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兩種痕跡

bookmark

楊來太爺吩咐龐管家:“快去,將郎中叫來給楊少爺治傷。”龐管家答應了正要往外跑。

楊秋池擺手阻止,說道:“伯父,我的傷沒事,不用看郎中。”

楊秋池本來只是對郭氏發花癡吊死有一種好奇,不過,經過昨晚小閣樓裡遇鬼的事情之後,楊秋池有一種預感,一種不祥的預感――有人不希望自己知道點什麼,不惜採用手段來企圖將自己嚇跑,所以,郭氏的死很可能有什麼貓膩。

現在,這開棺驗屍對楊秋池來說,已經不是單純的爲了檢驗山兒是不是楊老太爺的兒子,楊秋池需要從開棺驗屍中,驗證自己的預感。

楊秋池對楊老太爺說道,“伯父,咱們昨晚上說的事情,馬上動手辦吧。”

對楊秋池小閣樓裡摔倒受傷昏迷,楊老太爺有些歉疚,見楊秋池並不在意,反而關心自己昨晚說的事情,有些感激,說道:“既然這樣,那咱們吃完早飯再去開棺驗屍吧。”

楊老太爺的大兒子楊清水問道:“爹,開棺驗屍?驗誰的屍?”

“你郭姨娘的。”

“啊?”楊清水驚呼了一聲,“她,她不是吊死的嗎?都死了兩年了,還驗什麼呢?”

楊老太爺當然不能說驗屍是爲了檢測三姨太的兒子山兒究竟是不是他楊老太爺的種。雖然他要開棺驗屍,沒人敢說二話,但也擋不住別人背後議論,所以得想個藉口才行,可這一時之間還找不到合適的藉口。

楊秋池插話道:“堂兄,昨晚上我和伯父說起這閣樓一直鬧鬼的事情,我們猜測可能與去世的郭姨娘安葬有關。決定開棺看看,有沒有什麼問題。”

楊清水道:“還能有什麼問題?當初張姨娘說過,這郭姨娘吊死不吉利,肯定被惡鬼纏身。所以才請了法師做法事。選了那樣一塊陰地安葬,難道這樣還鎮不住她身上的惡鬼嗎?”

楊秋池看了看客廳那房樑,意味深長地說道:“堂兄認爲鎮住了嗎?”

“就算沒鎮住,堂弟。難道你會看陰宅風水嗎?”

“不會,不過我以前幹過一段日子的忤作學徒。所以我會檢查死人。看看這死人究竟是怎麼死的。”說完這句話,楊秋池盯着楊清水,看得他直發毛。

龐管家對楊老太爺說道:“老爺,這開棺驗屍非同小可。是不是請法師先看看日子,再決定呢?”

楊老太爺知道楊秋池年後就要遠赴湖廣就任,時間耽誤不得。再說了,他也急於知道這小孩山兒究竟是不是自己地兒子。一想到自己可能戴了綠帽子還替別人白白養活孽種。楊老太爺心中煩躁,一擺手:“不用了!百無禁忌,吃過早飯,立即開棺驗屍!”

