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劉鶴阻道修隱遁

bookmark

踏着晨曦,吳毅自王出塵洞府離開,在明道峰山腳,吳毅被一位弟子阻住去路。

看着眼前的人,吳毅眉頭一皺,道:“你欲如何?”

來人雙膝一軟,直接跪在吳毅面前,這一跪頓時讓恰巧走過的弟子力士看過來,力士們紛紛快步離開,而大部分弟子則是放慢了腳步,還有一小部分的弟子直接站在那裡不動,目不轉睛地看着事情的發展。

吳毅眸子間厭惡之色愈發濃烈,冷聲道:“劉鶴,你莫要自誤。”

劉鶴,和吳毅統共不過是兩次交集,第一次交集在吳毅第一次聽上師授課的時候,那時吳毅還不知道劉鶴的名姓,在那時李天在課後將劉鶴教訓了一頓,吳毅初識劉鶴的品性。

第二次交集則是劉鶴在吳毅生出氣感來的時候告發吳毅缺席課業,引來了孫志傑,吳毅也因此被安排去大槐鎮闖鬼窟,此事險些害死了吳毅,但吳毅也因此極大磨鍊了一番,若是他一直待在山門內終日修行,現在可能連去內門修行的資格也沒有。

劉鶴在爲自己私心將吳毅推向險境的時候也間接推着吳毅攀越一個個修道的難關險阻,但吳毅可沒有因此有半點感謝劉鶴的想法,要不是他有黑甲蟲這個存在,現在哪裡還能夠留得一條小命,恐怕早就被鬼物吸成一條人幹了。

這劉鶴跪下後就扇了自己好幾個巴掌,連聲道:“吳師弟,不,吳師兄,以前是我有眼不識泰山,冒犯了您,還請您放我一馬。”說完後又對吳毅磕頭不止。

吳毅早就知道劉鶴是一個欺軟怕硬的人,對他這又是下跪,又是磕頭心中絲毫沒有觸動,只是劉鶴話語之中蘊含的意思似乎是他還在對付劉鶴,這是怎麼一回事,吳毅可是一直沉浸在修煉之中,在他四變巔峰後,心中早已忘了還有劉鶴這個人,若不是劉鶴出現在他面前,他也記不起前事。

劉鶴現在應該躲在邊邊角角里不要讓他看見纔是,等到吳毅進了內門他自然也就熬出頭了,這個時候來他面前不是找不痛快嗎,吳毅心中有些疑惑。

腦海中突然靈光一閃,吳毅霎時明白爲何劉鶴請求放他一馬了,吳毅雖然沒有出面對付劉鶴,但打聽到劉鶴和吳毅不對付的人可是不少,對那些有心和吳毅結交但苦於無有半分關係的弟子而言,將欺辱劉鶴替吳毅出氣一事拿來作敲門磚卻是不錯。

以吳毅在門中如日中天的態勢,孫志傑一輩皆是偃旗息鼓,不敢主動觸犯吳毅,當然這背後的深層次原因還是王出塵得道大丹,雙方已經不是一個檔次了,想要王出塵似之前一樣隱忍退讓卻是不可能了,吳毅一定程度上是沾了王出塵的風。

失去了孫志傑這些教授執事的扶持,劉鶴一個三變,連四變也未完成的弟子還不是羣狼眼中的美食。

劉鶴是自作孽,今日之果皆是他昔日種下的因結出的,吳毅心中沒有廢去劉鶴的想法,一舉一動皆需有目的,就像李天之前教訓劉鶴是劉鶴背叛並欺騙了他。

單純地爲自己出心中一口氣這樣的事情吳毅是不會做的,當然如果這口氣已經成爲了吳毅的心魔執念卻是兩說,但吳毅自始至終就沒有將劉鶴放在眼裡,就是教訓他一番也無用,反倒在門中留下一個殘暴的名號。

最後教訓劉鶴可能還會導致劉鶴受到更大的折磨,見到吳毅對劉鶴果然心存怨恨,那些有心攀附吳毅的弟子只會認定這是一條正確的路,反而變本加厲。

見到吳毅對他的道歉無動於衷,劉鶴慌了,心中只道是吳毅對他的道歉不滿意,也不敢似潑婦一樣上去抱住吳毅的腿抹鼻涕眼淚,眼底一抹狠厲閃過,道:“既然師兄今日定是不放過師弟,師弟只好以殘命換取師兄原諒了。”話音未落,一頭狠狠地向地面撞去。

