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識貨的老先生

儘管“四眼”這樣左說右說,小花還是把玩着手裡的蟋蟀盆不放手。

店鋪裡,貨架、桌子和地面擺放着數百隻蟋蟀盆。老闆正在忙碌爲蟋蟀做清理工作,先用“過籠”把蟋蟀從盆裡請出,用“絨球”粘出蟋蟀盆的排泄物和碎片,然後更新墊紙、用鉗子夾出食扙和水泴進行更換,忙忙碌碌。

老闆也看到了小花的執着,卻故意裝沒看見,不作聲。

小毛想了想,說道:“這樣好了,小花,等我們有錢了再來買,好吧?”

話說到這,小花只好依依不捨的放下了手裡的蟋蟀盆。

出來店鋪,一路上仨人很久都沒有再說話。

“四眼“自知小花不高興,想了想,說道:“有一句俗話說,玩蟲一秋,玩罐一世。”

小花低着頭往前走。

“四眼”又說道:“這些用來盛放、養殖蟋蟀的蟋蟀盆,還有葫蘆、過籠、探筒等蟲具的材料,它們的深淺、寬度等大有講究。但是話說回來,好的蟋蟀罐都身價不菲的。”

小花不理他,也不響。

再往前走,只見一些地攤上很多標價只有五分,或是一毛等低價的蟋蟀。

小毛忍不住說道:“這麼低的價格,老闆還不要虧本?”

“四眼”看看前後左右,這才悄聲說道:“現在市場上的蟋蟀有許多類型。有野生蟋蟀,一般是在野外農田捕捉,這種蟋蟀數量不多,品質好、野性足、鬥性強,價格也高。還有一種是養殖蟋蟀,即在農田的四周用塑料圍起,人工投放蟋蟀卵讓其自然生長,屬於圈養蟋蟀,產量多。在抓捕季節採用灌水方法,使蟋蟀從洞穴逃出浮在水面上,撈起即可。”

小毛對這些信息有些吃驚,問:“還有能這樣養殖的?”

“四眼”點點頭,笑道:“另外,還有人工大棚裡繁殖或大缸裡養殖蟋蟀,也叫‘大白蟲’,一般都是人工投放營養食料。這種蟋蟀體積大,好看不好鬥,價格也就相當低廉。”

一間商鋪口,不時傳過來一陣陣笑語歡聲,很是鬧猛。

仨人瞧着熱鬧,一起趕緊走了過去。

只見有十幾來個人或坐或站或蹲,圍在商鋪門口,正中間一個花白長鬍子的老先生手裡拿了一罐蟋蟀,悠閒地坐在竹椅子上,正在眉飛色舞中氣十足的講解着。旁邊還放着有一根木製的柺杖。

“蟋蟀有“五德”:鳴不失時,信也;遇敵即鬥,勇也;重傷不降,忠也;敗則哀鳴,知恥也;寒則進屋,識時務也。”

等老先生講完,圍着的人羣中有人發問:“老爺子,我就想問問,什麼時候捉的蟋蟀最好?”

“你這一問,就知道是新進來的。”老先生呵呵一笑。

人羣中發出一陣善意地笑聲。

老先生接着說道,“早秋飼養,中秋猛鬥,晚秋嘆息。所以講,那要看你捉蟋蟀做什麼用途了。一般來說,如果就聽個響,隨時能抓,如果是要開斗的,那麼處暑開始抓,白露以後就應該要停手了。因爲天涼,蟋蟀要挖土避寒,牙根鬆了,就不能鬥了。”

接着,底下又有人問,老爺子,你覺得玩蟋蟀的樂趣在哪裡?

老先生笑了笑,說道:“玩蟋蟀有三個過程,選蟋蟀,養蟋蟀和鬥蟋蟀。選蟋蟀爲什麼是樂趣?這是一個驗證你所掌握知識的過程。養蟋蟀是修身養性的。鬥蟋蟀是最後一關,這是一種競鬥,像運動比賽一樣的,很多人要來看,可以激發你的興趣,讓你緊繃。而且可以看到蟋蟀用各種招數來打鬥。

蟋蟀乃蟲,人與其溝通甚難,因此養蟋蟀是件謹慎、耐心、細緻的活兒。蟋蟀買回去後,養很重要,這需要掌握好蟋蟀的鬥齡,如果蟋蟀年齡偏小,牙齒還沒硬,又或者蟋蟀年齡過老,很容易造成誤敗,所以如何掌握鬥齡是很關鍵的一個環節。

老先生說,鬥蟋如果不上戰場,永遠都不知道好壞,必須在競技場上檢驗,才能知道眼力怎麼樣。鬥蟋蟀過程有時快如閃電,沒看清就結束了。但就在這短時間的競技場中,讓鬥蟋人體會到了熱血沸騰的樂趣。

接着有人問:“老先生,你剛纔說蟋蟀天生會武功,什麼‘門派’都有。那麼都有那些門派呢?”

