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談笑有鴻儒

耳的戰號,它仍然還在被吼叫,震天的咆哮聲如雷,銀白襯托而出有說不出的礙眼。

“先秦餘孽!”

沒有咬牙切齒的表情,亦沒有太多的做作,惟有一絲輕蔑掛在張隆的臉上,他早已經探清楚呂炎的來歷,無論是對呂炎還是蒙詔都有一種看不起的態度在內。無它,漢滅得秦,就不懼怕先秦遺民,若不是因爲匈奴的崛起,漢國早應該派軍隊將先秦人剿滅。尚有……呂炎和蒙詔有一點能耐斷然不會被林斌輕易收服。種種點點,漢國的官員自是不會把先秦將領放在眼裡。

“去人譴問,‘遼族’來將何人。”

張隆忘掉一個事實,長安派往遼地的使節團纔剛剛到達饒樂水,還沒有正式向林斌頒佈漢國天子的詔書,目前漢國還沒有在官面上承認林斌自立,亦沒有將遼王的稱號冠到林斌頭上,這番宗主國的作態很沒有必要。

漢國打死也不會承認所謂的漢族,更不會讓林斌坐實漢王的尊稱,既然林斌要盤踞遼地,漢國想當然耳的稱呼林斌的勢力叫遼族,以宗主國的身份封了一個遼王的稱號。在某些人想來,林斌應該會屁顛屁顛的接受賜號,不會太在意名稱,畢竟漢國承認自立的事實比什麼都重要。

有一悍將策馬而出,馬蹄踏動雪地掀起積雪,一路馳騁留下一排蹄印,戰馬之上雄赳赳地騎士緊勒繮繩。戰馬前蹄楊空‘嚕律律’的出聲咆哮,他長矛前指,雄厚聲道:“來將通名!”

此人姓李名澤,是李息的堂弟。李澤長年在上谷郡服役,原先效命於李廣帳下,雖剛過弱冠之年卻是久經戰陣。自有一股屬於軍人的精悍氣勢。

李澤會來到右北平郡有一段小故事,原本在太尉屬的預定安排下李息應該被調到右北平郡任都尉一職,但是由於林斌的突然崛起,烏桓方面地壓力降低;上郡、北地郡方向的壓力劇增,使得李息不得不留在西線。

但凡任何調動必然會牽扯到一些世家門閥的利益,世家門閥子弟每一次被外調總是一次機遇,混資歷的同時世家門閥等於在外面增添一塊賺錢或是增加影響力的勢力範圍,世家門閥對自家子弟的任命自然十分看重。

李氏門閥早已經從某些渠道知曉李息的歸屬。他們會預先做一些準備,然而任命取消了,耗費的金錢以及一些看不見地努力落空,任誰都不會無動於衷,自然而然的就想要得到一些好處,上位者爲了平衡往往也會做出一些補償,李澤的到來正是太尉屬對於李氏門閥的補償。

故事不僅僅是故事,它裡面包含太多,李澤不明白裡面的含意,張隆卻是非常明白。這也正是張隆爲什麼在李澤初來咋到,還沒有接過右北平郡都尉史一職時將李澤帶出來。

“他(李澤)的堂兄與林斌乃是友袍。”

一句平淡的話,它又是被說的那麼詭異。啥叫友袍?那是有過過命交情卻不同處一個勢力的戰友。這話說的也沒有錯誤,林斌確實是與李息並肩作戰過,兩人之間地交情因爲蘇信之死這件事情曾經還是同盟,按照這個時代人們的觀念。無論如何林斌都應該賣一分面子給李息。

孫平面罩之下的嘴角勾了起來,覺得那個單騎而出的漢軍有些意思。他沒想過要出去喊一嗓子增加自己的名氣,輕輕一揮手,蒼涼的號角在雪地裡被吹響,將張隆一羣人圍起來地騎兵撤圍,快速而又井然有序地列隊。

“若張隆起疑,該將如何?”孫平臉色一肅,他半眯着眼睛看向那個一身布衣的男子。

這名男子沒有名字。他只有一個代號‘十三’,歸屬南衛節制,是先秦埋伏在漢國的一名暗探。他將身軀縮了縮,像是要躲到後面去。“此非小人之過。”