吳毅沉浸在思考之中,起身去扶已經是來不及,眼看劉鶴一頭就要撞在堅硬的青石板上,吳毅情急之下只來得及說一句:“停。”

彷彿晨鐘暮鼓一樣,周圍看戲的弟子耳畔好像有晴天霹靂炸響,靈識裹挾着道韻奔涌而出,將面前的劉鶴止住,但直接受到道韻衝擊,劉鶴直直昏了過去,癱倒在地上,而吳毅道韻離體,心神也是損耗許多,面色一陣蒼白,險些站不穩身子。

這是吳毅第一次將原本僅僅是用於平復煩躁心情的道韻施用於外,吳毅還不知道他爲自己的道韻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從此吳毅的道韻也不再是內用,而是可以內外兼施。

日後吳毅在回憶起這時候時也是十分慶幸,沒有想到道韻修煉上重要一步竟然就這麼邁過去了。

道韻施用於外是金丹真人的重要特徵,似搬山挪海,追星逐日這樣的大神通莫不是道韻的外用,大道至極也,改天換日,開天闢地。

如果說在金丹之下領悟出道韻來還有一些人的話,能夠做到道韻施用於外的卻是寥寥無幾。

似感悟出火之大道道韻之人,用於內則是加快火靈氣的吸收,推進火屬功法的進境,而用於外則是可以將其他異種大道排斥,燒過的東西除非是品質超凡,否則根本看不出原型,如樵工可以輕鬆由木灰中分辨出是由何種木屬燒製而成,便是修士靈火也是一樣,而若是道韻外用,根本看不出來。

似大修士開闢出來的內洞天就是道韻延展,自天地易置了一片和自己道韻相同的天地來。

金丹之下這一步若是邁過,金丹劫不過易事耳,但吳毅現在可不知道這些,眼前劉鶴還癱倒在哪裡,作爲和他最近的人,吳毅的嫌疑可不是一般的重,怎麼也脫不了干係,但在衆人眼中劉鶴更像是被吳毅一嗓子嚇昏過去。

吳毅自己也是這麼認爲的甚至他還懷疑劉鶴是假昏,目的是騙取的他同情,但吳毅以靈識感應過後發現劉鶴氣息細微輕緩,若是假昏,氣息不會是這個樣子,當然也有可能是劉鶴修煉了龜息術一樣的法術,那倒是可能造成這樣的假象了,吳毅爲防被騙,倒是將劉鶴氣血運行也是一同感應過去了,最後才哭笑不得地接受了劉鶴被他“嚇昏”過去的結果。

爲劉鶴注入了一縷靈氣,直通腦門,劉鶴一個激靈,頓時醒了過來,見到自己的囧樣,他連頭都不敢擡起來。

“莫要煩我。”吳毅甩下這麼一句後直接離開,真是鬧心的一件事,以死相逼的把戲都做出來了,也未免太入戲了吧。

劉鶴站起身,連身上的塵土也來不及拍去,注視着吳毅離去的方向,沉默了很久。

待吳毅離開視線後,才隨同伴離開,周圍圍觀的弟子本來就有一部分是劉鶴請來的好友,雖然都是一些酒肉之交,幫不得什麼事,但壯壯聲勢也好,但劉鶴請來的同伴還未來得及指責吳毅不近人情,事情就發生瞭如此戲劇性的變化,他們也是目瞪口呆。

回到自己的洞府,吳毅很快將此事拋之腦後,劉鶴的命運不在吳毅而在其自身,便是有弟子以此事結交於他,也不必和此輩有過多交往。

回來洞府,吳毅總算是可以放心修煉,不必似之前在酒樓一樣除了打坐吐納以外就是背誦經文內容,什麼時候他能夠將鐫刻在識海內的經文抹去時他就算是記誦完全了。

在人煙稠密之地,吳毅都不敢修煉過深,生怕一旦得到晉升時機不安全,不安全不是說有上境人前來打擾,而是人音嘈雜,會讓這難得的契機失去。

搜索識海中鐫刻下的經文,經閣之中他在第一層得到了四本書籍,二層中得到了兩本書籍,每一本都值得好好修煉,先修煉哪個,吳毅略加思索,便作出了自己的決定,影遁。

雖然回到道觀,在王出塵庇佑之下,元氏幾乎沒有趁機暗殺的機會,但吳毅可不會將希望壓在他人身上,增強自己的力量還是十分必要的。

未慮勝,先慮敗,這是吳毅的習慣,將對手看高一些,到時候對手使出一些後手來也不至於措手不及,既然不敵,就要維持一個不敗的名義,在鬥法時,敗了往往就意味着身死道消。

何爲不敗,正面碰撞上沒有被擊敗就是,這需要遁術極爲高明,劍修主修的是劍術,但他們花在遁術上的時間卻不見得會少多少,這就導致其他修士遇上劍修若是戰之不能勝,就會陷入退不能退的局面,最後被生生磨蝕。

