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節 夜難眠(上)

當羅開先返回赫爾頓精心準備的主宅時,已經時值戌時末,女漢子侍衛告訴他兩隻小娘感覺有些疲累已經睡了,他不想去打擾睡熟的兩個女人,只好找到書房鑽了進去。

書房同樣是新近佈置的,赫爾頓了解他這個將主的喜好,特意佈置得很是寬敞,除了貼牆的書架上還有些空蕩之外,書房裡甚至還專門設置了一個用來臨時休憩的睡榻。

除去身上披着的大氅,外袍同樣扔到還沒正式使用的書案上,羅開先把自己扔在睡榻上,思慮起了遠近的一切事情。

之前與赫爾頓的對話,可以說是虎頭蛇尾,並非他不想繼續下去,實在是他有些心緒不寧。

這種紛亂的心態,並非是因了某人的言語,或者有人敵意冒犯以及冗雜的瑣事,而是自靠近開封府的那一刻纔有的。

前文無數次提起過,自從到了這個時空,羅開先的身上莫名多了許多常人所不具備的能力,比如至今還讓他摸不清頭緒的斧子紋身,比如同樣莫名認主的指環,比如無師自通的所謂精神力感應,還有他仍舊不斷被強化的身體以及同樣在不斷有所進境的記憶力,儘管後兩樣的增長正在變得衰減……但這超脫常規思維的一切,除了讓他偶爾的沾沾自喜,剩下的只有困惑。

當然,這樣說或許有些矯情。但是在羅開先看來,不受掌控的能力說不準就是潛在的危險,沒心沒肺的認爲一切都是自己應得的?

那纔是蠢不可及的想法。

帶着這樣的認識一路走來,逐步掌握變化的同時,他也從曾經翻看的某些雜書中尋找答案。如今在他看來,自己身上的變化該是超脫他認知範疇的強化,身體強化的效果他自己也摸不清底線,因爲從未有機會受到極限的測試——他一個統兵的將軍根本沒機會親身涉險;但是精神方面就不同了,這種常人無法察覺的能力可以讓他不停的測試,迄今爲止,也算是少有所獲。

只是,這份收穫同樣無人能夠知曉。

羅開先覺得自己身上所謂的精神力,像是後世所謂道家系統中的神識,也像是佛家傳說中的心眼,或者套用後世他所知的全向掃描,也有雷同之處。而且隨着時日而愈發熟悉的認識,他發現這種能力更像是一種身體上多出來的功能,而且正在變得成熟起來。

舉個例子來說,把他在君士坦丁堡、第比利斯還有如今的開封府,作爲三個不同的節點,那麼最早在君士坦丁堡的時候,他的這種能力就像是白內障患者的中期——透過毛玻璃看世界,到了第比利斯的時候,則是治癒了一半,是到了開封府這裡的時候,則是基本等同健全人了。

這種還在不斷完善的能力,同樣好像初生嬰兒脫離母體之後逐步成長成熟的視力,所以羅開先用自己習慣的理解方式,在心底命名了一個名字——精神視覺。

精神視覺這種能力並不能經常使用,並不是因爲能力限制的問題,而是因了人的心理適應能力。

無他,正常人類肉眼的視覺範圍無非是垂直150度水平230度一個壓扁的錐形體,這種所謂的精神視覺則不同,它是以人爲核心的球體!所以當人站在可以清晰感知腳下‘半透明’的時候,那種‘凌空’站立的感覺並不好受,即便羅開先這樣神經大條的人,也同樣還是血肉之軀,同樣會有那種抹不去的眩暈感——這是生理特徵①。

好在從一開始,這種能力就像睜眼閉眼一樣可以輕易操控。

早晨離開滎陽之後的路上,他就在時不時的用眼睛和精神同時體察這個古典國度的一切。期間的風土人情暫不必說,午後繞行開封府外城的時候,在羅開先的精神視覺裡面,不遠處的開封府並不是個平面發展的城市,而是更像一個層層疊疊的空間!

愣神之後,用眼睛去遠望的時候,他才意識到,精神視覺中的並非完全真實,視線中的開封府依舊是個符合這個時代的古典城市,更沒有多層,而只是平地上發展的城市。

錯位發生在他的精神視覺中所感應到的地面以下!

