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泰安之戰

阿濟格雷霆之怒,所有清軍暫緩了對其他還未投降縣城的進攻,阿濟格足足調集了兩萬大軍征討只有區區兩千人駐守的泰安縣。

這兩萬清軍由一千滿清八旗鐵騎,三千蒙古鐵騎,以及一萬六千漢旗軍組成,由一個名蘇赫納拉的滿人章京統領。四千騎兵一馬當先,一萬六千漢旗軍步兵緊緊跟隨,浩浩蕩蕩的殺向泰安縣,誓要讓泰安縣付出沉重的代價。

泰安縣,閻應元命人將縣令和縣丞二人關進大牢。也僅此而已,並沒有把縣令和縣丞通敵賣國的事情公之於衆,這也是爲了避免會在這種緊要時刻打擊了泰安的民心和士氣。

“閻應元,我是泰安縣的縣令,你不能這麼對我!”縣令咬牙切齒的對着閻應元說道。

做爲泰安縣的縣令和縣丞,薛仲牟和苗開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會被關進泰安縣的大牢。牢房裡的環境太差了,縣令難以忍受。

“狗屁的縣令,你就一個通敵賣國的狗賊,再敢囉嗦一句,我讓大哥立刻把你們兩狗賊都殺了。”馮厚敦脾氣火爆,一瞪眼,殺氣凜然,嚇得縣令和縣丞趕緊閉嘴,不敢在多言一個字。

縣令和縣丞咬着牙,同時惡意的想道:讓你們兄弟三人囂張幾天,等滿人打進來,看你們有什麼好下場。

閻應元吩咐幾個心腹看守縣令和縣丞後,兄弟三人從牢房裡出來。

“大哥,縣令和縣丞兩個狗官膽敢叛國投敵,何不一刀將他們殺了了事,真不明白你爲何要如此麻煩的把他們關在牢裡,還得白白浪費人力看守。”馮厚敦說道。

照他認爲,清虜不多時就要來攻城了,泰安本就人手不足,怎麼能白白把人浪費在看守兩個叛國賊身上,乾脆殺了一了百了。

閻應元搖了搖頭說道:“殺不得,我們雖然抓到了切實的證據證明縣令和縣丞通敵賣國,但國有國法,他二人到底是朝廷命官,就職位而言,縣令還是我們的頂頭上司,我們要是直接殺了他們,將來不好向朝廷交代。”

其實現在閻應元很清楚,自己這一番動作,早已經不好向朝廷交代了,他以通敵賣國抓了縣令和縣丞二人,雖有不少人證,但這個動作,實在不是他的職能範圍。一旦傳出去,可是會觸動了許多人的忌諱,開了武官抓自己文官上司的先例,在文官爲尊的大明朝,這是無數文臣不能夠忍受的,若將來朝廷有人以這條論他的罪,怕是沒有人肯爲他說話。

閻應元有些惆悵,不過心裡突然又想到那道任命他爲泰安縣縣尉的奇怪聖旨,上面有一句話,再任何緊急的情況下,他有權利決定泰安縣的一切事務,任何人不得干涉。聖旨毫無疑問是皇上寫的,他不知道皇上寫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閻應元微微一嘆,算了,他設伏殺了三百滿清八旗鐵騎,滿清派人前來攻城是必然的,能不能活命都還不知道,想那麼遠做什麼,保住了泰安,朝廷總不至於治自己的罪吧。

“報----,縣尉大人,清虜派軍來攻城了,即將到達泰安城下。”一個士兵極速前來稟報。

“立刻準備迎戰!”閻應元神情肅然。清軍大批人馬會來攻城早就在閻應元等人的意料之中,只不過閻應元沒有想到清軍一次竟然就派了兩萬人馬過來,還真是看得起泰安。

此時的泰安縣,除了原有的兩千護城兵馬外,閻應元還額外緊急招募了一千壯丁,並且仍在陸續招募,以閻應元在泰安縣的名聲,許多百姓都願意跟着閻應元抗擊清虜。

閻應元三兄弟登上泰安縣的城樓,這個時候,遠處隨着一片塵煙的揚起,馬蹄聲轟隆傳來,騎兵不在少數!待清軍臨近,閻應元掃了一眼,確定是四千騎兵和一萬六千步兵,心裡立刻一鬆。因爲不管是騎兵是滿人還是蒙古人,滿清都不可能讓他們參與攻城的,所以攻城的只能是那一萬六千漢旗軍步兵,閻應元有信心靠着泰安縣的人馬穩穩守住泰安。

滿人章京蘇赫納拉看着不過區區兩丈多高的泰安城牆,冷冷一笑,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縣城罷了,此次他帶着兩萬大軍前來,必然頃刻間就可踏平此地,爲三百滿人子弟報仇!

