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軍制改革(三)

朱慈烺面色一沉,盯着跪在下面的馬士英,有些不高興了,馬士英這老傢伙是打算針鋒相對死硬到底啊。

“馬士英,你一定要反對嗎?”朱慈烺沉聲再問。

“皇上,祖制關乎國本,動搖祖制就是動搖國本,對歷代先祖的不敬,老臣絕不能眼睜睜的看着皇上成爲一個不孝的無道昏君!”馬士英非常硬氣,腦子一熱,連這樣的話直接說了出來。

“馬士英!”朱慈烺大怒,唰的一下就站了起來,指着馬士英冷笑一聲道:“呵,你竟然連‘不孝’兩個字都搬出來了,真是有能耐啊!”

說到這,朱慈烺的聲音陡然大了起來:“朕告訴你!先皇於臨危之際傳位於朕,身爲大明天子,若是朕不能保證大明的江山纔是對歷代先皇的不敬,纔是最大不孝之舉!”

“想我大明立朝近三百年,從洪武永樂兩代橫擊天下臣服萬邦,到如今流寇四起,內憂外患,數十年來大明軍隊連戰連敗,先皇至今更已丟掉半壁江山,這是爲何?皆因我大明軍隊的無能!洪武永樂兩代先皇當年所立的祖制是根據當時的形勢所立,卻無不妥,但如今我大明形勢發生變化,內憂外患,當年的祖制已經不適用於當前,既然如此,就必須有所改變,朕心意堅決,勢在必行!”

朱慈烺說完,眼睛定在馬士英身上。

“馬士英,應龍軍的戰績你也是一路看過來的,朕此次革新軍制便是參照了應龍軍而施行的,一旦得到施行,大明軍隊的戰鬥力必將更上一個臺階,五年內必能重新一統天下,橫擊八方,恢復我****萬邦臣服之勢,你等還要反對嗎!”

身爲皇帝,朱慈烺雖然可以強行推行革新,但若是能得到馬士英這個首輔的諒解,所遇到的阻力至少會小一半以上。

劉宗周聽完之後,嘆了口氣,站了起來。

劉宗周本就是軍事強硬派,對大明數十年來連戰連敗非常不滿,也知道朱慈烺說的是事實,大明現有的軍制卻是時導致大明軍隊戰鬥力底下的原因,是要有所改變。

章宗義猶豫了幾個呼吸,也站了起來,同時在劉宗周和章宗義後面站起來的還有另外十幾個朝臣。

至此,內閣六位閣老只剩下馬士英,黃道周,錢謙益三個老頑固了。

黃道周和錢謙益曾是當年東林黨的領袖,世間大儒之一,忠君重道的觀念尤爲甚重,對於朱慈烺要改祖制的事情無論如何也是難以認同的。

馬士英同樣有了猶豫,臉色變幻莫測,其實他剛纔一把那句話說出口,心裡就後悔了,但他先前的話已經說了出去,如何能再收回來。

雖然也隱隱覺得皇上所言有一定的道理,但再怎麼說,馬士英有些放不下臉面,或許是老人家的頑固在作怪,馬士英平時一副通情達理的模樣,實則心裡同樣充滿老人家的頑固,不犯倔則已,一旦犯起來倔,腦子很難轉過彎來。

“皇上,祖制不能動搖!”馬士英同樣死硬。

“皇上,老臣也認爲祖制絕不能動搖!”黃道周與馬士英一樣的死硬。

“皇上,老臣贊同首輔大人和黃閣老所言,也不能同意皇上更改祖制!”錢謙益當年經歷過親手燒燬東林書社,毀滅東林黨,心裡有疙瘩,倒也沒有馬士英和黃道周那麼強硬。

“馬士英,你們氣死朕了!”朱慈烺氣得一臉鐵青,指着馬士英等人,怒不可揭的怒吼,他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馬士英還這麼頑固,難道要他這個皇帝跪下去求他不成?他馬士英受得起嗎!

“朕不管你們同不同意,軍制革新朕都勢在必行,明日朕就頒佈聖旨!”朱慈烺懶得在多言,反正不管他們同不同意,革新都必須施行!

