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奪嫡之三四

穆元帝醒來第一件事並不是清算,剛醒來的穆元帝還虛弱的很,連理政的事都做不來,清算個頭啊。不過,顯然穆元帝思維非常清楚,因爲,在得知蘇皇后過逝之事後,他只下了一道命令,“太子與閩王一併代朕理政,夏大夫去給蘇相瞧瞧。”之後,穆元帝就開始休養身體了。

夏青城去給蘇相看病的時候,發現蘇相就是尋常疫病,只是人年邁,好起來就比較慢。不過,這也虧得蘇家這等門第,便是宮中御醫請不出來,城中好大夫也是隨他們挑的,且不缺好藥材,這纔給蘇相一直拖着半口氣。夏青城一來,蘇家是舉家相迎啊。夏青城現在的知名度,不是一般的高啊,誰不知道是夏神醫醫好了穆元帝呢?而穆元帝醒來就能交待夏神醫來蘇家給蘇相看病,唉喲,這是何等賢明的君王啊,這是何等深厚的君臣情誼啊!

雖然疫病也不大好治,但穆元帝的毒夏青城都能相法子解了,蘇相這個,還真不算難治,關鍵,對症即可。有夏神醫在,原本帝都的疫情就已得到控制,他又與太醫們研究出了個疫症對症的方子。夏青城在醫道上腦袋非常靈光,直接建議將這藥製成丸藥來賣,一則服用方便,二則銷售上也很便宜。

整個帝都的疫病過去,已是入秋的事了,此時,穆元帝也能自臥榻上起身了。雖有夏神醫親自調理,此次大病,仍是令穆元帝元氣大傷,蘇相倒比穆元帝更早上崗。

穆元帝病好了,卻實在沒有上朝的心思。他與薛帝師道,“朕登基幾十年,頭一次覺着,有時候,死就是一剎時的事,活着卻要苦苦掙扎。”

薛帝師道,“這些年,草民時常想,草民這輩子,人生七苦嚐遍,說來還是願意活着。”

穆元帝道,“上次立太子,朕就想請先生過來觀禮,先生不肯來。這回先生來了,覺着朕的幾位皇子如何?”

“這話,不該是草民說的。”

“你我師徒,也只是私下說一說罷了。”

薛帝師道,“草民遠離朝堂多年,也就這幾個月見過幾位殿下,委實話也沒說過幾句。依草民見,陛下倒不是因皇子猶豫,倒似因謝王妃猶豫了。”

穆元帝生無可戀的一張老臉上露出些微笑,道,“朕就說,這世上知道朕的,唯先生一人。”

“草民第一次見謝王妃也嚇一跳,性子別具一格。”薛帝師說話頗爲委婉。

穆元帝道,“既不似她的母親,也不似輔聖姑姑,寧榮大長公主說她像當年皇祖母的品格。”

薛帝師沒說話,穆元帝感嘆,“我們老穆家風水不知何故,總是撞上這些彪悍女子。”

薛帝師不由一笑,“不說皇室,就是草民那老妻,生起氣來,草民連飯都沒的吃的時候也是有的。”

穆元帝不由莞爾,“李夫人還是以前那般?”

“草民是好男不與女鬥。”

穆元帝笑彎了眼。

甭管穆元帝說什麼活着不如死了好的話,重掌大權時可看不出他老人家有半點兒想死的意思,用夏青城大夫的話說,“這治病啊,主要看病人有沒有求生的念頭,只要有活的念頭,大都能治好的。譬如陛下,解那毒,我把握委實不大,好幾次陛下眼瞅着都不成了,虧得陛下意志力堅定,才能挺過來,我也撿回一條命。”

這話是夏青城與小唐說的,小唐道,“那也得是你醫術好才行啊。”

夏青城道,“主要是我看過幾本醫書,以前也沒解過這毒,全靠運氣。”

小唐是來與夏青城商量辦個免費行醫舍藥的公益行動的事的,夏青城是個大夫,本也有幾分菩薩心腸,聽說是這事,並無二話。夏青城還提醒小唐,“你備了哪些藥材,提前跟我說清楚。還有,在哪兒瞧病,也得告訴我。”

“就是得跟你商量呢。”

小唐一面跟夏青城商量這善事,一面委婉的告訴夏青城,這裡頭,我們謝王妃可是捐了大筆銀子的。夏青城十分驚訝,道,“聽說謝王妃十分兇悍,差點兒沒殺了我跟先生。”

