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勢利的婚姻市場

這個中秋,江南是在戰火中度過的,倒是帝都,頗有幾樁喜事。

第一樁便是太孫要賜婚了,皇室第三代漸漸長大,其實依太孫的年歲,早兩年便該議親了,只是這幾年社稷動盪,再者太孫先時受傷,也很是將養了一段時間。如今江南雖戰事不絕,但靖江再無北上之力,穆元帝就開始考慮起孫輩的婚姻大事了。

如太子家的太孫,三皇子家的嫡長子,四皇子家的嫡長子,以及大皇子家的嫡長子,都到了說親的年歲。

論身份,自然是以太孫爲先,只是,太孫不良於行,再加上如今東宮勢微,大家便有些觀望的意思。當然,也有不少人打大郎的主意,大郎今年十四,雖是庶出,奈何閩王府未有嫡子,子以父貴,一時也成了熱門人選。

謝太太就是來與謝莫如說此事的,道,“外頭傳言頗多,我出去吃酒,還有人同我打聽,我哪裡知道,不過搪塞罷了。倒是娘娘,心下可得有個主意方好,長子不同其他。”眼下謝莫如無子,更兼謝莫如總是一派光風霽月的模樣,待庶子們很是不錯。這種不錯,非指衣食周全,說句實在話,只要腦子不缺的正室,就不會在衣食上剋扣庶子。謝太太的“不錯”,指的是教育上的盡心。給衣食,這是明白人。給盡心教導的,可是寥寥。謝莫如卻是將幾個庶子女教導的都很不錯,謝太太就擔心謝莫如真就做了活聖人,可焉知,你是聖人,別人卻都有私心呢。閩王府的幾個庶子眼下看着都好,可人家都有生身母親,謝太太真不是爲自己愁,她已是近七十歲的人了,榮華富貴都有了,她也不是爲謝莫如眼下擔心,她擔心的是謝莫如的將來,亦是謝家的將來。

謝莫如道,“大郎年歲尚小,我暫無爲他擇妻之意。男孩子,總要過了十六歲方好娶親的。”

謝太太道,“這也好,五殿下在外頭,小殿下的親事,總要問一問五殿下的意思。”擱平民百姓之家,親事自要父母做主,縱有祖父母,也是隔了一層了。到皇室就不一樣了,不論哪個皇孫成親,必要經穆元帝之意的。外頭有人打聽大郎,謝太太就得給謝莫如提個醒。

見謝莫如並不急着爲大郎定下親事,謝太太倒也安心,反正謝家長房沒有合適的女孩子,謝家二房倒是有適齡閨秀,可謝莫如從未露意,謝太太自不多言。因眼下還有一樁更要緊的事,謝太太輕聲道,“據說太子有意爲太孫求娶薛帝師的孫女。”

“薛帝師還有孫女?”

謝太太好懸沒給謝莫如噎着,她道,“薛帝師有妻有子,自然有孫輩。”

謝莫如對蜀地之事並不清楚,道,“聽聞陛下親政之年,薛帝師都未娶妻,我以爲他一直未娶呢。”

“薛帝師是回老家後娶的妻室,據說只有一子,卻是早喪,留下這麼一個女孩兒罷了。”謝太太見謝莫如不大知曉,便與謝莫如多說了幾句。

謝莫如道,“薛帝師既是陛下之師,他的孫女,與諸皇子同輩,如何能配太孫,輩份就不對。倘陛下想照顧恩師,宮裡七皇子也到了大婚的年紀,豈不是更加般配麼?”

謝太太沉默半晌,道,“你祖父的意思,倘陛下真有此旨意,內閣那裡也會攔上一攔,只是不知太子此舉,是真的與薛帝師有了淵源,還是太子的一廂情願呢。”

謝太太這話的意思,無非是懷疑太子在蜀地那些時日,是不是與薛帝師勾勾搭搭?謝莫如想了想,“不似薛帝師之意。”

