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3章 德興銅礦

在沒有現代化礦山機械的古代,挖礦、選礦和冶煉,完全依賴人力。因此,在人多的地區,礦產資源的開發越是方便。

爲啥在古代,華夏和印度的物價都很便宜?因爲兩國有着豐富的人力資源啊!像是西伯利亞那種荒無人煙的地方,這個年代就算髮現了超級大礦,也沒能力開採。無他,當地沒人!

而在古代的華夏和印度,一旦發現大型礦脈,是可以隨便調集幾萬苦力去挖礦、選礦和冶煉的。所以,一般情況下,古代華夏和印度的物價都比歐洲便宜很多。

不過,日本是個例外。日本人力資源非常豐富,這個時代人口高達1700萬,比法國還多200萬。然而,日本礦產資源貧乏,雖然有着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奈何國內山多地少,礦產資源也不是很豐富。所以,物價倒是挺高的。

當然,那是因爲這個年代的日本探礦技術比較差,沒能發現大規模的礦產。而後來隨着石見銀山和足尾銅山等超級大礦的發現,讓日本短時間內擁有了豐富的錢財。石見銀山出產的白銀不用說,白銀那可是世界貨幣,好使得不得了。而17世紀才發現的足尾銅山出產的銅,也非常暢銷。

德川幕府時代,江戶幕府不但能夠使用大量的足尾銅山出產的銅鑄造“寬永通寶”,還能大量出口。

17世紀的時候,因爲瑞典銅的巨大產量,當時歐洲銅價已經從和白銀的15比1跌到了44比1左右。但隨着荷蘭人從日本運回日本銅,銅價直接跌到了八十多比一的銅銀比價,足足下跌了一倍。就這樣,荷蘭人還獲得了暴利。

當時,不僅荷蘭人將日本銅運回歐洲銷售,當時的清朝,剛建立的時候,也很依賴從日本進口粗銅,用於鑄造銅錢。

除此之外,當時的東南亞地區,也很依賴從日本進口銅,用於鑄造本國的貨幣,甚至,用來鑄炮……

可見,當時日本的銅產量多大,不但能夠滿足國內需求,還能大量出口到歐洲、清朝和東南亞。而當時日本最著名的銅礦,大概就是足尾銅山了。

當時,足尾銅山年產銅達到了1200噸,也就是240萬斤,如果鑄造成3.5克左右的小銅錢,能鑄造3.4億多枚。而按照一千文摺合1兩白銀算,能價值34.3萬兩白銀左右。

而馬林這個歷史生讀過歷史,知道清朝鼎盛時期,年產銅不過一千多萬斤。當時,清朝的銅,幾乎嚴重依賴雲南出產的滇銅,滇銅在整個清王朝的產量佔比,一度達到了95%。當然,這是乾隆時期的數據了。而在清朝初創的時候,康熙年間,還很依賴從日本進口的倭銅呢……

“對呀,我怎麼把滇銅給忘了?”馬林一拍腦袋,想到了問題所在。

明朝和清朝一個很大的區別就在於,清朝開發了雲南的滇銅,所以,中後期已經不再依賴進口銅了。而在明末和清初的時候,當時對日本的銅可是很依賴的。

馬林記得上輩子偶然看過的一篇論文上講,明朝時候,雲南的滇銅生產不受重視,當時年產量不過十幾萬斤,不是很受重視。但清朝自從康麻子擊敗吳三桂,掌控了雲南後,鑑於和明朝一樣,也嚴重缺銅鑄錢,所以,就大力開發了雲南的銅礦。等到乾隆時期,雲南的滇銅年產量已經達到一千多萬斤,佔全國產量的大部分了。

也就是說,明清兩朝,開始都同樣缺銅,但清朝後來通過開發滇銅,緩解了缺銅的情況。據說,當時清朝的銅錢,基本都是用滇銅鑄造的。當時雲南的東川等幾個大銅礦,幾乎成了清朝的錢庫……