“攻城!”

“殺啊-----”蘇赫納拉一揮手,頓時便有數千漢旗軍在一名參將的帶領下坑着攻城器械殺向泰安。

泰安只不過是一個縣城,因爲一面靠山的緣故,泰安只有一南一北兩個城門,清軍懶得兩個城門一同攻擊,因爲他們並不認爲小小泰安這能夠阻擋兩萬大軍的進攻。

城牆之上,閻應元沉着指揮着兩千泰安士兵以及一千青壯在城牆上佈防。

由於這幾個月閻應元不時帶領泰安士兵出城剿匪,幾個月的時間倒是讓他把泰安原有的兩千護城兵馬練成了一支難得的精兵。同時,閻應元守城也很有一套,佈防周密,能最大限度的減少自己一方的傷亡,又能更好的殺傷攻城敵軍。

清軍沒有攜帶大炮,數千漢旗軍扛着二十幾架雲梯同時攻城,弓箭手在城外朝城內射箭,城牆上同樣射出密集的箭雨還擊。

泰安縣有十萬人口,閻應元不僅在其中招募青壯幫助守城,還號召百姓幫忙製作箭支,爲此,閻應元曾在清軍到來攻城之前,下令砍光刻城外方圓十里的竹林,用來製作輕弓和箭支,雖然用竹子匆匆做出來的輕弓殺傷力不如朝廷和滿清的制式強弓,但由於處在高處,由上而下射箭,給箭支增加了不少威力,反擊城外攻城的清軍綽綽有餘。

泰安縣之戰爆發,數天時間內越打越激烈,最終甚至演變成了影響整個山東戰局的大戰,閻應元也一戰成名,爲大明朝再添一顆將星。

也就在泰安縣之戰爆發之際,安慶,朝廷與左良玉叛軍的決戰終於分出了勝負,出人意料的是,只有二十幾萬大軍的朝廷竟然無比凌厲的一舉擊潰了左良玉叛軍的六十多萬大軍,而朝廷前前後後不過損失了幾萬人馬,天下震驚!

