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警察署和法院的建立

時間進入到九月,離去年福王潞王等士族宗室豪強等反軍敗亡已然過去了一年。

大明政局穩定!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今日起,各縣府三權分立,警察署和法院部門成立!”

所謂三權分立,是指各地縣令的權利被一分爲三。

原先,各地縣令幾乎掌控着一縣的所有權利,不管是抓捕犯人,還是審問犯人,亦或者是宣判,都由縣令獨自完成,這就給縣令在當地極大辦的權利。

所謂山高皇帝遠,一些偏遠的縣府,縣令儼然就是那裡的土皇帝,沒有任何牽制。

縣令好一點的還行,若是縣令是那種品性惡劣的貪官,經常有百姓狀告惡人不成,反而被惡人賄賂縣令,坑害了自己,這大大限制的法制的執行,也容易讓百姓對朝廷失望。

縣令在一地的權利太大的,朱慈踉要做的便是將他們限制住,三權分立。

從今以後,縣令便只是縣令,只負責執行朝廷的政令,警察署則負責抓捕犯人,審問犯人,以及蒐集證據,法院則負責審覈證據和宣判。

如此雖然也存在一些漏洞,但絕對比單單一個縣令攬權一身要對普通百姓有利得多。

其實,這個時候,一種與法院息息相關的職業早已經誕生,那便是‘狀師’,也就是後世的律師,只不過當前的狀師還並不是被朝廷認可的存在。

朱慈踉三權分立的同時,也讓狀師這個職業被確立了下來,可以直接參與法院的宣判!

當然,狀師這個行當毫無疑問同樣存在很大的漏洞,可是同樣的,因爲有他們的存在,許多根本不懂得律法的百姓便有了諮詢的地方,再至少,有熟讀律法的狀師存在,法院的法官就算被賄賂了,也不至於明目張膽的拿根本沒有的律法來坑害百姓,總之利大於弊!

三權分立之後,警察署將由各地的‘縣衙捕快’分裂出來成立,同時也把以前設立在各縣的錦衣衛衛所也併入了進去。

法院則由原本縣衙輔助縣令審案的‘師爺’分裂出來組建。

如此一來,幾乎便是將原先的縣衙一分爲三,區別只在於不再是縣令一人獨大了,縣衙,警察署,和法院各不統屬,形成相互牽制,相互監督的制度。

這般動作自然是極大的,只不過只發生在朝廷本身的變化,改組的過程中對普通百姓的影響不是很大。

朱慈踉這樣大動作,阻力自然不可能沒有,當他在早朝上宣佈這項改革的時候,當即就有近半文武百官跳出來反對。

各地縣府的縣令們反應更加巨大,因爲權利最終分的是他們,他們感覺自己似乎一下子被架空了一般,對於原本在一地高高在上,大權在握的縣令們而言,簡直難受至極,無法接受!

對此,朱慈踉二話不說,當朝便質問所有出來反對的大臣,質問他們反對的理由。

面對朱慈踉的質問,跳出來反對的大臣們毫無疑問都傻了,一個個吱吱唔唔,根本說不出任何理由出來,畢竟這分的只是各地縣令的權利,雖然他們也有被影響,但是難道讓他們說他們之所以出來反對,是不想手中的權利被削弱嗎?這貌似沒有人敢這麼說!

“皇上,縣令掌管一地乃祖制,歷朝歷代都是一直這麼下來的,皇上冒然更改,恐易適得其反,還是從長計議爲好!”終於有一名官員說出了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

“對對,此等大事,還需從長計議爲好!”

朱慈踉當即冷笑,祖制?祖制能反對他嗎?這幾年他那樣改革不是踩在舊有的祖制上面的!

想到此,朱慈踉擺了擺手道:“不需要了,朕之所以三權分立,便是防止各地縣令掌握一地大權,把自己當作一地土皇帝,從而危害百姓的事情發生,此事就這麼先辦了,諸位若是有什麼更有利的想法,時候可以寫成奏摺呈上來,朕會酌情考慮的。”

衆大臣無言,事後他們就算再想出來反對,還會有用?

