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確定國號

高義歡所料不錯,他放出消息後,地方上還是陸陸續續有奏疏上來。

這其中以河東、河北之地發現的祥瑞最多,如蒲州知府報告,有百姓發現黃河中,巨浪翻滾,有巨龍出沒,代州有人報告,五臺山上有祥雲降落,而河北新投之地,也不甘示弱,馮銓恬不知恥,居然乾脆直接說,自己夢見神仙託夢,說合該高義歡稱帝。

他這個奏疏真是不要臉到極點,別人多少要花些力氣,搜山檢海的找些奇珍異獸,花點功夫讓人半夜點火,燒兩片林子,他倒是好,做個夢就解決了,而起裡還沒法子印證。

有他帶頭,河北的歪瓜裂棗便紛紛效仿,一時間人人都做了怪夢,不是夢見神仙,就是夢見佛陀,傳達的意思還只有一個,就是高義歡必須做皇帝。

高義歡雖然不要臉,但也沒到這個地步,忙下旨,做夢的就不用上書了,得有實物才行。

高義歡一彙總,便發現,關中、湖廣這些最先控制的地區,很少有人附和,當然他們也不是反對高義歡稱帝,只是覺得稱帝就稱帝,沒必要那麼高調,有些太不像話了。

而河東當年是陳名夏負責招撫安置,安插了不少門生故舊,所以河東發現的祥瑞便比較多。

河北新投靠的馮銓等人,沒什麼節操可言,滿清都能投靠,何況高義歡稱個皇帝。

他們發現了高義歡的意圖,便投其所好,而按照官場的慣例,以及君臣間處事的默契,他們給高義歡把事情辦了,高義歡就得給他們獎賞,讓他們在魏國站住腳。

如若不然,高義歡下次有什麼不能說的事情要辦,招呼一聲,有誰爲他幹呢?

高義歡收到了不少祥瑞,不過他卻並不太滿意,一是他的老家陳留,沒人給他報個祥瑞,二是報上來的祥瑞雖也不少,等級卻不夠,五靈一個沒有,或者是含糊其辭。

這日高義歡看着奏疏,忽然眉頭一挑,臉上露出微笑,轉首問道:“陳先生,牛金星擔任川東巡撫,做的怎麼樣啊!”

陳名夏心頭一凜,提起了警惕,皺眉道,“川南這兩年土司鬧得很厲害,牛金星管着重慶、夔州、順慶三府,到也算安寧,不過臣聽說牛金星,在地方上喜歡拉幫結派,這個人還是有很多毛病的。”

牛金星在奏疏中,說發現祥瑞,要進行一隻白龜和白虎,這讓高義歡心裡大喜,本來想提攜一下老牛,不過陳名夏一句,老牛喜歡拉幫結派,便讓高義歡剛生出的一點好感,蕩然無存了,不過老牛一下進獻兩支頂級瑞獸,不賞也是不行的。

高義歡手在桌子上敲了敲,沉吟道:“牛金星對禮制,好像有些研究,將他調回王京,在禮部任職吧!”

高義歡準備讓王世琮,主管山東、淮北的生產和恢復,牛金星曾經鼓搗出一套大順官制,還有禮儀,高義歡覺得他稱帝后,或許能用一用。

陳名夏聞語點了點頭,然後說道,“大王,關於國號和年號的事情,內閣想與大王商議商議。”

高義歡問道:“幾位大學士都到了嗎?”

陳名夏道:“除去走不開的,都已經到泰安了。”

高義歡笑道:“既然如此,那就今晚商議吧!”

陳名夏領命,便要告退,高義歡卻叫住他,“等一等,將這份奏疏的內容,發在邸報上,要頭版!”

