只剩下天然氣,纔有資格和液化氣一較高低。

北控集團還沒有產能過剩的情況,而聯合集團、藍色時代,就明顯產能過剩了,要不是有燃氣發電的消耗,就失去擴大產能的動力了。

藍色時代還有大量燃氣汽車,可以吃下一部分產能,聯合集團可沒有那麼龐大的產業鏈,現在聯合集團正煩惱液化氣產能過剩的問題。

羅拓無奈的說道:“如果我們公司加大對各大牧區的生物質回收,預計今年的液化氣和甲烷氣產量,將提升到6800萬噸,燃氣產能過剩已經是一個問題了,我們必須想辦法開闢新的銷售渠道。”

五礦集團的總經理邵明,由於本身沒有燃氣業務,也很少了解能源市場的事情,還是第一次聽到國內能源產能過剩的話題,他感覺自己的世界觀都被顛覆了。

而電礦聯合體的王碩、北控集團的鄭建國,卻知道羅拓的潛臺詞是什麼。

國內除了化石能源消費市場中,煤炭主要用於發電;燃氣則是居民生活、餐飲和取暖;石油一般用在燃油和化工上。

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在應用領域上,通常只有小範圍的交叉,主應用領域上很難被改變。

但是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由於生物質煉氣技術的爆發,導致燃氣的產量暴漲,已經超出了國內燃氣的總消費量。

如此一來,產能過剩的燃氣,必然只能向其他化石能源的消費領域伸手。

看來看去,進攻煤炭的發電領域基本沒戲,石油的化工領域同樣難以撼動。

唯一可以衝進去的領域,就剩下石油的燃油領域,這個國內最大的燃料消費市場,成爲了三大環保集團的下一個目標。

現在他們要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兩桶油這個攔路虎。

因此羅拓和宋世嘉希望六大礦業集團聯手,組建自己的燃氣聯盟,一邊逐步推廣燃氣汽車,一邊佈置自己的燃氣加氣站。

宋世嘉站起來說道:“以石油燃料爲主體的消費結構,必須向以煤炭燃氣爲主體的消費結構讓步,因爲我們代表最先進的生產力,同時也是自主可控的產業,而石油市場上,我們不具備優勢。”

“宋總的意思,我理解。”沉默良久的王碩開口說道。

改變燃料的消費結構,確實可以改善目前的石油困境,畢竟國內的石油主要消費在交通燃料上,單單是汽油和柴油就吃下了近3億噸。

衆人都是聰明人,自然知道交通燃料市場是多麼龐大。

雖然國內的生物質潛力,最多可以達到5億噸極限,按照對半開,就是2.5億噸,還無法滿足交通燃料市場。

但是別忘了電礦聯合體,目前推廣得如火如荼的太陽能和風電,正在大西北遍地開花。

富餘電力生產的碳粉,可以用於製造水煤氣、甲烷氣,這同樣是一個巨大的燃料來源。

而且電礦聯合體背後的四大發電集團,也不甘心被電網吃得死死地,如果可以直接出售燃氣,就可以繞開電網的一部分鉗制。

另一邊的邵明和南方稀土的總經理田有江,小聲的討論了幾句。

顯然五礦集團和南方稀土也不甘心當小弟,想在燃氣市場上分一杯羹。

國內燃油和燃氣市場加起來,消費量達到3.6億噸之多,哪怕大頭被三大環保集團和電礦聯合體拿去,他們如果可以分到兩三千萬噸,也足夠整個集團吃香喝辣了。

不心動纔怪,很快六大集團達成一致,共同發展國內的燃氣汽車和燃氣市場。

根據計劃,三大環保集團依託各地的燃氣站,加設燃氣汽車加氣設施;電礦聯合體、南方稀土、五礦集團,佈局高速公路的加氣站。

同時建立燃氣調配中心,緊急時刻可以互相拆借燃氣,確保市場價格穩定。

在佈局加氣站的同時,他們還要加大對太陽能、風力的開發投入,減少本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實現碳排放的負增長。