在繼續了一段行程之後,他通過眼睛與精神對比區別,纔想起後世一個傳聞——開封的這片地方是個不斷被毀滅與被重建的所在,後世人稱疊城②。

而在他羅開先的眼前,這座開封府城的地下,至少還有着兩個不同時期的城市——唐時的汴州城、春秋時代的魏國大梁都城。

當羅開先想起這段記憶的時候,再去對照來看,便發現了許多常人絕不會見到的細節——地下的兩層城市比地上的開封府更爲古舊,雖然能從構造紋理上分清脈絡,但明顯是有諸多的破損的,而且最大的不同是,地上的開封府活動着的是宋國的百姓,地下被掩埋的廢城之中,殘留着除了還在泥土中保留着框架的建築,還有的則是沒人知道名姓的屍骨!

在精神視覺中,羅開先總是能察覺到無處不在的一具具沒了血肉宛若石頭一般的骨架,除了處於最外圍的某些被埋在地下的墳墓之外,多數處於不同層疊的骨架的原主人顯然不是正常死亡,從它們的動態和姿勢來分析,他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突如其來的洪水或者戰爭毀滅了不同時代的一切。

羅開先不是沒見過死亡的初哥,戰場廝殺對他來說不過是家常便飯,但是即便見過後世太多所謂人文災難的他,也不禁爲這個時代的殘酷而震驚——好在他習慣性的木頭臉使得並沒有在白天的時候顯露於人。

他的震驚並非沒有緣由,比如地下某段該是城門的位置,那周圍密密麻麻層層疊疊的塞滿了不同姿勢的屍骸,那些屍骸不單姿勢充滿了扭曲,甚至大小都不同,很明顯那並非是尋常的瘟疫喪坑,顯然是用屍體堵塞城門造成的結果——什麼時候才需要用屍體或者活人來封堵城門?

答案不言而喻。

而另有一段該是城市街道的位置,鋪就了一層姿勢扭曲的屍骸,屍骸中間夾雜着亂石與斷折的樹木枝幹——那該是洪水來襲的時候所造成的苦難……而這一切,所謂的“歷史”上,從未曾有過記錄!

僅僅從開封府東北繞行外城至南郊,這麼一段不過二十多裡的路程,類似這類的“景緻”可說非只三五處……

因爲看到了太多旁人無法見到的東西,傍晚抵達這座莊園的時候,羅開先甚至沒什麼興致巡視,連見到崔十八郎安然無恙的驚喜都欠奉。

這樣一個夜晚,窗外明月高懸,按時節推算該是臘月中,他一個人仰面躺在睡榻上,卻難以安眠思緒萬千。

秉直而言,羅某人並不認爲自己是個喜歡悲春傷秋的人,在他看來,只有那些所謂的詩人或者某些喜歡扮演公知的人,纔會有那樣的“情懷”。

但是,一路見識了太多“落後”的民俗,再到這時代常被後人譽爲“中古時代最繁榮興盛的東方帝國”的都城,偏偏這座都城的地下就是層層疊疊的廢墟,地面上紛擾的人羣與地下廢墟里堆疊的屍骸……

如此強烈的反差,對於已經把一切看在“眼裡”的羅開先來說,怎能無動於衷?讓他怎能如過往那樣對自己說“人皆有一死”?然後安然成眠?

羅開先只是“神經大條”,而不是“沒心沒肺”,兩個詞都是說人承受能力強大,卻有着本質的不同,前者是抗壓能力強,能夠抵抗各種心理壓力,後者則是萬事不走心,也就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唯我心態。

向來喜歡把責任扛在肩上的羅開先顯然無法做到不聞不見,所以,失眠也就在所難免。

憂國憂民,哦不,眼前的國並不是他的國,所以簡潔一些只能稱爲憂民——東方這片土地上所遭受的苦難該有多少?

一旦他這個外來者有所行動,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會變好還是變壞?

