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嶄新格局(上)

bookmark

由於兗州黃巾主力佔據兗州中南部和豫州中北部二十餘縣,之後各路大小渠帥急功近利目光短淺的故態萌發,紛紛搶奪各大城池並佔而據之,造成黃巾軍兵力嚴重分散、互不統屬的散亂局面。

佔領東平郡的曹操敏銳地看到這一點,馬不停蹄揮師南下,沿途不管不顧,直插兗州治所、山陽郡第一大城昌邑(今山東省鉅野縣南大謝集鎮),將昌邑城團團包圍,日夜攻打,以傷亡八千餘人的代價,終於佔領這座象徵權力和地位的州府城市,隨後收編降卒,一鼓作氣橫掃四方。

冀州方向,袁紹大軍雲集廣川,與公孫瓚戰於城北界橋之南。

袁紹命新收將領鞠義率兩萬刀盾兵爲前鋒,集中八千張強弩於兩翼,再輔以八千輕騎配合作戰,將公孫瓚的三萬騎兵打得大敗而逃,公孫瓚麾下大將嚴綱也死於亂軍之中。

勇不可擋的鞠義率部越過界橋乘勝追擊,勃然大怒的公孫瓚親率三萬五千步騎兵猛攻鞠義兩萬追兵,被用兵如神的鞠義再次打敗。

袁紹順勢指揮大軍日夜追擊,一直打到公孫瓚的糧草物資囤積地故安城(今河北易縣)。

面對洶涌而來的袁紹七萬大軍,公孫瓚迅速改變戰術,親率兩萬士卒正面阻擊,派遣兩路騎兵三萬人馬從東西兩個方向殺入袁軍側翼,猝不及防的袁紹大軍頓時陣腳大亂,扔下一萬五千餘具屍體大敗南逃。

公孫瓚返身追擊,俘獲袁紹麾下兩萬餘衆。卻又在龍湊被袁紹的斷後伏兵打敗。只能退回易水北岸穩住陣腳。

連續交戰的雙方傷亡慘重。均已無力再戰,自此形成對峙狀態。

冀州大戰剛結束,曹操同樣收復了兗州大部分城池,通過收編各路大小黃巾軍和緊急徵召士卒,兵力猛增至八萬人馬,但在連續兩個月的征戰中,曹軍的糧草和箭矢均消耗一空,只能停止征伐的腳步。鞏固既得成果。

這時,突然傳來董卓死於王充和呂布之手的消息,佔據陳留、潁川和洛陽一線的西涼大軍驚慌失措,在大將李傕、郭汜的率領下,盡數西撤趕赴長安。

損失慘重的兗州黃巾各部終於獲得喘息之機,紛紛衝進無兵駐守的陳留和潁川兩郡,與豫南黃巾連成一片,聲勢再次壯大起來。

黑山黃巾軍的壯大最爲迅速。

統帥張燕利用袁紹與公孫瓚大戰之機,果斷調整作戰方略,派五萬大軍駐守常山郡至魏郡一線。嚴密監視袁紹大軍的動向,暗中集結八萬兵力。分五路攻打袁紹的老巢河內郡,一舉攻佔包括懷縣在內的八座縣城,將所有錢財物資和糧食草料搶掠一空,裹挾二十萬各縣平民以及搶來的巨量物資撤回黑山。

袁紹聞報幾乎當場昏闕,急令麾下淳于瓊等三員大將率兵五萬回援河內,幸虧精疲力竭的公孫瓚已無力再戰,雙方繼續沿着易水河兩岸相互對峙,袁紹纔沒有落得個腹背受敵的慘淡結局。

消息傳至青州平原城,太史慈痛心不已,連夜派副將傅闓趕赴臨淄,請求主公劉存允許他率部出擊,一舉殲滅袁紹的五萬回援大軍,徹底掃除這個眼中釘肉中刺。

劉存沒有答應,而是與傅闓一起,帶上剛到臨淄求援的公孫範,一同趕赴平原城。

次日上午,張郃率青州軍第二師、傅闓率青州軍新編第六師快速北上,迅速接過公孫瓚讓出來的渤海郡各縣,青州水軍同時將十五船的武器裝備、布匹、海鹽、馬車等物資運往沽水入海口碼頭,交給從渤海撤回的公孫範和他的一萬五千官兵。

公孫範立即把大批物資運往易水北岸,迅速補充糧草軍械幾乎消耗殆盡的公孫瓚大軍,公孫瓚精神大振,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收復冀州的大戰。