“只盼如娘娘所言。”東宮什麼的,尊貴是尊貴,但眼下,閩王府崛起,東宮勢微,只是,倘薛帝師傾向東宮,實爲大敵。謝尚書聞此消息,故而趕緊叫老妻過來同謝莫如說一聲。

謝莫如道,“這事,倘陛下有旨,內閣秦大人是禮部尚書,必會說話的。倘陛下執意如此,也不必多言阻止。”聖旨都要經內閣纔會明發天下,不經內閣,則不合法度。所以,甭以爲聖旨是皇帝隨口一句話的事,事實上,聖旨都要由內閣審覈的。同時,內閣還有對聖旨封駁權,就是說,如果皇帝腦袋發暈發了不合規矩的旨意,內閣有權將聖旨駁回。當然,這封駁權也不是好用的,尤其穆元帝這多少年的老皇帝了,你敢封駁他的聖旨,估計他得搞死你全家。所以,除非臣子要與君上撕破臉皮,不然,最好還是彼此留一線。至於穆元帝,除了讓太子去江南一昏招外,謝莫如還沒見他發過第二次昏。

謝莫如既有主意,謝太太聽得明白,回去便轉告了自家老頭子。

謝尚書心下便有數了。

謝太太嘆,“不知五殿下何時得勝回帝都。”

“戰事哪裡急得來。”謝尚書對五皇子是極爲滿意的,六月直接奪得浙地大半地盤兒,蘇浙二地,都是靖江經營日久之地,五皇子能攻入浙地,振奮人心哪。

謝太太對政事知之不多,她就是婦人心腸,道,“我是擔心江南那地界兒不太平,聽說江南鬼魅之物頗多,不是說靖江的一位大將就是被魚神給吃了麼?”

謝尚書饒是自忖智計過人,對於老妻的這句話,卻是不知該說什麼好了。魚神什麼的,還真有人信哪。

謝尚書這裡腹誹着,謝太太已經尋思着什麼時候帶着孫媳婦們再去燒香的事了。

謝莫如對於太子想給太孫娶個什麼樣的正室其實不大關注,這事兒,叫謝莫如說,太子做不得主,還是得聽穆元帝的。倒是謝太太送來的消息……謝尚書還真是消息靈通,此事,謝莫如都未聽得半點兒風聲,看來,最擅騎牆頭的老狐狸也終於肯下注了。

謝莫如得空進宮還特意同蘇妃說了回大郎幾個的親事,謝莫如道,“幾家年長的皇孫都到了娶親的年紀,現下出門兒就是聽人談婚論嫁了,我想着大郎二郎三郎才十四,當年我與殿下是十八成親,大郎他們還小,倒不若專心學業,再讀兩年書,待過十六,再議親不遲。母妃的意思呢?”

蘇妃其實倒願意大郎早些成親,一個男人,得成親纔算真正的頂門立戶,眼下兒子不在,孫子成親就好幫襯兒媳婦一把,外頭大事小情的,不至於讓謝莫如太辛苦。因是婆媳倆私房話,室內也無他人,蘇妃輕聲道,“大郎成親便可領一份差使了。”

謝莫如道,“此事我也想過,一則大郎還小,便是領差使,想也是邊邊角角的事兒;二則,太孫且不說,堂兄弟間,他年歲最長,就是大皇子、三皇子、四皇子家的長子,也都較大郎年長,孩子們都要賜婚成親,挨這會兒賜婚,大郎是最小的……等上兩年,待殿下回來,大郎的親事,說不得能更好些。”

蘇妃見謝莫如都是爲大郎考慮,她便不再說什麼,拍拍謝莫如的手,嘆道,“大郎是個好的,就是蘇側妃,未免糊塗,你多留心她些,別叫她影響了孩子。”大郎是長子,蘇妃自然也是重視的。孫子是親孫子,但蘇妃待謝莫如向來不同於尋常的婆媳,凡事,她總會多爲謝莫如考量一些。

蘇妃的話皆是好意,謝莫如都應了。

有蘇妃在宮裡,大郎的年歲本就在兩可之間,既是謝莫如願意孩子們再等兩年,蘇妃自有法子同穆元帝說的。蘇妃最掛心的還是兒子,她本不是個話多的人,因着中秋節令,不禁絮叨兩句,“不知老五在江南有沒有過中秋?”

謝莫如笑,“中秋必是要過的,月餅也要吃的,只是秋季多戰事,怕是不得消停。”

蘇妃道,“這場仗,不知要打到什麼時候?”

