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國與民

初抵安龍所,很多當地的老百姓都害怕得逃入了山中,白明修專門派了人進山去告知他們,大軍不會徵糧拉丁,讓他們放心回家。當地人以布依族居多,自然現在這個時候布依族還不是他們的正式稱號,漢人多稱他們爲夷人。

跟西南大部分少數民族一樣,他們也處於土司制度之下。讓白明修還有點好笑的是,當地的土司聽說大軍前來,居然丟下自己的莊子跑掉了。根據當地人的消息,之前明軍清軍都搜刮過這些土司,讓他們從富有的奴隸主變得快跟普通的百姓一樣揭不開鍋了。這次聽說明軍又來了,害怕的土司們乾脆攜家帶口的跑了。

“也省得我再擼了他們的世襲職位,正好改土歸流了。”

白明修一面等着自己後續部隊到位,在安龍所建造更多營寨,一面自己也不閒着,自己就下去搞土改了。

反正沒事也是沒事,打幾個土豪,分點田多好。

從山裡面被交出來的大批的百姓們剛一回到自己的家園,便看到一隊明軍就來了。

布依青年韋山源恨道:“明軍把我們騙了,讓我們從山裡出來,卻有跑到了我們寨子裡!”

韋山源就是一個普通農民,布依族擅耕,不過他們的生產製度還帶有很強的奴隸時代的特徵。土司領地上的田地分爲印田、勞役田、把事田和糧田等等,印田是由土民無償耕種,所有收穫屬於土司;勞役田則是土司將一部分田交由土民耕種,而這些田附帶着勞役要求,土民要耕種這些田,就需要給土司服某種勞役;把事田是土司交給手下做事的人、兵丁的田地,這類田不需要向土司交賦稅,但是不給土司做事了,田就交回給土司;糧田則帶有更多封建社會色彩,土民耕種這些土司的田地,向土司繳納租子。

韋山源既給土司耕種印田,也耕種糧田,全家勉強能吃上飯。

莊子上的長者卻說道:“明軍統帥是太子,聽很多人說是賢德之君,應是不會爲難我們的。”

說着,白明修就在幾個錦衣衛的跟隨下,來到了大家的面前。白明修帶了一個懂語言的漢民,算是做一點政策宣導。

“大家好啊,我們明軍終於又回到了貴州,很快我們就會把清軍全部打跑,以後大家都能過上安生的好日子了。”

雖然這麼說,但是莊子上的民衆們一個個都顯得很忐忑木訥,並沒有什麼明顯的迴應。

白明修笑了笑,道:“怎麼?能過不打仗的安生日子你們還高興不起來嗎,一定是有讓你們煩惱的事情,來吧告訴我,我是大明太子,我能爲你們做主。”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說些什麼,更多還是膽怯。

韋山源也覺得這個看上去年輕過分的太子應該不是來拉丁徵糧的了,莊子上明軍都沒有搜刮,只是叫來大家訓話。

他大着膽子,跑出來說道:“就算是不打仗了,大家一樣過得很難啊!我們這裡打了好些年的仗了,土司們都怕了,財產都給當兵的搶去好些。這兩年,土司們要求咱們交更高的租子,給他做更多的勞役,各家都快要養不活孩子了。”

白明修聽了點點頭,環視了周圍的布依百姓們,問道:“你們也都是這麼覺得的嗎?”

衆人都吃不準這太子是什麼意思,平生大家見過的最大的官也就是他們的土司了,從未想到居然有幸見到了太子。大家對於太子和皇帝,反而沒有太多的概念,因爲太遠了,也管不到他們。可是現在土司跑了,太子卻來了,大家的心思開始動了。

“是啊,請太子跟土司說說,給大家減點租子。”

“少耕些印田,能夠寬限大夥一些,讓大家多攢一點口糧。”

“勞役也太多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講了起來,一開了頭,便沒完了。

白明修就站在那裡,細細傾聽,讓通譯將每一句老百姓的話都告訴了他。

最後白明修說道:“反正你們的土司已經跑掉了,而且他估計是更想做清朝的土官,看不太上我這大明太子。既然如此,那麼我大明在安龍就不要什麼土司了,以後朝廷委派官員來做你們的父母官。至於土司的田地,按照人頭分給大家就好,怎麼分就由大傢伙商量着辦,莊子上的老人和有威望的,在官員的協助下來分田。至於農具、耕牛什麼的,也都分配給大家。”

衆人一聽居然要分田了,都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韋山源更是興奮得不行,但他還有點理性,忙問道:“那要給朝廷交多少賦稅?要不要服勞役?”

白明修笑笑道:“全國上下,田賦是一個標準,三十稅一,至於勞役什麼的,更是沒有。我知道你們以前還要向土司交煙火錢等各種亂七八糟的苛捐雜稅,在我大明新制下,這些東西統統取消,你們種田就收田賦,丁銀什麼的也都不要了。”

白明修一早進行農業和稅制的改革,根本就沒打算將農業作爲國家的主要收入來源。蓋因真的完全沒必要,他不僅手上有大量從系統來的金銀,而且現在已經開始了海外貿易,這方面的收入更是很可觀。

他需要做的就是簡單地降低農民的生存壓力,並且將農民從土地上給解放出來,不分民族、不分男女老幼。

韋山源等一衆百姓聽到白明修的承諾,一個個高興得涕淚橫流,紛紛跪下來朝着白明修磕頭,叩謝恩德。

白明修還親自上去將韋山源和一些百姓扶起來,和藹地說道:“做我大明的子民,就當能安居樂業,吃飽穿暖。這普天之下,沒有什麼比老百姓更重要,沒有老百姓,也就沒有國家。咱也不分你是漢還是夷,自認是明人,這國就要護持你們能過得下去,你們也得護持着大明能夠昌盛興旺。”

韋山源忙道:“殿下,我沒別的本領了,有兩膀子力氣,殿下給了咱們夷民恩典,讓咱們可以過好日子,咱們也爲殿下打仗,護持大明!”

