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宋一朝,詔安的次數不說上百次,至少也有數十次,當然,並不是每次詔安都必須要由當皇上的敲定,有時候,一個地方官也可以對本地的小型流氓團體實施詔安,嚴格意義上來說,這種還不能算是詔安。,
小型流氓團體也就罷了,若是規模已經發展到像中央民國這種程度,那也就只能是皇帝親自下詔,這纔是真正意義上的詔安。既然是皇帝開金口,那就至少需要經過一衆大臣的認可,哪怕就是表面上的認可。
第二天上朝的時候,秦儈把這件事情在朝會上一說,當下,就有不少文臣武將提出反對意見他們不同意詔安,更不看好詔安。
詔安絕非兒戲,若是一旦詔書下了,對方卻是不理不睬,那麼對朝廷的聲譽,將是個沉重的打擊,趙構這個皇上也就會面子掃地,而皇上都面子掃地了,這些當大臣的,還有什麼面子可言呢?
故而很多大臣從現實的角度出發,覺得寧可跟中央民國拼一個你死我活,也不能去詔安,反正打仗死的不是他,詔安丟臉的卻是他。這種神一樣的邏輯,從不曾在人類社會中消失過,很多時候我們覺得看似毫無道理的處理問題方式,其中卻是蘊含着這樣的邏輯。
從這個角度來說,秦儈此人像又不是那麼壞透頂了,他至少知道不惜顏面爲朝廷保存實力,他至少知道此時跟中央民國死磕,是朝廷生命無法承受之重。爲了皇上趙構,爲了南宋江山,他在朝會之上力排衆議,愣是將原本該趙構來說的話,統統都給說了。
然而秦儈畢竟不是趙構,無論趙構有多麼的寵信他。羣臣可以對趙構做出的決定徒呼奈何,但卻絕不會忌恨趙構,但秦儈這麼一站出來當出頭鳥,自然就會被那些反對詔安的大臣們,懷恨在心了。
一些大臣甚至於在心中暗暗的唸叨,預估着,等到詔安失敗時,該怎樣將秦儈的那張老臉,扇的“啪啪”直響纔是。
也有大臣同意詔安的,不過他們的贊成僅僅只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只因爲趙構心中早已經確定要詔安,而且詔安的人選,經過跟秦儈的商議之後,也基本上敲定下來。
此人就是跟岳飛、韓世忠等中興四將裡那個張駿同音的張浚,張大人。
雖說張浚張大人沒有名列中興四將之中,嚴格意義上來說,他甚至不是個武將,但過前面也說過,唐宋年代,武將和文臣之間的區別很小,那時候的人們,有着極其健康的生活方式,讀書人練武,練武的人也讀書,像李白那種大詩人,也會仗劍走天下,杜甫不也曾經一身戎裝?
張浚是個文臣,他至始至終就是個文臣,但文臣照樣能夠領兵打仗,照樣能夠被後人稱爲抗金名將,不輸那中興四將。“出將入相”這四個字,放在張浚身上,那是一點都沒有‘浪’費,標準的很啊!
這幾年,因爲韓世忠和岳飛等將領的冒起,張浚自覺始終是二把刀,就從戰場第一線撤下來,戴上了文官帽子,安安心心的提起筆桿子,出任福州知州,福建路安撫使。
照理說,如此重要的工作崗位,實在是不該輕易離開,但如今,福州那邊的工作一切順暢,張浚這個知州在不在崗並不重要,而朝廷之上能夠有份量也有那個本事前往巴蜀說服劉的,的確是不多。
何以趙構不願意安排岳飛又或者是那個張駿去呢?這其中也有秦儈的道理,他覺得,武將跟武將之間,若不是在戰場想見,坐在一張酒桌上喝酒,就容易產生一種心理上的共鳴,迅速的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如今劉已經將韓世忠和十萬大軍哄走了,要是再將岳飛或者是張俊哄走一個,那朝廷還玩什麼玩呢?
張浚如今是福州知州,安撫使,官銜不小但手中卻沒有兵馬,即便是在劉那裡發生什麼變故,也不會有太大的干係。
正是因爲秦儈分析的絲絲入理,趙構才立馬準了,下旨招張浚即刻前往巴蜀,甚至於詔安的文書,都是另行送達德陽郡,隨後就去履行詔安的程序。
木已成舟,朝臣對於詔安劉一事,也就只剩下拭目以待,要說秦儈心中同樣忐忑,這件事情纔剛剛辦妥,當下又馬不停蹄的慫恿趙構,將岳飛給調回來,會同張俊一道,趕赴長江南岸,抵擋金兀朮的兵馬。
因爲前線軍情接連告急,趙構也是火燒眉‘毛’抓不到姜,被秦儈催促的多了,終於還是點頭同意,調岳飛和張俊前往迎擊金兵。
就這幾天時間裡,巴蜀那邊卻是打的個不亦樂乎,岳雲偕同張憲數次挑戰金彈子,愣是憑藉着背嵬軍的勇猛和數量上的優勢,將金彈子給打的步步後退!