小唐連忙道,“誰還沒個着急的時候呢,那會兒,我家殿下都給關宗人府去了。要是救不回陛下,我家殿下就得抵命,王妃這一着急麼,就說了幾句狠話。實際上,我家王妃心善的了不得,哪年冬天都要施粥舍米的。就是你沒來帝都時,那會兒疫病正厲害呢,王妃還捐了許多銀子買藥材。就是去聞道堂的那條路,多齊整啊,也是我們王妃和四王妃一道出銀子修的,就是爲了便利百姓。”

夏青城雖年紀不大,也行醫多年,估計沒少見這種病人但有個不是,主家就要殺大夫的事兒。他本就心性單純,道,“是這樣啊。”

“是啊是啊。”小唐細細的與夏神醫討論起公益行醫十日免費的事來。

謝王妃肯出錢,夏青城對她印象倒是有所改觀,還與薛帝師道,“其實,謝王妃這人也不錯。”

薛帝師:真是一代新人換舊人哪。

這纔多少年,帝都就有了謝王妃這樣的絕色人物。

倒是穆元帝聽說謝王妃要行善,很大方的捐了筆銀子,說是替先皇后祈福。

穆元帝收回朝中大權,便要爲蘇皇后發喪了。

穆元帝委實有幾分傷心,他對蘇皇后感情不算深,可這些年了,也不是沒有感情,何況,蘇皇后算是因他而死,故此,蘇皇后的喪禮頗是隆重,沒有半分刪減。

五皇子一家纔是哭的傷心哪,連五皇子系的官員們想起蘇皇后也要哭上幾聲的,辛辛苦苦的剛把蘇皇后扶上後位,真是鳳印還沒握暖呢,忽地就死了,這樣的政治損失,倘不是咱們這邊兒實力雄厚,遇着個單薄的派系,當真是損失不起啊。

哭陵哭了二十七天,五皇子直接就病倒了。一則有母親過逝的傷痛,二則穆元帝病重這些天,五皇子稱得上憚精竭慮了。後來,穆元帝醒了,五皇子爲了不使太子獨攬大權,也是強撐着,現下他皇爹收回權柄,母親也發了喪,入了皇陵,五皇子心下再無牽掛,就此病倒。

於是,夏青城治好了穆元帝,治好了蘇相,接着給五皇子診治。

穆元帝很是關心五兒子,賜下不少補品,於是,朝中大臣紛紛上門探病……不過,都被阻在了五皇子府門外,門房說了,“王妃吩咐過,殿下要養病,不大方便接待諸位大人,還請見諒。”

誰敢不見諒謝王妃啊,六部九卿都是眼見的,謝王妃險沒要了薛帝師的命!唉喲,他們縱官高爵顯,也不敢招惹謝王妃啊。只得紛紛告辭而去。

宮裡穆元帝在召見太子,太子的形容氣色很是憔悴,宣德殿只有父子二人,太子欲行禮,穆元帝擺擺手,眉宇間難掩厭倦,“此不過小節,過來坐吧。”

太子便坐在父親跟前,穆元帝道,“你要是直接毒殺了朕,朕在九泉下倒能瞑目。”

太子臉色微白,抿了抿乾枯的脣方道,“兒臣自知辯無可辯。”

穆元帝冷冷一笑,“你要是敢在朕面前認下自己做的事,還算有朕的三分骨氣。”

“倘爲兒臣所爲,兒臣自當認下。此非兒臣所爲,父皇再怎麼說,兒臣心有不服!”太子難得在穆元帝面前強硬起來。相較於那些裝出的恭順,穆元帝倒看他這強硬的姿態更爲順眼。穆元帝道,“那依你所言,是誰所爲?”

“父皇都不知,兒臣更不知了。”太子譏誚道,“兒臣一直居於東宮,東宮一舉一動,父皇比兒臣都清楚。先不說那往生之毒是何等難得□□,兒臣哪裡來得這等本事配出這種毒來?父皇定是覺着兒臣狹隘,不能容老五,是,老五的確是好,父皇中的毒是他第一個發現的,解毒的夏大夫也是他請來的,連蘇皇后也是爲救父皇而死的,父皇要不說他是我兄弟,我還以爲咱們老穆家生出一活聖人呢。”

“你敢說你對老五沒有動殺心?”

“兒臣動殺心有什麼錯?朝中武將,靖南公、忠勇伯、南安侯,皆是他的人,江南半壁,多少官員是他一手安排下去的!父皇要是能容,當年怎麼沒容輔聖公主!”

