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奪嫡之十

作者有話要說:  PS:不好意思,晚上有些事,替換晚了~~~~~~~~~~~~~~

原本,謝莫如算是皇家最出名的皇子妃了,說話厲害,那是一等一的。

如今,大家才知道,強中更有強中手啊,謝莫如厲害,不過是嘴上把你噎個死,起碼沒動手。四皇子妃不一樣,四皇子妃論口才沒有謝莫如噎人的本事,但這一動手,把帝都城給驚着了。無他,四皇子妃帶着侍衛把胡家長房老太太朱氏的屋子給砸了,還使喚着家裡嘴巧的婆子堵着胡家門罵了三天。

這一下子,四皇子妃就出了大名兒。搞得賜婚給四皇子府大郎二郎的兩家人都有些替自家閨女擔心,怕四皇子妃這做婆婆的厲害,閨女嫁過來受搓磨。

四皇子妃卻是頗是解氣的剝開個桔子,同謝莫如道,“我們殿下還說我不該動手,我要不動手,這口惡氣簡直出不來!沒見過這麼欺負人的,前兒我母親生辰,前頭幾年,父親沒個消息,我母親生辰都沒辦過。今年家裡還在祖母孝期,也沒有大辦的理,帖子都沒發,就是一家子兒女聚一聚,擺席素酒吃碗長壽麪罷了。”這個謝莫如是知道的,四皇子妃的幺妹是昕姐兒的伴讀,那天請假回家了。倘非在孝中,南安夫人的壽宴,定要發帖子的。就聽四皇子妃繼續道,“說來也不知我家上輩子倒了什麼黴,修來這樣的親戚。弟妹也知道,因着太后娘娘,胡家有個承恩公的爵位,初時並非公爵,只是侯爵。那爵位,起初並沒在我們二房頭上,皆因長房犯事問斬,爵位方給了二房。當初我父親遠去南安州,就是因家裡長房出了這樣沒臉的事,覺着沒臉呆在帝都城。”

謝莫如笑,“這是侯爺要臉面,我看胡家長房在帝都城呆得好好兒的,有滋有味兒。”

“外戚之家,不過一時的繁華光景罷了。我父親那人,平日裡話不多,卻是最要面子的。長房出事的時候,他也不過十五六歲,還是揹着家裡去的南安州。後來回帝都,父皇另賜府邸,我們這一房,便自公府分了出來。”四皇子妃一嘆,“這些年,雖說爵位在二房,可我父親並不是二房長子,再說,就是祖父也從沒薄待過長房,真不知是不是上輩子欠了他們的。我母親好端端的過個生辰,誰人都沒請,沒承想,長房老太太便不請自來了。原本我母親壽辰,她又是做長輩的,本不敢驚動,她好意過來,也不過大家坐着說說話,誰曉得一說二說就說到那謠言上去了,興許在我家嫌被打斷說得不痛快,這又往外到處嚷嚷,話裡話外的都要帶進我家去,我要是個聾子倒罷了,如今這聽到,豈能當不知道!這起子小人,眼瞅着我父親要回來了,可不就盼着我孃家倒黴呢。”四皇子妃說着,吃了兩瓣桔子,又遞了兩瓣給謝莫如。

謝莫如一道吃着桔子,道,“我看,朱老太太的志向還不在於傳謠言。”

四皇子妃挑眉,“她還要怎麼着?”四皇子妃到底是安夫人的外孫女,且她如今親王妃的地位,四皇子五個兒子都是四皇子妃生的,她纔不怕朱老太太,哪怕那是胡家長房,把四皇子妃惹火,說砸也就砸了。

謝莫如道,“當初胡家長房的事,你不清楚?”

