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敢進陣麼?

魏軍兩翼的山頭上,青銅炮猛的一退,炮口騰起一團硝煙,橘紅的銃焰中,一枚鐵彈飛速射出,砸在關寧鐵騎之中,濺起一團泥土。

戰馬嘶鳴,馬失前蹄,將戰馬上的士卒直接甩飛,然後被踩成肉泥。

吳三桂手持馬槊,策馬疾馳,不管身邊濺起的泥柱,還有人嚎馬嘶,他馬槊前指,帶着騎兵衝鋒。

關寧鐵騎翻越一個小山坡,衝下農田,馬蹄踐踏,泥土飛濺。

一時間,漫山遍野都是奔馳嘶鳴的馬軍,泥柱和硝煙在其中騰起,場面極爲壯觀。

魏軍第二道陣線上,指揮的將領是王光恩,他看見奔馳而來的敵騎,臉上露出難看的神情。

在大量裝備火器,特別是造出自生火銃後,魏軍的軍陣開始簡單化,主要只剩下橫陣和方陣兩種陣形。

橫陣沒有縱深,可是能一次性打出最大值的彈丸,能發揮火力的優勢,剋制速度慢的步軍,讓步軍沒接近橫陣之前,就被排銃打殘,不過因爲沒有縱深,橫陣便經受不起騎兵的衝擊,所以橫陣主要是用來對付步軍,而不剋制騎兵。

方陣則反過來,面對步軍時,四個方向只有一面能夠發射彈丸,火力大大降低,很難剋制擺出橫陣的步軍,但是因爲他有縱深,四面又都有防禦能力和攻擊能力,所以騎兵拿他沒有什麼辦法。

關寧鐵騎從第一道陣線之後繞過來,距離第二道陣線不到二百步的距離,魏軍已經來不及變陣。

王光恩看見關寧鐵騎呼嘯而來,騎兵猶如潮水一般覆蓋田野,而魏軍陣線就像是面對海潮的堤壩,他立時抽刀怒吼,“火箭!”

吳三桂的左右無數馬頭向前涌動,關寧軍將士紛紛舉起了三眼火銃,馬軍在震耳欲聾的炮聲中奔馳,中彈的馬匹,墜馬的士卒,頃刻間就被大隊馬軍甩在了身後。

近十多年來,關寧軍就沒認真幹過幾次仗,大多數時候都是注意保護自身實力,並在此種情況下,再來尋找立功的機會。

吳三桂最近只玩過三次命,一次是打李自成,一次是打張獻忠,最後一次就是現在。

這三次玩命,都是關係到他和關寧的前途和切身利益,他不得不拼命。

這時他正縱馬疾馳,看見魏軍陣線上,幾名士卒推出幾輛小車,心中立時一凜。

明朝的火箭有很多,如一窩蜂、百虎齊奔箭等,眼前推出的就是百虎齊奔箭,準頭不高,可是聲勢唬人,他立時就將身子伏了下去。

幾乎同一瞬間,那幾輛小車上,爆發出無數耀眼的亮光,白煙迅速遮蔽魏軍陣線,無數箭矢尖嘯着亂竄,戰馬一陣嘶鳴,騎兵與戰馬一起栽倒翻滾,陣形爲之一亂。

關寧騎兵連連墜地,吳三桂卻不避讓,他將馬槊一舉,繼續大聲吼道:“殺!”