一點點最樸素的國家和公民的相對義務和責任,就像種子一樣播種在了他們的心中。這也是白明修最希望啓蒙這個國家人民的東西之一。

300 清官和明官784 第三次戰役141 決戰黔西南(一)224 題詩懟韃292 漏網之魚028 緬北會戰(下)605 有誰負重前行122 反伏擊(上)716 撤軍之旅125 壯家少女013 破阿瓦(中)161 國聲359 追擊和反追擊487 貴族和平民658 重坦刑天552 國策顧問楊不正657 德意志軍營039 受降禮211 教敵723 不萊梅的早晨510 東岸殖民地690 大明人看戰爭447 發展爲綱650 行刺602 老少將帥205 太子殿下的日常(二)468 計劃外的佔領599 騙錢大戶,大明海軍007 接應615 人口大計628 丘吉爾604 人口膨脹208 太子殿下的日常(五)555 試金石413 斯里蘭卡290 帝后逃亡327 太子接駕509 印第安青年386 最好的生產技術和機器026 緬北會戰(上)392 琉球逐日(下)456 世俗社會664 解救飛行員336 韃子的剩餘價值004 永曆181 杭州福晉(二)013 破阿瓦(中)407 殖民公司的武裝130 破城計336 韃子的剩餘價值243 前進的合作社660 空戰時刻021 西陸兵法387 歐洲人的沙龍033 獅級戰列艦?不!你想多了033 獅級戰列艦?不!你想多了554 新的主線任務316 神殿內的人間223 流民轉移民184 杭州福晉(五)686 山地激戰(下)121 戰略右勾拳690 大明人看戰爭551 以明爲榮719 耶夢加得620 困難的南美186 上海直轄市234 南方平定754 腦洞無敵(下)282 戰北洋(下)799 波世島191 戰江寧(下)283 高AI敵軍?025 支線150 擊敵於行軍中398 見鄭513 倫敦的黑死病637 步安的早飯418 大明爸爸終於要談判了625 考慮一下當個國王313 登岸630 強迫症040 潘明巖009 戰緬甸(上)434 再招募點443 宣慰司爵位183 杭州福晉(四)301 光復遊行048 兵力何來564 委婉的死刑282 戰北洋(下)543 移民公司497 血洗莫斯科067 不一樣的澳洲358 漠北拉鋸?784 第三次戰役293 祭祀之事614 上升的北美021 西陸兵法432 由大變小
300 清官和明官784 第三次戰役141 決戰黔西南(一)224 題詩懟韃292 漏網之魚028 緬北會戰(下)605 有誰負重前行122 反伏擊(上)716 撤軍之旅125 壯家少女013 破阿瓦(中)161 國聲359 追擊和反追擊487 貴族和平民658 重坦刑天552 國策顧問楊不正657 德意志軍營039 受降禮211 教敵723 不萊梅的早晨510 東岸殖民地690 大明人看戰爭447 發展爲綱650 行刺602 老少將帥205 太子殿下的日常(二)468 計劃外的佔領599 騙錢大戶,大明海軍007 接應615 人口大計628 丘吉爾604 人口膨脹208 太子殿下的日常(五)555 試金石413 斯里蘭卡290 帝后逃亡327 太子接駕509 印第安青年386 最好的生產技術和機器026 緬北會戰(上)392 琉球逐日(下)456 世俗社會664 解救飛行員336 韃子的剩餘價值004 永曆181 杭州福晉(二)013 破阿瓦(中)407 殖民公司的武裝130 破城計336 韃子的剩餘價值243 前進的合作社660 空戰時刻021 西陸兵法387 歐洲人的沙龍033 獅級戰列艦?不!你想多了033 獅級戰列艦?不!你想多了554 新的主線任務316 神殿內的人間223 流民轉移民184 杭州福晉(五)686 山地激戰(下)121 戰略右勾拳690 大明人看戰爭551 以明爲榮719 耶夢加得620 困難的南美186 上海直轄市234 南方平定754 腦洞無敵(下)282 戰北洋(下)799 波世島191 戰江寧(下)283 高AI敵軍?025 支線150 擊敵於行軍中398 見鄭513 倫敦的黑死病637 步安的早飯418 大明爸爸終於要談判了625 考慮一下當個國王313 登岸630 強迫症040 潘明巖009 戰緬甸(上)434 再招募點443 宣慰司爵位183 杭州福晉(四)301 光復遊行048 兵力何來564 委婉的死刑282 戰北洋(下)543 移民公司497 血洗莫斯科067 不一樣的澳洲358 漠北拉鋸?784 第三次戰役293 祭祀之事614 上升的北美021 西陸兵法432 由大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