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3章 接受意大利人

雖說法國從12、13世紀就開始解放農奴,但直到目前爲止,法國農奴制還有很多殘餘。歷史上,直到16世紀中期,法國才基本完成農奴的解放。但是,仍然有大量殘餘。直到法國大革命爆發,全法國還有上百萬農奴存在。

當然,法國大革命時剩餘的農奴,多半來自洛林、阿爾薩斯和弗朗什孔泰等從德意志地區搶奪回來的土地上。畢竟,德意志地區到19世紀纔算解決了農奴制。

但現在,除了上述三個未獲得的地區,其他地區農奴制的殘餘也是不少的。而16世紀初,是農奴制最後的掙扎。但是,這種最後的掙扎和迴光返照一番,阻力是極大的。

就比如法國那些封建領主,誰又樂意解放自家的農奴?畢竟,使用農奴幹活,土地收益絕大部分都是自己的,只需要給農奴非常有限的糧食等生活資料。而僱傭農民幹活的話,不但要分走很多分成,而且,有自由身的農民,是不受領主指揮的。人家想幹就幹,不想幹了就直接走人。

Wшw▪ tt kan▪ CΟ

對此,法國封建貴族們自然非常不樂意。可是,礙於法律,他們也不好強迫農民們給他們當農奴。

而且,因爲文化水平不高,法國的鄉村貴族們,實在也想不出什麼陰謀詭計對付農民。

但古代華夏不同,古代華夏從戰國時代開始就陰謀詭計迭出。而後,大地主們又多是一肚子壞水的文人。這些人很聰明,很擅長利用規則,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去迫害農民,搶奪他們的田地。而同期的歐洲人,顯然缺乏這樣的智慧。直到18世紀,歐洲人才開始流行陰謀詭計。

但現在,馬林提前三百年把這些陰謀詭計介紹給了這些貪婪的法國封建貴族,頓時,引起了他們的讚歎和追捧。然後,雙方一拍即合。

隨後,那些貪婪的法國東北部貴族,私下進行了串聯,統一了借貸方式和利潤。面對農民,一律採用月息15%的利滾利借貸模式,而且起步就是12個月,也就是年息5.35倍。

甚至於,當地教會的主教和修道院長們,也都被他們拉攏了,組成了剝削農民的聯合陣線。

然後,一個名爲“巴黎商會”的神秘商人組織(其實就是北海上會巴黎分部搞出來的),聯合法國東北部災區大部分土地貴族以及修道院長,開始給當地農民提供無需抵押的高利貸。而且,態度好的不得了。不但給的月息低,而且讓貸款的受災農民不必急着還……

很快,就有阿登地區的一名也做高利貸的猶太商人發現了這個放貸聯盟利滾利的真相。於是,他當衆說了出來。但第二天,這名猶太商人的全家就都被殺死了,家裡用於放貸的糧食也被洗劫一空。隨後,當地法官草草地結案,宣佈這家人是被飢餓的暴民所殺……

這事發生後,就再也沒有商人敢站出來指責放貸聯盟了。就算原先也同樣從事放貸業務的商人,沒啥背景的,也選擇了逃離災區。因爲,他們意識到,如果再摻和進去,可能會沒命……

在古代,一般爆發自然災害的時候,同樣也是刑事案件高發時期。就爲口吃的,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命案。而且,這時候查案也很困難,很多案子都不了了之。因爲,在受災時期,人口流動極大,查案極其困難……

古代可沒有專業的刑警,更沒有DNA堅定和指紋識別的技術。在古代,查案一般先查慣犯,後查流動人口。同時,尋找目擊證人。但災荒時期,人口流動極大,而古代警察辦案能力極低,甚至很多古代警察壓根就是治安官招募的混混,自然什麼都查不出了。畢竟,他們不夠專業。

這種混亂的時期,自然是任憑強大的貴族們自由發揮了。很快,大部分災民都在忽悠之下借了糧食和種子。而少部分沒借的,都是被有心人悄悄提醒過了。畢竟,有些看出問題的聰明人雖然不敢聲張,但肯定要悄悄提醒自家的親友的。