老先生拿起來地上的搪瓷杯,先喝了一口茶水。

“人的武功要師父教出來,蟋蟀的武功卻是天生的。”他抿抿嘴,他開口說道,“它們打架的時候會各種各樣的招法,有的是上去就打你的,有的是等人家過來打防守反擊的。”

蟋蟀打鬥主要靠牙齒。買蟋蟀時,人們拿根芡草在罐子裡撥來撥去,實際上是在觀察蟋蟀的牙齒。“普通人一般只看牙齒的大小,我還要看它牙齒的顏色、形狀、硬度、牙齒開合的敏捷度、開口收口的力度等等。”老先生說。

底下的人笑了笑,希望老爺子能講解更詳細些。

老先生笑了笑,接着說道,蟋蟀分成青、黃、紫三大類顏色,每種的脾氣性格都各不相同。至於蟋蟀屬什麼“門派”、打什麼招數,和它具體的品種有關。

青蟲走路像老虎一樣,身體很軟,一步一個腳印,軟綿綿的,叫“虎步蛇形“。它一般不會主動進攻,都是等你過來我再打你。黃蟲的脾氣是很剛的,走起路來像軍馬跑步一樣,斗的時候它可能會亂打八打,樣樣招數都使出來。紫蟲是烈性的,急脾氣,它會像弓箭一樣躥出來。至於好的紫蟲,要躥得出來,也要停得住。不能一躥出來撞到盆上,頭也撞破了,牙齒也撞癟掉了。動態和靜態都要達到要求,纔是個級別高的。

“當然,這些大類下面還有許多細分的品種,比如紫色類就有黑紫,深紫,慄紫,紅頭紫,金背紫等等。”老先生接着說,“蟋蟀裡面有很多名字,每一個品種要認識它,瞭解相應的脾氣性格,那麼它使什麼招數,你一看就知道了。”

這時候老闆插話,講了一個小故事。

有次,有人送來個“爛衣”給老先生看。所謂“爛衣”,就是翅膀破掉的蟋蟀。

老先生一看,這隻蟋蟀長着一口紅的花牙。

“以前南方人選蟋蟀,牙齒要清爽,白就是白,紅就是紅,認爲牙齒一花就不硬了。其實花的裡面有嫩牙,也有硬牙。這一隻就是超級牙齒。”老闆回憶說,“結果這隻“爛衣”被送到杭州,鬥贏了四隻當地的名蟲,老先生也由此獲得了“牙科醫生”的綽號。

小毛到最後沒忍住,想了想,大聲問道:“老爺子,你說你現在一看就知道蟋蟀厲不厲害,你這種本事怎麼來的?”

“靠經驗、實踐。動腦筋的人,實踐了就有收穫。同樣地,鬥蟋越玩越深奧,玩的時間長了,發生的情況就多,總會有和自己掌握的知識不同的地方,便產生了疑惑,甚至會覺得越玩越不明白,但是這東西,玩上就戒不掉了。”

老先生笑了笑,說道:“如沒有一條好蟲親眼所見,恐一時是很難理解其中含意的,只有見過好蟲,才知道好蟲是怎麼回事,這也就是大家追求好蟲的另一目的所在吧。”

見沒有人再發問,老先生開始坐在攤前挑選蟋蟀。

老闆不厭其煩地打開一隻只簡易蟋蟀罐,讓老先生查看。

老先生不時拿出放大鏡和電筒仔細識別,看了近30多隻蟋蟀只留4只,再從留下的蟋蟀裡認真辨別,最後只花30元買了一隻滿意的蟋蟀離開。

老闆半開玩笑地說:“老先生每次來買蟋蟀猶如挑媳婦,標準要求老高的。”

等老先生起身剛走,小毛朝“四眼”他倆做了一個手勢,悄聲說道:“這是一個識貨的人。跟上去,我們的蟋蟀賣給這樣的人不會吃虧的。”

