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晉江原創發表

117晉江原創發表

秦老尚書親自上門跟宋榮說親事。

宋榮一臉爲難,嘆,“恩師相中了我那小女,是小女的福氣。只是,如今經此事,我也只願給小女找個一心一意的老實人罷了。”這話,當然假的很。閨女又沒**,連仁德親王殿下都說了他家閨女冰清玉潔,何況,如今又是縣君,爵位不高,到底體面。他宋子熙也是正經的子爵大人了,一旦身子養好重回朝綱,不怕閨女沒一門好親!若是那些挑剔他閨女的人家,他萬不能叫閨女嫁進去!秦崢是不錯,不過,他是嫁閨女,又不是跳樓大甩賣,斷沒有一口應下的道理。而且,宋榮爲人處事,向來是,苦可以吃,氣不能受!何況,嫁女兒更不同於他事。

女兒本身沒什麼錯處,再者說了,女兒不同於尋常閨秀,宋嘉言的本事,宋榮很清楚,他是絕不會把女兒嫁給一個會辱沒自己女兒的人的。哪怕坐產招夫,婚事上也不以叫女兒委屈受苦。

秦家是來求娶,哪怕是老尚書出面,他宋子熙也要拿捏一下架子的。

秦老尚書笑,“不怕子熙你惱,阿崢對言丫頭,實則一片癡心癡意。就是我與你師母,看言丫頭也如親孫女一般。”說着,秦老尚書嘆口氣,“言丫頭樣樣好,我拿她當個孫女,她如今受了許多苦,我也心疼的很。要我說,還要是要給她找一門知根知底,肯疼她的人家兒纔好。我們家,你是知道的,家中子弟少有納小,阿崢,並不是有什麼花花腸子的人。我就敢跟你作保,他對言丫頭,定是一心一意。”想想自己孫子對於宋嘉言的執着,宋嘉言既有縣君身份,見識上頭也高人一等,以後定能幫夫,秦老尚書亦是想成全孫子這一番念頭。

聽秦老尚書連“一心一意”的話都說了,宋榮終於道,“阿崢是個懂事的孩子,我心裡待他亦如子侄。只是,我那丫頭傷勢未愈……”

“咱們先把親事說定了,就是晚幾日,阿崢也願意等。”

宋榮總要給秦老尚書幾分面子,何況,他心裡也囑意秦崢,終於不再拿架子,笑道,“學生聽恩師的。”

秦老尚書笑,“好,明日我叫你師母過來一趟,咱們口頭定下,也要跟家中老太太、太太說一聲纔好。”

宋榮無有不應。

當晚,宋榮去瞧了回宋嘉言。

宋嘉言正在看書,較之先時,宋嘉言消瘦許多,宋榮心下暗暗嘆氣,坐在女兒牀頭,打發了丫環婆子下去,方問女兒,“腿還疼嗎?”

“已經好多了。”

“人這一輩子,長的很,幾十年不是那樣容易過的。”宋榮溫聲道,“總有許多事是無可奈何的。吳雙的事,怪我看走眼。”

宋嘉言眼睛微澀,卻是沒有落淚,道,“怎麼能怪爹爹呢?爹爹一直想給我找一個最好的男人。是我沒有聽爹爹的話,我是想着,早晚都要成親,我希望他能更喜歡我一點。”結果被人從頭涮到尾。

宋榮道,“小女孩兒都有這種熱情。我年輕時,也曾經喜歡過一個女孩子。她不像你這樣明媚能幹,不過聰慧天真,慧質蘭心,於詩詞上頗具天分,常有雅詞慧句。那時,我剛考取解元,從老家出來,其實沒什麼見識,一見她便如見天人。我與她的兄長是至交好友,她父親願意將她許我爲妻,我心裡很歡喜,卻沒有應。”

“在你們小女孩兒的眼裡,或許令人可鄙吧?”

“爹爹說的是李家伯父的妹妹嗎?”

