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外書館

總有一天,我希望天下人能明白,他們看錯了我,想錯了我,也小看了我。

謝柏將謝莫如送回杜鵑院,自己倒失眠半宿,他在想,我苦讀多年所爲何來?中探花,尚公主,出翰林,入鴻臚,所爲何來?

就爲了富貴嗎?

如果是爲了富貴,不但我的富貴,尚主之後,兒孫的富貴也有了。

那麼,我此生呢,又所爲何來?在鴻臚寺庸庸碌碌的過日子嗎?我是不是,也曾意氣風發的想過,有一天,我希望天下人看到我,我希望筆筆青史記住我。

謝柏第二日晨起,眼圈泛黑,顯然昨夜沒睡好。秋菊帶着黃玫紫瑰上前服侍,道,“聽二爺翻身倒身大半宿,我叫婆子去煮雞蛋了,一會兒給二爺敷一敷吧。”

謝柏素來溫雅,笑,“敷什麼,過年事忙,趕緊上飯,吃了該去上朝了。”

紫瑰嘴快,道,“這也用不了個多會兒功夫,趁着傳飯的工夫,二爺把眼閉了,一會兒就好。不然,黑着個眼圈兒去上朝,皇帝老爺見了也不好啊。”

丫環服侍着謝柏把儀容收拾好,用過早飯,謝柏過去松柏院,謝尚書見兒子面兒上微有倦色,心下有數,次子素有志向,年紀且輕,想是因昨夜謝莫如的而心旌搖曳,幫此憔悴。謝尚書並未多言,有些事,再如何說都是虛言,非己身不能了悟。次子能悟,是他的福,便是不悟,憑次子的理智自制,一樣太太平平的過日子。待長子過來,時辰剛好,父子三人一併早朝。

謝莫如倒不知自己一句話引得二叔失眠憔悴,當然,她就是知道,也不會有什麼感覺。二叔會失眠,只能說是心境不穩。

過年事忙,謝莫如謝莫憂早上用過飯就過來跟着謝太太理家事。非但是過年的年貨年租戲酒年禮之事,還有,尚書府是族長之家,族中祭祀亦是大事。

往年都是寧姨娘幫忙,如今換了兩姐妹,謝太太倒也沒覺着有什麼差別,她甚至覺着還比往年更輕鬆一些。謝太太心下道,果然應該早些叫了孩子們歷練一二的。

也不只是謝太太忙,謝家三父子更忙,衙門裡差使忙,還要抽空走年禮,再有族中那些家計艱難的,也要送些年貨過去賙濟一二。還有族學,這過了一年,孩子們唸書唸的如何,也得問一問族學的先生。人情走動,交際往來,族中事務,做這些事時,三父子都不會忘了帶上謝芝三兄弟。孩子的眼界得從小培養,哪怕現下還懵懂着,經的多了,隨着年紀慢慢長大,也就明白了。

今年還多了宜安公主府的禮要走。

自從文康長公主掃了承恩公府的臉面,謝柏就在宜安公主同他提及時,同宜安公主說了,“長公主是諸公主的典範,有時,長公主的話雖率直,未嘗沒有道理。”

白玉香爐內暖香隱隱,宜安公主倚着美人靠,道,“真的就是太后娘娘隨口一說,我當時在慈安宮侍疾,眼見的,太后娘娘大概沒有多想,便說自己腿傷了,讓壽安夫人代爲主持永福長泰的及笄禮。壽安夫人還特意進宮辭了公主及笄禮主賓之位,唉,誰知後來文康姐姐忽然翻臉呢?”

謝柏剝了個桔子,遞給宜安公主一瓣兒,道,“那殿下說,長公主爲何翻臉呢?”

宜安公主一笑接了,嘆道,“我自幼跟着太后長大,寧榮姑姑對我們一向關懷備至,就是對文康姐姐,也十分和氣。我知道,寧榮姑姑畢竟不算世祖血脈,故而底氣便不足。可我總覺着,寧榮姑姑是長輩,文康姐姐多少總要給寧榮姑姑留些面子纔好。”

謝柏笑笑,道,“咱們是至親夫妻,有話,我就直說了。”

“你直說就是,要是你我都不能直言,這天底下,還能對誰直言呢。”宜安公主很享受夫妻間的親暱,謝柏溫聲道,“留不留面子,這是小節。殿下,長公主因何而惱?你真不明白?”