“皇上息怒!臣等支持皇上!”馬士英黃道周錢謙益三個老頑固雖然帶着一半的朝臣不同意,但還有李巖孫哲以及錢不缺等三十位朝臣是堅定支持的,再有劉宗周和章宗義以及另外十幾個朝臣雖然沒有明確表態支持,但他先前站了起來,至少表明了他們不會反對。堅定支持和不反對的人也佔了一半,朱慈烺就算強行推行,所遇到的阻力也是可以承受的。

“平身吧!”掃了李巖劉宗周等人一眼,朱慈烺語氣微微緩和。

李巖孫擇和錢不缺等人立刻起身,錢不缺還暗暗挑釁了馬士英一眼,得意非常,氣得馬士英,鬍鬚一抖,面目潮紅,只覺得皇上身邊有錢不缺這樣的佞臣存在,大明前途堪憂,他身爲首輔,決不能讓皇上被這樣的佞臣蠱惑!

馬士英依然跪着,突然道:“皇上,老臣年紀大了,許多事情上精力不濟,皇上若不聽老臣一言,便懇請皇上准許老臣告老還鄉!”

“皇上,老臣也覺得老眼昏花,精力不濟,懇求皇上准許老臣告老還鄉!”黃道周與馬士英幾乎同時拜倒在地,可見兩人的死硬程度相差無幾。

只有錢謙益已經微微有些猶豫,但看到馬士英和黃道周如此,錢謙益不得不咬了咬牙,一同拜倒在地,準備告老還鄉!

盯着馬士英等人和他們身後跪着的一半朝臣,朱慈烺雙眼微微一眯,沉默了片刻。

“你們幾個老頑固,這是在逼迫朕啊!”朱慈烺語氣有些冷,不少官員心頭微顫。

“好!馬士英,你既然不想當這個首輔了,那朕就成全你,準你告老還鄉!”朱慈烺冷笑,馬士英他們強硬,他這個皇帝卻更加強硬,看誰鬥得過誰。

馬士英身體顫抖,皇上這是什麼意思,聽皇上的口氣似乎只准他一個人告老還鄉。

“老臣,謝皇上恩典!”馬士英嘴角抽搐了一下,事以至此,他也只能死硬到底了,隨即緩緩摘下頭頂上的烏紗帽,露出頭頂已經小半銀白的髮絲,將烏紗帽放在地上。

“皇上一意孤行,還請皇上准許老臣也告老還鄉!”黃道周老臉潮紅怒道。

倒是錢謙益這個時候卻沉默了,引得黃道周對其冷哼了一聲便不再理會,說到底,自從錢謙益親自燒燬東林書社,黃道周就一直看不起錢謙益,認爲他貪生怕死,貪戀權勢!

朱慈烺沒有理會黃道周,只斜了他一眼後便一甩袖口:“哼,退朝!”