吳毅將半開的石門盡數打開,修煉影遁自然是需要光線的,影子的出現就是因爲身體阻擋住了光線射下,沒有肉身的存在影子自然也就沒有了,民間說鬼沒有影子有一定的道理,鬼物最初是厲鬼,乃是陰魂不散加之吸收了部分陰氣才得以化就的,是陰體,光線可以穿過,但一旦鬼物點起陽火,轉陰爲陽,同樣可以形成影子。

看着映射在地面上的影子,吳毅心中默唸口訣,不是特別熟練,這是第一次實踐,以往都只是默背。

隨着口訣如流水般道出,吳毅感到腦海一陣撕裂感,好像要將什麼東西分離出去。

被腦海那股撕裂感折磨地生疼,吳毅感到堅持不下去,就先暫時停了下來,待恢復之後繼續修煉。

如此反覆,口訣就要念完了。

第二百三十九章:心性之變第一千二百零六章:最後一戰(上)第六百章:道統之爭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宿命之意,自身難保第一千零八十章:鯉魚之變,向死而生第九百六十三章:驚人發現第五百五十八章:石碑序文,紀古由來第二百三十章:真陽經,六陽之氣第六百六十章:一戰成擒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小規模衝突第四百一十四章:開門迎客,惡鬼之亂第六百六十九章:責難第三百六十二章:戰事啓第三百六十六章:道丹成,諸事畢第一千一百八一章:強龍壓地頭蛇第一百八十七章:首席易位,舊時落幕第六百三十五章:勝利者的評價(文中附作者注,很長,謹慎訂閱)第五百五十章:授法之始第九十九章:佈局等待第七百二十五章:三道化用第七百七十九章:白澤的疑惑第二百一十四章:白熊隕,致本源第七百一十七章:水陸大法會第六百八十九章:清虛殿聚議第六百八十五章:盪滌業力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根腳之說,算有遺策第三百八十八章:初探四海圖第八百七十章:風向改變第九百九十五章:所謂牽制第一千三百五十章:知天命,老祖現第七百零八章:反噬第七百七十二章:便宜行事第一千零一十九章:痊癒第一千零二十章:渡化第八百八十二章:送寶之風雷扇第五百三十一章:敵人與朋友第一千零三十五章:伴君如伴虎第九百四十章:因果盡除第四百三十三章:黑雲壓城第一百二十六章:鬼物盛宴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詭異的夢境第二百五十七章:再會智天玄,西山封神君第四百一十二章:意志第一百三十六章:真人詢問,雲闔消失第七百零八章:反噬第七十四章:拒討爭點長明燈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小試身手第一百四十一章:小試身手第六百九十八章:元熙之難第一千零八十六章:立誓願第一千零七十三章:推選制進行時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檮杌源流第三百零三章:以鄰爲壑,魔念種子第八百八十八章:劫氣新主六百四十六章:元嬰二重第一百一十二章:言辭交鋒第一千三百一十章:誓言反噬,業力之聚第八百六十五章:不料之變第二百三十一章:戰星羅棋,星空羅盤第三百九十五章:島嶼中央第一百零四章:神秘石像第八百八十三章:上古青木,事畢脫身第一千零三十六章:大閱兵第八百三十五章:地關佛寺第一百一十九章:梳理手段第一百一十一章:綠竹林,綠竹王第七百七十四章:鴻華星源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夢境之會,新約之議第四百四十七章:得失,盈虧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鋼繩起舞第六十一章:四變巔峰內門行第九百零三章:蜃皮敝體,雷光伐邪第一百三十九章:李璧之求第五百五十九章:石碑世界晉升第四十章:平衡勢力劃地盤第七百七十四章:鴻華星源第七百六十五章:智天玄之求第五百三十七章:無暇之淚第六百八十一章:衆生相第九百四十八章:整肅第六百六十九章:責難第四百九十六章:聚兵之議第二百三十二章:實至名歸第九百六十八章:與己鬥乎?第一千零八十二章:更易國勢第九百二十四章:看破詭計第八百三十九章:雲天密林,四戰之地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檮杌源流第七百零三章:鬼毅引路第一百九十章:萬書一冊,橫波峰行第三百六十八章:護身陰魂第七百八十八章:戰和困境第六百七十七章:鉅變,巨亂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重歸祖庭日,靈雨含玄機第八百三十五章:地關佛寺第一百九十一章:東海之濱明玉島第六百二十九章:宣佈名單第五百六十八章:謀脫逃,血胎符第二百九十一章:異獸神靈,神像異變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心生魔障,進止何方