衆大臣沉默住了,極爲無奈,皇上一意孤行發行新政的事情也不是一次兩次了,照以往的經驗來看,就算他們激烈反對,也不一定能有什麼作用!

無奈,衆大臣只能一直選擇沉默,朱慈踉也不理會,就當他們默認了。

剔除了朝中的反對,各地縣令掌權者的反對就更簡單了。

朱慈踉直接命令還分佈在各省的五個應龍軍就地展開一次大規模實戰射擊演練,而且選擇的地方全部臨近縣城!

一時之間,各地的應龍軍營地,密集的槍聲和炮火之聲響徹方圓數十里。

同時,大明日報廣泛宣傳應龍軍在各個駐地進行實戰射擊演練的事情。

這是什麼,這簡直就是一種赤裸裸的威脅!讓各地反對的人回憶起一年前無數士族宗室和豪強的覆滅。

一時之間,所有反對的人都感覺到脖子發涼,心頭髮顫,反對之聲瞬間就熄滅了,是以,朱慈踉三權分立的聖旨得到順利執行!

三權分立之後,不管是警察署還是法院,無疑都需要一個最終的掌舵者。

法院到比較簡單,掌舵者需要做得工作並不是很多,朱慈踉直接讓刑部尚書暫時兼任。

警察署方面就比較重要的,在整個環節裡面,警察署複雜抓捕犯人,審問犯人和蒐集證據,初始必須要有一個剛正不阿的人掌舵,否則容易出現問題。

要說真正剛正不阿,朱慈踉想來想去只覺得史可法最合適。

史可法原先擔任的是山東總督,後來徐州大戰之後就一直被朱慈踉留在徐州善後,安撫當地百姓,如今已經三年多過去了,正好調他回來當這個警察署司長!