四皇子妃微微蹙眉,“我也聽說過,原是長房犯的事。”

謝莫如道,“嫂子想想,那傳國玉璽的事兒,最開始是寧國公遺折裡提到英國公得人進獻此寶,但要我說,寧國公見過此物麼?怕是沒有。當然,寧國公有寧國公的消息渠道,可後來英國公府抄家,並沒有抄出這寶貝來。之後,輔聖公主過逝,她公主府的東西,雖說有一部分後來給了我,但我想,先時定一樣樣的清點過的。故此,說來說去,到底沒人見過這東西。朱老太太信誓旦旦的說的確是有的,我不信她能見過,無非是說前承恩公看過罷了。前承恩公因罪問斬,說不得朱老太太舊事重提是想給前承恩公翻案呢。”

四皇子妃瞪大眼睛,“這怎麼可能?”這不在發夢麼,多少年的舊案了。

“如何不可能,要我,我就說,當初前承恩公並不是投靠了英國公,不過是爲了取得英國公信任,與朝廷打聽消息罷了。”謝莫如道。

四皇子妃道,“當初寧國公府可就因此事沒的。”

謝莫如道,“她雖想翻,卻是翻不過來。不過,鬧還是要鬧一鬧的。”

說着,謝莫如微微冷笑,“無非是利用太后娘娘罷了。”這些年,謝莫如早把胡家套路摸得不能再清楚不過了。

四皇子妃想到胡太后就發愁,到底胡太后也是姓胡的,而且,胡太后待她很不錯。謝莫如能坐視胡太后犯蠢,四皇子妃卻是不能的,她道,“太后娘娘耳根子軟,只是我也不能這樣見太后娘娘被人利用了去。她老人家這把年歲了,晚輩們多孝敬她老人家,哄她老人家開心是正理,哪裡能有事就拿她老人家做槍使的。”四皇子妃就有些坐不住,拿帕子擦淨手上的桔皮染的黃色汁色,道,“我去打長泰姐姐說一聲,哎,眼瞅着快過年了,竟沒個消停時候。”

四皇子妃去了長泰公主府,長泰公主又與文康長公主說了,文康長公主見天去慈恩宮守着胡太后,永福公主好幾次要開口,都給文康長公主打斷了話去,還說永福公主,“你雖是天家骨肉,到底是嫁人的人了,做人媳婦的。聽說你婆婆身子不大安穩,你也該去瞧瞧。太后這裡有我們呢,別叫外人說你失了爲人媳的禮數。”把永福公主氣個半死。

永福公主開不了口,太子妃輕輕垂下眼睛。

有文康長公主在後宮鎮着,後宮竟無人敢提那謠言一句,胡太后又是個眼花耳聾的,沒人來挑撥,她自然更不知曉,成天就是絮叨過年的事兒了。

謝莫如聞此消息,倒與穆元帝心有靈犀了,倆人都覺着,雖胡太后是個着三不着兩的糊塗人,幸而文康長公主最明白不過,如此,後宮方得平安。

謝莫如給四皇子妃提個醒兒,按下了蠢蠢欲動的朱氏。

謝莫如正在看穆元帝打發人送來的五皇子寫的家書,五皇子正爲寧致遠的安排有些發愁,段四海譴使去要寧致遠。寧致遠私下與靖江王勾結,五皇子是不想這麼放人的,但也知道,江南剛剛平定,短時間內,五皇子也不想江南再啓戰端,故此有些拿不定主意。

謝莫如也覺着,寧致遠此人委實是雞肋一般的存在,留之無味,棄之可惜。謝莫如正琢磨江南事呢,小唐就跑她這兒報信兒來了,“真是此一時彼一時啊!”小唐滿面歡喜奉上一篇文章,“前幾天傅顏那小子多歡實啊,見天兒的寫詩作賦沒個消停,帶着一夥子人給傳國玉璽歌功頌德。今兒怎麼着,給我歐陽小師叔一篇《駁傳國玉璽賦》打得灰頭土臉。娘娘看我歐陽小師叔的文采,唉喲喂,我都說不上來,怎麼就有人這麼會寫文章涅?真是蒼天不公,其實我早想寫個文啊賦的駁一駁傅顏那小子了,偏生寫不出。娘娘,你說我後兒年春闈能成不?”話多的人有個缺點,說話容易跑題。