見楊老太爺發火,沒人再敢說話。

匆匆吃過早飯,叫了村裡的幾個忤作和幫工,楊家上下老小全體出動,前往三姨太郭氏的墳墓開棺驗屍。

郭氏的墳墓就在村腳靠近小溪地一塊窪地裡,楊秋池他們進村地時候,在村口看見的那些土包,其中的一個就是郭氏的。

郭氏是楊老太爺地小妾,按照規矩,小妾死後是不能葬到祖墳裡的,更何況郭氏還是發花癡之後上吊死地,既丟了楊家的面子,也不吉利。

郭氏上吊死之後,請法師做了法事看了風水,那法師說郭氏五行屬火,又是發花癡上吊,中了邪火,所以,必須選一塊低窪潮溼的陰地埋葬,才能鎮得住。

來到郭氏的墳地,楊秋池腳踩在墳墓旁邊地草皮上,感到溼漉漉的,心中微微一喜,這墳地如此潮溼,下面埋葬的屍體有可能已經形成屍蠟,那就能發現很多有價值地痕跡。

楊老太爺、宋同知等人害怕污穢邪氣,遠遠站在幾十步遠的地方等着。由楊秋池指揮忤作挖墳起棺。

馮小雪想和夫君在一起,又害怕看那死屍,楊秋池體貼地讓她和楊母也在那邊等着。

宋芸兒剛好相反,她是不會放過這種逞強地機會的,跟在楊秋池屁股後面看熱鬧。

忤作挖開墳包,開始往下挖,越往下挖,積水就越多,等挖到棺木頂蓋的時候,這坑裡已經積滿了水。

忤作們都皺起了眉頭,楊秋池反倒面露喜色,如果冬天的積水都那麼多,夏天雨水充足,恐怕會更加潮溼,環境越潮溼,就越容易產生屍蠟。

坑裡全是水,怎麼辦?忤作和幫工們爲難地看着楊秋池。楊秋池吩咐將從棺材兩邊往下挖,再用繩子將棺材兩頭從下面套住,然後拉上來。

又花了差不多一個時辰,棺材終於被從這水潭似的墳坑裡拉了上來,然後被忤作和幫工們吆喝着擡到旁邊的兩根木頭上放好。

棺材裡的水順着棺材細小的縫隙往外嘩啦啦流淌。楊秋池吩咐忤作將棺材蓋打開。棺材已經開始腐朽,沒費什麼勁,棺材蓋就被打開了。

棺材裡滿是渾濁的泥水,看不清水裡的東西。一塊溼漉漉的大紅被褥的一角露了出來。

楊秋池讓忤作想辦法將棺材裡的水放幹。一個忤作拿了一把斧頭,擠進棺材旁邊擋板和後面擋板之間的縫隙,使勁一撬,兩塊擋板裂開了一條大縫,棺材裡的水從那裂縫裡流了出來。很快,就流乾了。

棺材裡的屍骨被溼漉漉滿是泥濘的大紅被褥覆蓋着。

楊秋池戴了一雙棉手套,雖然很厚,影響操作,但沒辦法,沒有橡膠手套,又不想讓自己的雙手粘上屍體腐爛的組織液,看來。以後這檢驗腐敗屍體的事情少不了,回去之後得設計一種新的專用手套。

楊秋池用一根鐵棍將上面覆蓋的紅被褥挑開,露出了下面的屍骨。正如楊秋池所估計和希望地那樣,郭氏的屍骨沒有腐爛。而是形成了灰白色的屍蠟。而且是全身性的屍蠟。

屍蠟是由於屍體長期處於水中或者埋葬在空氣不足地溼潤泥土裡,皮下脂肪組織分解物脂肪酸經皂化和氫化而形成。之所以叫屍蠟,是因爲這種屍體表層用手觸摸有油膩感,並可以壓陷。跟觸摸熔化地蠟燭或者泡軟的肥皂的感覺差不多。

形成屍蠟的環境能夠抑制腐敗細菌地滋生,阻止了屍體的腐敗。能保留屍體表面損傷、索溝乃至“雞皮疙瘩”等細微痕跡,也能抑制消化道腐敗細菌,從而使胃內容物得到較好地保存,有很高的法醫學價值。

屍蠟一般是局部性的。象郭氏這種全身性的屍蠟比較少見。雖然形成屍蠟地屍體沒有腐敗,但由於屍體被水泡了兩年,已經與一般的屍體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說是面目全非了,根本分辨不出本來的面目。如果郭氏生前就長成這個樣子,就算這世上已經沒有女人,恐怕這楊老太爺也不會娶她地。

郭氏是不是上吊自殺,從脖子上的痕跡就可以看出來。

楊秋池低下頭仔細查看郭氏脖子上地那些痕跡,雖然死了兩年,由於屍體形成了屍蠟,所以,脖子上的痕跡仍然清晰可辨。

楊秋池一看之下,頓時咦了一聲,從懷裡摸出一塊汗巾,很小心地將屍體脖頸處的水吸乾。

仔細分辨之後,楊秋池發現,郭氏屍體頸部有兩種索溝:

第一種位於甲狀軟骨下緣,起於左耳垂下,經左側繞頸前、頸右側,項部,回到左耳垂下,形成繩結印。索溝邊緣有青紫皮下出血。用手觸摸能感覺到索溝處甲狀軟骨骨折。

奇怪的是,索溝在右側頸部有一個一指寬的斷點,並有青紫的皮下出血區。

另一種索溝位於甲狀軟骨上緣,兜住弧壓頸前分別繞兩側頸部,至枕外結節處提空,無中斷。

兩種索溝於頸右側交會,後者位於前者之上。

這就是說,郭氏的脖頸被勒過兩次!