而明朝則比較慘,因爲沒有開發雲南的滇銅,所以國內嚴重缺銅。早期還好,因爲有寶鈔頂着,還能緩解銅錢的需要。而到了中後期,隨着寶鈔的廢止,以及經濟的高度發展,銅的缺口極大。好在後來恰好歐洲人送來了大量的白銀,緩解了明朝貨幣缺乏的壓力。要不然,明朝非得爆發嚴重的錢荒不可。

也是馬林運氣不好,恰好遇到了正德朝。這個時候,明朝朝廷正在商議廢止寶鈔的問題。而一旦廢止寶鈔,那麼,大明帝國就只能依賴銅錢作爲主要貨幣了。那時候,就會發現非常非常缺銅。就是現在,大明內閣也已經發現了缺銅的情況。所以,對於孔泰大量收銅,就發出了警告。

如果,想要繼續從大明進口廉價銅,除非,大明不缺銅了……

“要不要告訴明朝滇銅的潛力呢?”馬林陷入了沉思……

老實說,身爲後世華夏曆史、地理雙通的大學生,馬林不但知道滇銅在清朝的重要歷史地位,還知道另一個超級銅礦——德興銅礦。

德興銅礦那可是後世華夏最大的銅礦之一,而且,最重要的是,那居然是個露天礦!也不知道古人是怎麼搞的,居然漏過了這麼大一個銅礦,還特麼缺銅……

馬林記得,德興銅礦貌似在德興市東北的官帽山一帶,位於贛浙皖三省交界之處……

“難怪啊……”想到這裡,馬林恍然大悟……

畢竟是三省交界之處,肯定是偏僻的山區,難怪德興銅礦沒有被及時發現。要是位於交通便利的地區,比如皖省的銅陵,這種江邊地區,早就被發現了。

德興銅礦,那可是銅金屬儲量超過千萬噸的超級大礦,後世銅產量達到了一年十幾萬噸,非常嚇人。

如果,大明朝開發了德興銅礦……估計財政問題都能得到極大的緩解……畢竟,銅在古代就意味着錢幣……

大明帝國有了錢,肯定就不會那麼快崩潰了。只要把德興銅礦和滿清錢袋子的滇銅主力——東川銅礦給開發了,明朝壓根就不會缺錢了。什麼?戶部沒錢了?挖銅鑄幣啊!多鑄造幾億枚錢幣出來,就完事了……

而且,大明帝國壓根就不怕錢鑄多了。因爲,本身明朝的錢就嚴重缺乏,不夠用。有兩大銅礦打底,明朝經濟就能穩定下來。

“不過,這對我有啥好處呢?”馬林陷入了深思……

想了很久,馬林還是決定幫大明朝一把。但是,東川銅礦和德興銅礦,他只打算告訴明朝一個。因爲,明朝若是太有錢,馬林也很有壓力的……

思來想去,馬林最終決定還是把德興銅礦告訴明朝,暫時隱瞞東川銅礦。因爲,就算告訴明朝東川銅礦的儲量,開發那裡也很困難。畢竟,東川銅礦位於雲貴高原上,對外交通極爲不便。就算產出銅了,運輸也麻煩。沒見到清朝康熙年間就開始開發滇銅,直到乾隆年間才能夠達到滿足國內需求的程度麼?

而德興銅礦不同,它位於贛浙皖三省交界之處。這個地方,靠近大明最核心的東南地區,人力資源豐富,而且交通很便利。只要出了上饒山區,往北很快就能通往長江,非常容易開發。如此,大明朝想要開發德興銅礦,很快就能看到效果。不像開發滇銅,光是修出滇的道路,就要花費很多年。而且,明朝西南地區不穩定,偌大的銅礦開發出來,鬼知道會不會跳出個土司來奪取了銅礦。

所以,還不如讓大明開發靠近東南核心地區的德興銅礦呢。而一旦大明帝國銅的缺乏危機緩解了,馬林也能順利地從明朝採購到大量的廉價銅了。而且,這比開發日本的足尾銅山還要見效快。