謝莫如接過歐陽鏡的《駁傳國玉璽賦》翻看着,一面回答小唐的跑題問題,“嗯,叫沈先生出個題目,你寫篇文章給沈先生看看,這春闈的事,他眼力不錯。”沈先生,闔帝都有名的死要錢的舉人補習班進士堂的先生沈素,其人開辦的舉人補習班非常有名,就是課程死貴,五皇子給取外號,死要錢。不過,人家那補習效率也不是尋常補習班能有的,國子監比之都大有不如。

心下對比了傅顏的《傳國玉璽賦》,倆人果然不在同一檔次上。謝莫如道,“歐陽先生文采不凡。”怪道能破例讓江北嶺再收一回關門弟子。

“那是!我師祖的眼力,再差不了的。”小唐頗是爲自家師門自豪,又有些擔憂,“我今兒去聞道堂,見着姓傅的面色不大好呢,就怕他使陰招。”

謝莫如笑,“放心吧,不過一篇文章,難不成只許他寫,不許別人寫了。他既也在聞道堂,斷不至於的。”文人有文人的道,用筆桿子一較高下,這是文人的道。如果用陰招,傅顏但破此例,歐陽家也不是吃素的。

不過,文人之間的較量也沒有這般簡單,因爲傅顏在被歐陽鏡駁了一遭後,立刻奮筆疾書寫了一篇《再論傳國玉璽賦》,歐陽鏡也沒客氣,寫了第二篇《再駁傳國玉璽賦》。之後,不待傅顏寫出《三論傳國玉璽賦》,歐陽鏡就在聞道堂擺開陣勢,力邀文壇各方大佬,來辯一辯傳國玉璽之事。

小唐給了謝莫如好幾張燙金帖子,說是頭排好坐次,可近前觀戰,謝莫如一過手,就給大郎幾個討了去,三郎道,“我可得去瞧瞧,聽說歐陽先生尋常不見人的。”

二郎慢悠悠地喝着八寶茶,“小唐哥說,歐陽先生身子不大好。”

三郎將請帖揣懷裡,心下還有進一步打算,道,“這回我想讓小唐哥幫咱們引薦一二。”

四郎顯然也知歐陽鏡大名,道,“這成不?”

“如何不成。”他們也是皇孫呢,何況還有人引薦。

孩子們這般熱鬧,倒叫謝莫如想起當年江北嶺來帝都時,彼時她亦不過小小少女,聽聞可去聽江北嶺講學,亦這般歡喜。謝莫如不禁問,“歐陽先生這麼有名啊?”不就是江北嶺的關門弟子麼。

四郎撫一撫手中請帖,眼睛亮亮的,“母親,歐陽先生可是北嶺先生的關門弟子,我聽說,皇祖父都要點他進宮講學呢。”

五郎也說,“歐陽先生詞也寫得極好。”說着還搖頭晃腦的吟誦了幾句。

昕姐兒也跟着道,“以前就知道他詩詞寫得好,不想罵人也厲害。前些天帝都傳來傳去的都是傅顏的賦,歐陽先生的賦一出來,根本就沒人看傅顏寫的了。”她打算當天女扮男裝跟着哥哥們去湊熱鬧,六郎也要去,三郎說他,“你去了聽得懂麼,都是大學問家,說的是學問上的事。”

六郎不喜被兄長看扁的感覺,板着小臉兒道,“不就是吵架麼。”

“啥吵架,那叫論戰。”三郎糾正。

六郎道,“也差不多。”

大郎最是穩重,問,“母親,你去不?”