第177章 挑大樑的機會第318章 第三“喜”第221章 花鳥市場第248章 國營飯店第74章 雨中的黃魚車第250章 包產到戶第59章 陽陽第326章 小紹興白斬雞第58章 爆米花第323章 “搛起來吃掉”第124章 宿舍火鍋第158章 盛夏的江南水鄉第309章 查電話第359章 做個好人第36章 橫渡黃浦江第38章 誤會第236章 喇叭褲第270章 八百壯士第344章 黃浦江的味道第87章 一分銅鈿的艱辛第72章 三林塘肉皮湯第43章 菱角第122章 優化第155章 楊高路的動拆遷第266章 從地下到地上第233章 就差一點第49章 養殖場第307章 淚眼婆娑第134章 動員大會第133章 自己領會第56章 小花爸媽第216章 下海潮第311章 竹園新村第271章 戴着鋼盔頂住!第176章 浦東的眼睛第277章 爲什麼要搞金融貿易區?第255章 珍惜眼前人第51章 老何第233章 就差一點第257章 小花從東北迴來第257章 小花從東北迴來第88章 誰沒有規矩?第200章 乖乖隆地洞第249章 “四眼”的廚藝第260章 上海人讀書有多“瘋狂”?第222章 識貨的老先生第20章 吃生活第103章 意外第232章 好茶第32章 多多學習第351章 深以爲然第296章 能看到希望了的第274章 陸家嘴的形成第55章 困難於斯第265章 “ 西服熱”第338章 初一拜年第168章 第一次第317章 黃浦江邊有個爛泥渡第289章 美則美矣第2章 坐柴油船第363章 門當戶對第123章 “未雨綢繆”第111章 委屈與隱忍第322章 傷腦筋的養豬場第252章 “了不得呀!”第225章 蔥油餅第233章 就差一點第228章 瑪瑙螺第302章 沒有結果第69章 夜談第307章 淚眼婆娑第28章 炒青菜第345章 賣蘭花的老太太第162章 老友相見第259章 排隊買“好書”第266章 從地下到地上第182章 包餃子(元旦快樂)第222章 識貨的老先生第119章 晨練第254章 參股第39章 囁嚅第64章 擔心第221章 花鳥市場第249章 “四眼”的廚藝第103章 意外第40章 關係第128章 兩個擔心第326章 小紹興白斬雞第195章 虎頭奔第63章 星期日工程師第30章 橋何名歟?第299章 羅山立交紀念章第298章 巨浪潮頭第15章 爛泥渡路第321章 遭罪的“四眼”第32章 多多學習第344章 黃浦江的味道第71章 鋼宗鑊子第63章 星期日工程師
第177章 挑大樑的機會第318章 第三“喜”第221章 花鳥市場第248章 國營飯店第74章 雨中的黃魚車第250章 包產到戶第59章 陽陽第326章 小紹興白斬雞第58章 爆米花第323章 “搛起來吃掉”第124章 宿舍火鍋第158章 盛夏的江南水鄉第309章 查電話第359章 做個好人第36章 橫渡黃浦江第38章 誤會第236章 喇叭褲第270章 八百壯士第344章 黃浦江的味道第87章 一分銅鈿的艱辛第72章 三林塘肉皮湯第43章 菱角第122章 優化第155章 楊高路的動拆遷第266章 從地下到地上第233章 就差一點第49章 養殖場第307章 淚眼婆娑第134章 動員大會第133章 自己領會第56章 小花爸媽第216章 下海潮第311章 竹園新村第271章 戴着鋼盔頂住!第176章 浦東的眼睛第277章 爲什麼要搞金融貿易區?第255章 珍惜眼前人第51章 老何第233章 就差一點第257章 小花從東北迴來第257章 小花從東北迴來第88章 誰沒有規矩?第200章 乖乖隆地洞第249章 “四眼”的廚藝第260章 上海人讀書有多“瘋狂”?第222章 識貨的老先生第20章 吃生活第103章 意外第232章 好茶第32章 多多學習第351章 深以爲然第296章 能看到希望了的第274章 陸家嘴的形成第55章 困難於斯第265章 “ 西服熱”第338章 初一拜年第168章 第一次第317章 黃浦江邊有個爛泥渡第289章 美則美矣第2章 坐柴油船第363章 門當戶對第123章 “未雨綢繆”第111章 委屈與隱忍第322章 傷腦筋的養豬場第252章 “了不得呀!”第225章 蔥油餅第233章 就差一點第228章 瑪瑙螺第302章 沒有結果第69章 夜談第307章 淚眼婆娑第28章 炒青菜第345章 賣蘭花的老太太第162章 老友相見第259章 排隊買“好書”第266章 從地下到地上第182章 包餃子(元旦快樂)第222章 識貨的老先生第119章 晨練第254章 參股第39章 囁嚅第64章 擔心第221章 花鳥市場第249章 “四眼”的廚藝第103章 意外第40章 關係第128章 兩個擔心第326章 小紹興白斬雞第195章 虎頭奔第63章 星期日工程師第30章 橋何名歟?第299章 羅山立交紀念章第298章 巨浪潮頭第15章 爛泥渡路第321章 遭罪的“四眼”第32章 多多學習第344章 黃浦江的味道第71章 鋼宗鑊子第63章 星期日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