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建社復產

白明修是打算儘速返回廣東,開始整頓大軍,向江南進發的。西南之地已經沒有像樣的清軍敵人,基本上李定國的部將們是去到一個地方就佔領一個地方。

不過令白明修還是有些不愉快的是,儘管之前夔東十三家聽了李定國的招呼,協助大明覆國軍牽制了李國英的兵馬,但是待大明覆國軍進入成都之後,白明修以太子監國的名義,令旨夔東十三家將領來成都奉調,所部接受晉王李定國的改編,以郝搖旗、劉體純爲首的農民軍將領,卻選擇了向我們的太子殿下說不。

說起來,其實郝搖旗當年就跟白明修的便宜老爹永曆帝有過交集,永曆朝廷初立的時候,有郝搖旗的支持,當初他還在廣西挾持過一段時間永曆帝,後來收到南明內部派系紛爭的影響,郝搖旗率部脫離了南明朝廷,來到了川東鄂西之地與農民軍其他部曲匯合,再加上王光興率領的明軍和一些地主武裝,最終組成了現在的夔東十三家。

農民軍基本上在迫於形勢聯明抗清之後,都保留着自己一定的獨立性,而且對於南明沒辦法充分的信任。畢竟崇禎自掛煤山,那是讓大順軍給逼的。當年南明朝廷中瞿式耜這一派就“東林君子餘黨”餘黨就嚴重反對與農民軍聯合,甚至除之而後快。

夔東十三家自然對南明勢力沒有信任感,不論主政的是瞿式耜還是現在的白明修,都沒有差別。

更何況,太子監國根本就沒有什麼委婉地表示,直接傳達意思就是要農民軍將領來成都奉調,甚至連受封這樣的客氣話都不說的,而且還明確表示,你們那邊的五萬人馬我要接管,就地接受改編。

這一下農民軍如何能夠接受,很自然地就選擇了拒絕。

雖然都是抗清,但至少在茅麓山夔東十三家還能算是山大王,勉強度日。可誰知道去了成都之後,這位殺性極重的太子殿下會不會爲了祭奠先帝崇禎,將他們這些李自成餘孽統統趕盡殺絕呢?誰也不能做出保證。

白明修是懶得搭理這些人的,他在成都城待一天時間就要做一天的事情。他也不是作秀,就光明正大地在成都大街上擺了個攤子,告知全成都的百姓他大明太子就在這裡,要傾聽一下民間疾苦,大家有什麼事情和難處都可以與太子說,太子與大家商量怎麼解決。

反正清軍的勢力已經被他徹底清掃,再加上白明修真的不怕什麼行刺(皮厚),所以他纔敢這麼做。

一開始成都人還吃不準這到底是什麼套路,知道一家已經快餓死的人,抱着試試看的心態求太子施捨一碗飯吃,太子還親自給了這家人一袋米,並且給他們分了田地。

太子在大街上喊話聲如洪鐘:“父老鄉親們,我知道大夥現在日子都難,城外到處都是拋荒的地,可是大夥連口糧都湊不齊,需要賣兒賣女,沒有口糧,地也耕種不得。可見韃子的那個狗屁總督李國英治川是極爲不合格的!在這兒,我朱慈煊向大家出個辦法,大明現在開始全境推廣‘農業生產合作社’,由政府牽頭,民間自發管理,政府給大家分了田地,大家合在一起,由社中有威望的老人、有本事的協調,爲大家配發口糧,統一安排耕種活計,大家能互幫互助,一起生產。政府給合作社發放糧種和肥料,給合作社的減免農稅,好讓大家能多積攢下一點糧食,到後面,多產的糧食政府下面有糧食公司以市價來收購,給大家換取銀兩。總之,大明總不能見任何一個子民餓死凍死。”

白明修這話說得是情真意切,他本身形象好,放得身段還低,再加上之前還有贈糧的行動,頓時贏得許多流民的信任。

好多百姓都跪下來朝着白明修磕頭,口中哭道:“太子仁德,菩薩轉世啊!”

白明修又呼道:“各位父老鄉親,大家若無家產田地,便帶家人來登記,這邊有公務人員直接來爲大家分配田地,和安排進入合作社,大家登記完立即便可去那裡居住耕田,沒有口糧的咱們發口糧,有困難的解決困難。”

果然就有人出來,開始統計人員,登記在冊,並且安排發放糧食,每過多時,便有一隊數十家人填滿一個合作社的名額,開始在士兵們的護送下,攜家帶口去安置他們的村落。

一開始還有許多人舉棋不定,擔心受怕,不過慢慢地大家也都相信了這個太子。很多人拿到了口糧,組成了合作社,並被帶到已經人去屋空的村落,並且家家戶戶領到了新田。

他們被交代,合作社要定期舉行大會,大家商議各種重要的大事。合作社的書記,一般是推舉的耋老、有能力的中年,可以向政府反應他們的情況,並且定期領取派發的物資等等。合作社還有着多家幫扶一家的情況,除了各家自行耕種的糧田,合作社社員也勻出部分勞力,進行合作社的經濟作物種植,或者有餘力地話耕種社田。社田則優先按勞分配,一定比例則進行平分。

可以說,在恢復生產以及幫助脆弱的小農經濟家庭對抗饑荒、天災的情況裡,得到當局支持的農業合作社完全是一種革命性且富有生命力的生產關係制度。白明修單純可以利用組織起四川人口的合作化,並以官方的力量注入農業技術改革,從而重新煥發這個天府之國的生產力。

