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巧巧知道李夫人說的什麼意思,也知道李夫人和李大人爲何會這麼堅決的站在自己這一邊,就笑着點了頭。
和李夫人說了會兒方珍珍認乾親的事,日子定在了年初二。
告別之後,蘇巧巧就直接去了奶茶鋪子,見方珍珍和秦素素二人在店裡晃盪。
生意還一樣紅火,不由就無奈的搖頭走了進去。
“珍珍姐,素素姐,不是說了關門嗎?怎麼還在營業啊。”
大過年的,邊上不少鋪子都關了門,她也早說了讓關門,而且方珍珍和秦素素大婚在即,還這樣忙碌,實在不妥。
方珍珍和秦素素下半年附近縣城裡跑着,也沒停歇的時候,蘇巧巧早給她們說了,讓她們好好休息,可這二人卻是一點不聽。
見是蘇巧巧過來了,方珍珍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說道:“我和素素姐剛回來,見生意還不錯,就想做到年三十再關門。”
秦素素也笑着說道:“這兩日邊上的鋪子都關了門,反倒是成全了咱家的鋪子,生意比平日裡還好的多。”
聽二人這麼說,蘇巧巧就無奈的翻個白眼,笑道:“你們兩個也鑽到錢眼裡了,連親事都顧不上了?”
一說起親事,二女同時紅了臉。
其實,在這裡忙着生意,也是有些不好意思回去的意思在裡面。
之前雖然有這方面的意思,知道早晚就是一家人,可這真到了跟前,卻是有些犯怯的。
所以才一推再推,到了年二十七了,都還沒關門回家。
蘇巧巧卻不知道她們二人的想法,直接就讓其他人買完今天關門回葫蘆村,自己這頭就拉着方珍珍和秦素素二人回去了。
“大哥今兒也回家,估計晚上就到了,要是回家看不到素素姐,估摸着大哥又該着急了!”
方秦素素不好意思的羞紅了臉,知道蘇巧巧這個小姑子貫是如此說話,也不和她計較,就只紅着臉不說話。
方珍珍就在邊上吃吃的笑。
卻沒想到,蘇巧巧這頭的火立馬就又燒到了她的身上。
“這兩日,二哥練武都沒激情,今兒還問我珍珍姐你啥時候回去呢。”
方珍珍紅了臉,卻是沒好氣的嗔了蘇巧巧一眼。
“你淨會瞎說。”
蘇永壽那個悶葫蘆,要是會說這些的話纔怪。
蘇巧巧雖是瞎說,卻是一點都不心虛。
“珍珍姐你還不信呢,等下回去了你去問問,看他說了沒。”
方珍珍自然是不好去問的,卻也知道,蘇永壽絕對不會說這話。
說不過蘇巧巧,也和秦素素一樣,呡着嘴,紅着臉,就是不說話。
逗不起來二人,蘇巧巧也只好無奈的放棄了。
一行人到了家裡,見是秦素素和方珍珍也一道兒回來了,都高興的不行。
一家人高高興興的吃了飯,又忙着蒸年饃,煮年肉,炸丸子……
這一忙活,就到了三十。
年三十這一天,秦素素本來要回去和秦正一塊過年的,蘇巧巧和蘇書生一商議,乾脆把秦正接過來,在家裡一塊過了年。
葫蘆村也是前所未有的熱鬧,不管是小孩還是大人,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笑容。
今年,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或者是大人,每個人在過年的時候都穿上了新衣服,無一例外。
一年來,難得閒下來的葫蘆村村民們,享受着一年來的收穫,家家戶戶都大魚大肉,每個人都是滿足的。
而蘇家這邊,也是熱鬧非凡。
去往各地的丫鬟小廝們也都趕在三十這一天回到了葫蘆村。
蘇家往日裡看着人挺少的,可等各地的人一回來,卻是地方都不夠住了。
作坊外面的幾排房子全部住滿,院子裡也都幾個人擠一間屋。
可即便是這樣,每個人都到高興的很。
她們都是買了身的奴籍,能進大戶人家伺候就已經心滿意足,現在還有發展的機會,去了鋪子裡,有的當了管事,有的當了掌櫃。
能有現在這樣的造化,讓她們都特別的激動。
三十晚上守夜,蘇家徹夜燈火通明,整個葫蘆村也都亮堂着。
到了初一,蘇巧巧就又開始忙活了……給合作的各家送年禮。
離得遠的,提早已經把年禮送了過去,離得近的,就初一這天一家家的送。
蘇巧巧帶人去送年禮,而葫蘆村的人也都來了蘇家拜年。
各家也都送上了各家準備的年禮,帶着孩子去蘇家討個壓歲錢,倒也熱鬧的很。
而蘇巧巧去鎮上跑了一圈,給各家送了年禮。
縣城跑了一圈,也去了李大人府上。
李夫人拉着蘇巧巧的手,不住的說着:
“明個就是初二了,明兒一早,就把珍珍丫頭給我送過來,我這邊可是等着喝認親茶呢。”
認了方珍珍,蘇家和李家的關係就更能進一步了。
不管怎麼說,蘇家的二兒子,蘇永壽也算是自己家的女婿了,親上加親,日後蘇家就是發達了,李家也能跟着沾光。
蘇巧巧笑着連連應了。
“大娘放心,家裡都準備着呢,天不亮就出發,一早兒就把人給你送過來。”
初一來縣老爺府上拜年的人不少,這會兒聽了就紛紛打聽。
一聽是李夫人要認蘇家的養女爲乾女兒,當下也都表示,明天要過來觀禮。
至於初二回孃家?
