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崇禎皇帝

奉天門上廊內正中設御座,稱爲金臺。臺階左右是鐘鼓司的樂隊,殿陛門楯間列大漢將軍,穿着全服鎧甲,御道左右及文武官員身後則各有校尉握刀站立。鐘鼓司奏樂,皇帝到達御門,錦衣衛力士撐五傘蓋、四團扇,從東西兩側登上丹墀,立於御座後左右。內使兩人,一人執傘蓋,立於座上,另一人執武備,雜二扇,立於座後正中。

崇禎皇帝座上御座之後,再次鳴鞭,鴻臚寺唱入班,左右文武兩班齊頭並進步入御道,此時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東上,行一拜三叩之禮,是爲大班。公侯、駙馬、伯自成一班,居武官班前而稍離。

辛虧昨日方正化教過自己應該怎麼做,今日又有小公公把自己帶進去,否則連站的位置在哪裡都不知道。李國棟跟着右邊的武將行列,走過了橋,站在武將行列中,他的位置在勳貴的後面。李國棟感覺自己渾身不自在,前面的勳貴似乎瞧不起他,看到他一臉嫌棄的樣子;後面武將又唯恐避之不及,把他當成了異類。

早朝正式開始之後,鴻臚寺官員先出班,對皇帝奏報入京謝恩、離京請辭的官員人數。這些人都是前一天在鴻臚寺報備好的。如果皇帝要召見,那麼便先行入殿覲見;如果皇帝不見,則在庭下或午門之外遙行五拜三叩之禮,行禮之後便算完事了。李國棟屬於入京謝恩官員,鴻臚寺官員奏報之後,便有人大聲喧李國棟進殿。

聽到自己的名字,李國棟心中又害怕又激動,畢竟這是他第一次見到皇帝。走到殿外,行叩拜之禮,聽到公公的喊聲,才能允許入殿。

走進殿內,李國棟根據昨日方正化的提醒,跪在大殿中間。

“李愛卿平身。”上方傳來崇禎的聲音。

李國棟趁勢站起身來,他悄悄的打量一番坐在龍椅上的崇禎皇帝,只見皇帝身穿紅色龍袍,明朝以紅色爲尊,紅色龍袍等級最高,其次纔是黃色龍袍。今天崇禎上朝穿上紅色龍袍,說明他心情很好。崇禎皇帝年齡看起來比自己老多了,但他心中很清楚,事實上崇禎皇帝的年齡和自己差不多,都是二十五、六歲,可是崇禎皇帝看起來卻像是四十五、六歲模樣,臉上佈滿皺紋,金色雙龍黑色翼善冠下露出的鬢角斑白,看樣子頭髮都花白了。

崇禎皇帝也在打量李國棟,只見站在面前的是一位青年將軍,面白無鬚,儀表堂堂,但長得虎背熊腰。崇禎皇帝看着李國棟,眼中滿是期盼之意:“好一員虎將啊!李愛卿斬殺建奴恐怕過兩萬了吧?從通州之戰始,李愛卿歸順朝廷,便立下赫赫戰功,又有宣大之戰,更是助楊愛卿聯蒙抗金,斬殺建奴萬餘,真是我大明朝廷之福啊!”

崇禎皇帝心情非常好,後金己巳之變入寇大明,致使大明損失慘重,使得更多軍戶加入流賊;去年又入寇劫掠一番,宣大損失慘重。但今年卻被李國棟聯合蒙古殺了個丟盔棄甲,建奴遭到此敗,元氣大傷,接下來幾年內估計都沒有力量入寇劫掠了。只要建奴不來,大明就能騰出手來專心剿滅流寇。

李國棟沉聲道:“謝陛下厚愛,微臣必不負皇恩,定當死戰報國!”

“來人,賜蟒袍!”崇禎皇帝轉頭喊了聲。

“臣謝皇恩!定當爲朝廷效死!”李國棟沒想到崇禎給自己賞賜了蟒袍,連忙跪地叩拜道謝。

不一會兒,便有小太監捧着金帶蟒袍上來。李國棟接過賞賜物品後,再次叩拜謝恩。

“李愛卿,你先退下,待到朝會結束,朕再邀你後苑小宴。”崇禎皇帝滿意的點了點頭。

李國棟退下後,朝會進入奏事環節,文官紛紛上奏,對於那些奏報,崇禎皇帝一直沉着臉,總之沒有一件好事,不是哪裡又有人造反了,就是流寇又流竄到何地,要不然就是哪裡又鬧災情了,崇禎剛剛的好心情被一掃而光。