但這影響不了大局,大部分當地農民不識數,也沒人敢提醒他們,自然都紛紛跳進了坑裡,無法自拔。

……

事實上,馬林不僅在法國動手了,還在意大利地區也動手了……

之前,馬林一直不大看得起意大利人,不想接受意大利移民。但是,自從費麗斯懷了孕,併爲未出生的孩子討要了烏拉圭伯爵的爵位後,就大咧咧地表示打算從意大利移民,就爲馬林打開了一扇窗戶……

沒錯,後世的意大利人的確逗比不靠譜。但是,那是意大利文化造成的。如果建立一個以意大利人爲主體的殖民地國家,固然各種不靠譜。但是,若是建立一個德意志文化爲主,包含部分意大利人的國家呢……

這個年代,歐洲可沒有什麼民族主義。而意大利地區,意大利人自己也習慣了四分五裂,也不覺得意大利要統一啥的。

事實上,這個年代,不僅是意大利人沒有統一的民族意識,就連德意志地區,也沒人覺得德意志應該統一啥的。只有馬克西米利安一世這樣的有雄心壯志的君主,纔有一統德意志的志向。

所以,意大利人就算不靠譜,大不了,讓德意志文化取代他們原本的文化就是了。一代意大利移民不行,經過學校教育,二代意大利移民總該可以了。幾代教化下來,意大利人德意志化了,就沒那麼逗比了。

說到底,不管是後世意大利人的逗比,還是後來黑叔叔們的各種不靠譜,也都是因爲他們不靠譜的文化氛圍決定的。就像後世著名的黑人總統奧巴牛,他從小在美國培養精英的私立學校長大,就明顯比一般黑人理智多了。很明顯,奧巴牛同志沒有受到不靠譜的黑人文化的影響,所以才能取得那樣的成就。