幽州牧劉虞對窮兵黷武驕傲不遜的公孫瓚痛恨不已,連帶把不斷向公孫瓚提供軍械物資的本家侄子、青州牧劉存也痛罵一頓,可劉虞對年年向皇室和朝廷進貢、對皇帝無比忠心的劉存毫無辦法,只能再次派出使節和劉存交涉,遊說劉存不要再支持公孫瓚。

周長十里的平原城東門內駐軍大營裡,劉存站在大幅青冀兗地圖前,向太史慈等十餘將校詳細解釋:

“剛纔說了亂局,現在大家再看看渤海郡……東至大海,西至漳水,北至滹沱河南岸廣大地區,南至與我平原郡交界的兩百里般河北岸,這片廣袤土地上有一城八縣。”

“在此之前,袁紹的大公子袁譚苦心經營近兩年,先後安置從冀州各地和兗州逃荒而來的三十餘萬百姓,復墾和開墾的土地超過四百萬畝,公孫範接手後,又從幽州遷來十五萬各地流民,在渤海北部地廣人稀的章武(西漢時期的黃河入海口,東漢時期章武縣城移到今河北青縣東南),大量開墾荒地,種植大麥和小麥。”

“如今,整個渤海郡擁有六百餘萬畝田地,再有一個月就是冬麥收穫的季節,參軍室的弟兄們粗粗計算,渤海郡一城八縣至少能收穫八百萬石麥子,哪怕按照我青州稅賦一成徵收農稅,我軍糧庫能多出八十萬石麥子來,所以公孫範和一萬多幽州將士走的時候,纔會淚流滿面啊!”

太史慈等人逐漸明白過來,默默地點了點頭。

劉存繼續說道:“再看渤海郡北部兩條入海大河,北面是渤海郡與幽州漁陽郡交界的易水,南面是流經渤海郡北部的泒水,兩條並排入海的大河彼此間相距不到二十里,發源於太行山北部的易水幾乎流經幽、冀邊境的所有重要縣城,而南面的泒水上游是常山國北部,大河彎彎曲曲流經整個冀州腹地,百石戰船從海上進入河口,便可輕鬆抵達冀州腹地,這就是我要傅闓將軍率部駐紮章武城的根本原因。”

“如今那片區域還有數十萬畝荒地沒有開墾,憑藉渤海郡收穫的糧食,可以將十萬涌入我青州西面和南面的流民遷移過去,將這片廣闊平原建設成爲我軍未來進軍幽州的補給基地。”

劉存放下指揮棒,向若有所思的太史慈問道:“咱們用十幾船軍械物資,換回如同巨大糧倉的渤海郡,獲得進入幽冀二州腹地的重要通道,難道不比出兵攻打袁紹可能獲得的利益更大嗎?”

“確實值得!”太史慈心悅誠服。

劉存提醒道:“最重要的是,咱們不需要擔負任何罵名,不需要激怒袁紹和他的家族,頂多讓天下諸侯心生嫉妒而已,咱們還能通過暗中支持公孫瓚,最大程度地消耗袁紹的實力。”

“如今董卓已死,長安城定會有一番激烈爭奪,至少未來兩年內,各路諸侯和朝中各派都無暇顧及偏遠的渤海郡,有了這兩年時間,誰還能從咱們手中奪走渤海郡?”

太史慈頻頻點頭,將校們笑聲朗朗,唯一的遺憾是不能通過大戰來鍛鍊和檢驗自己的軍隊,這也是劉存不得不接受的缺陷。

ps:謝謝18991899大大的打賞!巨火繼續求訂閱、推薦票、月票和全贊支持,感激不盡!

