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林看來,爭奪英格蘭,以及魯爾區,纔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但是,爭奪魯爾區,需要拿格德司公國的荷蘭地區來交換。可格德司公國和法國人的密信還沒拿到手,沒有出兵的藉口。
所以,就現在而言,出兵英格蘭,纔是最大的事情。只不過,馬林有些擔心,英格蘭人會不會排斥他這個德意志人的統治。因此,馬林打算,給自己將來入主英格蘭宣傳造勢。
如何宣傳造勢?很簡單啊——講述一下英格蘭人和德意志人的血脈相連唄……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歷史問題。後世人都知道,英格蘭人的主體是盎格魯薩克遜人,來自德國沿海。但是,這個年代的人不知道啊……
現在這個時代,正處於中世紀剛剛結束,文藝復興才興起的年代,對於歐洲歷史,大家也不大清楚。所以,馬林打算,編寫一部歐洲歷史,好好給歐洲人講一講歐洲幾大民族的事情……
比如日耳曼人、凱爾特人、斯拉夫人、羅馬人……
其中,最重要的,大概就是日耳曼人了。事實上,西歐各國,受到日耳曼人的影響太大了。德意志地區就不說了,主體就是日耳曼人,另外混有少部分的斯拉夫人(捷克人)和馬扎爾人(匈牙利人);法國人則是屬於日耳曼人的法蘭克人、勃艮第人、西哥特人等和當地的高盧人(凱爾特人的一支)融合之後形成的羣體。當然,因爲當地人人數佔優,那些入侵的日耳曼人反而被高盧人同化了。但高盧人早羅馬帝國時期被羅馬化了,所以,法國的日耳曼人,其實是被羅馬化了……
不過,馬林肯定不會把這一段寫上去,只會寫入侵法國的日耳曼人被高盧人同化了。因爲,一旦寫法國的日耳曼人羅馬化了,那就是等於送給法國人好的吞併意大利的藉口了——你看,咱們法蘭西羅馬化了,兄弟,咱是一家人了,跟我混唄?
所以,馬林只會寫法國的日耳曼人高盧化,而不是羅馬化。另外,西班牙人也是屬於日耳曼人的西哥特人、汪達爾人等和當地的伊比利亞土著(凱爾特人)混合後形成的。當然,後來還混入了來自北非的柏柏爾人。
至於英格蘭人,那就是主要是來自德意志西北沿海的盎格魯人和低地薩克森人,以及弗里斯蘭人,屬於比較純粹的日耳曼人。不管是後來入侵的丹麥人,還是諾曼人,都是日耳曼人的一支。甚至,英語都是西日耳曼語的分支……
而馬林這次宣傳的目的,就是告訴所有人,包括英格蘭人——英格蘭人是日耳曼人的分支,英語也是西日耳曼語……
不信?可以對照下弗里斯蘭語和英語……
只要英格蘭人接受了自己來自德意志沿海的事實,那麼以後馬林和兒子凱撒入主英格蘭,就不會被英格蘭人排斥了。要不然,自己入主英格蘭,三天兩頭遇到起義,那也夠頭疼的……
當然,馬林不是學者,他要是自己編書發表,也許沒人承認。但是,馬林手裡有歐洲著名的學者達芬奇啊……
“阿達,起來,有活幹啦!”
大清早的,馬林直接闖入達芬奇的府邸,在臥室外面大叫道。可憐的達芬奇,做完和妻子麗莎做運動太激烈,一把老骨頭有些受不了,所以起得有些晚了。
被馬林這麼一吵,達芬奇一肚子邪火。於是,達芬奇邊穿衣服邊叫到:
“喊什麼喊啊?你就不知道尊重下老人家?”達芬奇和馬林相處久了,自然知道馬林的脾氣。所以,在沒有旁人在的情況下,達芬奇也不會和馬林客氣。
馬林也不在意老頭的無理,後世大大還給老科學家讓座呢,自己一個諸侯,還做不到尊重阿達這樣的大學者?當然,損幾句還是沒啥的。於是,馬林嘿嘿一笑道:
“你也知道自己是老人家啊?還玩那麼瘋?小心一把老骨頭散架……”
達芬奇頓時老臉一紅,自己難得“老夫聊發少年狂”一次,居然還被馬林抓了個現行,好羞澀啊……
馬林這次來找達芬奇,當然是打算藉助達芬奇的名聲,讓他來發表這個詳細描述歐洲各國民族起源的新書。而且,名字他也想好了,就叫《歐洲民族起源考》。背鍋人,哦不,是明面上的撰寫人,則是達芬奇……
馬林和達芬奇討論了很久,達芬奇連連點頭,很贊同馬林的觀點。因爲,達芬奇對於歷史,也是有研究的。
雖然後世達芬奇沒有留下什麼歷史著作,但那主要是教廷的問題。教廷從中世紀早期開始,就把握了全歐洲的最終解釋權,大肆宣揚人類是上帝創造出來的理論,誰敢質疑,就是找死。