要論輸贏爲時過早,之所以岳雲和張憲能夠取得暫時的勝利,那是因爲金彈子將自己麾下兵馬都分散出去,拉長了戰線導致如此結局,若是算總兵力,金彈子這邊並不弱於岳家軍,甚至還有勝出。
只不過金彈子此人也是心高氣傲,見岳雲和張憲都是小將,自己這個金國第一勇士,若是連這兩個小屁孩都打不過,將來還有何顏面去見劉了?抵禦岳家軍,乃是劉‘交’給他的第一個任務,如果不能完成,將來在中央民國又有何地位可言呢?
故而接連幾天的戰鬥下來,固然已經艱難到極點,金彈子仍舊是咬緊牙關堅持着,一不收攏軍隊,二不向劉求援。
其實,金彈子這邊的情形,劉清楚的很。憑張漢手下那支已經逐漸成熟的情報收集隊伍,就連剛剛發生在臨安皇宮裡的事情,劉都能及時知曉,遑論是發生在巴蜀的戰況?
岳雲和張憲兩個人聯手,發揮的戰鬥力也是讓劉感到驚訝,看來歷史上對這兩個小將的記載並沒有過於誇張,不論是自身武藝還是領兵打仗的能力,都不輸那些名將。
若是歷史上此二人沒有死在風‘波’亭,成熟之後究竟南宋的歷史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是否還會有後來的大‘蒙’古帝國,怕是誰也說不清楚。不過劉心中也早有謀劃,只要他活着一天,就絕對不會眼睜睜看着‘蒙’古人崛起。
哪怕後世有不少不要臉的人,稱什麼‘蒙’古帝國時期乃是中國地域最爲廣泛的時代,是輝煌的時代,但劉卻堅決不認爲‘蒙’古帝國是中國最輝煌的時候,相反,他覺得,那纔是中國被滅國的時候。
在比金人更爲野蠻和落後的‘蒙’古人統治時期,整個中國真正是一片漆黑。所謂歷史從無中斷的華夏民族,根本就是自欺自人,認真算起來,中國歷史曾經就的的確確中斷過兩次,一次是在‘蒙’古人手中,一次是在滿人手中。
後世的時候,劉想到這些只能是徒呼無奈,而現在,他卻絕不願意歷史再從他手中溜走重演。
對岳飛,岳家軍,劉有發自內心的敬重,然而敬重不代表他就會一味的退讓,已經退讓到這種程度了,也是時候展開反擊了。
“傳令下去,讓再興領兵,協助金彈子,對抗岳雲和張憲!”
“再興?大人您的意思,是讓哪個楊再興?”聽到劉這個命令,吳安邦微微一愣,開口問道。
劉兩眼微微一冷,望着吳安邦道:“自然是我那乾兒子楊再興,他領出去的五千兵馬如今已成‘精’兵,此時不正面抗擊還等何時?”
“讓小再興抗擊岳雲,大人,他們可是.”吳安邦確定自己沒有聽錯劉的話,臉上的驚訝之‘色’更是濃郁,他作爲劉的身邊人,對小再興的感情自然不同,明知道小再興跟岳雲之間感情不錯,劉卻是要小再興領兵迎擊岳雲,那當真是.
“是什麼?”劉臉‘色’冷了下來。就如同當父母,明明心疼孩子,但是在孩子需要鍛鍊或者是犯了錯誤的時候,還是要硬起心腸,狠狠的將孩子打一頓那樣,劉此時此刻的心情就是如此。
想要成爲一名將領,光是有過人的武藝和優秀的帶兵指揮水平還不夠,還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感情!劉沒有想過要將楊再興培養成爲一名合格的政治家,因爲楊再興確實沒有那種天賦,但劉覺得,爲了中央民國,爲了中華民族,至少楊再興要成爲一名合格的將領,優秀的將領。
而要達到這個目標,那麼有些東西,楊再興就必須要學會捨棄。
接到劉命令的楊再興,是否能夠在個人感情與國家利益之間做出選擇,或許,對於楊再興來說,這是他成長經歷之中的一個重大考驗。
要說對自己後背的嚴格要求,岳飛做的很好,但恐怕就連岳飛都做不到像劉這般殘酷無情,而劉的良苦用心,楊再興又是否能夠體會的到呢?
這段時間廝殺的很起勁的楊再興,突然收到了來自劉的命令,當他展開信箋一看之後,整個人卻是傻眼了。
“速速協助完顏真珠兒抵禦岳雲和張憲聯軍,不得有誤!”
短短的一句話,落在楊再興眼中,卻不啻如五雷轟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