第二百三十九章:心性之變第一千二百零六章:最後一戰(上)第六百章:道統之爭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宿命之意,自身難保第一千零八十章:鯉魚之變,向死而生第九百六十三章:驚人發現第五百五十八章:石碑序文,紀古由來第二百三十章:真陽經,六陽之氣第六百六十章:一戰成擒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小規模衝突第四百一十四章:開門迎客,惡鬼之亂第六百六十九章:責難第三百六十二章:戰事啓第三百六十六章:道丹成,諸事畢第一千一百八一章:強龍壓地頭蛇第一百八十七章:首席易位,舊時落幕第六百三十五章:勝利者的評價(文中附作者注,很長,謹慎訂閱)第五百五十章:授法之始第九十九章:佈局等待第七百二十五章:三道化用第七百七十九章:白澤的疑惑第二百一十四章:白熊隕,致本源第七百一十七章:水陸大法會第六百八十九章:清虛殿聚議第六百八十五章:盪滌業力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根腳之說,算有遺策第三百八十八章:初探四海圖第八百七十章:風向改變第九百九十五章:所謂牽制第一千三百五十章:知天命,老祖現第七百零八章:反噬第七百七十二章:便宜行事第一千零一十九章:痊癒第一千零二十章:渡化第八百八十二章:送寶之風雷扇第五百三十一章:敵人與朋友第一千零三十五章:伴君如伴虎第九百四十章:因果盡除第四百三十三章:黑雲壓城第一百二十六章:鬼物盛宴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詭異的夢境第二百五十七章:再會智天玄,西山封神君第四百一十二章:意志第一百三十六章:真人詢問,雲闔消失第七百零八章:反噬第七十四章:拒討爭點長明燈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小試身手第一百四十一章:小試身手第六百九十八章:元熙之難第一千零八十六章:立誓願第一千零七十三章:推選制進行時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檮杌源流第三百零三章:以鄰爲壑,魔念種子第八百八十八章:劫氣新主六百四十六章:元嬰二重第一百一十二章:言辭交鋒第一千三百一十章:誓言反噬,業力之聚第八百六十五章:不料之變第二百三十一章:戰星羅棋,星空羅盤第三百九十五章:島嶼中央第一百零四章:神秘石像第八百八十三章:上古青木,事畢脫身第一千零三十六章:大閱兵第八百三十五章:地關佛寺第一百一十九章:梳理手段第一百一十一章:綠竹林,綠竹王第七百七十四章:鴻華星源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夢境之會,新約之議第四百四十七章:得失,盈虧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鋼繩起舞第六十一章:四變巔峰內門行第九百零三章:蜃皮敝體,雷光伐邪第一百三十九章:李璧之求第五百五十九章:石碑世界晉升第四十章:平衡勢力劃地盤第七百七十四章:鴻華星源第七百六十五章:智天玄之求第五百三十七章:無暇之淚第六百八十一章:衆生相第九百四十八章:整肅第六百六十九章:責難第四百九十六章:聚兵之議第二百三十二章:實至名歸第九百六十八章:與己鬥乎?第一千零八十二章:更易國勢第九百二十四章:看破詭計第八百三十九章:雲天密林,四戰之地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檮杌源流第七百零三章:鬼毅引路第一百九十章:萬書一冊,橫波峰行第三百六十八章:護身陰魂第七百八十八章:戰和困境第六百七十七章:鉅變,巨亂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重歸祖庭日,靈雨含玄機第八百三十五章:地關佛寺第一百九十一章:東海之濱明玉島第六百二十九章:宣佈名單第五百六十八章:謀脫逃,血胎符第二百九十一章:異獸神靈,神像異變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心生魔障,進止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