奏事完畢之後,由御史、鴻臚寺先後出班,上奏早朝期間官員失儀情況。

至此,早朝流程也就基本完畢了。鴻臚寺官員唱奏事畢,鳴鞭駕興,待聖駕退後,文武百官亦退,各回衙門蒞事。

但李國棟沒有離開皇宮,因爲崇禎皇帝要單獨見他。站在大殿下等了一會,卻見一名大太監打扮的人邁着小碎步向自己走來。李國棟剛纔見過這名太監,早朝的時候就是他站在崇禎身邊,又見這名太監年齡不大,肯定不是曹化淳,那就是王承恩了。

王承恩走到李國棟面前:“請李將軍隨咱家來吧。”

“多謝王公公。”李國棟把一塊十兩重的金錠塞到王承恩手中。

王承恩捏了捏手中的物品,感覺是黃金,臉上露出笑容,他帶着李國棟來到一間偏殿:“李將軍換上蟒袍,再隨咱家入園赴宴。”

李國棟換上了蟒袍,由王承恩引着,走過皇宮中軸線邊上的一條宮內大道,入後苑花園內。

崇禎皇帝已經換上一套常服,一件青色的窄袖龍袍,頭戴黑色翼善冠,常服配的翼善冠上面的盤龍比朝服翼善冠的龍要小許多。李國棟得以近距離觀察崇禎皇帝,發現他雙鬢花白,額頭皺紋密佈,臉色蒼白,沒有什麼血色。看來崇禎皇帝是爲了國家操透了心,只可惜因爲能力不足,他做的事情越多,國家就越亂。

李國棟回想起在前世的時候,拿破崙曾經說過的話:人分爲聰明的和愚蠢的,勤快的和懶惰的。聰明又勤快的人,聰明又懶惰的人,愚蠢又懶惰的人都能用,唯獨愚蠢又勤快的人不可用。

有人說崇禎皇帝因爲從小未受過帝王心術訓練,只是當成藩王培養的,所以上位之後就力不從心。但李國棟在前世的時候,就和那些人辯論:嘉靖皇帝朱厚熜,也不是從小當藩王培養的?因爲正德皇帝朱厚照意外去世,十四歲的朱厚熜入宮當了皇帝,他就能把握很好,這又要如何解釋?

這個問題,崇禎的粉絲只能選擇沉默。

所以說,崇禎皇帝並不聰明,能力更是不行,最多隻能當一個知府,卻讓他當皇帝,這江山不敗了都奇怪了。

崇禎宴請李國棟,在後苑花園的一張小石桌上擺上了酒菜,桌子上只有很簡單的四菜一湯,都是些很普通的家常菜,主食是糙米飯,就這樣的御宴,伙食還不如自己平時吃的好了。

李國棟政治鬥爭水平還算不錯,看到崇禎皇帝龍袍下襬露出幾個補丁,又見到如此簡陋的伙食,當即眼睛發紅,哽咽道:“陛下……”

