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節 漣漪(十)牟那山下

若論諮詢傳播的速度,在後世必定首推無處不在的無線電波,但是在古老傳統的世界裡,口口相傳的信息較之電子的跳躍速度,似乎也並不遜色太多。

短短兩個半月,黃河上游沿岸靈州之地的變化,已經傳至千百里外。

區區環州軍司一個偏狹所在的口舌之議,不過是微不足道的細枝末節,在這個雪花統治了的時節,靜塞軍司的人事變動似乎比靈州的外來戶更讓人重視,只是新任的文官出身的轉運使把目光投向了靈州讓人有些困惑之外,北地契丹人好像也從檀淵之盟的變化中掙扎了出來,開始向四周巡視。

哦,順便提一句,環州楊延平所提起的那位文官奪武權的轉運使,只不過是衆多關注靈州變化的人物之一,他之所以會對靈州做出反應,並非是這類文官多麼兢兢業業,而是他們這類文官不懂征伐,卻明白河西之地並不是荒無人煙,而是敏感之地,一旦稍有變動影響了邊境現狀,帶來的將不僅僅會是宋境內的朝局動盪,還有可能是丟官棄職,甚至關切到他們本人的身家性命。

更何況,羅開先率衆抵達的事情絕非小事,十數萬人,至少四五萬人的強大軍力,不一定會影響全局,但對河西之地未來的走向絕對是關鍵性的。

如此讓人摸不清頭腦的勢力,又怎會悄無聲息的不引入關注?

當然,無論哪個時代,有盡職盡責的人,有心細敏感的人,同樣就有玩忽職守的人,有疏忽大意的人,只不過這類人實在不值一提。

……

黃河,東方文明的母親河,她的整個身材非常妖嬈婀娜——在地面上畫了一個曲折非常大的“幾”字形,在“幾”字拐彎的最北部中段,河水北岸,有一處高聳的山系在此矗立。

党項人叫此山爲臘蒻山,契丹人則稱之爲牟那山①。

山之南水之北,是一片方圓至少數千裡水草豐美的開闊地,在這裡最早矗立着一座九原城②,那是曾經之所在,只是隨着秦漢的衰落,北方不重視城池的族系南進,古老城池早已廢棄,及至鮮卑人建立政權大魏(北魏)之後,曾於此建立一個石頭城,名叫懷朔鎮,只是很可惜,草原部族的傳承向來是不穩定的,隨着魏的衰亡,懷朔鎮也很快荒廢。

再之後就是隋唐時期,文武全才的張仁願③趁突厥默啜可汗④西征之際,在水北建立了三座受降城,其中的中受降城就坐落於此,爲北方溝通東西南北各處的樞紐之地,也是行走北路商旅的重要落足地。

唐亡之後,各族系包括唐軍鎮勢力你來我往,經過多次土地爭奪,最終北方的契丹人強勢崛起佔據了這裡,並劃分爲西京道下屬的次等行政區——雲內州,中受降城得以繼續使用爲州府所在。

與南方漢制的趙宋王朝不同,北遼契丹的州並不是完全的行政機制,而多是幾部貴族聯合(或者大貴族單獨行動)劫掠民奴跑馬圈地劃分的可世襲的地盤,名爲頭下軍州,實際則類似於南方的王公世襲封地⑤。

圍繞着牟那山,南面就是隔河相望的河套地區,北方遠去就是草木稀疏的大漠,東西兩側分別是雲內州和豐州⑥,兩者都是北遼統治,只不過稍有不同,雲內州是頭下軍州,豐州則是直屬中央的駐軍大區,還有個不同就是雲內州的統治者被稱作夷離堇⑦,豐州的駐軍是天德軍⑧,統帥沿襲了唐制,叫做節度使。

相同的是兩者都是鎮守北遼西南大區,都有防禦定難軍北擴的任務。

羅開先落足靈州這一年,爲趙宋景德三年,契丹歷統和二十四年,雲內州的夷離堇浦古與豐州天德軍節度使耶律慶喜兩個關係不錯,經常湊在一起飲酒作樂,卻又由於利益和性格習慣,湊在一起爭吵甚至打架分勝負。

十一月的這一天,連續的大雪使得山路被封,人馬難行,被大雪阻礙沒能回返豐州的耶律慶喜只得留下,浦古也沒辦法,只好每天好酒好肉招待損友。

中受降城內最寬宏的建築,夷離堇府邸裡面最豪華的宴客大堂內,幾隻巨大的銅製炭火爐內火光輝映,加上四處擺放的牛腿蠟燭,還有來回走動添酒眼神亂飄的侍女,使得客堂裡面的溫度如同盛夏一般。

掛了一臉捲曲虯髯的耶律慶喜褪脫右臂的錦袍袖子,虯結粗壯的手臂攬住身邊的女娘,恣意揉捏了一會兒,拍拍女娘的屁股,讓她給自己添酒,才肆意大笑着說道:“浦古,南面的禿腦袋(党項人)剛剛死了頭領(指李繼遷),現任的李德明威望不足,新來的那個什麼羅開先……想來不過是個西域小族的狂人,有甚麼值得你這樣惦念的?”

