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經略蒙古

大明中興七年正月十六,元宵剛過,朱慈踉便下旨從全國各地徵調十萬民夫,準備開始經略蒙古,徹底將蒙古草原掌控在大明手中。

二月十五,隨着二十萬民夫從各地陸續北上,大量生產出來的水泥也開始在長江邊上裝船,準備從海路由海軍護送到天津衛,再從天津衛運到蒙古草原。

水泥早在中興六年之前便已經完全研發了出來,經過一年的生產,庫存已經極爲豐富,至少按照朱慈踉的設想,用來經略蒙古草原是足夠了。

朱慈踉經略蒙古草原的策略很簡單,也很實用,那就是用水泥和石頭在蒙古草原的各個水草豐美之地構築城池,讓所有蒙古草原的牧民都住到草原上的城池裡面去。

遊牧民族靠的是居無定所,來無影去無蹤的方式生存,通常情況下,在一望無際的蒙古草原,想要完全殲滅蒙古人的遊牧騎兵是不可能的。

如永樂年間,永樂大帝五徵蒙古,每一次都打得蒙古人丟盔卸甲,可是怎麼都不能全殲蒙古人,而大明軍隊又無法在蒙古草原久呆,畢竟要時時刻刻防備蒙古人的偷襲,代價太大了,所以每次大明軍隊一撤離蒙古草原,蒙古人便會捲土重來。

不僅僅是永樂時期,例數華夏曆代王朝從秦朝起,每當強盛的時候都能打得北方草原的遊牧民族潰不成軍,可是每一次都不能解決這個隱患。

不管是匈奴,鮮卑,突厥,還是蒙古人,都曾被中央王朝狠狠的擊敗過,甚至匈奴,鮮卑,突厥等原本佔據北方草原的遊牧民族先後消逝,然而,數千年來,北方草原仍舊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消逝了一個遊牧民族又會重新進來一個遊牧民族,而後繼續威脅着中原王朝。

大明前期便爲了防備蒙古人來無影去無蹤的騷擾,不得不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構築龐大工程量的長城。

沒有人可以計算得出大明爲了構築北方長城究竟花費了怎樣的代價,只可惜,這終究是治標不治本的,仍舊無法解決北方草原的禍患。

朱慈踉打算在蒙古草原各處構築城池,圈住蒙古草原所有水草豐美之地,這便是一招釜底抽薪之計。

衆所周知,遊牧民族的生存依靠的便是水草豐美之地,一旦蒙古草原上所有水草豐美的地方都被城池圈住了,那麼遊牧民族便只能靠着城池生存。

遊牧民族善於騎戰,喜歡來無影去無蹤,而中原王朝則善於堅守城池,一旦蒙古草原被大量城池所籠罩,那麼大明便只需要派駐少數軍隊堅守城池,把守所有水草豐美之地,便可斷絕蒙古人的根基,讓蒙古人想要繼續在蒙古草原上放羊牧馬就只能住在大明建造的城池裡,接受大明的管制。

這招釜底抽薪之計堪稱完美,朱慈踉知道,前期呃花費或許大恨,但也更知道,就算再大也絕對打不過再建一條萬里長城的花費,況且這還能永久解決蒙古草原的隱患,將其徹底完全納入大明唯一的辦法。

“哈哈哈哈,皇上此舉,真是高啊,實在是太高了!”駐紮在蒙古草原的第一軍軍長紀鋒哈哈大笑。

當前,蒙古草原上駐紮有大明三個正規軍,分別是第一軍,第七軍,和第十九軍,總共六萬人。

雖然比原先的七萬人少了一萬人,但這六萬大軍可都是正規軍,全部裝備的都是擊發槍的九十毫米口徑大炮,甚至還有少量新式機槍,可比當初的七萬大軍強了兩倍不止。

第七軍和第十九軍雖然不如第一軍原十幾挑一的應龍軍士兵組成的軍戰鬥力強,不過因爲武器都是一樣,戰鬥力至少也有第一軍的六七成,不是紀鋒等人自信,靠着他們六萬大軍,就算蒙古人有五十萬鐵騎,膽敢前來攻擊他們,也只有死路一條。