王承恩見狀心如刀割,但他也暗暗觀察李國棟,發現此人是發自內心的痛惜,於是印象又更好了幾分:此人真乃大忠臣啊。

第770章 劉良佐投清第543章 比窮大賽(下)第513章 濟南被圍第196章 千里奔襲(一)第237章 水下導火索第136章 夜襲固安(下)第869章 重型攻城巨炮(中)第599章 俘虜無數第837章 水騎配合(四)第677章 巨寇之死第235章 首次水戰第155章 收編軍戶(上)第882章 打土豪分田地(五)第830章 何騰蛟抗旨第703章 抵達瓜洲第513章 濟南被圍第438章 鉅鹿難民營第682章 南下長沙第312章 殲滅金軍運糧隊第399章 魚梁道第671章 小寡婦第709章 闖軍兵臨京師第48章 逃難災民第647章 出售房第837章 水騎配合(四)第595章 開封之戰(上)第24章 埋伏西口第15章 後金細作第297章 張可望借糧第486章 救援高陽(八)第229章 離開福建第771章 崇禎下揚州第843章 龍騎兵對重騎兵第325章 一路騷擾第265章 紮緊袋口第155章 收編軍戶(上)第178章 智取河曲第308章 炮擊金帳第1013章 四路北伐一路南下第867章 忠貞營抵達第647章 出售房第254章 楊嗣昌的親信第757章 邢夫人的對策第930章 智取夔州第681章 集體婚禮第25章 蒙古騎射第50章 引開金兵第452章 夜不收遇險第316章 夜襲嶽託大營第175章 皇太極的手段第200章 俘虜皇太極岳母第89章 通州防禦計劃第694章 湖廣爭奪戰(六)第29章 殲滅晉商商隊第121章 壕溝陷阱(上)第721章 天津水師第61章 黃雀在後(下)第183章 湖邊莊寨第421章 天雄軍第442章 俄木布嫁女第70章 救大明百姓(一)第353章 清軍入朝第819章 濟南空城第259章 皇太極戰略第69章 抄小路行軍第276章 準包衣推車第33章 重型火繩大銃第796章 南京內應(上)第801章 賞一杯鴆酒第436章 襄陵大營發展第848章 揚州攻防戰第568章 工程兵第241章 要招安需破財第759章 俘虜炮灰攻城第4章 擊殺白甲巴牙喇第799章 攻入南京第827章 收編高傑部第394章 火燒草原(一)第154章 邊軍造反第748章 壞消息接踵而至第21章 訓練第809章 爆破組準備第159章 探賊窩第860章 桂王朱由榔第835章 水騎配合(二)第359章 高麗水師第82章 遭遇明軍夜不收第175章 皇太極的手段第76章 阿濟格第661章 實力和恩德第908章 鄭家軍入珠江第655章 戰左賊(上)第409章 嶽託的計劃第327章 固守待援第256章 兩道聖旨第286章 前往西寧第861章 明清暫時停戰第366章 分期付款第353章 清軍入朝第614章 松山突圍(上)
第770章 劉良佐投清第543章 比窮大賽(下)第513章 濟南被圍第196章 千里奔襲(一)第237章 水下導火索第136章 夜襲固安(下)第869章 重型攻城巨炮(中)第599章 俘虜無數第837章 水騎配合(四)第677章 巨寇之死第235章 首次水戰第155章 收編軍戶(上)第882章 打土豪分田地(五)第830章 何騰蛟抗旨第703章 抵達瓜洲第513章 濟南被圍第438章 鉅鹿難民營第682章 南下長沙第312章 殲滅金軍運糧隊第399章 魚梁道第671章 小寡婦第709章 闖軍兵臨京師第48章 逃難災民第647章 出售房第837章 水騎配合(四)第595章 開封之戰(上)第24章 埋伏西口第15章 後金細作第297章 張可望借糧第486章 救援高陽(八)第229章 離開福建第771章 崇禎下揚州第843章 龍騎兵對重騎兵第325章 一路騷擾第265章 紮緊袋口第155章 收編軍戶(上)第178章 智取河曲第308章 炮擊金帳第1013章 四路北伐一路南下第867章 忠貞營抵達第647章 出售房第254章 楊嗣昌的親信第757章 邢夫人的對策第930章 智取夔州第681章 集體婚禮第25章 蒙古騎射第50章 引開金兵第452章 夜不收遇險第316章 夜襲嶽託大營第175章 皇太極的手段第200章 俘虜皇太極岳母第89章 通州防禦計劃第694章 湖廣爭奪戰(六)第29章 殲滅晉商商隊第121章 壕溝陷阱(上)第721章 天津水師第61章 黃雀在後(下)第183章 湖邊莊寨第421章 天雄軍第442章 俄木布嫁女第70章 救大明百姓(一)第353章 清軍入朝第819章 濟南空城第259章 皇太極戰略第69章 抄小路行軍第276章 準包衣推車第33章 重型火繩大銃第796章 南京內應(上)第801章 賞一杯鴆酒第436章 襄陵大營發展第848章 揚州攻防戰第568章 工程兵第241章 要招安需破財第759章 俘虜炮灰攻城第4章 擊殺白甲巴牙喇第799章 攻入南京第827章 收編高傑部第394章 火燒草原(一)第154章 邊軍造反第748章 壞消息接踵而至第21章 訓練第809章 爆破組準備第159章 探賊窩第860章 桂王朱由榔第835章 水騎配合(二)第359章 高麗水師第82章 遭遇明軍夜不收第175章 皇太極的手段第76章 阿濟格第661章 實力和恩德第908章 鄭家軍入珠江第655章 戰左賊(上)第409章 嶽託的計劃第327章 固守待援第256章 兩道聖旨第286章 前往西寧第861章 明清暫時停戰第366章 分期付款第353章 清軍入朝第614章 松山突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