這支騎軍的任務不是來接張隆,他們之所以出現在這裡是因爲要用大的動靜吸引漢軍斥候的注意力,創造機會讓章廉率領的騎軍進行穿插迂迴,算是在爲整個大戰略服務。

如果沒有錯誤的話,林斌給呂炎地命令是率領十萬軍隊進逼漢國,用強勢的姿態迫使漢國做出讓步。什麼纔算是讓步?定義實在太模糊了,正是因爲模糊,呂炎纔有自由發揮的空間。其實呂炎比誰都明白林斌在想什麼,林斌不想繼續和漢國糾纏下去想把漢國打疼了,打出幾年的和平來。

李澤見自己一喊,對方地主將沒有出現,包圍的騎兵進行撤圍,很明顯地愣了一下,那杆前指長矛的矛尖抖了抖。他自認武力超羣,同時也認爲太守派自己出來是想給對方來個下馬威,對方的退讓是事先沒有想到的事情,有點失望又有點懷疑傳言是否屬實,很想大吼一嗓子:善戰的虎豹騎軍何在!?

漢國的邊防軍曾經都以虎豹騎軍的善戰爲榮,時刻把林斌出自邊防戍卒掛在嘴上,並對此感到十分驕傲,然而虎豹騎軍已經不存在,時過境遷的如今,那些崇拜林斌的戍卒尷尬着、難堪地接受了一個事實,他們崇拜的對象在不知不覺間竟是成了自己的敵人?

這個世界太奇妙也太瘋狂,人們總是無法知道在下一刻會發生什麼……

張隆回頭看一眼緊緊跟在身後的車廂,車廂的車窗被微微推開一個空隙,從縫隙可以看見一雙明亮的眼睛好奇而又有些緊張地注視外圍的騎兵。張隆對旁邊的隨從說了些什麼,隨從跑向車廂,不一會兒車窗被合上。

張隆伸手摸了摸懷裡密盒,嘴上卻是在苦笑,他不排斥使用小手段但卻認爲離間計只有在特定地條件下才能被執行。想要離間林斌與呂炎的關係不是不可行,但是……現在纔想去

行嗎?或許就像某位高高在上的人說的那樣:不求一求掀開一絲縫隙。

“離林斌召開所謂的多國會議還有幾日?”

“回郡守大人:尚有五日。”

明眼人都知道林斌派呂炎來是想幹什麼,張隆只求拖延五天,只要李廣到達西林。在那個什麼多國會議上代表漢國天威進行發言,以漢國的雄厚實力爲後盾必將震懾住遼地諸國,使團再在暗地裡運作一番……如果進行順利地話?遼地諸國得到漢國支持的承諾去對付林斌,一切就太完美了。

孫平似乎聽見誰在喊什麼東西,他沒有轉頭探顧仍是直勾勾地盯視李澤……座下的戰馬。看馬不看人多個性啊?

五軍有一條荒謬的辨識無力的看法,將領們最愛做的事情是攀比誰的戰馬較好,戰馬是一名武將的生命,五軍之中還有一條不成文地規矩。誰的戰馬越好就說明那名將領的武技較高,這還是在石堰城形成的觀念。那些個有資歷的將軍們現在還是死死記住林斌的一個承諾,時刻幻想着哪天能得到絕影的種……

“那匹馬快趕上小武的坐騎了。”

這一刻,數十名原本臉色還算嚴肅的騎兵眼角開始抽筋,他們還以爲自己的將軍能說點什麼,沒想蹦出來一句無比損人地話。必需說明的是,孫平嘴巴里的小武只是一名騎兵隊率,堂堂漢國的猛將騎的戰馬只堪一名隊率的坐騎相比,可見漢國真地非常缺少好的戰馬。

一名着白袍的騎士策馬而來,他抱拳道:“貞校尉已至!”

孫平剛要做出表示。漢軍那邊卻是策出一騎,他目光下意識地看向那名漢軍騎士的戰馬,這次他竟是稍微一愣,眼瞳很明顯地收縮了一下,心道:“就是此人?”,他沒有再看。而是向傳令兵說道:“讓開道路。”

轟鳴的馬蹄聲重新被奏響,列隊的騎兵很是整齊地策馬讓開主道,這剛一讓開,一隊大約五千人的步軍邁着整齊的軍步震踏雪水開了進來,走在最前面地是一整隊的持旗手,五十杆顏色不一的旗幟隨風飄揚,看去霎是眼花繚亂。

張隆等人可沒見過這場面,他們有些發怵地彼此相視。根本不知道‘遼軍’玩的是哪一齣。

行軍踏步地持旗方陣很突然地向左右兩邊裂開,一隊怪異的步兵出現在所有人的視野裡面。這些步兵光着膀子只穿一條毛茸茸的束褲,他們手上的長槍隨着踏步前進而在一動一動,每杆長槍的槍頭連接處都繫有一團白色的纓須。數量極多的士兵排列着整齊前進看去十分賞心悅目又不失雄壯威武,這支步軍直到離漢軍五百步時才停下來。

孫平目光收了回來,“我們走!”

