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章進入南京

南京外郭,號稱百餘里,通常不會進行防守,魏軍突破的正是外郭城。

這時在南京內郭之東,紫金山腳下,魏軍大營蔓延,營中旌旗獵獵,秘密麻麻的魏軍士卒,穿行於營帳之間。

高義歡在渡過長江後,與錢謙益等江南士紳代表會面,保證不推行助餉政策後,大批士紳選擇支持魏國儘快統一江南,有點節操的則選擇中立,不支持魏國,也不爲明朝犧牲。

魏軍兵分三路,主力十萬人,向西收取南京,兩路偏師,一路向南去奪杭州,一路向東收取江南紡織工業最爲發達的蘇州、吳鬆地區。

因爲明軍主力被魏軍殲滅於江北,江南兵力空虛,魏軍所過州縣,官員大多望風而降,或者悲憤的掛印而去,魏國以很快的速度,收取了大半個南直隸,以及浙北和浙中地區。

此時,高義歡離開鎮江,在騎兵的簇擁下,來到了南京內郭外的紫金山。

十萬魏軍沿山下營,聲勢浩大,萬餘明軍只能龜縮於城中,不敢出戰。

高義歡身披金甲,腰掛寶刀,頭上戴着六神盔,引着近千騎兵,離開大營,奔馳到距離內郭三裡外停下,遠眺數朝古都。

大魏皇帝高義歡不禁吐出一口氣,胯下的戰馬,也被虎踞盤龍,雄偉壯闊的南京城嚇住,馬蹄撥動地面,不時打着響鼻。

高義歡一邊扯動繮繩,控制着戰馬,一邊仔細觀察南京城。

“陛下,南京城是明初時期,明太祖花大力氣建造,城池高三丈以上,秦淮河和護城河環繞四周,城牆防禦設施完善,有甕城,敵臺、馬面、敵樓、水門,攻打這樣的城池,極富有挑戰性。”陳名夏開口說道。

一旁黃秉忠道:“陳閣部說的沒錯,如果南京城內兵力充足,打這樣的城池,確實很有挑戰性,可是現在南京兵力空虛,士卒連城牆都站不滿,我以爲破之易如反掌。”

黃秉忠向高義歡一抱拳,“陛下,南京內郭有城門十三座,水門兩座,明軍光要分兵守衛城門,都顯得兵力不足。若陛下發令,臣願意爲先鋒,先入南京,爲陛下平定南明。”

高義歡聽着臣子的議論,目光依舊看着南京城。

南京確實是一座大城,比魏國長安,甚至北京都要大,是前所未見的大城。

城池大,進攻一方固然需要龐大的兵力,可是防守的一方,要防備的地方也多,十多座城門,三十餘長的周長,這麼長的防守區域,以南京城內的兵力,根本無法保證萬無一失。

高義歡認同黃秉忠的話語,此時的南京並不是那麼難打,不過這時,高義歡心裡卻在猶豫,是否要攻擊南京。

朱慈烺是崇禎太子,從法統上來說,他地位牢固,並且他本人並未犯什麼太大的過錯,還是自己的大舅哥。

若是攻城,朱慈烺死於亂軍之中,還好一點,就怕他投降,或者被生俘,那都會是個大麻煩。

高義歡想弄死朱慈烺,但是朱慈烺真被他弄死,對高義歡的名聲,卻是個不小的傷害。

這時,他看了南京城一眼,一拔馬繮,沉聲道,“回營再說!”

魏軍大兵,頓兵南京城下,一晃幾日時間,高義歡一直沒有下令進攻,而是在等南京城中的朱慈烺,做出反應。

這讓魏軍衆將都替他着急起來,趙大憲一合計,找來黃秉忠、徐黑虎等人,便一起來到大帳外,準備勸說高義歡攻打南京。

大帳中,高義歡正負手站立在沙盤前出神,一行人進來後,相互看了一眼,趙大憲出列抱拳道:“陛下,臣等有事啓奏。”

高義歡轉過身來,“是攻擊南京之事嗎?”

攻打南京,滅亡明朝,魏國一衆臣子,特別是河南的老兄弟,其實比高義歡還着急,還上心。

他們不會考慮,殺朱慈烺對高義歡有什麼影響,只希望一統天下,他們能獲得更高的地位和爵位。

趙大憲當即說道:“陛下,這樣拖下去,並不是辦法,城中明軍有時間準備守城不說,搞不好武昌黃得功,還會起兵勤王。臣等商議許久,斗膽向陛下建言,請陛下發令,大軍立刻攻城!”