墜馬的騎兵被後來的馬軍踩死大半,關寧鐵騎繼續前衝,魏軍陣線上頓時又響起一陣“砰砰砰”的銃響。

火箭射出後,硝煙遮蔽視線,吳三桂看不清周圍的情景,只聽見身邊人馬嘶鳴,聽見騎兵墜地的慘叫,便知道騎兵損失慘重。

“轟”的一聲巨響,一枚手投震天雷,在他身邊炸開,一鼓氣浪襲來,險些將他吹翻。

吳三桂看見旁邊一名家丁,被炸得同戰馬一起栽倒,聽見身後的慘嘶,他心中勃然大怒。

關寧軍巨大的傷亡,已經激怒了吳三桂。

兩百步的距離,對於馬軍來說,只是旦夕之間。

吳三桂衝出瀰漫的硝煙,眼前突然變的清晰起來,立時便看見一羣將銃刺斜舉的魏軍,擋在身前,只有單薄的三列。

一瞬間,吳三桂臉上漏出殘忍之色,他瞧準了面前的魏軍,將馬槊向後一收,以便對準後刺出。

“砰砰砰”一片銃響,不過這一次不是魏軍火銃,而是關寧鐵騎手中的三眼銃。

銃丸飛出,硝煙瀰漫,魏軍陣線前的士卒,頓時連連倒地,而幾乎就在同一時間,吳三桂已經撞上了魏軍陣線,他馬槊刺出,捅入一名銃兵的胸膛,又撞飛一名魏軍,將屍體推出一仗遠,才拔了馬槊,策馬奔向第三道陣線。

片刻之間,魏軍的第二道陣線,就被關寧軍撕開,士卒被騎兵揮刀砍翻,馬軍向洪水一樣從缺口涌了出來。

在正面被魏軍殺得節節敗退的關寧步軍,看見吳三桂的大旗,向前衝鋒,突破阻攔,直撲高義歡的大纛旗,頓時發出一聲歡呼,熱血沸騰之下,居然勉強穩住了陣腳。

魏軍大纛旗下,高義歡看見關寧軍突破防線,嘴角抽搐一下,揮手下令,“傳令馬軍出擊,掩護銃兵退向兩翼,中軍各陣,準備迎擊敵軍!”

馬軍的攻擊陣形是錐形,關寧軍在魏軍防線上鑿開一個點,然後迅速向左右擴張,將缺口擴大。

在關寧鐵騎從缺口涌入第二道防線,撲向第三道防線時,第二道防線的魏軍見無法抵擋,迅速向缺口兩邊撤退。

關寧軍中頓時分出幾股騎兵,掩殺撤退的魏軍,但這時魏軍馬軍衝出,關寧軍便只能捨棄銃手,對上威脅較大的魏軍馬軍。

魏軍銃手退到炮陣下方,立刻重新整隊,在火炮的掩護下,壓向混戰的步軍。

在第二道陣線的魏軍阻攔時,第三道陣線上魏軍,迅速變陣,形成一個個小方陣,漏出一個個的缺口。

“王爺,是空心陣,不能深入!”夏國相策馬奔騰,急聲提醒。

吳三桂不禁在奔馳中減緩了速度,眼前的曠野上,是大大小小的方陣,高義歡的大纛就在一個大方陣之中。

每個方陣,前排都是穿着重甲的矛手,半蹲在地面上,將長矛斜刺,後排則是火銃兵,陣中有火炮和火箭等物。

高義歡立在大纛旗下,看着這漫山遍野而來的關寧鐵騎,他目光落在身前一隊自生銃手身上,臉上冷笑:“孤王就在這裡,吳三桂孤王叫你來,你敢進來麼?”

(大家中秋節快樂,求月票,推薦,訂閱,感謝大家的支持。)