“你放肆!”穆元帝給太子氣得眼前一黑,低聲怒喝,“蘇相也是輔聖舊人,他對朕對朝廷,難道不忠貞麼?永安侯年輕時一樣爲輔聖所用,他難道不是朝廷棟樑!這六部九卿,多有當年輔聖提拔上來的,他們難道就反了朕麼?你自家無能,自老五從閩地立功,你就怕他軍功太過。朕難道沒給你機會,你把江南半壁都葬送給了靖江王,朕難道說過你一句?這些年,朕對你的用心,都餵了狗麼?”

太子說到底也不是個能狠心到底的人,想到父子間的舊事,也不禁眼圈兒一紅,滾下淚來,掩面道,“已然至此,父皇何必再提當初。”

“朕以爲你都忘了。”見太子滿面淚痕,穆元帝再次道,“朕再問你一次,那毒是誰給你的?”

太子哽咽的雙肩直抖,道,“是程離。”

“寧榮府上的那個謀士?”

穆元帝氣得眼前一黑,怒道,“你乾脆認靖江爲父的好!”

太子痛哭。

穆元帝喘了一回,繼續問,“皇后是怎麼死的?”

太子搖頭,“此事,兒臣委實不知。父皇也知道,御前之事,兒臣一向插不進手。”

這話倒也不假,穆元帝對御前之人一向謹慎,那芙蓉香還是內務府出了差子。穆元帝盯着太子的目光陰冷而厭惡,道,“儲君你是做不得了,秋風殿那裡,朕都安排好了。你對朕無情,朕卻是捨不得真就處置了你。一應供奉仍比照親王,去吧。”

太子哭的雙眼紅腫,起身,略整衣冠,後退三步,鄭重的對着君王行了大禮。穆元帝揮揮手,“去吧。”

太子卻是猛然拔下頭上玉簪便刺穿了頸項,穆元帝起身撞翻了面前的黃花梨的桌案,案間一盞雪白的官窯瓷盞嘩的落地,碎成數片。穆元帝已奔至太子跟前扶起他,那些厭惡、痛恨早不知何處去,唯心下大痛,抱緊了太子,眼眶通紅,“你這孽障,你就是這樣報答朕的麼?”

太子渾身顫抖,臉色慘白,輕聲道,“兒臣……一直……不安心……”還有,兒臣不能以廢太子的身份活着。或許,兒臣的確不適合做太子吧,狠不能狠,忍不能忍……這樣拖着、熬着、惴惴不安着,倒不如清清靜靜的去了。

也好。

太子就這樣在父親懷中閉上雙眼,平靜的眉宇間透出一分慣常的矜貴,溫熱的血轉眼染紅穆元帝的懷抱。

太子暴斃,是誰都沒想到的事。

人們覺着,太子或者儲位不穩,是的,如果沒有確鑿的毒殺陛下的證據,便是穆元帝,也不好因自己被下毒就廢太子的。雖然太子在穆元帝中毒期間表現的有些急躁,但,急躁又不是罪。

□□已經準備好奏章,倘陛下要廢太子,他們定要爲太子說話的。

哪怕真的廢了太子,依穆元帝的性子,平日間對諸皇子皇女的寵愛,那也捨不得殺了太子的,頂多流放,或者,交由宗人府關押。

誰都沒想到,太子會死。

便是穆元帝也沒想到,他是恨極了這個兒子,他最珍視的兒子,辛辛苦苦、嘔心瀝血的培養這許多年,要去江南也讓去,把江山半壁能搞沒了,穆元帝忍的吐血,也只是斥責了太子幾句。穆元帝也承認,他近來是偏頗五皇子些,五皇子立下大功,他做父親的,難道還不該多疼疼這個兒子。要說穆元帝有沒有改立太子的意思,穆元帝想過,可摸摸心口,穆元帝還未動此意。不爲別個,東宮不只太子一人,太子也有兒女數人,皇孫皇孫女日日在君前晃悠,穆元帝也得爲他們想一想。這麼個疼了多年,用心最多的兒子,竟然給他下毒,把他毒個半死,這叫誰,誰不生氣,誰不恨啊!

穆元帝簡直恨的牙根癢!

就這麼恨,他也只是把事情查清楚,令人把秋風殿收拾起來,還決定給這逆子親王供俸,好吃好喝的養着,不叫他去宗人府受罪。穆元帝覺着,自己做到這步,當真是仁至義盡了!