不過,時代變了,現在可不是中世紀中前期,而是進入了文藝復興時代,教廷對於學術問題,管制得也不是那麼嚴格了。只要不挑戰教廷的基本原則(比如質疑上帝和質疑地心說什麼的),就不會有太大的事情。
馬林在《歐洲民族起源考》中,遠古部分一筆帶過,沒敢寫人類是猴子進化來的,而是模糊地承認人類是上帝創造的。這樣,就很符合教廷的教義了。
然後,在書中,話題一轉,就說上帝把人像撒豌豆一樣撒到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其中,撒到意大利半島的,成爲羅馬人;撒到希臘的,成爲希臘人;撒到西歐的,成爲凱爾特人。其中,高盧人、蘇格蘭人、西班牙的巴斯克人和愛爾蘭人,都是凱爾特人的分支……撒到東歐的,則爲斯拉夫人……
而撒到北歐和中歐北部的,則是最強壯的那個“豌豆”——日耳曼人……因爲,上帝給日耳曼人賦予了勇氣和力量……
這個說法很不要臉,但很符合現在的社會大環境。而且,這種吹捧,也很容易被德意志人和英格蘭人接受啊……
前面都是鋪墊,接下來,纔是正題。按照前世學過的歐洲歷史,馬林詳細地在書中闡述了希臘人的繁榮、羅馬人的崛起、凱爾特人的遷徙……以及,最重要的日耳曼人入侵……
原本,後世的史書中說“日耳曼人是三大蠻族之一”,但馬林身爲日耳曼人,自然要美化一下日耳曼人。於是,在馬林筆下,日耳曼人成了歐洲最勇武的民族,是上帝的天選戰士。
在編寫過程中,看到馬林這麼無恥地吹捧日耳曼人,身爲羅馬人後裔的達芬奇直翻白眼。但是,他也知道,身爲日耳曼人,馬林天生就該爲日耳曼人搖旗吶喊。
而爲了滿足達芬奇的要求,馬林也在書中小小地吹捧了一下羅馬人——羅馬人被上帝賦予了智慧和權柄……如此,達芬奇終於是滿意地笑了……
馬林接着寫,日耳曼人攻下了法國,奴役了高盧人,但因爲人數少,在和高盧人結合後,反而被高盧人同化了。不過,因爲法蘭克人主要佔據了法國北部。所以,法國北部的居民,還是日耳曼人血統多一些。而南部地區,則是高盧人血統更多。
至於意大利地區,則是由羅馬人和倫巴第人等組成,而米蘭公國和附近的意大利北部地區,主要是日耳曼人分支的倫巴第人等組成。當然,混雜了羅馬人的血統……
而對於英格蘭人,馬林則大書特書,表明英格蘭人都是原先住在德意志西北沿海(也就是馬林如今控制地區)和丹麥沿海的日耳曼人的後代。盎格魯人和低地薩克森人(薩克遜人)都大規模地遷徙到英格蘭去了,而弗里斯蘭人,則分成了兩大部分——一部分也遷徙去了英格蘭,另一部分則留在了德意志西北沿海……
爲此,馬林還特地給出了佐證——英格蘭東南沿海的薩福克郡,就是弗里斯蘭人的重要聚居地。比如,薩福克郡的弗蘭斯漢(Fresham)、弗瑞斯頓(Freston)和弗理斯頓(Friston)等地名,都證明了當地曾是弗里斯蘭人在英格蘭的重要聚居地……
而現今的弗里斯蘭語和英語,實際上都是當初德意志西北沿海地區的方言。是日耳曼人的遷徙,把這種語言帶去了英格蘭。
最後,馬林給英格蘭民族定義爲——盎格魯-薩克遜-弗里斯蘭人……
在後世,是沒有弗里斯蘭這個標籤的。但是,馬林自己擁有一半弗里斯蘭人的血統,還要統治英格蘭,當然得拉近和英格蘭人的關係了。
而且,馬林這麼標籤,也不算錯。後世之所以把英格蘭人稱爲盎格魯-薩克遜人,是因爲這兩大族羣在英格蘭占人口最多。弗里斯蘭人佔比少一點,所以沒上標籤,但確實是英格蘭人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馬林把英格蘭人稱爲盎格魯-薩克遜-弗里斯蘭人,也不能算錯,而且薩福克郡那裡的地名,也給馬林提供了重要的佐證……
最重要的是,這樣宣傳,很容易拉近馬林這個半個弗里斯蘭人和英格蘭人的關係啊!這樣一來,以後馬林統治英格蘭,受到排斥的可能性就小多了。畢竟,馬林也算英格蘭“半個自己人”……
我就日了,電腦時間慢了一分鐘,結果佔坑遲了幾秒……我得去兌換一張全勤請假條了……真晦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