因爲,日本現在四分五裂。而足尾銅山所屬的令制國下野國,貌似實力不強。就算馬林告知足尾銅山的存在,該小國也沒能力立即就將銅山開發起來。

而大明帝國不同,這個帝國固然有各種問題,可執行能力絕對夠強。也許在西南和塞北等地區,大明帝國的掌控力不足。可是,在東南核心地區附近的德興銅礦,大明帝國只要發狠,一定能快速地開發出來。人員和資金什麼的,大明朝是不缺的。只要爆發,就能短時間內產出銅。到時候,馬林也可以跟着受益。

此外,提供德性銅礦的信息,也能算爲大明立下大功,可以增加明廷的好感度。到時候,做別的事情也能方便不少。

至於足尾銅山……馬林想了想,還是決定通知下野國,讓他們先行開發起來。以下野國的實力,將銅山開發起來,鬼知道要多少年。而等他們將銅山開發起來,肝付信長差不多也長大了,正好,吞掉這個銅山……

也就是說,統治明王朝德興銅礦的存在,可以在短時間內讓馬林得到足夠的廉價銅。而足尾銅山,馬林現在只是將其作爲未來的收益點了。反正,只要大明帝國開發了德興銅礦這個世界級銅礦,不管是明朝本身,還是馬林,短時間內怕是都不會缺少廉價銅了。到時候,馬林完全可以拿銀子,來大明換取成船的廉價銅。然後,鑄成12磅拿破崙炮,在歐洲耀武揚威。而別的歐洲國家,因爲和明廷難以接觸上,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馬林這個狗大戶炫耀銅多了……