同一時間,滿清趁火打劫入侵山東的消息也傳到了身在九江前線的朱慈烺耳朵裡。

第83章 貪污根源第40章 李自成敗亡的前兆第916章 法國殖民軍的絕望第263章 漢奸們的恐懼第583章 東海艦隊封鎖海峽第268章 下一步改革的設想(一)第859章 無懼生死第201章 徐州第835章 全軍覆沒第619章 決定倭寇命運的聖旨第758章 曼德勒之戰第781章 攻入仰光第541章 建立律法權威第112章 形勢危急第713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五)第824章 奧斯曼大軍敗退第628章 伊藤家第518章 中興五年第278章 雷霆開啓第25章 攻打劉澤清府第694章 波斯帝國滅亡(一)第1072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二)第936章 悽慘潰敗(一)第352章 印尼總督趙德全(二)第949章 第二次歐洲聯合艦隊(三)第85章 山雨欲來第532章 滿人與準格爾之戰第792章 呂宋島之戰(二)第1004章 進攻巴黎(一)第460章 兵臨城下第761章 緬甸王的悲哀第637章 北海道第879章 試航第268章 下一步改革的設想(一)第1050章 伊斯法罕之戰(二)第677章 定王與啊蜜兒公主(三)第330章 炮擊荷蘭人(一)第385章 羅汝才之敗(五)第810章 大海戰陰雲(二)第930章 決戰巴拿馬(五)第108章 突變九江城破第423章 天狼計劃第842章 滿人的緊迫(一)第1065章 歐洲第一次反明聯盟軍第965章 各國來使第748章 東南亞攻略第495章 滿人西遷之始第143章 不甘寂寞的張獻忠第183章 棄守泰安(上)第17章 虛與委蛇第419章 張獻忠最終的下場第1044章 摧枯拉朽第678章 新疆!第289章 投名狀(二)第109章 出征前的溫情(上)第637章 北海道第134章 應龍軍到來第995章 查扣與驅逐(二)第189章 騎兵對決(下)第647章 鐵路大動脈(二)第762章 暹羅國趁火打劫第561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一)第632章 奔襲長野第707章 滿人俘虜迴歸大清之路(二)第361章 河南剿匪記第1076章 維也納條約第123章 閻應元第758章 曼德勒之戰第356章 警察署和法院的建立第1029章 血腥的非洲第674章 啊蜜兒公主入京第943章 大明鐵甲艦第850章 援助莫臥兒帝國第805章 佔領澳洲(五)第757章 兵臨曼德勒第717章 多爾袞的野心和謀劃第527章 建立最強大軍事體系第110章 出征前的溫情(下)第1082章 第二次反明聯盟第774章 攻入東枝城內第993章 盜取蒸汽機技術第105章 觀兵第845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二)第611章 叢林血戰(二)第496章 滿人西遷第124章 縣衙泣血第477章 遼東滿人之敗第981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四)第939章 橫掃南美洲(一)第582章 倭寇出兵第887章 說服莫臥兒皇帝第807章 超前第610章 叢林血戰(一)第336章 鄭家的恐懼(一)第575章 攻下新義州第66章 逼宮第392章 李定國接管黎州第21章 絕世美人的仇恨(下)第685章 兵臨伊斯法罕第508章 俘虜的問題
第83章 貪污根源第40章 李自成敗亡的前兆第916章 法國殖民軍的絕望第263章 漢奸們的恐懼第583章 東海艦隊封鎖海峽第268章 下一步改革的設想(一)第859章 無懼生死第201章 徐州第835章 全軍覆沒第619章 決定倭寇命運的聖旨第758章 曼德勒之戰第781章 攻入仰光第541章 建立律法權威第112章 形勢危急第713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五)第824章 奧斯曼大軍敗退第628章 伊藤家第518章 中興五年第278章 雷霆開啓第25章 攻打劉澤清府第694章 波斯帝國滅亡(一)第1072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二)第936章 悽慘潰敗(一)第352章 印尼總督趙德全(二)第949章 第二次歐洲聯合艦隊(三)第85章 山雨欲來第532章 滿人與準格爾之戰第792章 呂宋島之戰(二)第1004章 進攻巴黎(一)第460章 兵臨城下第761章 緬甸王的悲哀第637章 北海道第879章 試航第268章 下一步改革的設想(一)第1050章 伊斯法罕之戰(二)第677章 定王與啊蜜兒公主(三)第330章 炮擊荷蘭人(一)第385章 羅汝才之敗(五)第810章 大海戰陰雲(二)第930章 決戰巴拿馬(五)第108章 突變九江城破第423章 天狼計劃第842章 滿人的緊迫(一)第1065章 歐洲第一次反明聯盟軍第965章 各國來使第748章 東南亞攻略第495章 滿人西遷之始第143章 不甘寂寞的張獻忠第183章 棄守泰安(上)第17章 虛與委蛇第419章 張獻忠最終的下場第1044章 摧枯拉朽第678章 新疆!第289章 投名狀(二)第109章 出征前的溫情(上)第637章 北海道第134章 應龍軍到來第995章 查扣與驅逐(二)第189章 騎兵對決(下)第647章 鐵路大動脈(二)第762章 暹羅國趁火打劫第561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一)第632章 奔襲長野第707章 滿人俘虜迴歸大清之路(二)第361章 河南剿匪記第1076章 維也納條約第123章 閻應元第758章 曼德勒之戰第356章 警察署和法院的建立第1029章 血腥的非洲第674章 啊蜜兒公主入京第943章 大明鐵甲艦第850章 援助莫臥兒帝國第805章 佔領澳洲(五)第757章 兵臨曼德勒第717章 多爾袞的野心和謀劃第527章 建立最強大軍事體系第110章 出征前的溫情(下)第1082章 第二次反明聯盟第774章 攻入東枝城內第993章 盜取蒸汽機技術第105章 觀兵第845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二)第611章 叢林血戰(二)第496章 滿人西遷第124章 縣衙泣血第477章 遼東滿人之敗第981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四)第939章 橫掃南美洲(一)第582章 倭寇出兵第887章 說服莫臥兒皇帝第807章 超前第610章 叢林血戰(一)第336章 鄭家的恐懼(一)第575章 攻下新義州第66章 逼宮第392章 李定國接管黎州第21章 絕世美人的仇恨(下)第685章 兵臨伊斯法罕第508章 俘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