宜安公主有些尷尬,她當然知道,文康長公主爲皇室諸公主之首,倘此次真叫壽安夫人主持了永福公主、長泰公主的及笄禮,先不說永福公主、長泰公主的臉面與禮法是否合適,如果壽安夫人做了主賓,文康長公主的地位必將受到懷疑。文康長公主是因此而惱。

宜安公主心裡跟明鏡似的,只是,她與承恩公府素來親近,故而忍不住爲寧榮大長公主與承恩公府一系說話。謝柏勸她道,“倘長公主惱的沒道理,我必不會勸你。這次長公主翻臉,卻是佔足了理。你剛剛說,寧榮大長公主底氣不足,她因何底氣不足,因她非世祖血脈,太\祖立國,她得封長公主,是因太\祖之母程太后於國功高。故而,寧榮靖江得封。到今上登基,程太后做了太皇太后,故而寧榮得封大長公主。殿下,當初宮中傳出讓我尚主的消息,我知是殿下,心下歡喜。殿下與陛下同根,而且,殿下與諸皇子無干,咱們平平靜靜的過日子,多好。”

謝柏就差明着說了,離承恩公府遠些。宜安公主有些不是滋味兒,道,“我父母早亡,倒是沒什麼。可論理,三皇子是駙馬嫡親外甥呢。”

謝柏聽這話就知宜安公主有些不悅,不禁一笑,“三皇子姓穆,貴妃入宮便是皇家的人了,在民間尚有‘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的說法兒,貴妃皇子如何,自有其夫有其父安排,謝家何必多事呢。外家再親近,難道還親近得過夫妻父子?殿下捨本逐末了。”倘是尋常女眷,與誰家親疏,對夫家其實影響不大。但,公主這個身份太顯赫鮮明,謝柏不得不給公主媳婦提個醒兒,又怕她不悅,謝柏挽住宜安公主的手道,“人生一世,父母會先我們而去,以後即使兒女成羣,待他們長大,也會有自己的小家自己的兒女,這世間,唯夫婦,可期白頭。”

宜安公主心下感觸,回握住謝柏的手,點點頭,“我知駙馬心意。”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連說起謝貴妃與三皇子,都是“外家再親近,難道還親近得過夫妻父子?”,看來,謝家近期內是絕對沒有下注哪一個皇子的意思了。她既嫁了謝家,也要顧忌謝家的立場。

倆人說會兒話,宜安公主便與謝柏商量起過年宴請的事兒來。她是頭一年開府,非但要有給宮裡太后皇上的年禮,還有與長公主府、寧榮大長公主府、承恩公府、謝府的走動,雖有女官輔助理事,宜安公主自己心裡也得有個數,更得叫謝柏心裡有個數,畢竟除了女眷交往,還有男人之間的往來。

謝家也是官宦世家,過年從來都是宴請不斷,人情往來什麼的,謝柏自來做熟的,同宜安公主商量妥當,當晚便在公主府歇了。

謝柏忙裡偷閒,約謝莫如出門,還特意叮囑謝莫如換身男孩子裝束。謝莫如道,“我哪裡有男孩子的衣裳?”

謝柏只得打發小廝墨竹去成衣鋪子買一套現成的給謝莫如,笑道,“一會兒墨竹送來,明兒換上,我帶你去個好地方。”

“什麼地方還得喬裝打扮?”

“去了就知道。”

見二叔還賣關子,謝莫如素來沉得住氣,便不問了。

謝太太知道後倒沒說不讓謝莫如去,她如今不輕易拂謝莫如的面子,只是與次子道,“我這裡離不得莫如,你偏把人搶走,還奇裝異服的,到底去哪兒?”總得說一聲。

謝莫憂也道,“是啊,什麼地方這般神秘,還只帶大姐姐,不帶我去?”

謝柏笑,“外書館。你去嗎?”

謝莫憂還不知道外書館是什麼地方,倒是謝太太道,“早去早回,年下事多,別在外流連。”

謝柏謝莫如叔侄兩個都應了,辭了謝太太出門。謝莫憂此方問,“祖母,外書館是什麼地方?”

謝太太道,“翰林院的藏書館。”

謝莫憂立刻沒興致了,道,“大姐姐專愛去這種老夫子們喜歡的地方。”

謝太太一笑,問她,“蘇才子沒寫新話本子?”

