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議儲位二

蒙皇爹相召,五皇子只得收拾收拾帶着媳婦回城,他們先走,隨身之物命心留侍從留在別宮慢慢收拾則罷。

五皇子一身玄色四爪龍皇子服飾,與謝莫如坐在車裡,前有儀仗開路後有侍衛相隨,浩浩蕩蕩,頗是威風。就是大冷天騎馬前來傳穆元帝口諭的於公公一行,也沾五皇子的光坐上了舒服非常的馬車。於公公靠在綿軟的靠背上,閉着眼睛不知在想什麼。小徒弟熟練的自車壁的隱箱內取出茶具茶葉,伶俐的爲師傅泡了盞茶捧上,輕聲道,“師傅,吃杯茶吧。”滿廂茶香,於公公輕斥,“好大的膽子,殿下容咱們坐車倒罷了,你倒還吃喝上了。”小徒弟恭恭敬敬的捧着茶盞,有些委屈,“弟子想着,天兒冷呢。師傅吃了也暖暖身子。”於公公接了茶盞,卻是手腕一折將泡好的一盞熱茶悉數倒進車廂地上的茶盂裡,空盞遞還小徒弟,於公公捻出帕子擦一擦手道,“太不謹慎了,殿下恩典命咱們坐車相隨,咱們卻不能忘了本分,洗乾淨放回去。”

師徒倆對五皇子家的馬車如此熟悉,倒不是以前就坐過,不過是大戶人家馬車爲圖舒適性與功能性,大抵相差不多,不同的就是,五皇子身份不凡,按制他家的馬車在尺寸與材料上更加講究更加舒適罷了。

小徒弟乖乖的洗淨茶盞歸置原位,低頭不敢說話,覺着師傅太過小心了些,師傅在御前當差,便是二皇子見了師傅也給些臉面呢。不過,他跟隨着於公公一道出宮辦差,本也是個伶俐的,故又覺着,師傅能有今時今日之地位,怕就是自這份小心謹慎上來呢。

小徒弟琢磨着師傅的用意,師傅卻是重新闔眼思量。於公公能在御前聽用,謹慎自然是不缺的,只是,他還有一種很特別的,察覺危險的本能。每次見到謝莫如,於公公都有一種危機忌憚之感,故此,在謝莫如跟前,他是不敢多行一步不敢多說一句的。

謝莫如不知自己給於公公帶來這般偌大壓力,但就算她知道,估計也不會在意。回城路遠,何況儀仗走起來更慢,謝莫如自行宮出來時就命侍女在廚下裝了幾樣現成的點心,問五皇子,“殿下要不要用一些,你怕是沒空在家用午飯呢。”謝莫如自己倒是無妨,回府自有廚下服侍。

五皇子道,“這會兒倒是不餓。”

謝莫如便不勸他了,不餓去強逼着進食,反是不美。五皇子道,“我先送你回府,再去宮裡。”

謝莫如也沒反對,道,“既然殿下去宮裡,就順道去看望一下母妃,跟母妃說,我明兒個再過去。”

五皇子都應了,待到自家府前,謝莫如用帕子包了幾塊肉乾給他帶身上,“正趕上午飯時候,你還得進宮,要是路上或宮裡餓了,就墊補一下。”其實謝莫如心下有些擔心穆元帝會責難五皇子,畢竟五皇子是立儲的始作俑者。穆元帝如今麼,怕是心下不大痛快的。

五皇子聽着媳婦的叮囑,心說,媳婦可真關心我啊。望着媳婦進了家門,他這才又回了車裡。於公公看的牙都酸了,暗道,唉喲喂,謝王妃這本事,把他家冷麪五皇子竟調理成繞指柔了。其實根本不知道他家冷麪五皇子原本就挺繞指柔的。

五皇子進宮很順利,便是穆元帝心下略有不痛快,看他一身金龍皇子服飾神氣完足的模樣也挺順眼,兒子麼,就得這般氣宇軒昂的纔好,嘴裡卻道,“你這病還沒好呢?”

五皇子連忙道,“回父皇,已經好了。”

穆元帝哼一聲,“好了怎麼還不回帝都,禮部的差使也不顧了,還得叫朕三延四請不成?”