朱慈踉已經下旨紀鋒全權主持經略蒙古一事。

紀鋒的任務有兩點,保護好進入蒙古草原修築城池的二十萬民夫,同時防止蒙古人狗急跳牆,前來攻擊沒有建好的城池。

聖旨下到紀鋒手中的同時,還有一章蒙古草原的詳細地圖,上面標註有大量的點,有大有其中大的點表示要建立大城池,小的點則表示要建立小一些的城堡。

按照地圖上的描述,整個蒙古草原將會建立三十個大城池,數百個小城堡,幾乎是按照比例遍佈整個蒙古草原,毫無疑問,這些大小城池一旦都建成了,蒙古人將再無翻身之地。

雖然有水泥的支持,營建會更加簡便,但如此衆多的工程,朱慈踉盤算的是在三年內完成,如此,僅僅是徵召的二十萬民夫當然是不夠的,不過,這只是先期的一批,後續還有更多的人力將從蒙古人自身和另外兩個地方獲取。

爲什麼會將蒙古人算在其中,畢竟這是在斷蒙古人根基,蒙古人肯怪怪配合纔怪,對於這一點,朱慈踉當然知道,而且他敢十成十的肯定,城池一旦開建,不用多久蒙古人便會狗急跳牆,直接發動暴亂。而這正是朱慈踉期待的,蒙古人那個部落膽敢發動暴亂,朱慈踉就敢指派大軍滅了那個蒙古部落,將那個蒙古部落的牧民抓來充當苦力參與建城。

至於朱慈踉所說的另外的地方,則是朝鮮和安南,大明已經平靜了兩年沒有動刀兵了,各軍將士都快生鏽了,當年安南曾經在大明內外交困之際趁火打劫,出兵攻佔了廣西和雲南邊境的幾個縣城,至今還不肯主動吐出來,朱慈踉能容忍他們到今天,已經是開恩了。

還有朝鮮,朱慈踉兩年前便和朝鮮斷絕了藩屬國關係,就是爲了今後準備對朝鮮用兵,畢竟當年的鐵嶺衛,朱慈踉可一直惦記在心裡呢,當年朝鮮說一套做一套,在永樂發動靖難的時候吞了鐵嶺衛,造成和大明隔鴨綠江而治的既成事實,永樂皇帝當年沒有追究朝鮮,可不代表朱慈踉現在也不追究朝鮮。出來混的總是要還的,朝鮮佔了大明的鐵嶺衛已經兩百多年了,算上利息,朝鮮起碼得割給大明朝鮮一半的領土。想到這,朱慈踉的笑容都充滿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意味