щщщ. ttκǎ n. ¢Ο 陳名夏行禮接過,點頭稱是,退出書房,打開一看,臉立時就拉了下來。

~~~~~~

由於故意泄露,高義歡將要稱帝的消息,已經在魏國境內擴散。

不過,這個消息卻並沒給人們多少震撼,可以說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早在河東之戰後,魏國的威望就已經超過南明,而魏國上下對於高義歡稱帝,也早有預期。

時下這個局面,大魏一統北方,版圖比南明要大得多,威望也高於南明,魏王不稱帝,魏國軍民都得替他着急。

這樣的局面,已經不可能同南明和平相處,更不可能繼續做藩屬,高義歡答應,軍隊也不會答應。

因此聽到這個消息,絕大多數魏國人,談論的不是該不該稱帝,而是稱帝后,會用什麼國號,什麼年號,以及新朝會有什麼新的政策。

明朝已經存在二百七十多年,留給北方百姓的映象,就是流寇、建奴輪翻禍害,以及朝廷的腐敗和民不聊生。

明朝在南方的根基,或許還很穩固,但在北方,百姓並不留念,他們對高義歡要登基開國,建立一個全新的帝國,還是充滿了期待。

······

是夜,在泰安行宮內,李巖、陳名夏、王世琮等人聚齊,商議着國號的事情。

這裡主要有兩派意見,一派建議繼續用魏,一派則建議另選國號。

建議用魏的理由很簡單,陳留是魏地,高大王從魏武軍首領到魏王,一脈相承,比較符合慣例。

建議另選國號的人,理由便是新王朝新氣象,而歷史上魏沒有建立一個統一的政權,應該圖個吉利,改個國號,而至於要改什麼,意見就多了,有說漢、有說周,都能拿出一大堆理由。

這時,幾人在廳堂內爭論,一個個引經據典,各自都有道理,都希望最後選擇自己的方案,獲得確定國號的榮耀。

這時,門外侍衛一聲高喝,“大王駕到!”

衆人紛紛起身,只見高義歡快步從外面走了進來,衆人一起躬身施禮,“參見大王!”

“諸位先生免禮,請坐!”高義歡在自己的位置坐下後,揮了揮手。

衆人在兩邊坐下,高義歡便問道:“不知道幾位先生,有定論了嗎?”

李巖作爲首輔,開口道:“回稟大王,分歧還很大,並未達成共識,臣主張繼續用魏,王閣部、陳閣部他們各有建議,主要有漢、周、宋、齊等幾個方案,還請大王定奪。”

高義歡微微皺眉,沉思片刻,“爲何有齊,好像不沾邊吧。”

陳名夏道:“這個是老太公的建議~”

高義歡想起來,早前高祖榮,熱衷於考證來着,給他找了一堆祖宗,不過這個齊,他不會用。

“齊就算了,周和宋是什麼緣由!”高義歡問道。

王世琮道:“周崇禮,用周有恢復道德和秩序之意。”

魯義方道:“宋文化鼎盛,百姓富足。”

高義歡沉思,周和宋要說都不錯,不過高義歡卻覺得有點不對,覺得少了點什麼,半響開口道:“這兩個國號太過弱勢,新朝必須扭轉中原王朝,向內收縮的局面,孤以爲國號上,應該強勢一點。”

衆人想了許多的國號,轉瞬間就被高義歡否定了一大半,不免讓建議之人,感到可惜。

這時陳名夏笑道:“大王,那漢呢?”

高義歡皺眉沉思,半響後還是搖了搖頭,“漢這個國號,確實不錯,但有兩漢存在,延續傳承的意義,大於了開擴,孤王還是用魏吧!”

李巖微笑道:“陳留屬於魏地,戰國時期魏武卒所向披靡,三國時期,魏也相對強勢,而且還沒有以魏爲國號的統一王朝,用魏爲國號,統一天下,便能開創一個新王朝!”

高義歡微微頷首,從魏武軍開始,他對魏已經有了感情,遂即對衆人道:“既然如此,就稱大魏了!”

······

公元1651年9月30日,據欽天監的官員說,是一個黃道吉日。

此時,泰山腳下,十萬魏軍各列成陣,旌旗獵獵作響,長矛聳立入雲。

高義歡的儀仗隊,出現在軍隊和百姓的視野裡,只見三千黑甲鐵騎開道,後面身穿蟒袍,腰懸雁翎刀的玄衣衛,鮮衣怒馬,十二杆龍旗大纛在前,日旗、月旗、青龍、白虎等六十四面大旗在後,最後就是各種黃蓋、華傘、大幡,高義歡端坐六匹健馬拉着的大車之內,在手持斧鉞劍戟各種禮器的力士簇擁下,出泰安城,前往泰山。

高義歡的儀仗一路行來,沿途歡呼聲不斷,也預示着大典正是開始,一個新的帝國,將要在這片土地上建立起來。

(感謝大家的支持)