可誰想到,這逆子這般挖人心哪,竟然當他面兒自盡。

穆元帝在薛帝師面前都哭了,哽咽道,“這不是人子該乾的事,朕前世不修,修來這等孽障。就當着朕的面兒,他就當着朕的面兒……小時候書是怎麼讀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書沒讀好,道理也沒學好……逆子,這就是個逆子……他甭指望朕會心痛,朕一點兒不心疼,朕好好兒的……”

薛帝師聽的也是傷感,帝王也是凡人,薛帝師道,“草民大郎去的時候,草民也如陛下這般。”

“大郎何等孝順,那孩子,憨厚。不似朕這個……有過不知悔改……就知道剜朕的心……孽障孽障……”

穆元帝本就中毒後剛調養好的身體,經太子一事打擊,又病倒了。

太子自盡,不要說穆元帝,太子的老對手大皇子知道後也是驚了一驚,流下淚來。自從父親冊老二爲太子,大皇子是白天黑夜的盼哪,就盼着老二倒臺,好把東宮讓給他。嫌太子嫌了多少年,這回正遇着好機會,大皇子就覺着父親中毒的事兒與太子脫不開干係,大皇子正想着推波助瀾把太子弄下臺呢,結果,太子突然就死了。就拿太子說吧,活着時,大皇子就恨不能世間從沒這麼個人。可人死了,大皇子心裡也怪不是滋味兒的。畢竟自小一併長大的兄弟,討厭是真討厭……大皇子都與趙時雨說,“這死老二,死也死的這麼討人厭。”

趙時雨是個再冷靜不過的,道,“說不得是陛下賜死。”

“不可能,父皇再生氣也不能賜死老二的。”大皇子頗是篤定,小小聲同趙時雨道,“別看父皇一向威嚴,其實可心軟了。母妃說,我小時候學走路,那會兒剛學會,磕磕絆絆的,不小心就摔地上把膝蓋摔破了,結果,父皇看到,心疼的眼圈兒都紅了。父皇這麼心軟,就是中毒那事兒是老二乾的,父皇也捨不得的。”

趙時雨道,“殿下還是進宮看看。”

“你說的是。”

諸成年皇子,沒進宮的就是正在養病的五皇子了,謝莫如讓大郎代父進宮。

非但諸皇子公主,但是朝中六部九卿、公侯伯爵們,能進宮的都進宮了。大臣們進宮後才相信,太子是自盡,不是穆元帝賜死。

雖然誰都沒料到太子會自盡,但人死都死了,就得議喪。

喪事要怎麼辦?

禮部、宗人府,得拿出個議程來。

穆元帝對着知心人薛帝師哭是真哭,傷心也是真傷心,但,太子喪儀的事,穆元帝完全表現了一位帝王的冷靜。穆元帝強撐着身子道,“太子爲儲多年,頗多誤國之處,今先朕而去,實爲不孝,着以親王禮發喪,諡號悼。”

穆元帝難掩傷痛,但對太子的評價委實不高,且並未太子自盡,而在喪禮上全太子顏面。但,親王禮就是親王禮,有諸多人因穆元帝對太子的評價而對太子喪儀懈怠,穆無帝惱怒之下,處置起來毫不手軟。

今年對於皇室實不是個好年頭,太子這裡還未發完喪,後宮柳賢妃也去了。不過,柳賢妃此去,諡號喪儀全無,倘不知道的,還以爲死的不是宮中四妃之一,而是什麼沒名沒姓的宮人呢。

柳賢妃一死,六皇子也是大爲傷痛,穆元帝淡淡,“老六既身子不適,便回府休養吧。”還體貼的給六皇子派了個太醫。

待把該辦的喪事辦完,時已入冬。

外頭寒風呼嘯,昭德殿收拾的暖若三春,穆元帝有些懶懶的倚着沉香軟榻,手裡翻閱着一本奏章,是太孫上的奏章,說是現下住在東宮不合規矩,想帶着母弟妹搬出東宮的事。穆元帝輕聲一嘆,合上奏章,放回案頭。

一時,鄭佳進來稟道,“太后娘娘那邊兒着李內侍過來說,倘陛下中午有空,就過去一道用膳,太后娘娘那裡吊了好鍋子,正合今日吃。”

穆元帝道,“也好。”