第162章 步步蠶食(上)第67章 環環相扣(上)第142章 雛鷹振翅(上)第198章 勢如破竹第193章 決戰(上)第178章 駕馭之道(上)第108章 禍水西引(上)第158章 泰山之戰(上)第3章 東逃第87章 誓言(上)第216章 破城(下)第87章 誓言(上)第97章 建衙(下)第108章 禍水西引(上)第206章 縱橫捭闔第48章 當斷即斷(下)第76章 軍心民心(下)第47章 當斷即斷(上)第43章 名聲鵲起(下)第146章 亂局(上)第115章 轟動(上)第13章 浴血搏殺第81章 整軍(上)第242章 誘之以利(上)第281章 無可阻擋(上)第200章 “徵發”密令(上)第270章 安撫第160章 所謀乃大(上)第147章 亂局(下)第30章 征途(下)第271章 整合(上)第67章 環環相扣(上)第112章 奉詔進京(下)第182章 報復(上)第64章 虛虛實實(下)第41章 琅琊水軍(上)第271章 整合(上)第27章 歲貢第165章 利益交換(下)第140章 反制(中)第113章 中德殿(上)第125章 討董聯盟(上)第151章 無聲殺伐(下)第57章 勤王(上)第203章 孰更重要?第100章 順勢而爲(上)第139章 反制(上)第131章 潛移默化(上)第195章 徐晃歸心(上)第21章 擴張第7章 夏河城第276章 密談(上)第248章 四面楚歌(上)第162章 步步蠶食(上)第221章 蓄勢待發第117章 羣英會(上)第184章 圍城(上)第92章 橫刀立馬(上)第33章 攻其不備(上)第254章 高調納妾(下)第169章 錯綜複雜(下)第227章 激怒(上)第72章 義釋管亥(下)第205章 改弦易張第188章 誘敵(上)第285章 歸心(下)第143章 雛鷹振翅(下)第158章 泰山之戰(上)第34章 攻其不備(下)第6章 躁動第266章 將星隕落(下)第29章 征途(上)第67章 環環相扣(上)第143章 雛鷹振翅(下)第184章 圍城(上)第237章 決斷(上)第286章 風雲匯聚第189章 誘敵(下)第129章 搶佔先機(上)第253章 高調納妾(上)第266章 將星隕落(下)第36章 東莞城(下)第229章 牽制第193章 決戰(上)第249章 四面楚歌(下)第176章 坐山觀虎(上)第243章 誘之以利(下)第24章 人心難測第215章 破城(上)第288章 大勢所趨第173章 瞞天過海(下)第90章 預取先舍(下)第48章 當斷即斷(下)第27章 歲貢第129章 搶佔先機(上)第225章 連鎖反應(上)第136章 合縱連橫(下)第169章 錯綜複雜(下)第262章 決斷(下)第67章 環環相扣(上)
第162章 步步蠶食(上)第67章 環環相扣(上)第142章 雛鷹振翅(上)第198章 勢如破竹第193章 決戰(上)第178章 駕馭之道(上)第108章 禍水西引(上)第158章 泰山之戰(上)第3章 東逃第87章 誓言(上)第216章 破城(下)第87章 誓言(上)第97章 建衙(下)第108章 禍水西引(上)第206章 縱橫捭闔第48章 當斷即斷(下)第76章 軍心民心(下)第47章 當斷即斷(上)第43章 名聲鵲起(下)第146章 亂局(上)第115章 轟動(上)第13章 浴血搏殺第81章 整軍(上)第242章 誘之以利(上)第281章 無可阻擋(上)第200章 “徵發”密令(上)第270章 安撫第160章 所謀乃大(上)第147章 亂局(下)第30章 征途(下)第271章 整合(上)第67章 環環相扣(上)第112章 奉詔進京(下)第182章 報復(上)第64章 虛虛實實(下)第41章 琅琊水軍(上)第271章 整合(上)第27章 歲貢第165章 利益交換(下)第140章 反制(中)第113章 中德殿(上)第125章 討董聯盟(上)第151章 無聲殺伐(下)第57章 勤王(上)第203章 孰更重要?第100章 順勢而爲(上)第139章 反制(上)第131章 潛移默化(上)第195章 徐晃歸心(上)第21章 擴張第7章 夏河城第276章 密談(上)第248章 四面楚歌(上)第162章 步步蠶食(上)第221章 蓄勢待發第117章 羣英會(上)第184章 圍城(上)第92章 橫刀立馬(上)第33章 攻其不備(上)第254章 高調納妾(下)第169章 錯綜複雜(下)第227章 激怒(上)第72章 義釋管亥(下)第205章 改弦易張第188章 誘敵(上)第285章 歸心(下)第143章 雛鷹振翅(下)第158章 泰山之戰(上)第34章 攻其不備(下)第6章 躁動第266章 將星隕落(下)第29章 征途(上)第67章 環環相扣(上)第143章 雛鷹振翅(下)第184章 圍城(上)第237章 決斷(上)第286章 風雲匯聚第189章 誘敵(下)第129章 搶佔先機(上)第253章 高調納妾(上)第266章 將星隕落(下)第36章 東莞城(下)第229章 牽制第193章 決戰(上)第249章 四面楚歌(下)第176章 坐山觀虎(上)第243章 誘之以利(下)第24章 人心難測第215章 破城(上)第288章 大勢所趨第173章 瞞天過海(下)第90章 預取先舍(下)第48章 當斷即斷(下)第27章 歲貢第129章 搶佔先機(上)第225章 連鎖反應(上)第136章 合縱連橫(下)第169章 錯綜複雜(下)第262章 決斷(下)第67章 環環相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