謝莫如笑,“我就不去了,你們去吧,雖不必什麼大排場,也帶上侍衛。”

大郎都應了,還打算去四伯府上問問四伯家的堂兄堂弟們可要同去的。

聞道堂此番論戰,排場搞得很不是凡,連穆元帝聽說聞道堂要開辯論會,都派三皇子去聽了聽。具體當天辯論會的情形如何,謝莫如是不知道的,不過,三郎回家眉飛色舞、比手劃腳的學了大半個時辰後,三郎仰天感慨道,“果然不愧是讓我心儀的歐陽先生啊,唉喲喂,那個口才,歐陽先生一個辯翻了十個。”

二郎眼睛也亮亮的,就是他語速不比三郎快,跟着補充,“太厲害了,還有一人叫歐陽先生給辯的翻了白眼。”

“就那姓傅的。”三郎很是厭惡傅顏,今見傅顏倒黴,三郎很有些興災樂禍的意思,道,“辯不過就辯不過唄,也不必這樣較真,還裝暈。”他是絕對不會承認傅顏人家是真的叫歐陽鏡給罵暈的,三郎篤定,傅顏必是裝暈無疑。

謝莫如聽了半天見孩子們也沒說到重點,不禁問,“歐陽先生都辯了些什麼。”

這還真把三郎給問住了,三郎道,“太多啦,母親別急,我想一下啊。一時半會兒說不上,不過,旁邊兒有記錄的,明兒我尋一份論戰記錄給母親看吧。”

謝莫如心說,合着你光去看熱鬧了。

二郎道,“分好幾場,頭晌去就辯了一個時辰,與歐陽先生打對臺的換了三撥人也沒把歐陽先生辯下去。中午用過飯,說來聞道堂的小菜不錯,雖不甚精緻,倒也清清淡淡,有山水田園之美。尤其一道蜜汁涼藕,正當時令不說,味兒也好。那蜜用的是今秋的桂花蜜,我一嘗就知道。”這位是半個美食家。

四郎五郎唸書比兄長們晚,倆人都說,“初時還聽得懂,後頭越說越深,好些典故都不知道。”

大郎道,“歐陽先生稱傳國玉璽不過一塊石頭,有它,德不爲之增,無它,德不爲之減。今天下有鼠目寸光之輩,竟將一塊石頭與國之大運聯繫一起,委實可笑。”

六郎想了想,“還說了,歷來國君都是得人心者得天下,從未聽說過得玉璽者得天下。自傳國玉璽失落,幾百上千年光陰,幾經王朝更迭,一樣是有聖君有昏主,有盛世有饑荒,天下如何,在爲君者可行德政,爲臣者可秉忠貞,而不在於手裡有沒有一塊石頭。”

三郎叫一兄一弟提醒着也想起來了,連忙道,“對對對,傅顏那邊則說,非有傳國玉璽不爲正統,還說,靖江無德,故失此璽。歐陽先生問他,如何知靖江有此寶物?傅顏就答不上來了,歐陽先生便說他道聽途說,嘴碎有如長舌之婦……反正說了他好些話,這麼大冷的天,那姓傅的硬是出了一腦門子的汗,忽然眼睛一翻,就厥過去了。他這暈,肯定是裝的。”三郎堅持傅顏是裝暈。

總之是歐陽先生大顯身手,以一當十,大獲全勝,其優雅智慧之風采,簡直難以用語言形容。不過,因歐陽先生身子不大好,據小唐事後說,一畔小爐子上熬着蔘湯呢,歐陽先生生怕自己撐不住,提前備了蔘湯提神。小唐都感慨,“我小師叔是拿生命在與那夥子人吵架啊。”

歐陽鏡給鬱悶的:這羣沒見識的傢伙,那叫辯論,不叫吵架好不好!

總之,歐陽鏡一辯成名,

傅顏風采終歸是曇花一現,歐陽鏡一時間成爲帝都名人。

小唐在得謝王妃允准後請歐陽鏡到王府參觀謝王妃的藏書,歐陽鏡很是不客氣的借了幾本,贊謝王妃藏書之多,謝王妃道,“這書給歐陽先生看也不算辱沒了它。”

歐陽鏡很是謙遜了一遭,大郎幾個也近距離見了見歐陽鏡,說起話來,歐陽鏡本身學問便好,且頗有妙趣之處。孩子們與歐陽鏡的交往,謝莫如就交給孩子們做主了,大郎幾人還有模有樣的設宴請歐陽鏡在府裡用了晚膳。小唐很是細心的交待廚下一番,因歐陽鏡身子不好,頗多不能食用之物。