浦古的形象比耶律慶喜好不了多少,半敞着皮袍,胸口的黑毛恣意張揚,只是臉上的表情卻比出身皇族的耶律慶喜沉靜了好多,“拔野奴,你都沒見過那羅開先,怎知他不過是個西來的狂人?”

拔野奴是耶律慶喜的契丹名,他對浦古不叫他的漢名也不在意,只是嘴角一撇,有些不屑一顧的說道:“啊呸,那些南人偏好大嘴巴亂說一通,拿嘴巴嚇唬人誰不會?你也別聽那些風傳的爛話,沒準就是什麼拿着話語嚇唬人的,李繼遷的小兒子心計不少,怎會那麼容易吃虧?”

浦古把手裡的羊皮紙卷扔給侍女,讓她遞給對面的耶律慶喜,然後有些鄭重的說道:“拔野奴,看看這封密信,興州馬氏那頭狼派人送來的!那個包布腦袋陰險兇狠,可不是什麼好相與的……”

耶律慶喜怔了怔,也不多話,翻手接過密信看了起來。

半響過後,虯髯的耶律慶喜收攏了臉上的恣意,揮退身旁的窈窕女娘,對着對面沉思不語的浦古說道:“這上面寫的東西可信?浦古,你想在冬季出兵南下?”

“上面寫的應該不差,馬祖榮不敢欺騙我們,只是……”浦古抓起身前的厚瓷酒杯,痛飲了一大口,眯了眯眼睛說道:“只是,河西之地亂不亂,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對你我來說,南方的党項人、漢人、宋人、還有回鶻人,都死絕了才最好,不是嗎?”

“嗯,不過馬祖榮時常派人送禮物過來,就這樣不管他,好像……”耶律慶喜有些遲疑,他這個人看着粗豪,又出身於耶律皇室,但卻不是個狂妄自大的人。

“拔野奴,馬祖榮哪會那麼容易被滅掉?就算那個什麼羅開先還是巴托爾很兇悍,他們遠路過來,肯定疲憊不堪,哪有可能馬上動作?”作爲統領雲內州的夷離堇,浦古當然是通曉軍事的,分析了一大通之後,轉而壓低聲音說道:“何況……去年,南京道那裡與宋人交戰吃虧不少,需要修養生息,太后⑨可是下了諭旨不許私開邊隙,你敢違背太后的旨意嗎?”

耶律慶喜縮了縮脖子,“我哪裡敢,叔姆雖說不喜歡我,卻也給了我獨掌一地的機會。”

浦古盯着這個損友,心內嘆了一口氣,太后掌控朝政數十年,沒人不畏懼她的強大,即便自己也不例外,拔野奴這個皇親做的已經算好的了,“還有兩年文殊奴⑩就要正式臨朝親政了,這是去年太后在檀淵盟約之後允諾的,未來不知會有什麼變數,你我……按漢人的說法,一動不如一靜啊……”

“浦古,你說的有道理。”耶律慶喜能掌控天德軍,憑藉也不僅僅是武勇,又出身於皇族,見識與智慧同樣不俗。

浦古察覺損友的神情還有些不豫,便乾脆的說道:“至於河西之事,派兵就不必了,馬祖榮此人野心不小,他不會受任何人掌控的,大不了派一隊人過去,等他兵敗的時候把他救出來,屆時你我也有機會插手河西了。”

耶律慶喜眼睛一亮,“浦古,你今天怎這麼聰明?”

“我總是比你聰明的!”浦古瞪了損友一眼,吆喝道:“雪晴之後,你就要回豐州了,冬季的俗事不用理會,飲酒最重要!喝酒!”

“哈!喝酒!”