“初時朝廷只據有閩地一地,如今打下了贛地,打到浙地,可見情勢是有利於朝廷的,母妃只管寬心,靖江王較陛下年長十幾歲,算一算他的年紀,不知什麼時候就可能歸了西呢。”謝莫如道,“天道不在靖江。”

兒子這幾年不在帝都,蘇妃牽掛之餘就添了癖好,就愛聽謝莫如寬慰她的話,哪怕知道謝莫如是有意來寬她的心,蘇妃也是極願意聽的。

謝莫如在宮裡陪蘇妃用過午膳方告辭回府,待得晚間,倒出了件讓謝莫如哭笑不得的事。謝莫如的規矩,午膳孩子們在宮裡唸書,故而都是在宮裡用的,但早膳晚膳,都是要到主院一道用的。尋常一道用過晚膳,謝莫如都是讓孩子們自己安排時間,很不必在她跟前立規矩。

閩王府一向如此,今日亦不例外。

用過晚飯打發了孩子們,謝莫如正在與紫藤說些府中事,就見三郎去而復返,在門外探頭探腦的,謝莫如笑,“這是什麼樣子?”

三郎是有意沒叫侍女通傳的,見母親發現他了,他搔搔頭,捧着一碟子大紅石榴進來了。這石榴個頭極大,一隻白玉碟也只堪堪放下三個罷了。見三郎還帶了東西,謝莫如笑,“看來是有大事與我商議啊。”幾個孩子裡,三郎最是會獻殷勤。

三郎先把石榴放下,一幅笑模樣作個揖,道,“母親,我有正經秘密大事同母親說,你先叫姐姐們下去吧。”還不想叫侍女們聽。

謝莫如心下已猜得八\九,看紫藤一眼,紫藤微一福身,忍笑的帶着小侍女們下去了,謝莫如道,“說吧。”還什麼“正經秘密大事”。

三郎挨挨緊緊的同嫡母坐在榻上,又搔了下頭,方道,“是這樣,外頭總有人說,大哥要娶親了,不知是不是真的?我看大哥怕羞,就替他來問問。”

謝莫如含笑道,“你們兄弟三人同齡,說來只是月份上略差些,要是給你大哥說親,也少不了你。”

難得三郎厚臉皮,到底年歲還小,聽到母親說也少不了他,便覺着小臉兒上熱乎乎的,三郎連忙強調,“母親,我,我不急!先說大哥二哥吧,我不急!”

謝莫如未再逗三郎,與他道,“你們還小,我與你們父王成親是在十八歲,你們如今才十四,的確是不必急的,我與你們祖母商量了,總要等你們十六纔好議親,那會兒你們父王也應該能回來了。”

三郎對於成親什麼的,還有些模糊,他對父親的歸期更爲關心,忙問,“母親,我們十六歲,那就是再過兩年,再過兩年父王就能回來麼?”

“差不多吧。”

三郎得此消息,高高興興的同兄弟們分享去了,家裡孩子們想着父王的歸期,又是一番熱鬧。三郎還不忘同他大哥說一句,“母親說了,等咱們十六再議親。”

大郎白眼他,“真是話多。有空多念兩本書吧。”真是的,三弟一點兒不穩重~

“切,我就不信你不想知道。”因爲好幾位堂兄都要議親了,三郎也挺關心自己終身大事的,然後,三郎自認爲很有兄弟愛,於是,他就把兄弟們的終身大事一併給關心了。

此時,三郎尚覺着自家兄弟幾個也是婚姻市場的熱門人選,不想中秋剛過,重陽未至,浙地一場大敗,他爹帶着軍隊被靖江新任大將趙斌率衆打的丟盔卸甲,退守閩地。雖然他爹給朝中上了一本屢敗屢戰,堅強不息的奏章,他皇祖父也表示,勝敗乃兵家常事,可三郎突然發現,原本在婚姻市場上處於熱門人選的兄弟三人,一夕之間變了冷竈。

你說把三郎氣的:這人也忒勢利了吧!