這場有關傳國玉璽論戰的勝負,似乎也在冥冥之中預示着什麼。

冬至之後,五皇子率大軍還朝。

孩子們早早便起牀了,都穿上妥妥的皇孫服飾,髮髻梳的油光鏡亮,據謝莫如觀察,最臭美的三郎肯定還用了桂花油,然後,金冠、玉帶、鹿皮小朝靴。

反正,早飯還沒吃呢,就一個個收拾的瑞氣千條的模樣。

無他,今天他們要隨百官出城迎接父親還朝啦!

說來穆元帝還是很講究排場的,因是平定江南的大喜事,特意命太子率百官親迎,還允五皇子用半幅御駕,想一想就覺着威風哪。孩子們好幾年沒見過爹了,這可不就早早起牀預備着了。縱謝莫如說,“還早的很,先吃早飯,不必急。”一個個都將腰桿拔得挺挺的,昂首挺胸的,甭提多精神抖擻了。連往日最聒噪的三郎,這早上都沒了話。

昕姐兒與謝莫如是強忍着笑用過一餐早飯,生怕忍不住笑場。

早飯隨便吃了幾口,大郎幾人便說飽了,謝莫如揮揮手,笑道,“去吧。”大郎帶着弟弟們辭了母親,坐車去宮裡排隊,一會兒跟着大部隊出發接他們爹去。

大郎幾人一走,昕姐兒不禁笑出聲來,道,“我看大哥他們估計昨晚一宿沒睡好。”還悄悄同母親道,“六郎覺着自己個子矮,昨兒還特意叫他屋裡的楊梅給他找了厚底的靴子穿。”

謝莫如一笑,“吃飯,吃完飯咱們也得進宮。”

用過早飯,母女二人也要梳妝打扮,謝莫如自是一身皇子妃正裝,頭梳飛天髻,戴皇子妃規制的七尾大鳳釵。昕姐兒已換好一身燦金衣裙,正對着首飾發愁,見母親過來,不由道,“母親,你看我戴新打的這套紅寶首飾好不好?”昕姐兒首飾不少,只是常恨年歲小,腦袋上鋪陳不開,又不能滿頭珠翠,畢竟自小審美也是有的。

謝莫如給她選了一隻小花簪一隻小步搖簪上,昕姐兒看看鏡中自己,再望一眼母親頭上光華璀璨的大鳳釵,不禁長嘆,“我什麼時候能跟母親一樣用大鳳釵呢。”

謝莫如笑,“這急什麼。”

母女二人收拾好,幾位側妃便進來請安了,謝莫如心情不錯,面色溫和,眼中含笑,道,“府裡就交給你們,殿下今天回來,晚上咱們吃團圓飯。”

幾人縱不受寵,聽得五皇子回來,也是滿面喜色。

謝莫如便攜昕姐兒坐車進宮去了,她們女眷不必排隊,無非就是去慈恩宮等着罷了。不過,去晚了也不好,尤其,今日是五皇子的歸來之期呢。

馬車繡簾落下,車廂左右各一盞宮燈,馬車平穩的行走在青石板路上,宮燈微微晃動,在宮燈的燈影中,謝莫如緩緩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