謝莫憂一嘆,遺憾的了不得,“不寫啦,蘇才子說要封筆。”

謝太太笑。

謝莫如早聞外書館之名,聽說太\祖立國之後,先建內書館與外書館,內書館是皇家藏書之所,外書館則是朝廷藏書之所,內書館設於宮廷,爲皇室專用;外書館設於翰林,平日裡能在外書館借書的也必得官身方可。她雖早聞外書館之名,卻從未與二叔提過,怎麼二叔突然就帶她去外書館呢?

啊,是了。第一次與二叔出門,二叔曾問她喜歡什麼,她說喜歡書,還說,這世上沒有書多麼寂寞。看來二叔記心上了。

不,或者說二叔想起來了。

原來,這就是被人重視的感覺啊。會有人去琢磨你的喜好,在意你的喜怒,會給你驚喜,讓你歡樂。

真是陌生的感覺呵。

歡樂又酸楚,不甘且憤怒。連謝莫如自己都覺着奇怪,本是歡喜的事,如何會倍覺辛酸呢?我是太累了嗎?不,那些內宅瑣事只是繁瑣,那些下人的心思,我一望即知,我因勢利導,得到地位。我說過的話被重視,我從未想過會去的外書館,已有二叔主動安排,我得到的,比我料想中的還要多,還要快。這說明,我走的路是對的,我當然應該開心,可是,如果勝了便會開心,那隻能說你不明白勝利的滋味兒。

下車的時候,謝莫如已恢復平素的淡然。

沒有什麼好辛酸的,有些東西,有些人生而擁有,我憑心計手段,一樣能得到。

翰林是朝廷正經衙門,當然不是什麼人都能進的,不過,對謝柏來說,翰林院是熟門熟路。他中探花兒後直入翰林爲官,後來才轉去的鴻臚寺,相比翰林院,鴻臚寺的衙門有些冷,謝柏的身份可不冷,他今年剛剛尚主,正經駙馬。翰林院守門的侍衛都還記得他,見他來連忙行禮,謝莫如隨在謝柏身畔,侍衛也只是依職問了一句,“謝大人,這位是?”

“我家中侄子,正好我想來外書館找幾本書看,便帶他一道來了。”

侍衛雖疑惑怎麼謝家公子還扎耳朵眼兒,卻並不多問,連忙放行。

謝柏頗善交際,又曾在翰林爲官,遇着幾位同僚耽擱片刻,方帶謝莫如去了外書館。謝柏與她介紹,“經史子集,放的屋子不一樣。你去吧,我也有些書要找,一會兒咱們在這兒碰頭。”

謝莫如笑,“好。”擡腳就往放子書的屋子去,謝柏也是往那屋去,不由一笑,“同路同路。”

謝柏常來外書館的人,早想好了要尋什麼書,故此動作頗快。倒是謝莫如,謝柏想着謝莫如素來愛書的人,又是頭一次來,恐怕會耽擱的久一些,不料謝莫如很快挑了三本出來,謝柏笑,“挑好了?”

“好了。”

謝柏將幾本書一併給管着外書館的書吏記錄好,謝柏在借書人的地方簽上名字,就帶着謝莫如往外走,謝莫如道,“我聽說外書館每人一次只准借四本書。”她挑了三本,二叔挑了兩本。

謝柏笑,“這無妨,除了我,還有你爹和你祖父的名額呢。”問謝莫如,“後悔少借了?”

“這有什麼後悔的,拿太多也沒用,得看過纔有用。”再說,二叔既帶她來,就不會只帶她來一次。她還與二叔交換,看看彼此借的什麼書,謝柏挑的是兩本介紹西蠻的書,謝莫如道,“等二叔看完了,先借我看,再還回外書館。”

謝柏見謝莫如是兩本遊記一本養生學,遊記不稀奇,謝莫如素來愛看這個,養生之書則出乎謝柏意料之外,笑,“小小年紀,就這麼注意養生啦。”

謝莫如道,“是啊,你待人好,人不一定待你好。唯獨自身,愛惜己身,善待己身,必得回報。”

“凡爲國爲民者,可不能太過惜身哦。”