第1007章 進攻巴黎(四)第597章 圍殲倭寇(二)第855章 從容備戰第940章 橫掃南美洲(二)第514章 漢奸殘餘之死第922章 攻佔墨西哥城(二)第115章 決戰(上)第332章 激烈海戰(上)第25章 攻打劉澤清府第561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一)第73章 雷霆(上)第816章 滿清與奧斯曼第二次大戰第747章 血流成河(一)第12章 劉宗敏第405章 硬氣第118章 左良玉敗亡第484章 決戰燕碭山第993章 盜取蒸汽機技術第315章 改革成功第168章 李自成敗入河南第54章 督師史可法(下)第517章 鐵骨錚錚第158章 ’請‘入皇宮第133章 悲壯第470章 主力抵達第286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發展(三)第895章 屍橫遍野的莫臥兒帝國(四)第933章 決戰巴拿馬(八)第1058章 輕易碾壓三第84章 難得的平靜第87章 秘密佈局第878章 鐵甲艦第336章 鄭家的恐懼(一)第277章 雷霆前夕(二)第368章 悲慘的李自成(二)第38章 壯士周曹第208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一)第129章 泰安血戰(下)第943章 大明鐵甲艦第404章 李定國的迷茫第304章 戰場逆轉(二)第655章 追殺第697章 滿人與奧斯曼的首次接觸第470章 主力抵達第817章 決戰巴拉平原(一)第205章 濟寧城破(三)第982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五)第63章 高宏圖的野望第740章 殺戮之夜(三)第501章 血洗蒙古草原(三)第1007章 進攻巴黎(四)第956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四)第823章 奧斯曼鐵騎軍團覆滅第506章 大軍凱旋第459章 泰安兵變(二)第888章 逐步抵抗第998章 遣返崑崙奴第905章 進攻北美十三州(二)第34章 淮安大戰第617章 炮擊江戶第545章 中興七年第1017章 奧斯曼帝國的滅亡(二)第519章 朝鮮來使第135章 強勢逼人第34章 淮安大戰第260章 對漢奸的審判(一)第1070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第1017章 奧斯曼帝國的滅亡(二)第731章 道教興起第825章 全軍覆沒第814章 神權與王權(二)第483章 決戰燕碭山第297章 民心第195章 第二次親征開始第220章 援兵到(二)第452章 北伐前夕(六)第249章 皇子第733章 極盡羞辱(二)第126章 泰安之戰第738章 殺戮之夜(一)第602章 攻打倭國之議第573章 鴨綠江口海戰(三)第467章 東光縣城下(二)第963章 顫抖的歐洲大陸第1083章 歐洲第二次反明聯盟軍第336章 鄭家的恐懼(一)第151章 回到京城第377章 進軍成都第160章 收服紅娘子和李巖(下)第878章 鐵甲艦第717章 多爾袞的野心和謀劃第349章 拒絕荷蘭人的求和第1080章 十五年發展第721章 定計第777章 西班牙僱傭軍第940章 橫掃南美洲(二)第559章 佔領穆爾卡拉城(一)第367章 悲慘的李自成(一)第142章 應龍軍擴軍第483章 決戰燕碭山
第1007章 進攻巴黎(四)第597章 圍殲倭寇(二)第855章 從容備戰第940章 橫掃南美洲(二)第514章 漢奸殘餘之死第922章 攻佔墨西哥城(二)第115章 決戰(上)第332章 激烈海戰(上)第25章 攻打劉澤清府第561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一)第73章 雷霆(上)第816章 滿清與奧斯曼第二次大戰第747章 血流成河(一)第12章 劉宗敏第405章 硬氣第118章 左良玉敗亡第484章 決戰燕碭山第993章 盜取蒸汽機技術第315章 改革成功第168章 李自成敗入河南第54章 督師史可法(下)第517章 鐵骨錚錚第158章 ’請‘入皇宮第133章 悲壯第470章 主力抵達第286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發展(三)第895章 屍橫遍野的莫臥兒帝國(四)第933章 決戰巴拿馬(八)第1058章 輕易碾壓三第84章 難得的平靜第87章 秘密佈局第878章 鐵甲艦第336章 鄭家的恐懼(一)第277章 雷霆前夕(二)第368章 悲慘的李自成(二)第38章 壯士周曹第208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一)第129章 泰安血戰(下)第943章 大明鐵甲艦第404章 李定國的迷茫第304章 戰場逆轉(二)第655章 追殺第697章 滿人與奧斯曼的首次接觸第470章 主力抵達第817章 決戰巴拉平原(一)第205章 濟寧城破(三)第982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五)第63章 高宏圖的野望第740章 殺戮之夜(三)第501章 血洗蒙古草原(三)第1007章 進攻巴黎(四)第956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四)第823章 奧斯曼鐵騎軍團覆滅第506章 大軍凱旋第459章 泰安兵變(二)第888章 逐步抵抗第998章 遣返崑崙奴第905章 進攻北美十三州(二)第34章 淮安大戰第617章 炮擊江戶第545章 中興七年第1017章 奧斯曼帝國的滅亡(二)第519章 朝鮮來使第135章 強勢逼人第34章 淮安大戰第260章 對漢奸的審判(一)第1070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第1017章 奧斯曼帝國的滅亡(二)第731章 道教興起第825章 全軍覆沒第814章 神權與王權(二)第483章 決戰燕碭山第297章 民心第195章 第二次親征開始第220章 援兵到(二)第452章 北伐前夕(六)第249章 皇子第733章 極盡羞辱(二)第126章 泰安之戰第738章 殺戮之夜(一)第602章 攻打倭國之議第573章 鴨綠江口海戰(三)第467章 東光縣城下(二)第963章 顫抖的歐洲大陸第1083章 歐洲第二次反明聯盟軍第336章 鄭家的恐懼(一)第151章 回到京城第377章 進軍成都第160章 收服紅娘子和李巖(下)第878章 鐵甲艦第717章 多爾袞的野心和謀劃第349章 拒絕荷蘭人的求和第1080章 十五年發展第721章 定計第777章 西班牙僱傭軍第940章 橫掃南美洲(二)第559章 佔領穆爾卡拉城(一)第367章 悲慘的李自成(一)第142章 應龍軍擴軍第483章 決戰燕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