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鹿邑種田記下

它發源於河南開封府尉氏縣,向東南流經太康、鹿邑和安徽省亳州、渦陽、蒙城,於南直懷遠縣城附近注入淮河。

高二哥要在鹿邑攔壩,那下游的亳州、渦陽和蒙城肯定都會受到影響,那裡的鄉民肯定會記恨他,不過即便如此,這個水壩還是必須要修。

因爲他能提高水源的利用,能夠調節渦水的水位,等水蓄滿後,對於下游,甚至也有調控的作用。

比如冬季不怎麼灌溉的時候,他便能起到蓄水的作用,免得水源流入淮河進入大海,白白浪費,等春季需要灌溉時,就能夠有足夠的水源。

同時在乾旱的時候,他能放掉蓄水緩解災情,在發大水時,他又能起到蓄洪,減輕堤壩壓力,防止決堤的作用。

當然,到時候二哥也能利用水壩的調節作用,來控制下游。如果下游讓二哥不高興,那他便可以反正來,旱的時候把水攔住,澇的時候開閘衝死下游。

只是如果這樣做,那不知道會有多少人,要問候他祖宗,然而排除這種喪盡天良的做法,修建水利工程,總的來說還是件好事。

雖說從短期來看,蓄水會影響下游灌溉,但從長遠來看,對於上下游卻都是一件有利的事情。

孫玉成和於應龍聽後,並未反對,而是考慮建壩的問題。

這時於應龍道:“鹿邑北高南低,不過地勢相對平坦,就算建好水壩,蓄水也有難度。”

這確實是個問題,河流兩側又不是高山、峽谷,而是平地,水位無法擡的太高,蓄水能力也會有限。

高二哥想了下,笑道:“可以建多道水壩,形成多個水閘,從北到南,一級一級的蓄水,應該能夠解決問題。另外,還要多挖溝渠、池塘,起到一個蓄水抗旱的作用。”

於應龍和孫玉成互相看了一眼,心中不禁有些詫異,這個高都尉連個生員都不是,怎麼好像什麼東西都懂一點呢?

“那屬下這就組織人手,準備去辦。”於應龍開口道:“不過所需要的錢糧,還請都尉儘快籌措。”

修水利,自是要花錢的,然而錢糧卻是件讓二哥頭疼的事情,他不禁抿嘴道:“現在河牀枯竭,修的時候,先修兩邊,最後合攏,並安裝閘門,工程量應該不大。”

現在正是枯水期,不用先填分水堤,可以直接下河牀開工,耗費應該減少很多。

高二哥頓了會兒,接着說道:“這件事對鹿邑百姓有利,你們去各寨走動,同鄉紳族老商議,將鄉民發動起來,大家一起修建。我可以給他們適當免賦,做爲工錢,至於剩下的缺口,我會盡快籌措出來。”

趙大憲帶回來一千兩銀子,高二哥提前給軍官和戰兵發餉,已經用了五百兩,剩下五百兩隻能頂一個月,但是賦稅卻又沒收上來,他現在哪有什麼錢糧,只能設法發動一下羣衆,實在不行,便只能找個土賊或者土豪打一打,來解燃眉之急了。

當下高二哥與兩人沿着渦水巡視一陣,發現如果水源充足,渦水沿岸的土地不說全部利用,讓二哥這幾百人自給自足,卻完全沒有問題。

此時已到七月,高二哥看了一陣後,對兩人道:“咱們如果加快速度,或許還能趕上種冬小麥。你們要儘快走訪各村寨,就說水壩修好後,沿岸的土地,可以租給他們耕種,要儘快把鄉民發動起來。”

高二哥的人少,消化不了那麼多地,不如低租讓給鹿邑的鄉民耕種,這樣總比放着荒廢強。

於應龍和孫玉成點頭應下,兩人商議一陣後,便決定由於應龍去走訪各村寨,說服鄉紳組織村民參與到水利建設中來,而孫玉成則領着些人,繼續丈量土地,並規劃各級水閘的建造地點。