第一種索溝是水平圓環狀並閉鎖,索溝前後深淺大致相等,沒有出現縊死提空處索溝消失的現象。從楊老太爺他們的介紹來看,郭氏當時是懸樑自盡,也就是說是立位懸空縊死,但這一道索溝體現出的特點與此不符。

懸樑吊死的,索溝絕大多數由兜住弧斜向提空處,而這一道索溝卻是水平的;吊死者索溝應該是兜住弧處索溝最深,向提空處逐漸變淺,而這一道索溝前後大致相等;吊死者索溝在提空處會消失,呈馬蹄形,因繩索提空會形成“八字不交”現象,而這一道索溝是閉合呈圓環狀,沒有提空現象。

很明顯,這一道索溝不是縊死所形成的,而是勒死形成!

第二道索溝倒是比較符合典型縊死特徵。

兩道索溝的花紋特徵也不相同,第一道是皮革樣索溝,細而窄,索溝表面有編節花紋,估計應該是麻繩之類的繩索造成的。第二道索溝寬而淺,沒有這種花紋,很可能是布帶綢緞之類的軟索。

從兩道索溝不同的特徵可知,郭氏先後被兩種繩索勒過,第一種是麻繩之類半硬質的勒繩,痕跡屬於勒痕;第二種是布帶之類的軟質縊繩,痕跡屬於縊痕。

從兩種痕跡頸右側交會疊壓情況看,第二種疊壓在第一種之上,說明先是勒,然後纔是縊。

這勒痕很明顯是他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出這個結論:

從邏輯分析上看,因爲從勒痕索溝處甲狀軟骨骨折以及索溝很深來看,用力很猛,而且持續的時間比較長。

當勒頸的繩索緊壓頸部時,因血液循環障礙,腦缺血或者淤血,在一分鐘內即可發生意識喪失,五分鐘即可導致死亡。而從這勒痕判斷,持續時間至少需要十分鐘以上纔可能形成。所以,如果郭氏是自殺,這一道勒痕已經足以讓她死亡,她沒有辦法完成後面的上吊這一行爲。

從法醫證據上看。第一道索溝邊緣有青紫的皮下出血,第二道索溝沒有皮下出血生活及秧。說明勒痕是生前傷,而縊痕是死後傷。(雖然最新理論認爲,由於死者血液墜積形成的流體靜壓。會使死後縊屍有時候也會出現索溝邊緣皮下出血和水泡。所以單憑這一點不足以判斷生前傷或者死後傷,不過,還是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的。)

從常理分析,如果是自殺。一般會下意識地選擇比較柔軟的繩索,比如布帶。而不會選擇麻繩甚至鐵絲之類地硬質繩索,尤其是女人。如果只有麻繩等半硬質甚至鐵絲等硬質繩索,則常常會用手絹、帕子之類的墊在脖子下以減輕痛苦。這勒痕反映出繩索是麻繩之類的半硬質繩索,與常理不相符。

另外。既然她上吊選擇了布帶等軟繩索,如果勒痕也是自殺,那麼同樣也會用布帶來勒脖子。而不會用麻繩來勒。常理上也說不過去。

從否定角度看,勒痕反映。勒繩是在左耳垂下結的單結,然後兩手抓住繩子兩頭往兩邊拉,將人勒死。繩結地位置是在左耳垂下,雙手用力地方向應該是身體的前後,這個動作自殺的話與常理不符且難以完成。

由此判斷,郭氏很可能是先被人勒死,然後僞裝上吊自殺!