高義歡沒有下令,下面的人,已經準備好了器械,只要一聲令下,大軍就可以投入進攻。

高義歡掃視衆人一眼,見將領們都是這個意思,而他自己也考慮了很久,繼續拖下去,確實不行了,心裡其實早就下定決心,要攻下南京,只是他不想自己主動下令。

這時高義歡走到沙盤前,一臉的憂鬱,嘆氣道:“你們這是再逼朕,讓朕難以向皇后,向天下交代啊!”

多年的君臣,下面的人對高義歡的行爲都十分了解,趙大憲一聽高義歡的話,就曉得了皇帝的心思。

泰山封禪,發兵南下,雄兵過江時,沒覺得不好意思,現在臨門一腳時,卻又覺得不對呢?

攤上這樣一位皇帝,衆人亦是無奈,趙大憲只能配合着,一臉正色道:“陛下,未免夜長夢多,臣死諫攻城!”

這話讓周圍將領一驚,黃秉忠見趙大憲玩得這麼大,不怕自己下不來臺,也抱拳道:“陛下,天下一統,大勢所趨,臣附議國舅之言。”

徐黑虎也行禮道:“陛下,不能再等了,下令進攻吧!”

高義歡一臉痛苦,最後還是勉爲其難,“如此,那就進攻吧!”

他話剛說完,李來亨挑帳進來,一臉急色,“陛下,南京宮城起火了!”

高義歡與衆人聞語一驚,急忙搶出營帳,當他掀起帳簾時,立刻便見西面濃煙滾滾,火光沖天,將半邊天空都映得通紅。

魏軍營地裡,大批士卒嘩啦啦的涌向營寨邊上,都朝城中望去,將士們強勢圍觀,議論紛紛,難道走水呢?

“宮城防禦森嚴,這麼大的火,肯定是城中有變!”黃秉忠驚呼道。

陳名夏道:“城中沒有喊殺聲,應該是故意縱火。”

“故意縱火?”高義歡眉頭緊皺,遂即又心中狂喜,尋思着,莫不是大舅子自焚呢?

這樣的話,對於高義歡來說,不失爲一件好事,他當即下令,“趙大憲、徐黑虎、黃秉忠,你們率領大軍,立刻進城救火。”

朱慈烺將主要的兵力,調入湖廣,妄圖靠着江北和長江天塹來阻攔魏軍的進攻,當魏軍殲滅江北明軍,大軍渡過長江後,湖廣明軍遠水不解近渴,朱慈烺手上已經沒牌可打。

此時整個南京城中,守軍只有不到一萬人,而且並非精兵,無論如何也擋不住大魏的十萬虎狼之師。

高義歡一聲令下,魏軍從多處攻擊南京城,明將馮厚敦戰死於通濟門,錦衣衛副使馬鑾在太平街巷戰被殺。

明朝大學士阮大鋮打開正陽門,向魏軍投降,大股魏軍蜂擁而入,衝入南京城。

不到一個時辰,魏軍進入南京,並控制各門,城中只有一些死忠於明朝的軍隊,還在進行零星的戰鬥,不過大勢已定,他們所做的不過是無畏的犧牲。

趙大憲帶人衝入宮城時,整個皇宮已經是火光沖天,不見朱慈烺的身影。

次日,南京城內的大火,被魏軍撲滅,城中情況基本穩定,高義歡纔在大軍的簇擁下,進入南京城。

這時他來到被燒成一片白地的宮殿,看見灰燼中,還升騰着一縷縷的黑煙,神情悲痛,“找到朱慈烺的屍體了嗎?”

這是還不確定,可是高義歡潛意識裡,已經希望朱慈烺死了。

沒人報告說朱慈烺自焚啊?趙大憲微微一愣。

“陛下,臣抓了幾個太監,據他們交代,火確實是朱慈烺命人放的,而且當時朱慈烺就在殿中,可是臣在廢墟中找了許久,卻並未發現朱慈烺的屍體。”趙大憲沉着臉抱拳。

“沒找到屍體?”高義歡眉頭皺成川字。

一旁陳名夏沉吟一陣,忽然驚呼道:“陛下,朱慈烺莫不是想學建文帝。”