五皇子道,“兒臣哪裡敢當,父皇讓於公公一去,兒臣立刻就回來了。兒臣,兒臣就是覺着,先時不大好,纔去了行宮。”

五皇子有一點好處就是說話實在,穆元帝指指繡凳令他坐了,道,“你覺着不大好就躲了出去,朕是無處可躲啊。”

“父皇天子之尊,恩威四海,大事還是得父皇說了算,父皇莫要與些個糊塗人生氣纔好。”五皇子還勸他皇爹一回,的確是,這次他不過在外住了幾個月,回來時竟覺着一向威嚴的父親面兒上竟露出疲色。五皇子道,“自己個兒保重身體,比什麼都強。”

穆元帝見五皇子眼神中露出孺慕之意,不由心下一暖,臉上神色也就緩和了,笑道,“朕知道了。你既回來,就繼續領着禮部的差使吧。熟悉下立東宮的儀程,禮部不要出差錯方好。”

五皇子都應了。穆元帝想到事情就是自這個兒子起,心下又有幾分遷怒,道,“這可如了你的意吧?”

五皇子摸不着頭腦,“兒子有什麼如意的?父皇,莫非你要立兒子做太子?”

穆元帝笑斥,“你倒是野心不小啊。”

“父皇這樣說,嚇兒子一跳。”五皇子也笑了,道,“兒子在山上反省過了,也覺着是給父皇惹了麻煩,朝中這些時日鬧騰不休,兒子是煩了才躲到山上去的。可兒子又想着,凡事,提前發作也未嘗不是好事。父皇正當壯年,就是朝中有什麼鬼祟,父皇也能鎮壓下去。兒子議立東宮,原是光明正大的想頭兒,後來兒子方知道,許多人都有自己個兒的私心,把個簡單的事,弄得複雜無比。兒子覺着,這樣不大好。”

所以說,雖然五皇子入朝當差頭一年就時常給他爹找麻煩,他爹之所以還看他不太討厭的原因就在於此,這個兒子說話還算實誠,起碼不會總說些沒用的套話假話。見這個兒子把心裡話都說出來了,穆元帝道,“知道不大好,以後行事便更該老成些纔是。三思而後行,不用朕再教你了吧。”

五皇子心說,他都是三思才幹的啊。

看五皇子的模樣,穆元帝就知道他還沒明白呢,便點了他一句,“以後再有什麼大事,先與朕商議再拿到朝上去說。”

五皇子剛應一聲“是”,他肚子咕嚕一聲,五皇子頓時大窘,怕按下肚子道,“兒子失儀了。”

穆元帝好笑,“你媳婦也沒打發你用過午膳再來,倒叫你餓着肚子。”

五皇子笑,“她倒是說了,只是兒子從山上下來走了一個多時辰,怕父皇在宮裡等急了,兒子就先進的宮。”

穆元帝一笑吩咐下去,“傳一席膳食給五皇子。”

五皇子起身忙道,“兒子還要去給祖母請安,再去看望母妃,父皇叫他們將膳食送到母妃宮裡吧,兒子去母妃那裡吃。”

穆元帝笑,“去吧。”

原本還想着叫了五皇子回來好生訓導一番,結果倒賜了他一席御膳,倒似賞他一般。穆元帝搖頭淺笑,罷了,想到五皇子在宮外也是日日去粥棚忙活,便覺這個兒子儘管心性率直,不會掂掇輕重,想來是年輕的緣故,不過,倒還真是個做實事的性子。

既去後宮看望母親,就不能不去慈恩宮,因慈恩宮總是尋他媳婦的不是,五皇子其實對慈恩宮挺有些意見,只是,自小長在宮裡,他也不會表露出來。倒是胡太后見着他很高興,笑呵呵地說,“可是回來了,再不回來,就趕不上你二哥的冊立大典了。”

五皇子聽這話險沒嗆着,他爹不是剛叫朝中議儲麼,還沒指名道姓的下旨立他二哥做太子的吧?唉喲,他祖母可真是……叫人不知說什麼好了。五皇子忙道,“父皇還沒下旨,祖母先別說出來,外頭還不知道呢,叫那些清流大臣聽到這話該有意見了。”

胡太后笑,“哀家這不是高興麼。”問了五皇子幾句在山上可好的話,就痛快的放他去淑仁宮了。不過在慈恩宮坐了片刻,五皇子硬給他祖母嚇出一腦門子汗來,也是不知說什麼好了。唉,他媳婦要跟這麼個糊塗老太太講理,也就是他媳婦了,等閒的不叫噎死也得叫嚇死啊。