比如眼前,因爲崔十八郎引發的事情,他羅某人找到那個楊景宗一刀砍了,會產生什麼樣的變數?宋帝趙恆即便不會在意,也會爲了避免皇權受損而有所舉動,至於會有何舉動,現在難以推測,但是可以預見的是,情況必將不再如眼前一般平靜,那麼連帶這次購糧的事情也勢必受到影響……

推而廣之,他若率着靈州十四萬人高歌猛進四處征伐,帶來的後果會如何?他這麼躺在睡榻上閉着眼睛想也能推測得到,首先會導致手下良莠不齊,而隨着初步的勢力範圍擴大,必定會讓核心人員分散,屆時,在權與利的誘使下,會產生什麼的變數?人心不穩已是好的願景,離心離德亦是不無可能!

而肆意而爲的終了會如何?結論只能有一個,必將是自取滅亡!

不過,因此而變得畏手畏腳可不是他羅某人的性格。

躺在睡榻上的羅開先推算了半個晚上,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萬事還是應了他在後世曾經聽過的一句話,“諸事皆需小心求證,大膽而行”。

如今靜夜細想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初抵這個時空的時候,所發的那個宏願究竟有多麼恢宏——改變東方族羣性格,細細算來,改變一個族羣的性格要比後世的變性手術艱難多少?

………………………………

注:①生理特徵,人是腳踏實地生存在地面上的物種,這是基本的生存特徵。恐高症不止是因爲心理,更因爲凌空而立打破了人的生存習性。豬腳麪對的這種局面,可以參照考慮如今正熱門的高空玻璃棧道,那玩意兒可不是說笑。

②疊城,確有其事,至今仍爲半開發狀態。實際上,豬腳所在的時代,疊城還少了一層——宋都汴京,黃河下游地勢在歷史上經歷過無數次的擡升。

——————————

附:這一章真的不好碼,豬腳真正開始觸及宋國這個古國,當然不能再保持之前路上的悠然心態,所以……改了足足六次,最終還是確定這樣了,算是作爲豬腳心態轉變的過渡。

感謝書友們的大力推薦,如今推薦的數字已經超過十萬,卻仍未得到官網答覆,讓我真的不知如何說好。也謝謝論壇裡諸位書友的熱心關注,好吧,只要諸位不棄書,我便不棄筆。

另外感謝書友“江東布衣”的微信紅包打賞!順提一句,我的微信號是“landbard”,添加時候請註明“千年書友”,謝謝!