同樣地,意大利人其實並不蠢,只是因爲文化問題,怯戰而膽小。但論及文化水平,意大利人其實不比歐洲其他國家差。他們真正逗比的地方,在於打仗,而不是科技。

要知道,意大利的科技,其實是很不錯的。不說後世法拉利等豪車,光是李雲龍那句“二營長,你特母的意大利炮呢?”就說明,意大利的科技水平還是不錯的。

若是讓意大利人去打仗也許不行,但是,用來種田和搞搞科技文化,意大利人其實也不算差的……

第1998章 軍校的作用第1707章 借炮第1435章 送還王子,然而已絕嗣第745章 內部挖掘見效更快第130章 抱大腿第436章 攤上大事了第63章 一個小球球第1657章 蚯蚓和雞蛋第1969章 菲律賓第85章 影響了海戰方式第1715章 優惠酬賓和限購第2001章 若昂二世舊臣第1431章 誤抓弗朗索瓦一世第840章 外交公告和“上帝的需要”第612章 歐洲民族起源考第469章 擒賊先擒王第928章 家裡沒幾件瓷器,也好意思自稱貴族?第394章 拒絕第329章 避而不見第320章 戰馬卡爾第1986章 信鴿站和無憂伯爵第516章 亞歷山大大公的決斷第1376章 猛獸出籠第1853章 “高速”的柴油機“快艇”第456章 對峙第1366章 妥協和平衡之道第1337章 少年神射手第378章 新的時代第568章 覬覦日本人口第1409章 春耕開始了第1341章 黒衫騎士發威第651章 法國人入坑第1158章 聽馬老師講故事第137章 出兵第816章 “接管”下格德司地區第507章 腓特烈三世的決斷第17章 不含銀的“銀幣”第105章 奶茶第919章 北美野牛第38章 埃及公爵第55章 殖民地的開發第568章 覬覦日本人口第1948章 “疲敵戰術”第1886章 尋找博蒙特第1285章 爲叔報仇?第1609章 亞馬遜探險隊和動物園第555章,官員的安排問題第1336章 恐怖的炮擊效果第1888章 牛馬船第1203章 尋找出磺坑第1240章 馬六甲驚變第143章 集體婚禮第1634章 斗笠傘第576章 給丹麥國王的建議第76章 同時宣戰第214 克里米亞的牛馬第1401章 玩親親第363章 凱瑟琳丈夫的人選問題第1125章 “女王”和“內閣”第54章 戰爭需要藉口第1681章 信長進宮第1559章 一拍即合第1032章 演戲和暗示第1557章 匈牙利農民起義第352章 愛德華登基和瑪格麗特公主第1267章 未竟全功第796章 紹爾的建議第232章 賣糧(下)第494章 飛爪戰術第1953章 橡膠輪胎第1886章 尋找博蒙特第1291章 “重建”第二軍團第1043章 進軍羅馬(上)第561章 馬林的要求和建議第1429章 騎兵先行第116章 食鹽貿易大單第765章 遭遇倭寇第287章 阿基米德螺旋泵第66章 第二次四方會談第198章 我盧漢三又回來了(上)第939章 試鑄黃銅幣第474章 盟友的敬畏第1314章 還有這樣的騷操作?第532章 條件減半,實惠爲先第892章 一萬桶楓糖漿的計劃第881章 貝爾修倫馬第643章 火燒敵營(下)第424章 活動射擊棚第322章 俞大猷獨輪戰車(下)第942章 馬騾和馬第816章 “接管”下格德司地區第637章 大炮兵主義第1326章 哥薩克騎兵和黒衫騎士的配合第1016章 華夏式“勸進”和封地置換第557章 又見秋收第699章 兵臨城下第962章 得利的“漁翁”第673章 求和第1508章 馬林的大學生錄取辦法第558章 殖民地也豐收
第1998章 軍校的作用第1707章 借炮第1435章 送還王子,然而已絕嗣第745章 內部挖掘見效更快第130章 抱大腿第436章 攤上大事了第63章 一個小球球第1657章 蚯蚓和雞蛋第1969章 菲律賓第85章 影響了海戰方式第1715章 優惠酬賓和限購第2001章 若昂二世舊臣第1431章 誤抓弗朗索瓦一世第840章 外交公告和“上帝的需要”第612章 歐洲民族起源考第469章 擒賊先擒王第928章 家裡沒幾件瓷器,也好意思自稱貴族?第394章 拒絕第329章 避而不見第320章 戰馬卡爾第1986章 信鴿站和無憂伯爵第516章 亞歷山大大公的決斷第1376章 猛獸出籠第1853章 “高速”的柴油機“快艇”第456章 對峙第1366章 妥協和平衡之道第1337章 少年神射手第378章 新的時代第568章 覬覦日本人口第1409章 春耕開始了第1341章 黒衫騎士發威第651章 法國人入坑第1158章 聽馬老師講故事第137章 出兵第816章 “接管”下格德司地區第507章 腓特烈三世的決斷第17章 不含銀的“銀幣”第105章 奶茶第919章 北美野牛第38章 埃及公爵第55章 殖民地的開發第568章 覬覦日本人口第1948章 “疲敵戰術”第1886章 尋找博蒙特第1285章 爲叔報仇?第1609章 亞馬遜探險隊和動物園第555章,官員的安排問題第1336章 恐怖的炮擊效果第1888章 牛馬船第1203章 尋找出磺坑第1240章 馬六甲驚變第143章 集體婚禮第1634章 斗笠傘第576章 給丹麥國王的建議第76章 同時宣戰第214 克里米亞的牛馬第1401章 玩親親第363章 凱瑟琳丈夫的人選問題第1125章 “女王”和“內閣”第54章 戰爭需要藉口第1681章 信長進宮第1559章 一拍即合第1032章 演戲和暗示第1557章 匈牙利農民起義第352章 愛德華登基和瑪格麗特公主第1267章 未竟全功第796章 紹爾的建議第232章 賣糧(下)第494章 飛爪戰術第1953章 橡膠輪胎第1886章 尋找博蒙特第1291章 “重建”第二軍團第1043章 進軍羅馬(上)第561章 馬林的要求和建議第1429章 騎兵先行第116章 食鹽貿易大單第765章 遭遇倭寇第287章 阿基米德螺旋泵第66章 第二次四方會談第198章 我盧漢三又回來了(上)第939章 試鑄黃銅幣第474章 盟友的敬畏第1314章 還有這樣的騷操作?第532章 條件減半,實惠爲先第892章 一萬桶楓糖漿的計劃第881章 貝爾修倫馬第643章 火燒敵營(下)第424章 活動射擊棚第322章 俞大猷獨輪戰車(下)第942章 馬騾和馬第816章 “接管”下格德司地區第637章 大炮兵主義第1326章 哥薩克騎兵和黒衫騎士的配合第1016章 華夏式“勸進”和封地置換第557章 又見秋收第699章 兵臨城下第962章 得利的“漁翁”第673章 求和第1508章 馬林的大學生錄取辦法第558章 殖民地也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