高義歡神色陰沉,“派人找,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

關外,在魏軍與明軍交戰時,魏軍與清軍的戰鬥,也已經進行了幾個月的時間。

戰爭初期,豪格忽然突襲了動搖的科爾沁,繳獲了大批牛羊,並獲得了近萬蒙古兵,使得他的兵力達到了近九萬人。

豪格在解決科爾沁後,立刻收縮回遼河平原,吳三桂以漠東爲根基,派出騎兵襲擾遼東,使得清軍無法進行播種。

若是任由魏軍破壞,秋糧必定歉收,豪格迫不得已,率領九萬人馬,意圖與魏軍決戰。

四月間,李定國與吳三桂兩人聯手,七萬魏軍與九萬清軍,大戰於三岔河,雙方死傷近萬,豪格並未擊敗魏軍,反而逐漸不支,他見無望取勝,軍隊退回盛京。

李定國率兵追擊,大軍進抵遼陽城下,準備攻拔遼陽城。

此時遼陽城頭,燃燒了一半的清軍殘旗,插在城頭,城牆清軍士卒,抱着兵器,背靠牆垛坐着,神情萎靡,城下魏軍火炮轟鳴,一團團的硝煙升騰,大炮猛砸城池。

三萬魏軍士卒,遍佈遼陽城下,戰鬥異常激烈。

~~~~~~

科爾沁被豪格偷襲後,福臨的舅舅吳克善,率領數千殘兵,來到了海參崴。

這時,在一間木屋裡,博洛、尼堪與吳克善等人圍在火堆旁,神情都帶着憂鬱。

“魏軍勢大,我本欲撤離科爾沁,向北遷徒,躲避魏軍兵鋒,不想豪格居然不顧滿蒙間的情義,突襲了科爾沁。”吳克善一臉憤怒,向博洛等人訴說着,科爾沁遭襲擊的過程。

博洛聽了一會兒,就已經明白過來,科爾沁是豪格的側翼,肩負着抵擋吳三桂和漠北蒙古的責任。

面對吳三桂的襲擾,科爾沁準備撤走,等於就是讓出側翼,讓吳三桂攻擊豪格,豪格便索性襲擊了科爾沁,兼併科爾沁的兵力,來對抗魏軍。

如果是博洛,他認爲自己也會這麼做,因此他並不想再聽吳克善訴苦,而是問道:“王爺,遼東那邊戰況如何?豪格能夠扛住魏軍的攻擊嗎?”

吳克善冷笑道:“魏軍今非昔比,不是腐朽的明朝,豪格怎麼會是魏軍的對手。我收到消息,豪格在三岔河吃了敗仗,人馬已經退回盛京,可是魏軍並不打算放過他,李定國佔據蓋州、海州衛,已經推進到了遼陽。如果戰事在遼河平原上繼續下去,用不了幾個月,豪格就會缺糧,屆時他不敗也得敗。”

博洛聽了這話,神情沉重,如果豪格失敗,他們就失去了屏障,或許用不了多久,魏軍就會殺到海參崴。

木屋裡,衆人一陣沉默,博洛沉吟半響,沉聲道:“如果豪格戰敗,這裡也不安全,我以爲我們必須收拾一下,趁着天氣不太冷,繼續向北遷徒。”

博洛一行人,好不容易纔在海參崴紮下根,剛剛安頓下來,現在又要遷移,衆人心頭,便都有些不情願。

“往北遷,那裡可比這裡還要冷呀!”尼堪眉頭緊皺。

博洛陰沉着臉道:“如果魏軍真推進到遼陽,就算打不下來,只要破壞肅王秋收,肅王也很難繼續在遼東堅守。如果局勢這樣發展,我認爲最晚十月,肅王就會放棄遼東。屆時遼東被魏賊所據,我們的處境便十分危險。那時正是嚴冬,我們無法轉移,不如趁着現在,繼續向北遷徒,尋找一處安定下來。”

說這博洛補充道:“北面環境雖然更加惡劣,但是據斥候的探查,也不是不能生存,在更北方甚至有一羣白藩建立了堡壘。”

尼堪等人,猶豫了一陣,微微頷首,“好吧,魏軍勢大,我們同意暫時避開他們的兵鋒,那就繼續向北遷徒吧。”

博洛遂即站起身來,“那我去向太后和皇上稟報此事。”

(感謝大家的支持,祝書友們,新年快樂。)

第951章討北虜復河北山東檄第667章短兵相接第922章提醒劉黑子第663章兩軍相遇第513章返回南陽第31章趁亂髮財第843章死和死不一樣第99章郾城大捷第848章滿城第302章追至汝州第730章河東危機上第133章搶先出兵第69章水灌汴梁中第661章臼炮轟關第535章把事情搞大點第121章面見李自成中第44章初到鹿邑第676章牛金星獻降第711章馬軍對衝第889章晴天霹靂第1082章遼東移民第88章決戰中州四第432章鼎定勝局第950章飛報洛陽第18章有些才幹第9章關外細作第619決戰豫南(七)第834章你侮辱孤王第907章攻取洛陽下第908章請大王先入中都第687章突襲河套第734章時機將至第873章魏軍的弱點第567章軍民和諧第795章晉北風起第859章高大王甩鍋第313章大帥你看我幹啥?