張隆看到光着膀子的士兵第一個反應是發愣,隨後是驚訝,再來是習慣性的不屑……。他有注意到對方的騎兵默不作聲離開,知道這些騎兵不是來迎接自己時,他有點憤怒的認爲呂炎不會待客。

“他們不冷嗎?”

不知道是誰在問,那個人只得到一個冷哼作爲迴應。

一路的行走實在沒什麼好提,張隆到達呂炎駐軍的所在地時發現原來不止是那支迎接自己的步軍‘粗痞不堪’,原來‘遼軍’的將士都喜歡在冬天光着膀子。

張隆原以爲呂炎會在轅門之前高規格的迎接自己,沒想轅門之前除了站崗的士卒竟是顯得極其冷清,他們足足在外面愣是站了半個時辰都沒有人出來接待一下,有些漢國官員實在看不下去,在張隆的默視下出口成髒,吵吵鬧鬧起來。

軍營之前喧譁,這本就是張隆示意而爲,是個人都講究臉面問題,國家更需要臉皮,呂炎怠慢張隆就是不給漢國臉面,斯文如張隆也是火冒三丈。張隆縱容下屬謾罵不是要討回什麼公道,而是一種作態也是一種警告。

呂炎正躲在不起眼的地方看漢國來人在轅門外作態,旁邊一名小校得到示意離去,沒過一會軍營之內響起了三聲戰鼓聲……

吵鬧聲停了下來,一些剛剛罵得起勁的官員趕忙整理亂了的衣服,他們依照品階列隊,伸長脖子向軍營裡望,沒想盯了老半天,除了‘遼軍’士卒操練的聲音加大了幾倍,竟是一個人都沒有出現。

李澤龍行虎步地走向張隆,問道:“呂炎如此輕待我等,是何用意?”

張隆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竟是看向陸彥,他見陸彥亦是一幅受辱的表情,仔細觀察一下發現陸彥不像是在作態,他心下略鬆,終於回答李澤:“故意怠慢乃是要氣走我等。本太守偏偏不走,那先秦餘孽能奈我何!?”

李澤皺眉了,他很想單騎而上直接破門而入,這也符合一名武人的直接,只是他不能,這一趟不是來用刀子殺人,是用嘴巴殺人。

陸彥很自覺的退開。

張隆說道:“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本太守有的是時間,那先秦餘孽卻是沒有時間,小小風雪如何能逼退本太守?”

李澤很自然的選擇沉默了,原因?他沒聽懂張隆在念叨什麼東西。而似乎他現在才記起張隆是儒士,在民間享有大名,不過近兩年右北平郡在張隆的治理下似乎不怎麼樣……

如果呂炎聽到的張隆說的話肯定大喜,他的整個大戰略正是建立在右北平郡太守不在管轄區內,一郡之太守不在只剩下一名都尉畢竟會出現許多漏洞,而這些漏洞會給呂炎創造機會——吞下漢國一個郡的機會!……