————————————————————————

①牟那山,蒙古名牟尼烏拉,位於內蒙古巴彥淖爾明安川之南,黃河之北,東起包頭市昆都侖河,西止巴彥淖爾盟烏拉特前旗西山嘴,全長70多公里,在包頭市境內長34公里。烏拉山平均海拔1900—2000米,其主峰大樺背位於九原區阿嘎如泰蘇木西北,海拔2324米。烏拉山南麓陡峭,植被稀疏,北坡平緩,草木茂盛。現有包頭市最大的金礦—哈德門金礦,就坐落在此山中,還有梅力更旅遊區等景點分佈在大山裡。

②九原城,公元300-200年間,秦趙兩國先後於黃河北岸驅逐北方匈奴人。最早趙在胡服騎射之後,在黃河北岸設立雲中郡,並修築長城和城池,城牆作爲防禦工事,城池則爲駐兵之所,其中最大的一座位於今哈德門溝山口南部,爲九原城,是趙國西北的軍事重鎮。後九原城爲秦所佔,秦沿着黃河修建了三十四個縣城,並將此地統一劃分爲九原郡,爲天下三十六郡之一。漢時,九原郡改爲五原郡,爲重要的農田開墾區,但之後因漢朝政錯誤和匈奴部族南侵而漸漸衰落,及至東漢末年,南方大亂,軍隊無力防守邊境,該地居民紛紛內遷,城池則被廢棄。漢末名將呂布出生於此。

③張仁願,?-714年,原名仁亶,華州下邽gui(今陝西渭南臨渭區)人,唐宰相、名將。

④默啜可汗,?-716年,唐中期東部突厥可汗,阿史那氏,名環,骨咄duo祿弟弟。天授二年(691)立,稱阿波幹可汗。證聖元年(695),受封爲遷善可汗。萬歲通天元年(696),助唐平契丹,受封爲立功報國可汗。又自唐取得河曲六州突厥降戶及種子、農具、生鐵等,勢力日盛。自此屢擾唐境,俘掠人口畜產。又攻擊契丹、奚、黠戛斯、西突厥諸部,拓地至黑海以東。開元三年(715)北征九姓勅勒次年,在獨樂河(土拉河)大破拔曳固部,負勝輕歸,中途爲拔曳固潰卒所殺。他在位十五年,發動戰爭二十五次,故其部衆多不滿。死後其子小可汗匐俱繼位。

⑤詳情請度娘“遼國官制”,總之就是一個字“亂”,耶律家族建立的這個王朝,其統治策略囊括了其草原祖制、唐朝軍制、渤海國國策、還有當其時趙宋的官制,總之讓人感覺就是一鍋大雜燴,凌亂得很。

⑥豐州,這裡指的豐州應該是黃河北岸包括烏樑素海的大片地區(現巴彥綽爾周邊)。

⑦夷離堇,契丹語,大王,部族統領。

⑧天德軍,本是唐時軍隊的番號,本文中指的是契丹人爲了統治西南地區,同時也是爲了應對定難軍,設置在豐州的軍隊,其轄區和駐兵位置均與唐時相同,連同軍隊的番號都一模一樣,估計當時領軍的契丹人是個很典型的大唐崇拜者。