蘇妃見到兒子自然高興,御膳來的很快,知道兒子還沒用午膳,蘇妃忙打發他用飯,待用過午飯,蘇妃命人沏了好茶,蘇妃身子不好,自用一盞紅棗茶,給兒子的是碧螺春。兒子吃着茶,蘇妃方細細問起他們在山上的生活來,五皇子說的眉飛色舞,“舒坦的很,萬梅宮極舒適,冬天也有燒地龍,半點兒不覺着冷,前些日子下雪,景緻極美。要說我府裡也有梅花,宮裡御花園裡也有梅花,依我看,皆不及萬梅宮。”

蘇妃笑,“那是自然。不說萬梅宮的梅樹皆是幾十年的老梅了,且萬梅宮是在山上,倚山傍水,借山水靈性,方有此景,自非尋常宮室梅樹能比的。”

說到萬梅宮的日子,五皇子道,“暖和的時候,兒子還帶着王妃去林場打獵來着。唉呀,王妃那麼聰明的人,偏生打獵笨的厲害,騎馬跟兒子跑了半日,什麼都沒獵着。”五皇子說着就是一通笑,蘇妃眼中也浮起笑意,道,“你這樣笑她了?”

“沒,就笑了兩句。王妃也沒惱,就是白眼白了我兩回,跟我說話也不似以往和氣了。”

蘇妃大笑。

母子倆說的頗是開懷,五皇子又說了去廟裡與文休法師聊天的事兒,“原以爲和尚悶的很,文休大師不一樣,我們說些天南海北的話,他極是有見識的人。從不說那些玄乎又玄的話,倒是極通各地風土人情,學識淵博呢。”

“文休法師並不是一開始就出家的,他生於書香門第,原是前朝狀元,有名的才子,前朝末帝昏庸,他便掛冠而去,各地行走經商,富庶之時,生意遍佈數國,後來結束了生意,便入了空門,悉心研究佛法,終成一代高僧。”

五皇子一面聽一面點頭,補充道,“更難得胸懷寬廣,王妃根本不信神佛之事,她去了,人家大師還肯招待她。”

蘇妃笑,“佛門講究緣法,這也是你們的緣法吧。”

母子倆一直說到天色將晚,五皇子方起身辭了母親回府,還說謝莫如明日進宮看望母親之類的話,蘇妃道,“你們剛從山上回來,很該好生歇一歇,跟莫如說,不必急着進宮來,我在宮裡樣樣都好。讓她歇一歇筋骨,再來好生陪我說說話。”

五皇子道,“在山上也不累。”

蘇妃起身送兒子到門口,五皇子怕母親受寒,忙叫母親回了。

五皇子回府正趕上用晚膳,謝莫如知五皇子在宮內未受穆元帝責難,遂放下心來。聽五皇子說起御前對答的話,五皇子道,“我進宮時心裡惴惴的,還以爲父皇得罵我一頓,沒想到父皇和氣的很,還賜我御膳吃。”五皇子頗是慶幸,又心疼他皇爹道,“我看父皇挺累的。”

“陛下憂心國事,自然不會輕鬆,何況爲着立儲鬧得滿朝不寧,陛下知殿下是出自公心公義,只是多少小人藉此謀取私利,才叫人着惱呢。”謝莫如道,“國事自有陛下操勞,殿下把禮部差使理順,再多多進宮孝敬體貼陛下才好。”

五皇子道,“你說的是。”叫謝莫如收拾出些滋補之物來,道,“父皇自不會缺這個,卻也是咱們的心意呢。”

謝莫如應了,兩人用過晚膳,五皇子又去長史那裡說話,他數月未在帝都,想來帝都頗多故事。還有穆元帝已發話議儲,張長史想着要不要五皇子再上個摺子什麼的,五皇子想到他爹臉上的疲倦道,“還是罷了,我久未去禮部,禮部事也多呢,尤其立儲當口,禮部更是半點兒錯不得。”

張長史深以爲然。

穆元帝下旨議立太子,其實也沒什麼好議的,無非就是老三樣,立嫡立長立賢,皇子們成年的不過五位,嫡皇子就是二皇子,皇長子就是大皇子,至於哪個是賢皇子,就衆說紛紜了。朝臣紛紛上書,各地督撫也有自己主張,這些摺子,穆元帝都看了。見五皇子沒上摺子還在五皇子給他送滋補品時他,“你不是一向有主張的麼?”