作者有話要說:  PS:過節呢,寫點兒輕鬆內容~~~~~~~~~~~~~

第136章 比神仙還自信第388章第301章 奪嫡之四第201章 臣心之二第14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65章 好處~第190章 意在此處第279章 交鋒之浮影第216章 入冬第14章 謝太太的煩惱第267章 交鋒之昭德殿第166章 入彀之二第125章 宮宴第233章 心急第181章 恩威並施之二第9章 家族,家宴第232章 蜀中……第280章 交峰之告靖王書第248章 交鋒之十第319章 奪嫡之二二第214章 打架~第180章 商議第151章 局勢第373章 皇后之十六第104章 喜事當前第355章 東宮之十八第118章 第二更第9章 家族,家宴第77章 南安侯第371章 皇后之十四第359章 皇后之二第72章 玄機第90章 要出手了第163章 延師第104章 喜事當前第350章 東宮之十三第二日第129章 五皇子的好評第355章 東宮之十八第25章 看到第289章 交鋒之強援~~第115章 真相大白第156章 價值第88章 美貌與智慧第53章 外書館第11章 提醒第319章 奪嫡之二二第275章 交鋒之行雲之二第123章 議儲位三第1章 謝莫如第167章 一件東西第17章 分曉第257章 交鋒之十九第117章 第一更第181章 恩威並施之二第312章 奪嫡之十五第191章 夫妻話第48章 再無相干第152章 各方第360章 皇后之三第89章 見面第17章 分曉第51章 文康長公主第290章 交鋒之彭大郎第321章 奪嫡之二四第303章 奪嫡之六第357章 東宮之二十第14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51章 局勢第308章 奪嫡之十一第393章第8章 三老太太第95章 命運之二第391章 太皇太后之六第28章 暴雨第16章 逗她第109章 天生的權術家第59章 萬全策之一第91章 表章第348章 東宮之十一第88章 美貌與智慧第265章 交鋒之還朝第213章 形勢~~~~~第7章 百靈第297章 交鋒之這一天下章第155章 功夫第298章 奪嫡之一第279章 交鋒之浮影第23章 衣裳第251章 交鋒之十三第59章 萬全策之一第110章 大勢所趨與孤掌難鳴第351章 東宮之十四第148章 凌霄~第135章 流言之四,兩道雷第120章 逼宮計二第198章 建議第366章 皇后之九第235章 生辰禮~第242章 交鋒之四
第136章 比神仙還自信第388章第301章 奪嫡之四第201章 臣心之二第14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65章 好處~第190章 意在此處第279章 交鋒之浮影第216章 入冬第14章 謝太太的煩惱第267章 交鋒之昭德殿第166章 入彀之二第125章 宮宴第233章 心急第181章 恩威並施之二第9章 家族,家宴第232章 蜀中……第280章 交峰之告靖王書第248章 交鋒之十第319章 奪嫡之二二第214章 打架~第180章 商議第151章 局勢第373章 皇后之十六第104章 喜事當前第355章 東宮之十八第118章 第二更第9章 家族,家宴第77章 南安侯第371章 皇后之十四第359章 皇后之二第72章 玄機第90章 要出手了第163章 延師第104章 喜事當前第350章 東宮之十三第二日第129章 五皇子的好評第355章 東宮之十八第25章 看到第289章 交鋒之強援~~第115章 真相大白第156章 價值第88章 美貌與智慧第53章 外書館第11章 提醒第319章 奪嫡之二二第275章 交鋒之行雲之二第123章 議儲位三第1章 謝莫如第167章 一件東西第17章 分曉第257章 交鋒之十九第117章 第一更第181章 恩威並施之二第312章 奪嫡之十五第191章 夫妻話第48章 再無相干第152章 各方第360章 皇后之三第89章 見面第17章 分曉第51章 文康長公主第290章 交鋒之彭大郎第321章 奪嫡之二四第303章 奪嫡之六第357章 東宮之二十第14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51章 局勢第308章 奪嫡之十一第393章第8章 三老太太第95章 命運之二第391章 太皇太后之六第28章 暴雨第16章 逗她第109章 天生的權術家第59章 萬全策之一第91章 表章第348章 東宮之十一第88章 美貌與智慧第265章 交鋒之還朝第213章 形勢~~~~~第7章 百靈第297章 交鋒之這一天下章第155章 功夫第298章 奪嫡之一第279章 交鋒之浮影第23章 衣裳第251章 交鋒之十三第59章 萬全策之一第110章 大勢所趨與孤掌難鳴第351章 東宮之十四第148章 凌霄~第135章 流言之四,兩道雷第120章 逼宮計二第198章 建議第366章 皇后之九第235章 生辰禮~第242章 交鋒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