回孃家哪裡有拍縣太爺和蘇家的馬屁重要?
蘇巧巧這頭回去後,縣城裡就傳開了。
縣老爺一家要認蘇家養女方珍珍爲乾女兒。
這話傳到蘇大夫人耳朵裡的時候,氣的手中的用來捂手的茶杯都給扔了。
“賤人,賤人,氣死我了!”
可惜,之前的‘水土不服’還沒好,這會兒只是氣狠的說了幾句話,就劇烈的咳嗽了起來。
看看發寒的連炭火都沒有的屋子,蘇大夫人更是氣的臉色發白。
她們已經於兩天前從天字號房搬到了這普通房裡了。
兩天前,交的銀兩用完了,掌櫃的直接就逼着她們搬了出來,還說什麼:
“聖女仁慈,不忍心你們流落街頭,特意給你們付了房錢,可以住着,等病好了再離開。”
“娘,我們什麼時候回去啊,都初一了,爹他們怎麼還不來接我們回去啊。”蘇錦兒早都已經急了。
到了該回去的那天,蘇巧巧派人來說,看蘇大夫人和蘇錦兒身體不好,等她們身體好了再回去。
之後,她們就一直在客棧裡呆着,有種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的感覺。
因爲二人身體不好,不能出門,已經憋在屋裡好幾天不得出去了。
送了信出去,可是這幾天卻一直沒有反應。
蘇大夫人也猜到了,這會兒她們估計也就看着是自由的,實際上已經被軟禁起來了,或許這外面到處都是看着她們的人。
一想到這裡,蘇大夫人心裡就一陣火氣,她堂堂知府夫人,什麼時候受過這樣的窩囊氣。
來的時候是爲了查清楚蘇巧巧一家到底有多少家底,可到了這兒,卻是什麼都幹不了。
被羞辱不說,現在連離開都成了問題了,而且這身子也一直不好。
更可惡的是,李長東這個縣官,竟然連頂頭上司的夫人也敢囚禁在這裡,當真是可至極。
而被軟禁的李夫人並不知道,她的夫君,如今已經不是李長東的頂頭上司了。
蘇老爺子和蘇老夫人這頭剛剛回去,沒兩天,朝廷御史臺就來了人,革職查辦,現在還在梅江城呆着沒走。
蘇老夫人和蘇老爺子回去後就病了。
蘇家大爺,也就是現任的梅江城知府又被查辦,蘇家的所有人焦頭爛額,也沒空顧着這邊了。
而蘇家大爺還在等着蘇大夫人和蘇錦兒這頭帶着蘇巧巧一家回去呢。
想着公主看蘇巧巧一家人已經回到梅江城蘇家,好歹也是朋友,動了他們,蘇巧巧一家人也好不到那裡去,念在這些朋友的面上,總會給他一些機會的。
可沒想到,一直等到年三十,都沒有等到蘇大夫人等人回去。
蘇寧海着急上火,就連忙派了人來長嶺縣。
可這人剛一進長嶺縣,就像是消失了一般,別說是找的蘇大夫人和蘇錦兒了,就是派去的人都聯繫不上了。
蘇寧海着急的焦頭爛額,一邊要應付御史臺的人,一邊又要派人去接蘇大夫人和蘇錦兒以及蘇巧巧一家。
可氣的是,不管那一邊都不順利的很。
御史臺的這些人又臭又硬,他找了那麼多的關係都是一點用都沒有,而蘇家這邊更是讓人頭疼,派去的人無一不是石沉大海。
和梅江城的蘇家一比較,葫蘆村的蘇家卻是熱鬧的太多了。
方珍珍認乾親的事情,年前就已經準備好的。
而蘇巧巧一家沒什麼親戚,年初二不由走親戚。
李大人一家是在外地任職,老家都在別的地方,過年沒回去,也不用走親戚。
年初二一早,天還沒亮,蘇家就開始準備了起來。
方珍珍這邊收拾妥當,就和蘇書生,石雲,蘇巧巧等人一道兒去了縣城。