第516章 四方皆定第764章 直指暹羅大軍第890章 歐洲的驚駭與瘋狂(一)第182章 決戰開啓第517章 鐵骨錚錚第1080章 十五年發展第962章 噩夢降臨第229章 炮轟清軍大營(二)第677章 定王與啊蜜兒公主(三)第377章 進軍成都第604章 門戶洞開第958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六)第705章 道家的轉折第270章 火器局的突破第29章 淮安城下(上)第341章 收復臺灣(二)第80章 招兵第559章 佔領穆爾卡拉城(一)第210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三)第563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三)第747章 血流成河(一)第355章 大明井噴式的發展第883章 激戰賈巴爾德城(一)第89章 一石二鳥第536章 大明中央銀行(二)第367章 悲慘的李自成(一)第437章 緊鑼密鼓第437章 緊鑼密鼓第194章 出征前夜(三)第1014章 攻入君士坦丁堡第684章 攻佔亞茲德第718章 陳秀秀被擄第177章 決戰開啓前的平靜(二)第956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四)第984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七)第424章 陳秀秀的婚事第581章 求助倭寇第691章 全殲紅薩爾軍團(二)第917章 悽慘的奧爾朗侯爵第339章 兩大海軍艦隊建立第1072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二)第191章 鄭森第576章 勢如破竹第401章 滅絕人性的張獻忠(二)第807章 超前第1章 朱慈烺第854章 聯合艦隊劍指大明第885章 激戰賈巴爾德(三)第274章 對鄭芝龍的震懾(二)第1章 朱慈烺第409章 慘烈(三)第1077章 沙俄帝國滅亡一第309章 潞王之敗(四)第247章 大勝!第1020章 滿清與奧地利之戰(二)第805章 佔領澳洲(五)第344章 收復臺灣(五)第112章 形勢危急第591章 九雲嶺大潰敗第112章 形勢危急第420章 多爾袞的緊迫第937章 悽慘潰敗(二)第619章 決定倭寇命運的聖旨第725章 敞開心扉(一)第460章 兵臨城下第766章 暹羅王的悲劇第921章 攻佔墨西哥城(一)第412章 張獻忠退守成都第837章 攻佔西伯利亞(一)第649章 準格爾騎兵的殺戮第1081章 日益強大的歐洲第559章 佔領穆爾卡拉城(一)第432章 追擊(三)第460章 兵臨城下第729章 ‘洪荒’出世(二)第715章 移民熱第620章 一路清洗第1055章 多爾袞的後手?第419章 處置李定國第571章 鴨綠江口海戰(一)第116章 決戰(中)第1038章 奧地利的崛起第430章 追擊(一)第1051章 伊斯法罕之戰(三)第251章 軍制革新第923章 攻佔墨西哥城(三)第89章 一石二鳥第469章 多爾袞的無力第987章 歐洲留學生到來第295章 福王‘稱帝’第355章 大明井噴式的發展第411章 戰局扭轉第815章 奧斯曼帝國入侵第284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發展第832章 沙俄大軍入侵第463章 洪承疇(三)第548章 蒙古人暴動(一)第155章 血腥警告第917章 悽慘的奧爾朗侯爵第201章 徐州
第516章 四方皆定第764章 直指暹羅大軍第890章 歐洲的驚駭與瘋狂(一)第182章 決戰開啓第517章 鐵骨錚錚第1080章 十五年發展第962章 噩夢降臨第229章 炮轟清軍大營(二)第677章 定王與啊蜜兒公主(三)第377章 進軍成都第604章 門戶洞開第958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六)第705章 道家的轉折第270章 火器局的突破第29章 淮安城下(上)第341章 收復臺灣(二)第80章 招兵第559章 佔領穆爾卡拉城(一)第210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三)第563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三)第747章 血流成河(一)第355章 大明井噴式的發展第883章 激戰賈巴爾德城(一)第89章 一石二鳥第536章 大明中央銀行(二)第367章 悲慘的李自成(一)第437章 緊鑼密鼓第437章 緊鑼密鼓第194章 出征前夜(三)第1014章 攻入君士坦丁堡第684章 攻佔亞茲德第718章 陳秀秀被擄第177章 決戰開啓前的平靜(二)第956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四)第984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七)第424章 陳秀秀的婚事第581章 求助倭寇第691章 全殲紅薩爾軍團(二)第917章 悽慘的奧爾朗侯爵第339章 兩大海軍艦隊建立第1072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二)第191章 鄭森第576章 勢如破竹第401章 滅絕人性的張獻忠(二)第807章 超前第1章 朱慈烺第854章 聯合艦隊劍指大明第885章 激戰賈巴爾德(三)第274章 對鄭芝龍的震懾(二)第1章 朱慈烺第409章 慘烈(三)第1077章 沙俄帝國滅亡一第309章 潞王之敗(四)第247章 大勝!第1020章 滿清與奧地利之戰(二)第805章 佔領澳洲(五)第344章 收復臺灣(五)第112章 形勢危急第591章 九雲嶺大潰敗第112章 形勢危急第420章 多爾袞的緊迫第937章 悽慘潰敗(二)第619章 決定倭寇命運的聖旨第725章 敞開心扉(一)第460章 兵臨城下第766章 暹羅王的悲劇第921章 攻佔墨西哥城(一)第412章 張獻忠退守成都第837章 攻佔西伯利亞(一)第649章 準格爾騎兵的殺戮第1081章 日益強大的歐洲第559章 佔領穆爾卡拉城(一)第432章 追擊(三)第460章 兵臨城下第729章 ‘洪荒’出世(二)第715章 移民熱第620章 一路清洗第1055章 多爾袞的後手?第419章 處置李定國第571章 鴨綠江口海戰(一)第116章 決戰(中)第1038章 奧地利的崛起第430章 追擊(一)第1051章 伊斯法罕之戰(三)第251章 軍制革新第923章 攻佔墨西哥城(三)第89章 一石二鳥第469章 多爾袞的無力第987章 歐洲留學生到來第295章 福王‘稱帝’第355章 大明井噴式的發展第411章 戰局扭轉第815章 奧斯曼帝國入侵第284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發展第832章 沙俄大軍入侵第463章 洪承疇(三)第548章 蒙古人暴動(一)第155章 血腥警告第917章 悽慘的奧爾朗侯爵第201章 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