第123章 閻應元第477章 遼東滿人之敗第792章 呂宋島之戰(二)第142章 應龍軍擴軍第573章 鴨綠江口海戰(三)第687章 決戰伊斯法罕(二)第477章 遼東滿人之敗第126章 泰安之戰第1079章 對滿人的安置第371章 李自成的陌路(二)第186章 巨弩!第639章 統一東亞(一)第527章 建立最強大軍事體系第415章 張獻忠之死(三)第347章 輕而易舉第863章 馬六甲大海戰(一)第584章 朝鮮海峽海戰第932章 決戰巴拿馬(七)第542章 反奴隸法出臺第181章 絞殺滿清死士(下)第336章 鄭家的恐懼(一)第636章 倭國滅亡第575章 攻下新義州第762章 ‘遷都’的緬甸國王第76章 一網打盡第608章 大戰第318章 播種第319章 提倡經商(一)第967章 通商留學第162章 應龍軍改組第748章 東南亞攻略第774章 攻入東枝城內第209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二)第469章 多爾袞的無力第842章 滿人的緊迫(一)第433章 陳鑫之死(一)第670章 殲滅沙俄大軍(二)第990章 東勝神州論(一)第1040章 決心滅清第652章 準格爾之戰(一)第844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第24章 奪取山東兵權第1044章 摧枯拉朽第598章 圍殲倭寇(三)第816章 滿清與奧斯曼第二次大戰第778章 吊打西班牙僱傭軍(一)第1047章 鰲拜的挫敗三第723章 營救第183章 棄守泰安(上)第957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五)第757章 兵臨曼德勒第998章 遣返崑崙奴第938章 悽慘潰敗(三)第713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五)第64章 選妃立後之議第442章 關寧軍之殤(一)第735章 多爾袞的屈辱(一)第754章 南渡河之戰(三)第512章 攻打李家第546章 經略蒙古第140章 最難消受美人情第915章 法軍潰逃第841章 中興十二年第1001章 人贓並獲第830章 攻陷巴格達第169章 李自成敗入山中第52章 濟南大戰第197章 多鐸的恐慌(一)第391章 巾幗英烈第954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二)第442章 關寧軍之殤(一)第277章 雷霆前夕(二)第698章 滿八旗的精髓第108章 突變九江城破第710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二)第930章 決戰巴拿馬(五)第105章 觀兵第1076章 維也納條約第741章 剃髮第705章 道家的轉折第517章 鐵骨錚錚第529章 全民教育(一)第563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三)第459章 泰安兵變(二)第236章 鏖戰徐州城(二)第75章 誅滅徐家第229章 炮轟清軍大營(二)第31章 傳國玉璽第736章 多爾袞的屈辱(二)第667章 哥薩克的悲劇(三)第226章 城外輪戰(三)第767章 圍點打援第692章 全線攻入伊斯法罕第271章 鄭芝龍第787章 統一四國(一)第842章 滿人的緊迫(一)第664章 準格爾投降(四)第237章 鏖戰徐州城(三)第137章 清軍撤退第784章 新暹羅王
第123章 閻應元第477章 遼東滿人之敗第792章 呂宋島之戰(二)第142章 應龍軍擴軍第573章 鴨綠江口海戰(三)第687章 決戰伊斯法罕(二)第477章 遼東滿人之敗第126章 泰安之戰第1079章 對滿人的安置第371章 李自成的陌路(二)第186章 巨弩!第639章 統一東亞(一)第527章 建立最強大軍事體系第415章 張獻忠之死(三)第347章 輕而易舉第863章 馬六甲大海戰(一)第584章 朝鮮海峽海戰第932章 決戰巴拿馬(七)第542章 反奴隸法出臺第181章 絞殺滿清死士(下)第336章 鄭家的恐懼(一)第636章 倭國滅亡第575章 攻下新義州第762章 ‘遷都’的緬甸國王第76章 一網打盡第608章 大戰第318章 播種第319章 提倡經商(一)第967章 通商留學第162章 應龍軍改組第748章 東南亞攻略第774章 攻入東枝城內第209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二)第469章 多爾袞的無力第842章 滿人的緊迫(一)第433章 陳鑫之死(一)第670章 殲滅沙俄大軍(二)第990章 東勝神州論(一)第1040章 決心滅清第652章 準格爾之戰(一)第844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第24章 奪取山東兵權第1044章 摧枯拉朽第598章 圍殲倭寇(三)第816章 滿清與奧斯曼第二次大戰第778章 吊打西班牙僱傭軍(一)第1047章 鰲拜的挫敗三第723章 營救第183章 棄守泰安(上)第957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五)第757章 兵臨曼德勒第998章 遣返崑崙奴第938章 悽慘潰敗(三)第713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五)第64章 選妃立後之議第442章 關寧軍之殤(一)第735章 多爾袞的屈辱(一)第754章 南渡河之戰(三)第512章 攻打李家第546章 經略蒙古第140章 最難消受美人情第915章 法軍潰逃第841章 中興十二年第1001章 人贓並獲第830章 攻陷巴格達第169章 李自成敗入山中第52章 濟南大戰第197章 多鐸的恐慌(一)第391章 巾幗英烈第954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二)第442章 關寧軍之殤(一)第277章 雷霆前夕(二)第698章 滿八旗的精髓第108章 突變九江城破第710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二)第930章 決戰巴拿馬(五)第105章 觀兵第1076章 維也納條約第741章 剃髮第705章 道家的轉折第517章 鐵骨錚錚第529章 全民教育(一)第563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三)第459章 泰安兵變(二)第236章 鏖戰徐州城(二)第75章 誅滅徐家第229章 炮轟清軍大營(二)第31章 傳國玉璽第736章 多爾袞的屈辱(二)第667章 哥薩克的悲劇(三)第226章 城外輪戰(三)第767章 圍點打援第692章 全線攻入伊斯法罕第271章 鄭芝龍第787章 統一四國(一)第842章 滿人的緊迫(一)第664章 準格爾投降(四)第237章 鏖戰徐州城(三)第137章 清軍撤退第784章 新暹羅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