一早上,李婉兒就帶着人在縣城門口等着了。
見蘇巧巧等人的馬車過來,連忙就迎了上來:
“石姨,巧兒,我爹孃這邊都等着了,我過來接珍珍姐。”
認乾親也沒有什麼特定的習俗,主要就是敬認親茶,和送認親禮。
不過,畢竟是縣老爺家裡認親,而且消息已經傳出去了,所以初二這一天,長嶺縣有頭有臉的人都過來了,倒也熱鬧的很。
蘇家的馬車進了李府。
方珍珍下了馬車,就在李婉婉的帶領下去了正堂。
不少人已經在那邊等着了。
熱熱鬧鬧的敬了茶,李夫人親自將一對鑲金的翡翠手鐲在了方珍珍的手上。
“珍珍丫頭,以後就是我李家的大小姐了。”
方珍珍比李婉婉大了一歲,既然認了親,自然也是名義上的大小姐了。
李婉婉就上來親親熱熱的喚了聲:“大姐。”,方珍珍就把早已經準備好的認親禮給了李婉婉。
卻是一對紅色的珍珠耳環。
白色的珍珠常見,紅色的珍珠卻是不常見的。
見方珍珍出手就是一對紅色的珍珠耳環,衆人紛紛驚詫。
一想,方珍珍也是蘇家的養女,也就明白了。
蘇家雖然還在葫蘆村住着,但是整個長嶺縣卻沒有敢小瞧的,甚至都隱隱猜測,現在蘇家的產業和長嶺縣的那些貴族也相差無幾了。
可是,這會兒看方珍珍一個養女,出手就是一對紅色的珍珠耳環,當下還是有些吃驚的。
試問,整個長嶺縣的貴女,有誰能像方珍珍這樣出手闊綽?
看來,這蘇家的家產可是不少的,不然也不會對一個養女這麼奢侈啊。
當然,這些也都是大家夥兒心裡的想法,面上卻是高高興興的說着恭維的話。
認親禮本就簡單,大家認了臉,吃了飯,也就陸續離開了。
蘇巧巧等人這邊也沒有多呆,把方珍珍的嫁妝留下之後就回去了。
到時候發嫁要從李大人府上發嫁,嫁妝也都一塊給帶過來到了。
方珍珍則是留在了李家。
當晚,李夫人就拿着蘇家給方珍珍的嫁妝找了李大人。
“夫君,你看看蘇家的嫁妝,我這邊在想要不要再添一些。”
因爲之前就說好要認方珍珍做養女的,所以李夫人這邊也是準備了嫁妝的。
可是,她準備的那些嫁妝也就是按照長嶺縣一般貴女出嫁準備的添箱嫁妝,現如今和蘇家的一比較,卻是有些拿不出手了。
李大人看了一眼,就道:“這種事還是夫人你來拿主意吧,不過,在我看來,不必增加的。”
李夫人皺了皺眉,疑惑的看着李大人,道:“哦?夫君倒是說說,爲何?”
李大人笑了笑道:“蘇家初八那天兩個兒媳婦同時進門,這嫁妝估計也早都是算好的,若是我們這會兒擅自增加,到時候珍珍的嫁妝壓過素素太多,面上難免難看。”
聽李大人這麼一說,李夫人也有些唏噓:
“經你這麼一提,還真是如此,若是添不好,讓兒媳婦還沒進門就有了矛盾可就不好了。”
李大人笑着搖了搖頭:
“矛盾倒不至於,我看那方珍珍和秦素素的關係好着呢,蘇家的大兒子和二兒子也是兄弟情深,就是外面的人看了難免多說。”
李夫人也點了點頭,想了下就道:
“不如這樣,咱們私下裡給珍珍添一些,等到素素那邊添箱的時候,再按照同分量添了,到時候兩邊好看了,我們嫁妝和添箱給的豐厚了,蘇家這邊也看的見。”
李大人點了點頭:“還是夫人想的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