第637章 大炮兵主義第635章 開始“調虎離山”第1604章 直言不諱第1302章 妹夫,我還活着!第903章 殖民基隆的準備第1662章 戈斯拉爾銀礦第1651章 廣種檳榔第1722章 倫敦示威第1569章 那不勒斯之戰(上)第87章 一點小花招第649章 讓愛德華自己先耍一會兒第1314章 還有這樣的騷操作?第325章 開鑿運河的安排第161章 給教皇下毒第1870章 阿代爾男爵的要求第507章 腓特烈三世的決斷第346章 倒黴的英格蘭第39章 進攻耶弗爾的準備第1449章 法軍的守城準備第1848章 擴編海軍第982章 卓筒井和出磺坑第1213章 菸草第1450章 西蒙的波蘭翼騎兵第1095章 兄弟第20章 瑞典獨立第1315章 聯軍隊伍再擴大第1431章 誤抓弗朗索瓦一世第1069章 借錢給皇帝第606章 炮銅和海軍銅第1771章 美利堅國王第1357章 輕鬆破鐵門第1871章 獸人面具第1341章 黒衫騎士發威第95章 海軍再出發第1787章 塔拉請戰第469章 擒賊先擒王第902章 鎳鋼鐵皮包裹船底第1547章 馬林的建議第1745章 一片譁然第407章 刺殺第1903章 目的達到第1393章 新運河計劃第602章 算計法國人第68章 卡倫艦炮步兵版第30章 一曲成名第1735章 高利貸集團第948章 捶殺詹姆斯四世(下)第508章 獲得支持第669章 可惜我不敢信你第1985章 去除煩惱根第1001章 雨天攻城,只求殺傷第1696章 糖菸酒專賣和海地島開發計劃第219章 非洲兩大黃金國度第837章 目的達到和解脫第1123章 馬林教子第1704章 代爲鑄幣?第1812章 幫麥哲倫找媳婦第1969章 菲律賓第1226章 愛德華的打算第706章 血洗議會,立木爲信第1954章 歐洲人的“政治正確”第1131章 “東轅西轍”第581章 “指導”馬丁.路德第1634章 斗笠傘第1081章 耍賴的辦法第488章 彈簧騎槍第1308章 我馬漢三又回來了啦!第1148章 可怕的禮儀培訓第1209章 牛鞭與和牛第592章 黑森林募兵第900章 孔泰獻藥第546章 陛下,您要二手武器鎧甲嗎?第557章 又見秋收第643章 火燒敵營(下)第289章 繼續移民第780章 槍炮建功(中)第181 挑唆第1503章 飛碟帽頭盔第606章 炮銅和海軍銅第1350章 戰後撫卹第1722章 倫敦示威第1992章 一萬匈牙利驃騎兵第1663章 馬燈第717章 排隊槍斃時代第1840章 假扮海盜?我也會!第1714章 和英格蘭人合作第104章 親自出馬第361章 翁婿對話第974章 不列顛戰雲第769章 北歐戰雲第652章 瘋狂的備戰第897章 哥倫布船隊歸來第1062章 控制全城第326章 路遇山賊第386章 薩卡拉第1947章 我爲教廷立過功!第282章 都柏林攻防戰(上)第691章 紐卡斯爾形勢第454章 陣地戰(二)第1786章 毛公公的安排
第637章 大炮兵主義第635章 開始“調虎離山”第1604章 直言不諱第1302章 妹夫,我還活着!第903章 殖民基隆的準備第1662章 戈斯拉爾銀礦第1651章 廣種檳榔第1722章 倫敦示威第1569章 那不勒斯之戰(上)第87章 一點小花招第649章 讓愛德華自己先耍一會兒第1314章 還有這樣的騷操作?第325章 開鑿運河的安排第161章 給教皇下毒第1870章 阿代爾男爵的要求第507章 腓特烈三世的決斷第346章 倒黴的英格蘭第39章 進攻耶弗爾的準備第1449章 法軍的守城準備第1848章 擴編海軍第982章 卓筒井和出磺坑第1213章 菸草第1450章 西蒙的波蘭翼騎兵第1095章 兄弟第20章 瑞典獨立第1315章 聯軍隊伍再擴大第1431章 誤抓弗朗索瓦一世第1069章 借錢給皇帝第606章 炮銅和海軍銅第1771章 美利堅國王第1357章 輕鬆破鐵門第1871章 獸人面具第1341章 黒衫騎士發威第95章 海軍再出發第1787章 塔拉請戰第469章 擒賊先擒王第902章 鎳鋼鐵皮包裹船底第1547章 馬林的建議第1745章 一片譁然第407章 刺殺第1903章 目的達到第1393章 新運河計劃第602章 算計法國人第68章 卡倫艦炮步兵版第30章 一曲成名第1735章 高利貸集團第948章 捶殺詹姆斯四世(下)第508章 獲得支持第669章 可惜我不敢信你第1985章 去除煩惱根第1001章 雨天攻城,只求殺傷第1696章 糖菸酒專賣和海地島開發計劃第219章 非洲兩大黃金國度第837章 目的達到和解脫第1123章 馬林教子第1704章 代爲鑄幣?第1812章 幫麥哲倫找媳婦第1969章 菲律賓第1226章 愛德華的打算第706章 血洗議會,立木爲信第1954章 歐洲人的“政治正確”第1131章 “東轅西轍”第581章 “指導”馬丁.路德第1634章 斗笠傘第1081章 耍賴的辦法第488章 彈簧騎槍第1308章 我馬漢三又回來了啦!第1148章 可怕的禮儀培訓第1209章 牛鞭與和牛第592章 黑森林募兵第900章 孔泰獻藥第546章 陛下,您要二手武器鎧甲嗎?第557章 又見秋收第643章 火燒敵營(下)第289章 繼續移民第780章 槍炮建功(中)第181 挑唆第1503章 飛碟帽頭盔第606章 炮銅和海軍銅第1350章 戰後撫卹第1722章 倫敦示威第1992章 一萬匈牙利驃騎兵第1663章 馬燈第717章 排隊槍斃時代第1840章 假扮海盜?我也會!第1714章 和英格蘭人合作第104章 親自出馬第361章 翁婿對話第974章 不列顛戰雲第769章 北歐戰雲第652章 瘋狂的備戰第897章 哥倫布船隊歸來第1062章 控制全城第326章 路遇山賊第386章 薩卡拉第1947章 我爲教廷立過功!第282章 都柏林攻防戰(上)第691章 紐卡斯爾形勢第454章 陣地戰(二)第1786章 毛公公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