都845章殺韃,報仇第876章俘獲范文程第962章一場意外第653章滿清議事第893章劈了何洛會第361章督憲~督憲~醒一醒第809章放孫可望第772章魏軍防線第418章勸說劉黑子第922章提醒劉黑子第979章劉黑子回京第181章搶劫軍隊是違法的第755章兩面間諜第589章說服李定國第924章滅清計劃第499章使者到來第442章何騰蛟入京第927章突襲蒲津上第316章給多鐸點個炮仗第236章上朝(一)第275章無知者無畏第582章攻下延安中第31章趁亂髮財第746章擅入魏境者死第199章對戰李定國第304章一錘子買賣第415章先對付多鐸第453章送多鐸一個驚喜第467章朕覺得小高不錯第626章開闢敵後戰場第912章圍剿劉黑子第784章攻擊不利第124章豫南兵備道第29章坐困山頭第524章整軍備戰第367章簽訂密約第1017章激烈搏殺第229章劉良佐授首第964章新的開始還沒寫完遲會兒更第889章晴天霹靂第594章先生對大清有誤解第173章待機出征第942章人心變化第82章不戰而降第380章高義歡腦殼有坑第755章兩面間諜第353章明軍有點瓢呀第374章攻略關中第253章太子到了第764章高大王的真香定律第247章太子南下第818章高大王的算盤還是響了第537章遊說張獻忠中第757章氣死代善第545章南京動盪第476章誘敵過江第826章臨戰前夜第899章高大王的內庫第834章你侮辱孤王第875章一波帶走第629章代善撤軍第153章趕快逃離第971章泰山封禪第661章臼炮轟關第171章吹起來的大捷第1067章維穩第715章誰是羊,誰是虎第486章錢謙益的算盤第451章主動撤退第926章密會清使第428章劉黑子給老子頂住第256章虜兵南下第49章鹿邑種田記下第617章豫南決戰(五)第516章講人話第588章準備決戰第746章擅入魏境者死第224章炮擊壽州第790章北岸阻擊第472章高大帥很有才華第980章長安大閱第675章兵將分離第286章清軍暫退第308章攻下汝州第383章溜了溜了第103章幫哥哥一個忙第47章鹿邑種田記上第156章突襲韃營下第399章堵住李自成第158章死得有價值第940章先斬後奏第47章鹿邑種田記上第302章追至汝州第114章招降人才第436章拖明朝下水第560章奪取武關中第714章龜孫在哪兒第717章魏王回宮第633章調整國策
都845章殺韃,報仇第876章俘獲范文程第962章一場意外第653章滿清議事第893章劈了何洛會第361章督憲~督憲~醒一醒第809章放孫可望第772章魏軍防線第418章勸說劉黑子第922章提醒劉黑子第979章劉黑子回京第181章搶劫軍隊是違法的第755章兩面間諜第589章說服李定國第924章滅清計劃第499章使者到來第442章何騰蛟入京第927章突襲蒲津上第316章給多鐸點個炮仗第236章上朝(一)第275章無知者無畏第582章攻下延安中第31章趁亂髮財第746章擅入魏境者死第199章對戰李定國第304章一錘子買賣第415章先對付多鐸第453章送多鐸一個驚喜第467章朕覺得小高不錯第626章開闢敵後戰場第912章圍剿劉黑子第784章攻擊不利第124章豫南兵備道第29章坐困山頭第524章整軍備戰第367章簽訂密約第1017章激烈搏殺第229章劉良佐授首第964章新的開始還沒寫完遲會兒更第889章晴天霹靂第594章先生對大清有誤解第173章待機出征第942章人心變化第82章不戰而降第380章高義歡腦殼有坑第755章兩面間諜第353章明軍有點瓢呀第374章攻略關中第253章太子到了第764章高大王的真香定律第247章太子南下第818章高大王的算盤還是響了第537章遊說張獻忠中第757章氣死代善第545章南京動盪第476章誘敵過江第826章臨戰前夜第899章高大王的內庫第834章你侮辱孤王第875章一波帶走第629章代善撤軍第153章趕快逃離第971章泰山封禪第661章臼炮轟關第171章吹起來的大捷第1067章維穩第715章誰是羊,誰是虎第486章錢謙益的算盤第451章主動撤退第926章密會清使第428章劉黑子給老子頂住第256章虜兵南下第49章鹿邑種田記下第617章豫南決戰(五)第516章講人話第588章準備決戰第746章擅入魏境者死第224章炮擊壽州第790章北岸阻擊第472章高大帥很有才華第980章長安大閱第675章兵將分離第286章清軍暫退第308章攻下汝州第383章溜了溜了第103章幫哥哥一個忙第47章鹿邑種田記上第156章突襲韃營下第399章堵住李自成第158章死得有價值第940章先斬後奏第47章鹿邑種田記上第302章追至汝州第114章招降人才第436章拖明朝下水第560章奪取武關中第714章龜孫在哪兒第717章魏王回宮第633章調整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