⑨太后,指蕭太后蕭綽(953-1009),契丹歷史上最有名的女性強勢人物,曾掌控了四十餘年的北遼大權,她掌控朝政的時期,是契丹最爲強盛的時期。

⑩文殊奴,指遼聖宗耶律隆緒,972-1031,是繼蕭太后之後,北遼王朝中難得有作爲的君王。

第六十二節 交流(一)第七十三節 比試(三)第四十節 人心(中)第四十八節 西德克諾德的憂慮 (下)第三十七節 情報與決策(四)第七十一節 籌備第三十八節 情報與決策(五)第二十五節 都掛到十字架上第一百零九節 杜衍入莊院第四十四節 收宮(四)第一百一十二節 訂婚宴第三十二節 松樹炮的轟鳴(中)第二十六節 離開安卡拉第十五節 馬賽人的棲息地第九十八節 會議(一)第七十四節 興州亂(上)第九節 賭戰(上)第三十九節 屈服第四十七節 西德克諾德的憂慮 (中)第三十三節 三方小會(下)第九十八節 會議(一)第三十七節 綏州鄉老第二十九節 誰害怕?第一百一十七節 布策第二十五節 精明事與糊塗事(四)第一百零三節 買買買第四十九節 種子第二十五節 精明事與糊塗事(四)第四十節 抵達第六節 夏州議(下)第十三節 鏡湖邊(下)第七節 添亂的第七十五節 興州亂(中)第六十六節 漣漪(六)人心涌動的會州第五十七節 對張家的安排第一百節 會議(三)第三十九節 屈服第七十五節 向北第二十二節 戰功啊第八節 尖刻的第四十八節 收宮(八)第三十四節 馬哈穆德的抉擇第二十四節 應對第六節 夜晚與傳承(上)第三十三節 三方小會(下)第一百零一節 倒計時(十一)第五十三節 爭議(中)第六十六節 漣漪(六)人心涌動的會州第八十五節 結髮與春宵第十節 鐵錘與核桃第三十四節 情報與決策(一)第一百零三節 買買買第四十八節 晉州城外的對話(下)第七十五節 興州亂(中)第一百零二節 倒計時(十二)第二十四節 海面上收稅的傳教士第一節 愛琴海上第一百二十八節 針鋒相對(上)第五十九節 婚禮與婚法(上)第八十五節 紫宸殿內第八十二節 大婚(上)第四十八節 晉州城外的對話(下)第一百一十九節 衆智第六十三節 浪戰(八)第五節 賣萌的第七十節 東出第十九節 戰前——不好的苗頭第七節 添亂的第八十一節 殺雞第四十節 收宮(一)第六節 衛慕乙黑的選擇(中)第六節 夏州議(下)第一百零三節 買買買第二十九節 定向與定策第四節 裝傻的第二十一節 戰利品第二十九節 定向與定策第三十七節 訓斥關於空間戒指的毒素問題第六十二節 懸殊第十一節 不寧靜的夜第六十七節 漣漪(七)衛慕家父與子第二十九節 殺與罰(下)第二十六節 閒人們(四)馬賽人第六十一節 漣漪(一)古麗亞娜的想法第四節 棲息地第十四節 善後第六十七節 崔十八郎的春天第五十一節 鄭三七(下)第一百一十二節 訂婚宴第六十三節 契丹人?第一百節 倒計時(十)第五十節 約法與家法第二節 天山腳下(下)第四十三節 觸戰第七十六節 軍備第四十四節 避戰第十七節 籌備
第六十二節 交流(一)第七十三節 比試(三)第四十節 人心(中)第四十八節 西德克諾德的憂慮 (下)第三十七節 情報與決策(四)第七十一節 籌備第三十八節 情報與決策(五)第二十五節 都掛到十字架上第一百零九節 杜衍入莊院第四十四節 收宮(四)第一百一十二節 訂婚宴第三十二節 松樹炮的轟鳴(中)第二十六節 離開安卡拉第十五節 馬賽人的棲息地第九十八節 會議(一)第七十四節 興州亂(上)第九節 賭戰(上)第三十九節 屈服第四十七節 西德克諾德的憂慮 (中)第三十三節 三方小會(下)第九十八節 會議(一)第三十七節 綏州鄉老第二十九節 誰害怕?第一百一十七節 布策第二十五節 精明事與糊塗事(四)第一百零三節 買買買第四十九節 種子第二十五節 精明事與糊塗事(四)第四十節 抵達第六節 夏州議(下)第十三節 鏡湖邊(下)第七節 添亂的第七十五節 興州亂(中)第六十六節 漣漪(六)人心涌動的會州第五十七節 對張家的安排第一百節 會議(三)第三十九節 屈服第七十五節 向北第二十二節 戰功啊第八節 尖刻的第四十八節 收宮(八)第三十四節 馬哈穆德的抉擇第二十四節 應對第六節 夜晚與傳承(上)第三十三節 三方小會(下)第一百零一節 倒計時(十一)第五十三節 爭議(中)第六十六節 漣漪(六)人心涌動的會州第八十五節 結髮與春宵第十節 鐵錘與核桃第三十四節 情報與決策(一)第一百零三節 買買買第四十八節 晉州城外的對話(下)第七十五節 興州亂(中)第一百零二節 倒計時(十二)第二十四節 海面上收稅的傳教士第一節 愛琴海上第一百二十八節 針鋒相對(上)第五十九節 婚禮與婚法(上)第八十五節 紫宸殿內第八十二節 大婚(上)第四十八節 晉州城外的對話(下)第一百一十九節 衆智第六十三節 浪戰(八)第五節 賣萌的第七十節 東出第十九節 戰前——不好的苗頭第七節 添亂的第八十一節 殺雞第四十節 收宮(一)第六節 衛慕乙黑的選擇(中)第六節 夏州議(下)第一百零三節 買買買第二十九節 定向與定策第四節 裝傻的第二十一節 戰利品第二十九節 定向與定策第三十七節 訓斥關於空間戒指的毒素問題第六十二節 懸殊第十一節 不寧靜的夜第六十七節 漣漪(七)衛慕家父與子第二十九節 殺與罰(下)第二十六節 閒人們(四)馬賽人第六十一節 漣漪(一)古麗亞娜的想法第四節 棲息地第十四節 善後第六十七節 崔十八郎的春天第五十一節 鄭三七(下)第一百一十二節 訂婚宴第六十三節 契丹人?第一百節 倒計時(十)第五十節 約法與家法第二節 天山腳下(下)第四十三節 觸戰第七十六節 軍備第四十四節 避戰第十七節 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