第178章 報償第222章 謝氏分爭第266章 交鋒之東宮第59章 萬全策之一第324章 奪嫡之二七第363章 皇后之六第371章 皇后之十四第110章 大勢所趨與孤掌難鳴第183章 與世同濁第169章 將行之二第271章 交鋒之靖王的決斷第203章 臣心之四第309章 奪嫡之十二第326章 奪嫡之二九第230章 如此~第321章 奪嫡之二四第252章 交鋒之十四第11章 提醒第9章 家族,家宴第10章 請安第80章 變色第70章 昨晚穿越了~第348章 東宮之十一第49章 值得第230章 如此~第89章 見面第28章 暴雨第160章 時機第315章 奪嫡之十八第161章 五皇子的夢第107章 重陽第33章 規矩第6章 不過小事耳第18章 一次性解決第72章 玄機第209章 線第122章 議儲位二第351章 東宮之十四第253章 交鋒之十五第73章 春風得意~第52章 志向第240章 交鋒之二第104章 喜事當前第272章 交鋒之寒噤第19章 致歉第131章 分封之一第19章 致歉第361章 皇后之四第56章 百靈~第380章 太后之二第219章 積累~第328章 奪嫡之三一第355章 東宮之十八第58章 提議第362章 皇后之五第193章 吳第317章 奪嫡之二十第357章 東宮之二十第88章 美貌與智慧第41章 無人不知第357章 東宮之二十第157章 是不是第4章 華章 堂第二日第295章 交鋒這一天之上章第126章 弟弟沒一個好東西第106章 憶往昔第17章 分曉第295章 交鋒這一天之上章第70章 昨晚穿越了~第33章 規矩第39章 生辰~第350章 東宮之十三第172章 就藩之一第87章 於氏第387章第223章 舉薦第154章 更迭第320章 奪嫡之二三第251章 交鋒之十三第263章 交鋒之爭功第238章 穆元帝的處置~第52章 志向第115章 真相大白第118章 第二更第158章 分封第二日第392章 太皇太后之七第359章 皇后之二第246章 交鋒之八第8章 三老太太第349章 東宮之十二第215章 壽宴~~~~~~~~~~~第42章 揣度第118章 第二更第116章 威風八面第135章 流言之四,兩道雷第124章 年代第340章 東宮之三第47章 她想要的
第178章 報償第222章 謝氏分爭第266章 交鋒之東宮第59章 萬全策之一第324章 奪嫡之二七第363章 皇后之六第371章 皇后之十四第110章 大勢所趨與孤掌難鳴第183章 與世同濁第169章 將行之二第271章 交鋒之靖王的決斷第203章 臣心之四第309章 奪嫡之十二第326章 奪嫡之二九第230章 如此~第321章 奪嫡之二四第252章 交鋒之十四第11章 提醒第9章 家族,家宴第10章 請安第80章 變色第70章 昨晚穿越了~第348章 東宮之十一第49章 值得第230章 如此~第89章 見面第28章 暴雨第160章 時機第315章 奪嫡之十八第161章 五皇子的夢第107章 重陽第33章 規矩第6章 不過小事耳第18章 一次性解決第72章 玄機第209章 線第122章 議儲位二第351章 東宮之十四第253章 交鋒之十五第73章 春風得意~第52章 志向第240章 交鋒之二第104章 喜事當前第272章 交鋒之寒噤第19章 致歉第131章 分封之一第19章 致歉第361章 皇后之四第56章 百靈~第380章 太后之二第219章 積累~第328章 奪嫡之三一第355章 東宮之十八第58章 提議第362章 皇后之五第193章 吳第317章 奪嫡之二十第357章 東宮之二十第88章 美貌與智慧第41章 無人不知第357章 東宮之二十第157章 是不是第4章 華章 堂第二日第295章 交鋒這一天之上章第126章 弟弟沒一個好東西第106章 憶往昔第17章 分曉第295章 交鋒這一天之上章第70章 昨晚穿越了~第33章 規矩第39章 生辰~第350章 東宮之十三第172章 就藩之一第87章 於氏第387章第223章 舉薦第154章 更迭第320章 奪嫡之二三第251章 交鋒之十三第263章 交鋒之爭功第238章 穆元帝的處置~第52章 志向第115章 真相大白第118章 第二更第158章 分封第二日第392章 太皇太后之七第359章 皇后之二第246章 交鋒之八第8章 三老太太第349章 東宮之十二第215章 壽宴~~~~~~~~~~~第42章 揣度第118章 第二更第116章 威風八面第135章 流言之四,兩道雷第124章 年代第340章 東宮之三第47章 她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