第35章塑料兄弟情第724章關城失陷第726章安置難民第416章大戰開始第962章一場意外第933章攻取徐州第413章佈局隴右第368章五軍主將第129章山東消息第125章召集士紳第921章震動江淮第111章破崇王府第667章短兵相接第523章出使張獻忠第1089章陳名夏下野第437章高大帥仁義第142章苦戰臨清第972章造船工坊第857章拆臺三兄弟第1083章皇帝不高興第55章誘敵出城第938章情況緊急第713章活捉多鐸第1090章真正的勝利者第208章西軍撤退第343章大家都缺糧第1081章滿清覆滅第202章兼併友軍第161章散功童子高義歡第1030章爭奪指揮權第644章政治題第262章高二來了第720章收編車臣部第990章再次攻城第549章奪回郾城第150章兩腳的畜生第165章藤縣破韃第456章偷襲清營上第834章你侮辱孤王第579章北上督戰第39章賊陷商丘第491章魏武軍飄了第855章議事院第89章決戰中州五第115章勢力激增第824章兩軍相遇第335章退至襄城第597章兵出潼關第568章吳軍阻擊第1018章壓垮駱駝第725章劫掠西北第731章河東危機下第546章坤興委屈你了第427章全線開戰第894章詐降突圍第480章怎麼收場第847章攻入太原第367章簽訂密約第255章招攬人才第967章明軍撤退第125章召集士紳第86章決戰中州二第623章決戰豫南(十一)
第951章討北虜復河北山東檄第667章短兵相接第922章提醒劉黑子第663章兩軍相遇第513章返回南陽第31章趁亂髮財第843章死和死不一樣第99章郾城大捷第848章滿城第302章追至汝州第730章河東危機上第133章搶先出兵第69章水灌汴梁中第661章臼炮轟關第535章把事情搞大點第121章面見李自成中第44章初到鹿邑第676章牛金星獻降第711章馬軍對衝第889章晴天霹靂第1082章遼東移民第88章決戰中州四第432章鼎定勝局第950章飛報洛陽第18章有些才幹第9章關外細作第619決戰豫南(七)第834章你侮辱孤王第907章攻取洛陽下第908章請大王先入中都第687章突襲河套第734章時機將至第873章魏軍的弱點第567章軍民和諧第795章晉北風起第859章高大王甩鍋第313章大帥你看我幹啥?第35章塑料兄弟情第724章關城失陷第726章安置難民第416章大戰開始第962章一場意外第933章攻取徐州第413章佈局隴右第368章五軍主將第129章山東消息第125章召集士紳第921章震動江淮第111章破崇王府第667章短兵相接第523章出使張獻忠第1089章陳名夏下野第437章高大帥仁義第142章苦戰臨清第972章造船工坊第857章拆臺三兄弟第1083章皇帝不高興第55章誘敵出城第938章情況緊急第713章活捉多鐸第1090章真正的勝利者第208章西軍撤退第343章大家都缺糧第1081章滿清覆滅第202章兼併友軍第161章散功童子高義歡第1030章爭奪指揮權第644章政治題第262章高二來了第720章收編車臣部第990章再次攻城第549章奪回郾城第150章兩腳的畜生第165章藤縣破韃第456章偷襲清營上第834章你侮辱孤王第579章北上督戰第39章賊陷商丘第491章魏武軍飄了第855章議事院第89章決戰中州五第115章勢力激增第824章兩軍相遇第335章退至襄城第597章兵出潼關第568章吳軍阻擊第1018章壓垮駱駝第725章劫掠西北第731章河東危機下第546章坤興委屈你了第427章全線開戰第894章詐降突圍第480章怎麼收場第847章攻入太原第367章簽訂密約第255章招攬人才第967章明軍撤退第125章召集士紳第86章決戰中州二第623章決戰豫南(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