第863章刺探南明第996章求和第860章又憋了個壞主意第679章請爲藩屬第272章劫糧第407章李自成撤兵第1023章橫渡海峽第454章神機妙算第350章老孫很被動第253章太子到了第61章瓜分戰果第675章兵將分離第939章大沽外海第236章上朝(一)第77章收集情報第704章巡視藏區第210章湖廣形勝第473章還是高大帥好啊第298章兩件事第361章督憲~督憲~醒一醒第347章求撫求餉第23章我們不一樣第513章返回南陽第177章八大王下武昌第773章臼炮轟擊第94章決戰中州十第41章升爲都尉第396章拿下武關第883章內閣預義第995章飲馬長江第361章督憲~督憲~醒一醒第173章待機出征第196章爭襄陽定國北上第604章博洛要走運了第1006章福臨北遷第696章第702章魏國新政下第832章激烈廝殺第892章氣吞萬里如虎第1103章武鼎大帝第610章滿清使者第656章開花彈第299章把路堵死第662章這是什麼打法第88章決戰中州四第534章這道題很難第935章賜名成功第369章鑄錢第505章偷襲左軍第835章轟然倒塌第1055章兵指烏拉爾第532章劉黑子很危險第736章伏擊鰲拜第979章劉黑子回京第1078章假世孫第306章準備就緒第624章多鐸收兵第331章突襲洛陽第559章奪取武關上第427章全線開戰第211章藍軍操演與軍隊分級第1031章襲擾糧道第556章拿下郾城第10章殺了個韃子第86章決戰中州二第624章多鐸收兵第585章整編順系第181章搶劫軍隊是違法的第595章金聲桓開溜第503章會見欽差第444章馬閣部主戰第558章入關策略第358章老孫有錢人啊第141章孫傳庭的遺產第1059章鄭成功的策略第803章令人悲痛的消息第523章出使張獻忠第580章順軍歸降第367章簽訂密約第1018章壓垮駱駝第17章面見李巖第744章滿清巴圖魯的隕落第742章兩軍激鬥第47章鹿邑種田記上第860章又憋了個壞主意第872章巴爾楚克第390章關中來人第197章綠林好漢靠不住第406章偷襲大營第382章激烈攻防第726章安置難民第473章還是高大帥好啊第1052章後軍出擊第430章勝利的曙光第548章打出空間第425章火銃對射第695章朱慈烺的焦慮第680章西軍轉進雲南第1030章爭奪指揮權第715章誰是羊,誰是虎
第863章刺探南明第996章求和第860章又憋了個壞主意第679章請爲藩屬第272章劫糧第407章李自成撤兵第1023章橫渡海峽第454章神機妙算第350章老孫很被動第253章太子到了第61章瓜分戰果第675章兵將分離第939章大沽外海第236章上朝(一)第77章收集情報第704章巡視藏區第210章湖廣形勝第473章還是高大帥好啊第298章兩件事第361章督憲~督憲~醒一醒第347章求撫求餉第23章我們不一樣第513章返回南陽第177章八大王下武昌第773章臼炮轟擊第94章決戰中州十第41章升爲都尉第396章拿下武關第883章內閣預義第995章飲馬長江第361章督憲~督憲~醒一醒第173章待機出征第196章爭襄陽定國北上第604章博洛要走運了第1006章福臨北遷第696章第702章魏國新政下第832章激烈廝殺第892章氣吞萬里如虎第1103章武鼎大帝第610章滿清使者第656章開花彈第299章把路堵死第662章這是什麼打法第88章決戰中州四第534章這道題很難第935章賜名成功第369章鑄錢第505章偷襲左軍第835章轟然倒塌第1055章兵指烏拉爾第532章劉黑子很危險第736章伏擊鰲拜第979章劉黑子回京第1078章假世孫第306章準備就緒第624章多鐸收兵第331章突襲洛陽第559章奪取武關上第427章全線開戰第211章藍軍操演與軍隊分級第1031章襲擾糧道第556章拿下郾城第10章殺了個韃子第86章決戰中州二第624章多鐸收兵第585章整編順系第181章搶劫軍隊是違法的第595章金聲桓開溜第503章會見欽差第444章馬閣部主戰第558章入關策略第358章老孫有錢人啊第141章孫傳庭的遺產第1059章鄭成功的策略第803章令人悲痛的消息第523章出使張獻忠第580章順軍歸降第367章簽訂密約第1018章壓垮駱駝第17章面見李巖第744章滿清巴圖魯的隕落第742章兩軍激鬥第47章鹿邑種田記上第860章又憋了個壞主意第872章巴爾楚克第390章關中來人第197章綠林好漢靠不住第406章偷襲大營第382章激烈攻防第726章安置難民第473章還是高大帥好啊第1052章後軍出擊第430章勝利的曙光第548章打出空間第425章火銃對射第695章朱慈烺的焦慮第680章西軍轉進雲南第1030章爭奪指揮權第715章誰是羊,誰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