“兒子想,這是大事,父皇上次說叫兒子再有大事先同父皇說一聲再上摺子。”五皇子一幅乖樣,道,“父皇有問,兒子就直說了,兒子覺着,還是二哥做太子比較好。大哥二哥待兄弟們都好,大哥雖是長子,二哥,畢竟是嫡出,且未見有不好的地方,如果二哥不能做太子,以後要如何自處呢。而大哥不做太子,也是太子的長兄,二哥只有更敬重大哥的,如此大哥以後的尊榮也是有的。至於兒子們做弟弟的,自然兄友弟恭,如此,一家子和樂。要是父皇覺着兒子的話在理,兒子回去就寫摺子。”

朝中什麼樣的狐狸沒有,這話,穆元帝已聽人說過了,見五皇子說的也是這個意思,遂道,“也有不少朝臣說你有賢良的。”

五皇子一時沒明白他皇爹啥意思,還笑呢,“這就是拐彎兒拍父皇馬屁呢,要是有人說兒子不好,父皇該生氣了。我有一回說四弟家旭哥兒鼻子塌,四弟還不高興呢,硬說瞧不出塌來,其實總偷偷在家給旭哥兒捏鼻樑,就想給旭哥兒捏高些……”話說到一半,五皇子方回神,跳腳道,“不是有人要請立我做太子吧!”

穆元帝給五皇子這慢三拍的反應鬧的……五皇子已氣哄哄道,“這不添亂麼。還是跟我有仇啊。”跟他皇爹打聽,“哪個夭命的上的這奏章啊?”決定要找這些臭不要臉的傢伙報仇。

穆元帝道,“只是有人上奏章說你好。”還要打架怎麼着。

五皇子這才放下心來,道,“那是兒子想茬了。兒子當初就是爲這紛亂躲山上去的,倘有這等小人,父皇你可別姑息。要是父皇不好動手,只管告訴兒子……”

五皇子喋喋一番,還是穆元帝受不了他這絮叨,纔將他攆了出去。

五皇子同謝莫如說起此事時亦頗是氣憤,“咱爲這亂局都躲山上去了,再有人拿咱做伐子,是斷不能忍的。”

反正,滿朝文武大都上折說一說立太子的事,或是一派公心,或是夾了私意,或是隨大溜,或是刷存在感,總之各有原因,但都在說立太子之事。滿朝文武,唯一不動如山的就是南安侯了,他爹承恩公要他聯名,他都拒絕了,鬧得承恩公次子胡說都道,“三弟越發叫人看不懂了。”

總之,不論誰說立太子,南安侯終是一言不發,待穆元帝問到南安侯頭上時,南安侯道,“臣一向只知兵事,倘是帶兵打仗,臣能爲陛下分憂。至於立儲政事,恕臣無能。臣出身武官,不懂這些。”

此言一出,便是南安侯他爹承恩公都在家裡說,“自來我就沒看懂過三郎。”當初不是他說要請立太子麼,雖說被五皇子手快搶了先,如今咱家也得給二皇子加把勁兒才成呢。結果,他又不動了。

再有就是私下說南安侯果然武將,腦筋忒不知變通啥的。

或者還有懷疑南安侯做了四皇子岳父,近而偏頗四皇子的。朝中唯有幾隻老狐狸看出南安侯機心之深,暗道承恩公府才略平平,怪道唯他能以軍功封侯呢。

謝莫如在府中聽五皇子說及此事時猶道,“倘承恩公府皆是南安侯這樣的明白人就好了。”

五皇子亦覺南安侯人品出衆,道,“滿朝這樣鬧騰,我看,就南安侯纔是個心靜的人呢。”