宋榮並沒有回答,反是道,“很早我就明白這個世間的模樣,家裡有寡母,下面有你二叔。儘管有滿腹才學,若無權勢,將來一個六品翰林就能把人在任上熬死。我清楚自己的才學,也明白只要運作得當,我能有更好的親事。於是,就拒絕了。”

“後來,我娶了你母親,我那時年輕氣盛,心裡難免有些傲氣。你母親是侯府受寵的嫡女,嫁我算是下嫁了。她與你祖母不大和得來,當我明白要珍惜她時,她又過逝了。”宋榮嘆道,“傷心了,便將傷心壓在最心底。後悔了,就得朝前看。被人傷害算計,有本事,就去算計回來,若無本事,只得忍下去。忍到有本事還之以顏色的時候,若一直沒這個本事,便忍一輩子。”

“我的人生,就是這個樣子。”宋榮淡淡道,“外頭人說我少年便得志,其實想一想,我這幾十年,歡喜的時候反而少。”

“這並不是抱怨,上蒼對我足夠公平,起碼,我的付出,都得到了回報。但,我都如此,可想而知常人了。如咱家這些賣身的奴才奴婢,莊子上的佃戶,街上奔走庸碌的人,日子依舊照樣過。”宋榮取手宋嘉言手裡的書,道,“把身子養好,打起精神來,我已經應了秦家的親事。”

宋嘉言微驚,望向宋榮。

宋榮道,“秦崢對你一片癡心,你是知道的。我權衡過了,你嫁他最好。關鍵,他足夠喜歡你。”

“好。”

是啊,嫁秦崢,也挺好的。

起碼,他足夠喜歡我。

宋榮見宋嘉言應的痛快,笑道,“明天秦家老太太過來,我估摸着她會來瞧瞧你。我跟秦家說了,你現在的身子,得晚些日子成親。兩家先口頭定下,待你身子大安,再正式定親。”

宋嘉言點頭。

宋家應了親事,這讓秦崢歡喜異常。

若不是第二日要去翰林院當差,秦崢真想陪着祖母、母親親去宋家。秦崢還隱晦的提醒了回祖母,千萬看着點兒自己的親孃秦三太太,莫說出什麼不得體的話纔好。

秦老太太哭笑不得。

秦家人要來的事,宋榮早跟老太太與小紀氏打過招呼了。

老太太想了想秦家,說,“好,不錯,給丫頭定下吧。可靠。”最後一句方是關鍵。

小紀氏則私下與丈夫商量,“語姐兒與楊家的親事可怎麼辦?”

宋榮奇怪,“什麼怎麼辦?當初早把親事應了,難道因楊大將軍爲國盡忠,就不算了不成?”讀書人重諾,楊徵死的有些冤,只是,連自己都受了吳家混賬的矇騙,險些把閨女嫁給反賊。楊徵雖有失察之責,不過,他素來忠心,人又死了,昭文帝並未深究,爲了穩定禁衛軍,還賞了楊家奠銀。

宋榮也知道楊徵一死,楊家勢力大不如前。但,說定就是說定,他斷做不出毀諾之事來。

見丈夫不大高興,小紀氏忙道,“我是想着,守孝得三年呢。何況,與語姐兒的親事並未正式定下。”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宋榮沉聲道,“當時我口頭已經應了,守孝三年怕什麼,語姐兒年紀又不大,正好晚兩年出嫁。楊輝如今已有武舉人功名,將來考個武進士,功名前程就都有了。此事莫要再提,定了就是定了。你不準同語姐兒說半個不字,讓她安安分分的嫁到楊家,以後有她的福氣。”

小紀氏低聲應了。

宋榮還在養身體,沒空與小紀氏生這等氣,便去杜月娘那邊歇着去了。

兩位老太太說話都挺和氣,畢竟兩家聯姻是喜事,沒的找不痛快,那就不是結親的意思了。就是秦三太太也笑眯眯的,無他,來前兒秦老太太已經悉數對她說了,如今宋嘉言是縣君,有爵位的貴女,宋家又是子爵府,門第比秦家還高了三分,娶了宋嘉言的若干好處,秦老太太與兒媳婦唸叨了數遍,大意就是宋嘉言是最好的選擇。便是秦三太太質疑宋嘉言的清白,被婆婆唬着臉罵了一頓,秦三太太也不敢亂想了。如今來了宋家,言語舉止都很得體。

說了一時的話,秦老太太誠摯的說,“昨兒我聽說言丫頭傷着了,把我心疼的了不得。咱們家的閨女,金尊玉貴的長大,何曾吃過這種苦?我平日裡瞧着她們姐妹與我的親孫女是一樣的,如今言丫頭可好?”