太子自盡,胡太后也是傷心的了不得,自己險哭壞了身子。可一轉頭,見兒子比自己還傷心,雖然心下極疼孫子,但兒子到底更近,胡太后一輩子就指望着這兒子呢。看兒子傷痛,胡太后還強撐着勸解了皇帝兒子幾遭,至今日日關心皇帝兒子的吃穿用度,生怕兒子想不開。

穆元帝爲太子傷心是真,不過,宮裡討他開心的人實在太多,又有親孃胡太后每天關懷着,穆元帝的身子倒是漸漸養好了,且他本身是個孝順的,自不會在胡太后面前露出哀色,不然,縱母子抱頭痛哭,又有什麼用呢?太子也不能活回來,就是太子活回來,處置依舊是處置,穆元帝也不能當事沒發生過。

穆元帝到慈恩宮時,天空已飄起小雪,胡太后見兒子踏雪而來,還道,“知道下雪就不叫你了,哀家過去是一樣的。”

文康長公主打趣,“母后莫說這話,縱母后肯,皇兄也捨不得你大雪天出門。”

胡太后呵呵笑,命宮人服侍着穆元帝擦臉擦手,又把自己用的金鑲玉的手爐給兒子抱着,道,“暖暖手。”

穆元帝笑,“一路過來倒也不覺着冷。”

“哪裡不冷,剛見皇帝大氅上都沾了雪花。”胡太后道,“今年第一場雪呢,皇帝愛吃羊肉,哀家問了,是西蠻來的小羊,正是鮮嫩的時候,咱們吊鍋子吃,對時令不說,身上還暖和。”

文康長公主湊趣,“也別盡吃肉,再添幾個清淡小菜纔好。”

胡太后道,“你這丫頭也奇,自小就這般,越是沒有的東西,越是要吃。夏天多少菜疏沒有,也沒見你就格外喜歡。到冬天難得了,你就稀罕上了。”

“物以稀爲貴麼。”

母子女三人說說笑笑,穆元帝倒也龍顏得展。

待用過午膳,胡太后就讓兒子在自己宮裡歇了,穆元帝看老母親上上下下的忙活着,就與母親說了,“大郎今日上摺子,說再住在東宮不大合適。那孩子,素來知禮明白,朕想着,這話也對。不如就將以前老二在宮外的府邸收拾出來,讓大郎他們去住。”

胡太后年輕時倒不是個伶俐的,到老,腦子便慢,道,“這有什麼不能住的?你做祖父的,哀家做曾祖母的,孩子住自己家裡,可怎麼了?”

“東宮,是太子居所。”

胡太后沉默片刻,心下有些難受,可當着兒子,又不能哭,生怕招了兒子傷心。胡太后看着兒子,“外頭朝廷的事,哀家不懂,哀家就問你一句,你給哀家個明白話。”

“母后只管說就是。”

“太子糊塗,你妹妹都與哀家說了。可大郎是個好的,那孩子,脾氣好性子好,人也孝順,對長輩好,對弟妹也好。太子雖不好,不能立大郎麼,以前,不也是叫他太孫麼?”

“朕並未冊封過太孫。”

胡太后嘆氣,擺擺手,“行了,哀家知道了。大事,還是要皇帝做主。你想的也對,他們住着東宮,叫下任太子可住哪兒呢。哎,早些出去也好,不然,又有小人挑唆。太子小時候多懂事的孩子,都是叫小人挑唆壞的。他不是自己想當皇帝,是小人挑唆他,挑唆着他當了皇帝,他們才能升官發財呢。”