其實鹿邑縣的鄉民也想修水利,只是沒有官府組織,加上各村各寨的想法不能統一,所以一直無法實現。

如果壩建在上游,下面的村子享受不到,要扒開你的水壩,建在下游上面的人也享受不到,不願意幫忙,而最重要的是就算建起來,受益的大頭也是藩田,藩王都不出力,鄉民自然幹不起來。

現在按着高二哥的提議,分級設閘,將水源一級一級的往下放,便可以解決不少矛盾。而藩王的地,自然都是好地,高二哥許諾建好水閘之後,可以低租讓給他們耕種,各村寨立時就動心了。

爲了調動鄉老的積極性,高二哥則承諾,水閘建起之後,再幫他們修建水渠,讓他們的田地,也有水源灌溉。

爲此,二哥希望他們能提供一些食物,給參與築壩的村民,而二哥則視他們提供糧食的多少和完成的工程量,對他們來年的賦稅進行一定程度的減免。

這等於是預支來年的賦稅,來作爲新修水利的工程款。

當然二哥這是好言相勸,如果有不識擡舉,不願意配合的,那他也令趙大憲做好準備,把不配合的寨子打下來,來個殺一儆百,順便打個土豪補充下錢糧。

只是於應龍這個酸秀才,確實有些能力,二哥沒想到經過他的勸說,各寨居然都同意了高二哥的方案。

這些鄉民,眼下也都沒什麼事做,眼看着來年怕也是同樣的年景,能修建水閘灌溉,他們自然願意,何況現在做還能管頓飯。

至於鄉紳們,主要還是因爲闖軍洗劫鹿邑縣的餘威還在,就像高家莊面對劉黑子時,願意花點糧食買個平安一樣,只要縣裡的流寇不打上門來,給你點糧食也無妨,何況是修水利,這種對他們也有利的事情。

這水閘要是建起來,受益的首先是藩田,其次就是鄉紳的田多,他們自然願意。

一時間,鹿邑縣彷彿進入了後世插着紅旗,唱着歌兒進行大建設的時代。各村各寨的村民,挑着扁擔籮筐,便紛紛涌出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都有,向趕集一樣彙集到渦河邊。

孫玉成在渦河上,規劃了六個水閘,將鄉民聚集在一起,先從上游建起。

數十個打着赤腳的孩子,最是活躍,跑在隊伍的最前面,各地趕來的村民爲了混口飯吃,清早就出發,一個比一個走的快,都想混點工分,等水壩見好後,能夠拿工分多租幾畝好地。

爲了提高鄉民的積極性,防止有人渾水摸魚,高二哥又提出了工分的制度,給每個村子記工分,等水壩建好後,哪個村子工分多,就能多租地,並且優先放水,結果引的各村傾巢而出。

高義歡站在一旁,看見鄉民們忙碌的在河牀上打樁,肩挑手推的將泥土、石塊倒入木樁之間,幾日時間水壩就已經有了個雛形,心裡不禁感嘆衆人的力量,同時心裡又想,“燒磚是不是也可以這麼幹呢?”

(感謝無顬,魚曾經來過的588打賞,求推薦,收藏,推廣。)