楊秋池捋起郭氏屍體手臂的衣袖,擡起來觀察,並沒有發現擦痕之類地抵抗傷,不過,沒有抵抗傷並不意味着沒有進行抵抗,如果是在牀上被褥或者水裡等柔軟的環境勒死郭氏,就不會形成擦痕等抵抗傷。

檢查郭氏右手地時候,發現其右手食指內側有表皮擦傷和青紫皮下出血。

楊秋池微覺奇怪,隨即馬上想起郭氏脖頸的索溝在右側頸部有一個一指寬的斷點,並有青紫的皮下出血區。結合這兩點可知,兇手勒郭氏地時候,郭氏進行抵抗時,曾經努力將右手食指插進繩套拉扯繩索,從而在右手食指上留下了這道抵抗傷。

這道抵抗傷已經充分說明,郭氏是被人勒死的,是他殺。

那麼,究竟是誰勒死了郭氏呢?楊秋池站在棺材旁沉思。那根勒死郭氏的麻繩肯定是兇手帶來地,作案之後處理掉了,不會遺留在現場,否則已經引起懷疑了。那根布帶說不定還在,也許能從這上面發現點什麼。

宋芸兒一直在一旁看着楊秋池忙碌,不敢隨意插嘴,見他忙完了站在那裡發呆,這才問道:“哥,怎麼樣?你怎麼忙了這麼久啊?”

“你去把他們叫過來,我有話說。”楊秋池面色凝重說道。

宋芸兒從楊秋池的神色猜出,這個案子有問題,便興奮地點點頭,轉身跑了過去,和楊老太爺他們說了幾句話之後,所有地人都走了過來。

楊老太爺疑惑地問楊秋池:“賢侄,怎麼了,有什麼問題嗎?”

楊秋池先問道:“郭姨娘上吊的那布帶呢?”

原配潘氏說道:“燒了,和這騷狐狸的所有衣物用品一起燒掉了,這種禍害人的妖精的東西還留它做什麼!”

楊老太爺問道:“賢侄,你問這布帶做什麼呢?”

楊秋池環視了衆人一眼,說道:“查案子用。”

“查案子?”楊老太爺隱隱感到不對,忙問道,“查什麼案子?”

“郭姨娘被人勒死的案子,她不是上吊自殺,而是被人勒死的!”

所有的人都驚呆了。楊老太爺驚問:“你說什麼?她被人害死的?”

“是,郭姨娘是先被人勒死之後,僞裝上吊的。不是自殺。”

宋芸兒的老爹宋同知當然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問道:“賢侄,你,你沒弄錯吧?”

大少爺楊清水神情很激動,問道:“堂弟,郭姨娘真的是被人殺害的嗎?兇手是誰?”

原配潘氏和二姨太張氏等女眷害怕不敢上來,遠遠聽說郭氏不是自殺,而是被人害死的,也都驚訝地議論起來。

楊老太爺問楊秋池:“賢侄,你如何知道你郭姨娘是被人殺的呢?”

楊秋池指着屍體脖子上的兩道不同的傷痕,將剛纔的發現分析了一遍,又展示了張氏右手食指上的抵抗傷。

對於縊死和勒死,《洗冤錄》記載得很詳細,古人對這兩種很常見的殺人或者自殺方法有比較深刻的認識。所以,聽了楊秋池的分析,再親自觀察一番之後,楊老太爺和宋同知等人都認可了楊秋池的判斷。

他們對郭氏的屍體沒有腐爛有些意外,龐管家還問是不是屍體中邪了,要不要請法師來驅邪趕鬼。楊秋池用盡可能通俗的話給他們作了解釋,衆人這才明白。

接下來的問題就很讓人疑惑了,按理說,這兩種痕跡並不難發現其中的端倪,怎麼沒有發現呢? ????