謝家叔侄正在說話,突然人有插了一句,叔侄二人連忙回身,只見兩位大員,一人身着紫服,眉眼俊雅,氣度悠然,望之四旬上下,正含笑望着謝家叔侄。另一人則是紅袍,年歲上要老相些,五六十歲的樣子,雖見老相,不見老態,儒雅端凝,雙眸湛湛,見到謝莫如時有一些錯諤,笑道,“我還以爲駙馬帶阿芝過來了。”竟是生面孔。

謝柏拱手爲禮,笑,“掌院大人,寧大人。”

二人回禮,掌院笑道,“我與寧祭酒剛從御前回來,他說要尋書,索性就一道過來,剛聽人說駙馬帶了子侄來。”說着望向謝莫如,尚書府三位小公子他都見過,這位倒是面兒生,且此子長眉鳳目、高鼻薄脣,容貌與謝柏並不肖似,便以爲是謝氏族人。

謝柏不好再對兩位大人說是家中侄子,便含糊道,“這是莫如。”

謝莫如的眼睛在二人面上一掠而過,寧大人臉上閃過一抹了然與複雜,掌院未覺,就是見謝莫如耳上有耳洞,他也未多想,一則謝莫如年小,正是雌雄莫辯的年歲;二則,男孩子穿耳洞不爲罕事,最有名氣的就是蘇相家三子蘇不語少時爲了好養活,也扎過耳洞。蘇不語因貌美,入國子監時還被誤以爲是女扮男裝,引來頗多笑事。如今蘇不語名氣了頗大,竟重現側帽風流之事,不少少年學他扎耳洞來着。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謝莫如眼神沉穩,淡然從容,無絲毫女眷怯羞扭捏之態,大家氣派,昭然眼前。

掌院大人甚至還不由思忖,此子氣度不凡,想是謝氏極出衆子弟,不然謝柏何以親領他來外書館呢。

謝莫如一揖爲禮。

掌院看謝莫如年歲尚小,哈哈一笑,“謝小公子不必多禮,你這才幾歲,就開始養生惜身啦。”顯然與謝柏關係不錯,極爲熟稔。

謝莫如笑,“說養生是惜身對,說惜身是養生則有狹隘之嫌。人們覺着把自己從頭到腳保養好了,長命百歲就是惜身,此爲小道。要我說,使自己能明白事理,內不愧心,外不負俗,每日照鏡子不覺面目可憎,這纔是愛惜己身,善待己身。所謂,惜身大道是也。”

掌院也來了興致,指了指她手裡的養生書,笑問,“既有大道,小公子手裡怎麼又拿的是小道?”

謝莫如道,“我聽說,姜尚八十遇文王,倘姜尚壽短,六十而亡,哪兒還有後來君臣相遇。所以說,先有小道,而後有大道。”

掌院哈哈大笑,“小小年紀,頗有辯才。”

略說幾句話,都不是閒人,謝柏便帶着謝莫如告辭了。

掌院與寧大人道,“這位小謝公子倒是不錯。”

寧大人笑,“都說徐兄善觀面相,我看,今日可是砸了招牌喲。”

徐掌院不急不徐,笑悠悠地,“這話何解?”

寧大人將聲音放低,不好不提醒徐掌院一聲,“我的徐兄,你就沒看出來,剛剛那是位姑娘。”

徐掌院錯諤,寧大人笑,“謝家大姑娘,你不會沒聽說過吧?”謝莫如可是帝都名人,他之所以認出謝莫如,是因爲謝莫如的名字。寧謝兩家通家之好,他是知道謝莫如名諱的。

徐掌院聽過寧大人的話,不由哈哈大笑,與寧大人低語,“這就難怪了,非此等口才不敢在承恩公府說王莽啊!”

寧大人搖頭失笑:非此等口才不能叫我妻女二人全軍覆沒啊!

及至回家,謝柏與謝莫如道,“看到了?”

謝莫如點頭,原來寧大人是這般形容風度,也算不負當年探花之名。看來數年流放,粹煉了寧大人,可惜了寧太太。

此人年輕時便有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狠勁兒,如今回朝,經此初見,要是再當此人只是當初用苦肉計的馬前卒御史探花郎,就是她的短見了。