更厲害的是,白明修安排了一批廣東干校培養出的實習幹部,逐步來四川基層工作。這批幹部雖然只有二百多人,不過已經非常有價值。

系統給白明修開優惠之後,白明修也大批地徵召E級的普通政務人才,也直接丟在四川使用。李定國畢竟是軍事人才,對理政並不擅長,晉王作爲西南軍區司令,實際已經從政務方面被剝離下來。對此李定國也是毫無問題的,畢竟他是極認可太子折騰事的能力。

當初在緬甸時,太子手下幹吏吳敏,就將當地的力量極限地壓榨出來,如今緬甸不僅給南明提供了三萬藩兵,還提供了20萬石糧食,以及近一年來高達100萬兩的貿易收入。就算如此,緬甸人還普遍認爲他們的生活比東籲王朝統治時期好得多,吳敏在當地享有崇高聲望。

069 進入副本566 24小時令368 奪寨559 西清萌動689 護國大將軍095 失之交臂211 教敵395 長崎一戰055 晉王誅賊之戰(一)496 東歐風雲亂314 不英勇的西班牙人064 晉王誅賊之戰(十)657 德意志軍營612 先下手爲強014 破阿瓦(下)691 善戰者無赫赫戰功328 國士祠161 國聲111 系統便利683 西清朝亂312 華埠的槍聲309 馬尼拉封港318 永曆返國020 臨江盟誓065 殺吳賊093 澳門436 碼頭上的小騷亂412 皇帝的下午茶347 劫掠蒙古140 國與民397 幕府的交涉776 震驚於世613 光復皇帝度假北美749 哪裡冒出來的312 華埠的槍聲293 祭祀之事606 巴黎峰會(上)458 請求保護604 高材生的選擇437 與大明的相處方式011 戰緬甸(下)547 大明的歸化251 白蓮教尊336 韃子的剩餘價值023 誘餌147 決戰黔西南(七)392 琉球逐日(下)788 互相傷害603 摧枯拉朽313 登岸136 戰狼太子殺出血路786 掣肘333 大祭禪讓(四)550 吳敏的新一輪大計劃051 擊發槍332 大祭禪讓(三)475 五國軍事同盟(上)425 海軍少將分身022 遲疑的吳三桂174 決戰黔西南(四)321 回鄉的圖書管理員469 非洲的新殖民地184 杭州福晉(五)241 永曆十七年的財政預算247 華夷之辨448 新緬甸786 掣肘383 皇帝也要高考(上)408 電車上的女同學759 白顧問529 艦隊歸國494 意大利王國091 萬軍臨城675 旗丁或包衣761 沒人住過的倭宅453 藩軍炮兵的表現573 戰機和越野車480 困獸猶鬥西班牙526 東瀛鄭氏604 人口膨脹513 倫敦的黑死病136 戰狼太子殺出血路218 流民事件(上)436 碼頭上的小騷亂457 包工隊413 斯里蘭卡360 血書軍旗003 咒水之難651 刺殺餘波767 戰事接近348 向漢人求援437 與大明的相處方式340 棉花供應危機740 航天發射411 入學典禮604 高材生的選擇148 決戰黔西南(八)565 戰爭的序幕389 歷史版圖626 “不列顛之王”
069 進入副本566 24小時令368 奪寨559 西清萌動689 護國大將軍095 失之交臂211 教敵395 長崎一戰055 晉王誅賊之戰(一)496 東歐風雲亂314 不英勇的西班牙人064 晉王誅賊之戰(十)657 德意志軍營612 先下手爲強014 破阿瓦(下)691 善戰者無赫赫戰功328 國士祠161 國聲111 系統便利683 西清朝亂312 華埠的槍聲309 馬尼拉封港318 永曆返國020 臨江盟誓065 殺吳賊093 澳門436 碼頭上的小騷亂412 皇帝的下午茶347 劫掠蒙古140 國與民397 幕府的交涉776 震驚於世613 光復皇帝度假北美749 哪裡冒出來的312 華埠的槍聲293 祭祀之事606 巴黎峰會(上)458 請求保護604 高材生的選擇437 與大明的相處方式011 戰緬甸(下)547 大明的歸化251 白蓮教尊336 韃子的剩餘價值023 誘餌147 決戰黔西南(七)392 琉球逐日(下)788 互相傷害603 摧枯拉朽313 登岸136 戰狼太子殺出血路786 掣肘333 大祭禪讓(四)550 吳敏的新一輪大計劃051 擊發槍332 大祭禪讓(三)475 五國軍事同盟(上)425 海軍少將分身022 遲疑的吳三桂174 決戰黔西南(四)321 回鄉的圖書管理員469 非洲的新殖民地184 杭州福晉(五)241 永曆十七年的財政預算247 華夷之辨448 新緬甸786 掣肘383 皇帝也要高考(上)408 電車上的女同學759 白顧問529 艦隊歸國494 意大利王國091 萬軍臨城675 旗丁或包衣761 沒人住過的倭宅453 藩軍炮兵的表現573 戰機和越野車480 困獸猶鬥西班牙526 東瀛鄭氏604 人口膨脹513 倫敦的黑死病136 戰狼太子殺出血路218 流民事件(上)436 碼頭上的小騷亂457 包工隊413 斯里蘭卡360 血書軍旗003 咒水之難651 刺殺餘波767 戰事接近348 向漢人求援437 與大明的相處方式340 棉花供應危機740 航天發射411 入學典禮604 高材生的選擇148 決戰黔西南(八)565 戰爭的序幕389 歷史版圖626 “不列顛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