別的公司要實現碳中和,都被弄得一個頭兩個大;而六大集團已經計劃實現碳排放的負增長,直接向大氣層抽取二氧化碳。

爲了配合這個戰略,燧人系已計劃,全面去燃油車,轉變爲燃氣車。

和燧人系本來就緊密相關的中糧、北大荒等公司,也在計劃逐步燃氣化,可以減少燃料的生產成本。

畢竟目前的液化氣每公斤2.8元,而汽油和柴油每升7.7~8.6元,通常每升汽油只有0.71公斤。

兩者價格差距明顯,接近四倍的價格差,燃氣秒殺燃油。

第一百八十七章 談判與電影第二百一十一章 單級入軌第四章 處理手尾第三十四章 轉道蓉城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農村(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價格與協會第五百七十九章 擴大基數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十二章 發展理念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第二百四十五章 羨慕嫉妒第三百二十六章 影響第六十六章 反向模式第一百五十八章 各方反應第九十一章 二代設備第四百六十四章 見聞第四百三十四章 東方超環第五百四十七章 蟾宮第五百一十八章 結果第六百零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零三章 五月第二百一十章 參觀車隊第七百零七章 雪球(四)第五十六章 廣告招標第二百四十二章 整機測試第七百五十七章 航行第四百九十九章 防禦系統第七百零七章 雪球(四)第四百二十章 購島和遊客第九十一章 二代設備第四百八十九章 毒雲第七十二章 行業震動第八十章 養殖成本第一百六十七章 配股和分紅第五十四章 併購重組第二百零九章 致命溫度第四十二章 重點實驗室第四百六十二章 技術與消息第一百四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七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四十章 建設(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七百六十八章 測試場第二百七十九章 開場第一百五十七章 抉擇第三百六十四章 專利與代工第七百零九章 雪球(六)第三十三章 清澈見底第五百六十三章 合作愉快第五十二章 倒逼第七百七十五章 探索冰世界第七百三十三章 開端(四)第七百四十一章 建設(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杏花樹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忌憚第五百五十三章 艱難的路第二百五十八章 磷鉀風雲第四十九章 塗層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論與選擇第五百一十四章 演講第七百三十一章 開端(二)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三百六十三章 自持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貴嶼(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分而化之第七百一十五章 信念崩潰第一百一十四章 參觀第四百四十九章 行動第一百七十二章 廢熱第五百三十四章 漸變第一百三十四章 主不在乎第五百七十章 日出東方第二百七十六章 抉擇第七百一十五章 信念崩潰第三十一章 材料革命第一百九十六章 試駕駛第二十一章 平凡的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風雲際會第二百一十章 參觀車隊第六百六十六章 變化(二)第二十三章 佈局第六百六十一章 功能模擬第一百二十六章 璃龍(二)第七百七十四章 冰球第五百九十八章 月球(九)第五百四十八章 插曲第五百四十一章 技術驗證第七百七十三章 外層探索第六百七十二章 楓葉(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機遇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與油第七百零八章 雪球(五)第四百零六章 戈壁監獄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春賀歲第五百七十九章 擴大基數第四百零二章 換裝和曝光第一百六十七章 配股和分紅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二百章 注資方案第二百四十四章 奮鬥與追星
第一百八十七章 談判與電影第二百一十一章 單級入軌第四章 處理手尾第三十四章 轉道蓉城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農村(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價格與協會第五百七十九章 擴大基數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十二章 發展理念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第二百四十五章 羨慕嫉妒第三百二十六章 影響第六十六章 反向模式第一百五十八章 各方反應第九十一章 二代設備第四百六十四章 見聞第四百三十四章 東方超環第五百四十七章 蟾宮第五百一十八章 結果第六百零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零三章 五月第二百一十章 參觀車隊第七百零七章 雪球(四)第五十六章 廣告招標第二百四十二章 整機測試第七百五十七章 航行第四百九十九章 防禦系統第七百零七章 雪球(四)第四百二十章 購島和遊客第九十一章 二代設備第四百八十九章 毒雲第七十二章 行業震動第八十章 養殖成本第一百六十七章 配股和分紅第五十四章 併購重組第二百零九章 致命溫度第四十二章 重點實驗室第四百六十二章 技術與消息第一百四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七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四十章 建設(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七百六十八章 測試場第二百七十九章 開場第一百五十七章 抉擇第三百六十四章 專利與代工第七百零九章 雪球(六)第三十三章 清澈見底第五百六十三章 合作愉快第五十二章 倒逼第七百七十五章 探索冰世界第七百三十三章 開端(四)第七百四十一章 建設(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杏花樹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忌憚第五百五十三章 艱難的路第二百五十八章 磷鉀風雲第四十九章 塗層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論與選擇第五百一十四章 演講第七百三十一章 開端(二)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三百六十三章 自持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貴嶼(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分而化之第七百一十五章 信念崩潰第一百一十四章 參觀第四百四十九章 行動第一百七十二章 廢熱第五百三十四章 漸變第一百三十四章 主不在乎第五百七十章 日出東方第二百七十六章 抉擇第七百一十五章 信念崩潰第三十一章 材料革命第一百九十六章 試駕駛第二十一章 平凡的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風雲際會第二百一十章 參觀車隊第六百六十六章 變化(二)第二十三章 佈局第六百六十一章 功能模擬第一百二十六章 璃龍(二)第七百七十四章 冰球第五百九十八章 月球(九)第五百四十八章 插曲第五百四十一章 技術驗證第七百七十三章 外層探索第六百七十二章 楓葉(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機遇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與油第七百零八章 雪球(五)第四百零六章 戈壁監獄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春賀歲第五百七十九章 擴大基數第四百零二章 換裝和曝光第一百六十七章 配股和分紅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二百章 注資方案第二百四十四章 奮鬥與追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