第一百一十節 書生與將軍(上)第十二節 鏡湖邊(上)第四十八節 偷戰(四)第八十三節 迴歸希爾凡第二十二節 哥舒第三十二節 松樹炮的轟鳴(中)第九節 衝陣第七十一節 丁老怪與衛四郎(上)第四十三節 收宮(三)第十七節 籌備第一百二十四節 雪色,血色(五)第六十七節 交鋒(中)第七十節 漣漪(十)牟那山下第八十二節 前路第五十三節 苦難的小部族 (下)第三節 兵與商第一百二十五節 雪色,血色(六)寫在百萬字之後第九十四節 魔窟?寶藏!(完)第七十七節 八卦的赫爾頓第十二節 鏡湖邊(上)第三十六節 速戰(中)第二節 抓賊第八十七節 談話(下)第五十一節 守戰(上)第六節 黑雲第六十四節 事不關已第六十二節 交流(一)第一百零四節 倒計時(十四)第十五節 馬賽人的棲息地第十一節 不寧靜的夜第十八節 夜火(上)第七十八節 蛻變第九十七節 比拼之後(下)第六十四節 浪戰(九)第一百零六節 倒計時(十六)第三十八節 速戰(完)第四十節 美酒閒話(下)第七節 夜晚與傳承(下)第九十七節 品評與指點(下)第五十三節 來人阿拔斯王朝第五十六節 綢繆(下)第九十九節 倒計時(九)第六十一節 漣漪(一)古麗亞娜的想法第三十四節 情報與決策(一)第三十五節 回到雅典第一百一十三節 醞釀第二十六節 離開安卡拉第十二節 鏡湖邊(上)第六十六節 交鋒(上)第十三節 路途第十三節 鏡湖邊(下)第六十五節 利人利己第七十八節 蛻變第八十九節 閒話第九十七節 秘辛第六十九節 漣漪(九)環州城內第五十九節 紛擾與商議第四十六節 見聞(四)第七十五節 興州亂(中)第四十三節 強弱易勢第四十一節 角鬥士第六十九節 籌備第二十二節 戰功啊第三十二節 松樹炮的轟鳴(中)第八節 抵達靈州第四十九節 半日閒第十五節 馬哈穆德、卡迪爾和李德明(一)第二十九節 定向與定策第八十四節 瑣事第五節 籌備第十二節 平息第二十八節 內與外第四十節 定戰第十八節 收穫第四十一節 叔侄對話第一百三十三節 枝梢末節第六十二節 懸殊第十四節 交流與互評第三十節 老羅的仁心第六十一節 俘虜(下)第一百零三節 倒計時(十三)第十節 修養、籌備與決定第三十七節 訓斥第五十節 中場(下)第五十三節 來人第五節 賣萌的第七十七節 又是一年冬節到第一百三十一節 意興闌珊時第三十八節 美酒閒話(上)第六十四節 事不關已第七十九節 婚前教育與解讀(上)第七十一節 比試(一)第一百節 倒計時(十)第三十八節 情報與決策(五)第六節 抱大腿的曷薩人(上)第七十五節 興州亂(中)第三十七節 使者(下)第五十六節 綢繆(下)
第一百一十節 書生與將軍(上)第十二節 鏡湖邊(上)第四十八節 偷戰(四)第八十三節 迴歸希爾凡第二十二節 哥舒第三十二節 松樹炮的轟鳴(中)第九節 衝陣第七十一節 丁老怪與衛四郎(上)第四十三節 收宮(三)第十七節 籌備第一百二十四節 雪色,血色(五)第六十七節 交鋒(中)第七十節 漣漪(十)牟那山下第八十二節 前路第五十三節 苦難的小部族 (下)第三節 兵與商第一百二十五節 雪色,血色(六)寫在百萬字之後第九十四節 魔窟?寶藏!(完)第七十七節 八卦的赫爾頓第十二節 鏡湖邊(上)第三十六節 速戰(中)第二節 抓賊第八十七節 談話(下)第五十一節 守戰(上)第六節 黑雲第六十四節 事不關已第六十二節 交流(一)第一百零四節 倒計時(十四)第十五節 馬賽人的棲息地第十一節 不寧靜的夜第十八節 夜火(上)第七十八節 蛻變第九十七節 比拼之後(下)第六十四節 浪戰(九)第一百零六節 倒計時(十六)第三十八節 速戰(完)第四十節 美酒閒話(下)第七節 夜晚與傳承(下)第九十七節 品評與指點(下)第五十三節 來人阿拔斯王朝第五十六節 綢繆(下)第九十九節 倒計時(九)第六十一節 漣漪(一)古麗亞娜的想法第三十四節 情報與決策(一)第三十五節 回到雅典第一百一十三節 醞釀第二十六節 離開安卡拉第十二節 鏡湖邊(上)第六十六節 交鋒(上)第十三節 路途第十三節 鏡湖邊(下)第六十五節 利人利己第七十八節 蛻變第八十九節 閒話第九十七節 秘辛第六十九節 漣漪(九)環州城內第五十九節 紛擾與商議第四十六節 見聞(四)第七十五節 興州亂(中)第四十三節 強弱易勢第四十一節 角鬥士第六十九節 籌備第二十二節 戰功啊第三十二節 松樹炮的轟鳴(中)第八節 抵達靈州第四十九節 半日閒第十五節 馬哈穆德、卡迪爾和李德明(一)第二十九節 定向與定策第八十四節 瑣事第五節 籌備第十二節 平息第二十八節 內與外第四十節 定戰第十八節 收穫第四十一節 叔侄對話第一百三十三節 枝梢末節第六十二節 懸殊第十四節 交流與互評第三十節 老羅的仁心第六十一節 俘虜(下)第一百零三節 倒計時(十三)第十節 修養、籌備與決定第三十七節 訓斥第五十節 中場(下)第五十三節 來人第五節 賣萌的第七十七節 又是一年冬節到第一百三十一節 意興闌珊時第三十八節 美酒閒話(上)第六十四節 事不關已第七十九節 婚前教育與解讀(上)第七十一節 比試(一)第一百節 倒計時(十)第三十八節 情報與決策(五)第六節 抱大腿的曷薩人(上)第七十五節 興州亂(中)第三十七節 使者(下)第五十六節 綢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