第262章 一子定棋第177章 揮軍東顧第221章 諸多巧合與……到達遼東(下)第292章 當習慣成自然……第152章 滔天怒火第247章 那隻黑手(下)第15章 武帝元年第140章 爭相握刀第281章 一觸即發第31章 令人心寒第238章 那聲咆哮(上)第28章 歹毒心計第39章 僧多妞少第177章 揮軍東顧第15章 武帝元年第83章 有聽沒懂第180章 排兵佈陣第32章 重重誤會第5章 私心己欲第84章 痛徹心扉第59章 人有貪慾第97章 七部聯軍第302章 武將的天職?第235章 有容乃大第88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238章 那聲咆哮(上)第231章 大軍壓境(下)第3章 燥熱的夜第194章 沒完沒了第153章 始料未及第227章 蠻橫一把第55章 時機成熟第149章 看似死局第230章 大軍壓境(上)第73章 接戰在即第286章 舉族皆兵第22章 下位者卑第208章 看不見的彩虹第277章 峰迴路轉第126章 運籌帷幄第144章 竭盡所能第72章 迎難而上第108章 天子詔書第174章 一鍋亂粥第247章 那隻黑手(下)第127章 強盜來襲第255章 良將無兵第217章 束手無策第66章 不搶則死第248章 小人物的猜想第8章 飛將之子第194章 沒完沒了第168章 一騎當千(中)第118章 整軍備戰第261章 平分漢國……?第12章 秦皇傳說第230章 大軍壓境(上)第230章 大軍壓境(上)第284章 擴張與進步第290章 這是戰爭!第164章 錯綜複雜第2章 切膚之恨!第88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228章 老實人耍陰的……更毒!第229章 永無止盡的……苦笑!第4章 遍地黃沙第5章 私心己欲第261章 平分漢國……?第268章 大勢所趨第74章 步步搶先第293章 翹首以盼第3章 燥熱的夜第216章 人與野獸第126章 運籌帷幄第141章 善戰知名(上)第65章 無窮壓力第183章 瞞天過海(下)第264章 擇時而待第179章 一代梟雄第255章 良將無兵第288章 冬去春來第261章 平分漢國……?第106章 是福是禍?第296章 非不願爲;實不可爲第28章 歹毒心計第232章 談笑有鴻儒第26章 威武之軀第247章 那隻黑手(下)第120章 兵鋒戰策第258章 明槍暗箭第285章 烏孫人的渴望第3章 燥熱的夜第230章 大軍壓境(上)第35章 鐵石心腸第144章 竭盡所能第119章 身許汗青事第213章 強權的好處第7章 悍如鬼神第73章 接戰在即第77章 弄女剁男
第262章 一子定棋第177章 揮軍東顧第221章 諸多巧合與……到達遼東(下)第292章 當習慣成自然……第152章 滔天怒火第247章 那隻黑手(下)第15章 武帝元年第140章 爭相握刀第281章 一觸即發第31章 令人心寒第238章 那聲咆哮(上)第28章 歹毒心計第39章 僧多妞少第177章 揮軍東顧第15章 武帝元年第83章 有聽沒懂第180章 排兵佈陣第32章 重重誤會第5章 私心己欲第84章 痛徹心扉第59章 人有貪慾第97章 七部聯軍第302章 武將的天職?第235章 有容乃大第88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238章 那聲咆哮(上)第231章 大軍壓境(下)第3章 燥熱的夜第194章 沒完沒了第153章 始料未及第227章 蠻橫一把第55章 時機成熟第149章 看似死局第230章 大軍壓境(上)第73章 接戰在即第286章 舉族皆兵第22章 下位者卑第208章 看不見的彩虹第277章 峰迴路轉第126章 運籌帷幄第144章 竭盡所能第72章 迎難而上第108章 天子詔書第174章 一鍋亂粥第247章 那隻黑手(下)第127章 強盜來襲第255章 良將無兵第217章 束手無策第66章 不搶則死第248章 小人物的猜想第8章 飛將之子第194章 沒完沒了第168章 一騎當千(中)第118章 整軍備戰第261章 平分漢國……?第12章 秦皇傳說第230章 大軍壓境(上)第230章 大軍壓境(上)第284章 擴張與進步第290章 這是戰爭!第164章 錯綜複雜第2章 切膚之恨!第88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228章 老實人耍陰的……更毒!第229章 永無止盡的……苦笑!第4章 遍地黃沙第5章 私心己欲第261章 平分漢國……?第268章 大勢所趨第74章 步步搶先第293章 翹首以盼第3章 燥熱的夜第216章 人與野獸第126章 運籌帷幄第141章 善戰知名(上)第65章 無窮壓力第183章 瞞天過海(下)第264章 擇時而待第179章 一代梟雄第255章 良將無兵第288章 冬去春來第261章 平分漢國……?第106章 是福是禍?第296章 非不願爲;實不可爲第28章 歹毒心計第232章 談笑有鴻儒第26章 威武之軀第247章 那隻黑手(下)第120章 兵鋒戰策第258章 明槍暗箭第285章 烏孫人的渴望第3章 燥熱的夜第230章 大軍壓境(上)第35章 鐵石心腸第144章 竭盡所能第119章 身許汗青事第213章 強權的好處第7章 悍如鬼神第73章 接戰在即第77章 弄女剁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