宋老太太一臉擔憂,嘆,“我讓她們太太每日給她滋補,如今臉色好多了。不是我吹牛,我這丫頭,心性脾氣,樣樣都好。只是今年不大順當,犯小人,我在菩薩面前給她求了籤,還是上上籤!說過了這道坎兒,以後就事事順遂啦。”

誇自己孩子誰不會啊。秦老太太笑,“若是丫頭還好,我這腿腳還俐落,不如我去瞧瞧她,只怕打擾她養病。”

昨日兒子已打過招呼,宋老太太早在心裡排練過了,笑,“不會,丫頭好多了。我陪老姐姐一道去。”

秦老太太笑稱好。

一行人這就起身往宋嘉言院中去。

知道秦家人要來,樑嬤嬤稍稍的給宋嘉言收拾打扮了一下,當然,絕不是那種金璧輝煌的打扮,只是將頭髮梳整齊,用一隻小玉簪固定,換了件蜜合色的夾襖,襯得臉色也稍稍好看了些。

秦老太太等一到,宋嘉言雙手疊放在腿上,上身微微前傾,溫聲道,“祖母、老太太、太太、三太太,恕我不能下去見禮了。”

“不必多禮。”秦老太太見宋嘉言消瘦憔悴,也有幾分心疼,與宋老太太攜手近前坐了,嘆道,“我的丫頭,怎麼傷成這樣了?好在聽御醫說,你這傷還無大礙,只要好生將養,很快就能痊癒了。”因宋嘉言有病在身,病人忌諱大呼小叫,秦老太太也不是那等咋咋呼呼的性子,她眼中含笑,慈和無比,道,“如今我來瞧你,待你好了,過去給我請安吧。”

宋嘉言溫聲道,“是。”

一時,樑嬤嬤帶着丫環捧上茶來,宋老太太接了一盞遞給秦老太太,笑,“老姐姐嚐嚐,這是老梅庵的師太叫人送來的。可惜丫頭傷着,御醫說少喝茶,她就各院兒送了些,倒叫我們享了口福。”當初老梅師太令宋嘉言與秦崢一道進去,只是不想將救駕之功盡付秦家,卻未料到後面的事。救出昭文帝后,老梅師太便又回了老梅庵修行,至於吳家兄弟做過她梅林守林人之事,老梅師太根本未曾在意。她這把年紀,該看破的,早看破了。只要問心無愧,若是昭文帝懷疑什麼,隨他去懷疑好了。倒是宋嘉言回來後,老梅師太差人送了些東西到宋家。

既是老梅庵的茶,大家嚐了嚐,都贊茶好。

秦老太太倍加覺着,這門親事結的不錯!她是過過苦日子的實在人,當朝民風不比前朝,拿女人不當人。連長公主都能和離,再者說了,宋嘉言是清白的,還有老梅師太這趟關係,自己身上也有貴女爵位,還有宋家……秦老太太愈發的慈和,拉着宋嘉言的手說了好久的話,最後道,“我這把年紀,雖然不比你們琴棋書畫的有學問,到底多活了幾十年,有些個小見識。你今年哪,有些多災多難的,我正好有件寶貝,送你壓驚。”說着,秦老太太自袖管兒裡摸出一個大紅錦緞包着的彌勒佛的玉墜來,羊脂玉,微微泛着通透的玉光,一看便知是上品之物。秦老太太說,“我小時候,就是個七災八難的,這還是我祖母傳給我的。如今,我傳給你,保佑你平平安安的。”

宋嘉言連連推辭,“這怎麼成?太珍貴了。”東西值多少銀子其次,關鍵,太有紀念意義了。

秦老太太執意給宋嘉言掛脖子裡,笑道,“你若有什麼孝敬我的東西,現在孝敬了我如何?”

樑嬤嬤捧出一支寶石金釵,秦老太太妥當的收好,意味深長道,“我盼着你平安,以後長長久久的給我請安。”

宋嘉言低頭做個羞澀狀,沒有說話,屋裡的人都心照不宣的笑了起來。

秦三太太一面笑,一面覺着,宋嘉言這樣一病,倒有了幾分可憐可愛,性子也柔軟多了。

小紀氏卻是心下發酸,原本覺着楊家好,誰曉得楊大將軍這般命短,一命嗚呼不說,家中子弟並無高官顯爵,日後也不知是個什麼境地?自家閨女嫁過去,還不知要怎麼吃苦呢!想一想就心疼!宋嘉言雖是倒了大黴,偏生又得了秦家這一樁親事,秦崢探花出身,秦家如今也有了爵位,越發興旺了!真是好命!

想着女兒的前程,小紀氏越發的心下發酸。更不用提如今丈夫有了一等子的爵位,可是能傳好幾代,偏生自己兒子是次子,爵位的毛都摸不着半根,倒是宋嘉讓傻大個兒,怎麼這般好命呢!