胡太后嘟囔了一回,到底未再多言,她不是不想太孫繼續爲儲,實在是看兒子那傷感模樣,胡太后捨不得。

於是,當年冬至,穆元帝下旨,封太子嫡長子爲安平郡王,奉母出宮而居。

當年的太子潛邸便改做安平郡王府,因冬日天寒,待明春府邸修繕後再允遷居。倒是安平郡王出宮看了,說府邸保持的很好,不必特意修繕,年前就帶着母親弟妹搬出宮去住了。

安平郡王出宮,緊接着“立太子以固國本”的摺子如潮水般涌入穆元帝御案之上。

作者有話要說:  PS:這是怎麼了,一過節就喜歡發盒飯~~~晚安~~~~~~~~~~~~~

第331章 奪嫡之三四第146章 暴雨即至第164章 延師之二第201章 臣心之二第358章 皇后之一第248章 交鋒之十第89章 見面第388章第241章 交鋒之三第163章 延師第337章 奪嫡之四十第66章 朱雁第20章 行雲第271章 交鋒之靖王的決斷第187章 兵事第19章 致歉第288章 交鋒之斷魂刀第122章 議儲位二第195章 愛操心的人第300章 奪嫡之三第173章 就藩之二第4章 華章 堂第173章 就藩之二第322章 奪嫡之二五第95章 命運之二第144章 鬆口氣第275章 交鋒之行雲之二第235章 生辰禮~第59章 萬全策之一第62章 講筵之後第56章 百靈~第58章 提議第140章 嫉妒第208章 槓上第74章 迴歸第216章 入冬第73章 春風得意~第326章 奪嫡之二九第147章 震後第190章 意在此處第113章 感觸頗深第393章第258章 交鋒之二十第111章 崔氏第230章 如此~第258章 交鋒之二十第151章 局勢第188章 鐵御史第130章 哥哥們這是怎麼了?第359章 皇后之二第242章 交鋒之四第364章 皇后之七第268章 交鋒之團聚第372章 皇后之十五第167章 一件東西第189章 小勝第188章 鐵御史第254章 交鋒之十六第367章 皇后之十第177章 恩威並施之一第180章 商議第71章 刀光劍影第1章 謝莫如第227章 苦心第343章 東宮之六第126章 弟弟沒一個好東西第54章 福菜第360章 皇后之三第280章 交峰之告靖王書第256章 交鋒之十八第95章 命運之二第83章 神仙手記第72章 玄機第32章 攘外安內第131章 分封之一第89章 見面第182章 大皇子的對策第363章 皇后之六第294章 交鋒之帝都~~~第146章 暴雨即至第308章 奪嫡之十一第90章 要出手了第74章 迴歸第105章 和諧啦第375章 聖誕番外第156章 價值第192章 忠心第51章 文康長公主第389章 太皇太后之四第30章 離間第346章 東宮之九第72章 玄機第294章 交鋒之帝都~~~第42章 揣度第175章 祭奠第345章 東宮之八第316章 奪嫡之十九第229章 副手第34章 生辰禮第305章 奪嫡之八
第331章 奪嫡之三四第146章 暴雨即至第164章 延師之二第201章 臣心之二第358章 皇后之一第248章 交鋒之十第89章 見面第388章第241章 交鋒之三第163章 延師第337章 奪嫡之四十第66章 朱雁第20章 行雲第271章 交鋒之靖王的決斷第187章 兵事第19章 致歉第288章 交鋒之斷魂刀第122章 議儲位二第195章 愛操心的人第300章 奪嫡之三第173章 就藩之二第4章 華章 堂第173章 就藩之二第322章 奪嫡之二五第95章 命運之二第144章 鬆口氣第275章 交鋒之行雲之二第235章 生辰禮~第59章 萬全策之一第62章 講筵之後第56章 百靈~第58章 提議第140章 嫉妒第208章 槓上第74章 迴歸第216章 入冬第73章 春風得意~第326章 奪嫡之二九第147章 震後第190章 意在此處第113章 感觸頗深第393章第258章 交鋒之二十第111章 崔氏第230章 如此~第258章 交鋒之二十第151章 局勢第188章 鐵御史第130章 哥哥們這是怎麼了?第359章 皇后之二第242章 交鋒之四第364章 皇后之七第268章 交鋒之團聚第372章 皇后之十五第167章 一件東西第189章 小勝第188章 鐵御史第254章 交鋒之十六第367章 皇后之十第177章 恩威並施之一第180章 商議第71章 刀光劍影第1章 謝莫如第227章 苦心第343章 東宮之六第126章 弟弟沒一個好東西第54章 福菜第360章 皇后之三第280章 交峰之告靖王書第256章 交鋒之十八第95章 命運之二第83章 神仙手記第72章 玄機第32章 攘外安內第131章 分封之一第89章 見面第182章 大皇子的對策第363章 皇后之六第294章 交鋒之帝都~~~第146章 暴雨即至第308章 奪嫡之十一第90章 要出手了第74章 迴歸第105章 和諧啦第375章 聖誕番外第156章 價值第192章 忠心第51章 文康長公主第389章 太皇太后之四第30章 離間第346章 東宮之九第72章 玄機第294章 交鋒之帝都~~~第42章 揣度第175章 祭奠第345章 東宮之八第316章 奪嫡之十九第229章 副手第34章 生辰禮第305章 奪嫡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