第374章 意外發現第363章 對不上號的嫌疑人第160章 奇怪的發現第94章 登門拜訪第170章 大房馬車第371章 意外失蹤第251章 金蟬脫殼第308章 圈定偵查範圍第423章 賢妃之死第110章 順藤摸瓜第397章 年寶玉則神山第267章 護花英雌第240章 給紅綾提親第148章 中舉第98章 無品的高官第188章 開倉放糧第514章 案結事不了第37章 露宿第271章 短鬆崗第410章 奇怪的聖旨第37章 露宿第147章 伏擊第55章 檢驗第97章 武林女前輩第171章 一路同行第384章 雌雄雙劍第248章 爭分奪秒第281章 知州小少爺被綁架案第456章 針鋒相對第111章 空歡喜第121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173章 田埂上的命案第436章 找出真兇第341章 恩陽老碼頭命案第277章 誰是真兇?第136章 貢院命案第125章 圈套第333章 神秘的鐵騎第420章 向皇上提親第226章 漏網之魚第459章 走着瞧第312章 登山第412章 堅冰的融化第149章 小妾被劫第435章 炭毒第73章 血光之災第192章 審訊譚知府第37章 露宿第351章 喝花酒第38章 人工呼吸第512章 強硬後臺第161章 審訊大少爺第101章 尋找替罪羊第339章 迷茫第88章 恩斷義絕第47章 階級鬥爭第173章 田埂上的命案第418章 獵犬的新戰場第260章 傳宗接代第367章 盤問彭老七第4章 當今皇上是誰?第46章 一頂草帽第363章 對不上號的嫌疑人第36章 雨中情第123章 迷惑第374章 意外發現第57章 再次復活第195章 分析第116章 陰差陽錯第170章 大房馬車第52章 小地痞第103章 白骨說話第132章 開恩科第174章 任何犯罪都會留下痕跡第154章 兩種痕跡第81章 收信人第303章 晉爵冊封第447章 柳暗花明第449章 權力制衡第350章 死亡的迷惑第82章 真情流露第42章 酷刑審訊第352章 究竟是誰惹的禍第300章 冰山第254章 鬼魅第444章 三探賢妃陵第284章 朱胖子第232章 有妻更娶第160章 奇怪的發現第113章 情敵相見第36章 驚恐第428章 抗旨棄官第281章 知州小少爺被綁架案第354章 青樓賭注第111章 空歡喜第399章 只能一個人上山第399章 只能一個人上山第228章 新官上任第329章 觸角第17章 知府官印丟失案
第374章 意外發現第363章 對不上號的嫌疑人第160章 奇怪的發現第94章 登門拜訪第170章 大房馬車第371章 意外失蹤第251章 金蟬脫殼第308章 圈定偵查範圍第423章 賢妃之死第110章 順藤摸瓜第397章 年寶玉則神山第267章 護花英雌第240章 給紅綾提親第148章 中舉第98章 無品的高官第188章 開倉放糧第514章 案結事不了第37章 露宿第271章 短鬆崗第410章 奇怪的聖旨第37章 露宿第147章 伏擊第55章 檢驗第97章 武林女前輩第171章 一路同行第384章 雌雄雙劍第248章 爭分奪秒第281章 知州小少爺被綁架案第456章 針鋒相對第111章 空歡喜第121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173章 田埂上的命案第436章 找出真兇第341章 恩陽老碼頭命案第277章 誰是真兇?第136章 貢院命案第125章 圈套第333章 神秘的鐵騎第420章 向皇上提親第226章 漏網之魚第459章 走着瞧第312章 登山第412章 堅冰的融化第149章 小妾被劫第435章 炭毒第73章 血光之災第192章 審訊譚知府第37章 露宿第351章 喝花酒第38章 人工呼吸第512章 強硬後臺第161章 審訊大少爺第101章 尋找替罪羊第339章 迷茫第88章 恩斷義絕第47章 階級鬥爭第173章 田埂上的命案第418章 獵犬的新戰場第260章 傳宗接代第367章 盤問彭老七第4章 當今皇上是誰?第46章 一頂草帽第363章 對不上號的嫌疑人第36章 雨中情第123章 迷惑第374章 意外發現第57章 再次復活第195章 分析第116章 陰差陽錯第170章 大房馬車第52章 小地痞第103章 白骨說話第132章 開恩科第174章 任何犯罪都會留下痕跡第154章 兩種痕跡第81章 收信人第303章 晉爵冊封第447章 柳暗花明第449章 權力制衡第350章 死亡的迷惑第82章 真情流露第42章 酷刑審訊第352章 究竟是誰惹的禍第300章 冰山第254章 鬼魅第444章 三探賢妃陵第284章 朱胖子第232章 有妻更娶第160章 奇怪的發現第113章 情敵相見第36章 驚恐第428章 抗旨棄官第281章 知州小少爺被綁架案第354章 青樓賭注第111章 空歡喜第399章 只能一個人上山第399章 只能一個人上山第228章 新官上任第329章 觸角第17章 知府官印丟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