小紀氏就這樣胡思亂想的聽着兩位老太太寒喧,一直到秦家人告辭,小紀氏親送了人出去,猶是心緒難平,種種鬱悶,難以言喻。

131 晉江原創發表108 晉江原創發表第15章 兄弟姐妹142 晉江原創發表143 晉江原創發表81 晉江原創發表80 晉江原創發表158 晉江原創發表第14章 心思客至辛竹箏125 晉江原創發表16 醉酒111 晉江原創發表144 晉江原創發表160 晉江原創發表99 晉江原創發表133 晉江原創發表159 晉江原創發表第14章 心思客至辛竹箏101 晉江原創發表72 晉江原創發表66 晉江原創發表148 晉江原創發表169 晉江原創發表157 晉江原創發表18 捱揍71 晉江原創發表34 晉江原創發表第21章 嫡庶臉面立場157 晉江原創發表100 晉江原創發表160 晉江原創發表11 宋嘉讓的信40105 晉江原創發表145 晉江原創發表69 晉江原創發表3656 晉江原創發表44132 晉江原創發表58 晉江原創發表25 最後一刀30162 晉江原創發表110 晉江原創發表162 晉江原創發表146 晉江原創發表42 晉江原創發表136 晉江原創發表144 晉江原創發表106 晉江原創發表161 晉江原創發表153 晉江原創發表27 晉江原創發表41 晉江原創發表33 晉江原創發表88 晉江原創發表170 晉江原創發表4489 晉江原創發表129 晉江原創發表151 晉江原創發表9 宋嘉言的蹊徑59 晉江原創發表60 晉江原創發表116 晉江原創發表112 晉江原創發表129 晉江原創發表23 這一刀45 晉江原創發表20 奇葩章家40155 晉江原創發表155 晉江原創發表101 晉江原創發表79 晉江原創發表113 晉江原創發表第13章 辛家打臉神經171 完結章35166 晉江原創發表26 晉江原創發表124 晉江原創發表11 宋嘉讓的信172 番外81 晉江原創發表153 晉江原創發表167 晉江原創發表50 晉江原創發表145 晉江原創發表42 晉江原創發表123 晉江原創發表74 晉江原創發表150 晉江原創發表89 晉江原創發表29 晉江原創發表10 老太太的改變128 晉江原創發表第13章 辛家打臉神經
131 晉江原創發表108 晉江原創發表第15章 兄弟姐妹142 晉江原創發表143 晉江原創發表81 晉江原創發表80 晉江原創發表158 晉江原創發表第14章 心思客至辛竹箏125 晉江原創發表16 醉酒111 晉江原創發表144 晉江原創發表160 晉江原創發表99 晉江原創發表133 晉江原創發表159 晉江原創發表第14章 心思客至辛竹箏101 晉江原創發表72 晉江原創發表66 晉江原創發表148 晉江原創發表169 晉江原創發表157 晉江原創發表18 捱揍71 晉江原創發表34 晉江原創發表第21章 嫡庶臉面立場157 晉江原創發表100 晉江原創發表160 晉江原創發表11 宋嘉讓的信40105 晉江原創發表145 晉江原創發表69 晉江原創發表3656 晉江原創發表44132 晉江原創發表58 晉江原創發表25 最後一刀30162 晉江原創發表110 晉江原創發表162 晉江原創發表146 晉江原創發表42 晉江原創發表136 晉江原創發表144 晉江原創發表106 晉江原創發表161 晉江原創發表153 晉江原創發表27 晉江原創發表41 晉江原創發表33 晉江原創發表88 晉江原創發表170 晉江原創發表4489 晉江原創發表129 晉江原創發表151 晉江原創發表9 宋嘉言的蹊徑59 晉江原創發表60 晉江原創發表116 晉江原創發表112 晉江原創發表129 晉江原創發表23 這一刀45 晉江原創發表20 奇葩章家40155 晉江原創發表155 晉江原創發表101 晉江原創發表79 晉江原創發表113 晉江原創發表第13章 辛家打臉神經171 完結章35166 晉江原創發表26 晉江原創發表124 晉江原創發表11 宋嘉讓的信172 番外81 晉江原創發表153 晉江原創發表167 晉江原創發表50 晉江原創發表145 晉江原創發表42 晉江原創發表123 晉江原創發表74 晉江原創發表150 晉江原創發表89 晉江原創發表29 晉江原創發表10 老太太的改變128 晉江原創發表第13章 辛家打臉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