作者有話要說:  PS:晚安,週末只有一更啦,石頭要做大掃除~

第259章 交鋒之二一第114章 施粥事件第291章 交鋒離職之半章第362章 皇后之五第352章 東宮之十五第322章 奪嫡之二五第60章 萬全策之龍擡頭第250章 交鋒之十二第132章 流言之一第319章 奪嫡之二二第222章 謝氏分爭第306章 奪嫡之九第234章 巡南第263章 交鋒之爭功第284章 交鋒之戰事第250章 交鋒之十二第186章 李宇第78章 信第165章 入觳之一第376章 皇后之十八第47章 她想要的第9章 家族,家宴第178章 報償第115章 真相大白第122章 議儲位二第57章 鸚鵡第96章 命運之三第63章 帝心若何第36章 賞賜第59章 萬全策之一第10章 請安第49章 值得第107章 重陽第387章第106章 憶往昔第38章 中秋第159章 反插一刀第328章 奪嫡之三一第110章 大勢所趨與孤掌難鳴第85章 自立門戶第266章 交鋒之東宮第3章 桃之夭夭第245章 交鋒之七第338章 東宮之一第394章 權握天下之下第66章 朱雁第273章 爭鋒之輿論第38章 中秋第21章 宋家,逸事第260章 交鋒之末班車~第238章 穆元帝的處置~第224章 南事之一第31章 一擊必中第95章 命運之二第13章 生存的智慧第296章 交鋒這一天之中章第261章 交鋒之極少數的人第256章 交鋒之十八第302章 奪嫡之五第74章 迴歸第291章 交鋒離職之半章第12章 相像第369章 皇后之十二第34章 生辰禮第196章 了無牽掛第63章 帝心若何第212章 小唐~第99章 失落的第101章 目的第360章 皇后之三第130章 哥哥們這是怎麼了?第85章 自立門戶第103章 賜婚第297章 交鋒之這一天下章第91章 表章第113章 感觸頗深第147章 震後第321章 奪嫡之二四第45章 寶劍之論第74章 迴歸第327章 奪嫡之三十第85章 自立門戶第336章 奪嫡之三九第366章 皇后之九第75章 外放之事第67章 收了神通第144章 鬆口氣第170章 將行之三第382章第153章第46章 平息第54章 福菜第166章 入彀之二第241章 交鋒之三第177章 恩威並施之一第276章 交鋒行雲之三第219章 積累~第260章 交鋒之末班車~第69章 桂花宴之一第377章 皇后之十九
第259章 交鋒之二一第114章 施粥事件第291章 交鋒離職之半章第362章 皇后之五第352章 東宮之十五第322章 奪嫡之二五第60章 萬全策之龍擡頭第250章 交鋒之十二第132章 流言之一第319章 奪嫡之二二第222章 謝氏分爭第306章 奪嫡之九第234章 巡南第263章 交鋒之爭功第284章 交鋒之戰事第250章 交鋒之十二第186章 李宇第78章 信第165章 入觳之一第376章 皇后之十八第47章 她想要的第9章 家族,家宴第178章 報償第115章 真相大白第122章 議儲位二第57章 鸚鵡第96章 命運之三第63章 帝心若何第36章 賞賜第59章 萬全策之一第10章 請安第49章 值得第107章 重陽第387章第106章 憶往昔第38章 中秋第159章 反插一刀第328章 奪嫡之三一第110章 大勢所趨與孤掌難鳴第85章 自立門戶第266章 交鋒之東宮第3章 桃之夭夭第245章 交鋒之七第338章 東宮之一第394章 權握天下之下第66章 朱雁第273章 爭鋒之輿論第38章 中秋第21章 宋家,逸事第260章 交鋒之末班車~第238章 穆元帝的處置~第224章 南事之一第31章 一擊必中第95章 命運之二第13章 生存的智慧第296章 交鋒這一天之中章第261章 交鋒之極少數的人第256章 交鋒之十八第302章 奪嫡之五第74章 迴歸第291章 交鋒離職之半章第12章 相像第369章 皇后之十二第34章 生辰禮第196章 了無牽掛第63章 帝心若何第212章 小唐~第99章 失落的第101章 目的第360章 皇后之三第130章 哥哥們這是怎麼了?第85章 自立門戶第103章 賜婚第297章 交鋒之這一天下章第91章 表章第113章 感觸頗深第147章 震後第321章 奪嫡之二四第45章 寶劍之論第74章 迴歸第327章 奪嫡之三十第85章 自立門戶第336章 奪嫡之三九第366章 皇后之九第75章 外放之事第67章 收了神通第144章 鬆口氣第170章 將行之三第382章第153章第46章 平息第54章 福菜第166章 入彀之二第241章 交鋒之三第177章 恩威並施之一第276章 交鋒行雲之三第219章 積累~第260章 交鋒之末班車~第69章 桂花宴之一第377章 皇后之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