有此人,她才明白,爲何當初謝家那般擡舉寧姨娘了。

作者有話要說:  晚安兼早安~~~~~~~~~~~~~

第389章 太皇太后之四第214章 打架~第390章 太皇太后之五第360章 皇后之三第123章 議儲位三第98章 命運之五第242章 交鋒之四第二日第248章 交鋒之十第388章第134章 點個贊第79章 原因第221章 爭功第69章 桂花宴之一第330章 奪嫡之三三第216章 入冬第99章 失落的第369章 皇后之十二第176章 深謀第145章 不是壞事第108章 應對第130章 哥哥們這是怎麼了?第183章 與世同濁第53章 外書館第368章 皇后之十一第220章 終我一生第78章 信第261章 交鋒之極少數的人第65章 好處~第339章 東宮之二第224章 南事之一第328章 奪嫡之三一第268章 交鋒之團聚第49章 值得第55章 團圓酒第85章 自立門戶第296章 交鋒這一天之中章第330章 奪嫡之三三第262章 交鋒之萬衆矚目第342章 東宮之五第368章 皇后之十一第303章 奪嫡之六第60章 萬全策之龍擡頭第119章 逼宮計一第二日第17章 分曉第354章 東宮之十七第61章 位子第155章 功夫第332章 奪嫡之三五第59章 萬全策之一第35章 神交第174章 宴飲第265章 交鋒之還朝第316章 奪嫡之十九第365章 皇后之八第205章 段四海第279章 交鋒之浮影第52章 志向第180章 商議第191章 夫妻話第156章 價值第81章 一塊兒老薑第204章 出海之一第244章 交鋒之六第143章 大皇子的信仰第382章第122章 議儲位二第121章 議儲位一第13章 生存的智慧第289章 交鋒之強援~~第231章 有小唐歡樂多第247章 交鋒之九第115章 真相大白第340章 東宮之三第309章 奪嫡之十二第353章 東宮之十六第207章 契成第308章 奪嫡之十一第127章 反常必有妖!第117章 第一更第1章 謝莫如第116章 威風八面第102章 祭禮第330章 奪嫡之三三第123章 議儲位三第274章 交鋒之行雲之一第156章 價值第202章 臣心之三第7章 百靈第389章 太皇太后之四第207章 契成第170章 將行之三第45章 寶劍之論第360章 皇后之三第52章 志向第10章 請安第267章 交鋒之昭德殿第106章 憶往昔
第389章 太皇太后之四第214章 打架~第390章 太皇太后之五第360章 皇后之三第123章 議儲位三第98章 命運之五第242章 交鋒之四第二日第248章 交鋒之十第388章第134章 點個贊第79章 原因第221章 爭功第69章 桂花宴之一第330章 奪嫡之三三第216章 入冬第99章 失落的第369章 皇后之十二第176章 深謀第145章 不是壞事第108章 應對第130章 哥哥們這是怎麼了?第183章 與世同濁第53章 外書館第368章 皇后之十一第220章 終我一生第78章 信第261章 交鋒之極少數的人第65章 好處~第339章 東宮之二第224章 南事之一第328章 奪嫡之三一第268章 交鋒之團聚第49章 值得第55章 團圓酒第85章 自立門戶第296章 交鋒這一天之中章第330章 奪嫡之三三第262章 交鋒之萬衆矚目第342章 東宮之五第368章 皇后之十一第303章 奪嫡之六第60章 萬全策之龍擡頭第119章 逼宮計一第二日第17章 分曉第354章 東宮之十七第61章 位子第155章 功夫第332章 奪嫡之三五第59章 萬全策之一第35章 神交第174章 宴飲第265章 交鋒之還朝第316章 奪嫡之十九第365章 皇后之八第205章 段四海第279章 交鋒之浮影第52章 志向第180章 商議第191章 夫妻話第156章 價值第81章 一塊兒老薑第204章 出海之一第244章 交鋒之六第143章 大皇子的信仰第382章第122章 議儲位二第121章 議儲位一第13章 生存的智慧第289章 交鋒之強援~~第231章 有小唐歡樂多第247章 交鋒之九第115章 真相大白第340章 東宮之三第309章 奪嫡之十二第353章 東宮之十六第207章 契成第308章 奪嫡之十一第127章 反常必有妖!第117章 第一更第1章 謝莫如第116章 威風八面第102章 祭禮第330章 奪嫡之三三第123章 議儲位三第274章 交鋒之行雲之一第156章 價值第202章 臣心之三第7章 百靈第389章 太皇太后之四第207章 契成第170章 將行之三第45章 寶劍之論第360章 皇后之三第52章 志向第10章 請安第267章 交鋒之昭德殿第106章 憶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