第1094章伏擊東籲第353章明軍有點瓢呀第96章決戰中州十二第445章南京消息第314章多鐸氣瘋了第811章孤王是你堅強的後盾第479章有理想的軍閥第53章進化的劉黑子第307章太他孃的嚇人了。第947章擊敗明軍第234章李巖的憂鬱第721章多鐸在此第1041章嶺南局勢第1003章高義歡過江第593章汝南保衛戰下第14章殺韃的豪傑第503章會見欽差第324章猛拉糧價第762章悶聲發財第177章八大王下武昌第983章朱慈烺的反擊第535章把事情搞大點第488章聯絡閹黨第1043章先南後北第441章東林聯左鎮第5章孫傳庭復出上第952章兵臨黃河第520章伐蜀還是攻明第724章關城失陷第278章先殺博和託第543章淮江防線第423章誰動誰孫子第711章馬軍對衝第361章督憲~督憲~醒一醒第1095章統一中南半島第286章清軍暫退第518章糧食期貨第154章突襲韃營上第584章同滿清對話第303章局勢複雜第282章偷襲滎陽第1031章襲擾糧道第747章敗家玩意兒第985章三科並舉第309章肉夾於饃第416章大戰開始第849章火燒滿城第757章氣死代善第167章湖廣風起第20章鬥爭無處不在第1097章南北黨案結案第3章我來自未來第483章寫深刻點第10章殺了個韃子第292章新的貴族立起來第49章鹿邑種田記下第939章大沽外海第688章這是我帶的最差的一屆第41章升爲都尉第62章謀劃善後第293章短暫的寧靜第366章政治交易第1001章衝向南岸第298章兩件事第834章你侮辱孤王第837章以人爲糧第709章誘敵決戰第807章高名衡的建議第432章鼎定勝局第941章狼煙第142章苦戰臨清第498章東進武昌第233章到達西安第738章一觸即發第1031章襲擾糧道第973章淮河防線第593章汝南保衛戰下第339章韃子撤了第272章劫糧第533章陳名夏建言三策第287章南京黨爭第862章攻滅葉爾羌第996章求和第371章第568章吳軍阻擊第710章援兵殺至第353章明軍有點瓢呀第12章皇太極的遠略第38章登城首功第397章招降小袁營第497章攻取嶽州下第1055章兵指烏拉爾第782章準備就緒第465章戰後總結第618章決戰豫南(六)第966章第195章襄陽城高義歡慶功第772章魏軍防線第531章商丘攻防第285章焦土抗清
第1094章伏擊東籲第353章明軍有點瓢呀第96章決戰中州十二第445章南京消息第314章多鐸氣瘋了第811章孤王是你堅強的後盾第479章有理想的軍閥第53章進化的劉黑子第307章太他孃的嚇人了。第947章擊敗明軍第234章李巖的憂鬱第721章多鐸在此第1041章嶺南局勢第1003章高義歡過江第593章汝南保衛戰下第14章殺韃的豪傑第503章會見欽差第324章猛拉糧價第762章悶聲發財第177章八大王下武昌第983章朱慈烺的反擊第535章把事情搞大點第488章聯絡閹黨第1043章先南後北第441章東林聯左鎮第5章孫傳庭復出上第952章兵臨黃河第520章伐蜀還是攻明第724章關城失陷第278章先殺博和託第543章淮江防線第423章誰動誰孫子第711章馬軍對衝第361章督憲~督憲~醒一醒第1095章統一中南半島第286章清軍暫退第518章糧食期貨第154章突襲韃營上第584章同滿清對話第303章局勢複雜第282章偷襲滎陽第1031章襲擾糧道第747章敗家玩意兒第985章三科並舉第309章肉夾於饃第416章大戰開始第849章火燒滿城第757章氣死代善第167章湖廣風起第20章鬥爭無處不在第1097章南北黨案結案第3章我來自未來第483章寫深刻點第10章殺了個韃子第292章新的貴族立起來第49章鹿邑種田記下第939章大沽外海第688章這是我帶的最差的一屆第41章升爲都尉第62章謀劃善後第293章短暫的寧靜第366章政治交易第1001章衝向南岸第298章兩件事第834章你侮辱孤王第837章以人爲糧第709章誘敵決戰第807章高名衡的建議第432章鼎定勝局第941章狼煙第142章苦戰臨清第498章東進武昌第233章到達西安第738章一觸即發第1031章襲擾糧道第973章淮河防線第593章汝南保衛戰下第339章韃子撤了第272章劫糧第533章陳名夏建言三策第287章南京黨爭第862章攻滅葉爾羌第996章求和第371章第568章吳軍阻擊第710章援兵殺至第353章明軍有點瓢呀第12章皇太極的遠略第38章登城首功第397章招降小袁營第497章攻取嶽州下第1055章兵指烏拉爾第782章準備就緒第465章戰後總結第618章決戰豫南(六)第966章第195章襄陽城高義歡慶功第772章魏軍防線第531章商丘攻防第285章焦土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