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24節 刨牆

bookmark

剛纔耿仲明才踏上城垛,就有兩杆槍當胸刺來,耿仲明不敢硬抗就又奮力向右一跳,蹦到了右手的一個城垛上。不幸後面有一個明軍緊跟着跳上來,不巧被一杆長槍刺中大腿,另一杆長槍則刺入他的小腹,那士兵慘叫一聲拋卻了手中的盾牌,雙手用力握住了刺在小腹上的槍桿。

兩個後金士兵用力一推,就把那明軍推出了牆頭,刺在他腿上的槍拔了出去,鮮血立刻在外牆上噴出了一大片血花,而另一支槍沒能抽出,槍桿在城垛上一掰兩斷,那明軍翻滾着從海州城頭摔了下去,落地時發出了沉悶的一聲響。

這時耿仲明已經跳下了城垛,一手舉盾護住要害,另一手把刀舞成一片光幕,他身後的明軍一個接着一個地從城垛上跳下,霎時間刀劍交加的金戈聲就在城上響成了一片。城牆上的後金軍且戰且退,盡力把明軍控制在一個相對狹小的範圍內。

從後金軍的背後還不時飛過來標槍和羽箭,有一個明軍纔剛躍上城垛站穩腳步,就被一杆激射過來的標槍扎中前胸,那個士兵捂着胸口的槍,嘴還沒有張開,一口血就從喉嚨裡涌了上來,直接從鼻腔中噴灑而出。

那個士兵猶自站在城垛上晃了兩晃,血水從鼻、口中噴出,直流了滿臉、滿胸,雙腿才漸漸軟了下來,人也跟着向後緩緩倒去,跟着一個倒栽蔥就從城頭消失了。

耿仲明手起刀落,把迎面一個後金兵劈成了兩半,跟着就向前急衝了兩步。從城牆內探出頭向城內張望,不料他才一冒頭,就看見幾根箭迎面射來,耿仲明拼命向後一退一仰,接着就感到上身一震,一根箭沒入了他的肩甲。

耿仲明顧不得察看傷勢如何,只是隨手把箭尾掰斷,同時嘶聲大喝道:“標槍。標槍,弓箭手上來!”

剛纔雖然只是乍一探頭,但耿仲明已經看清內側城下有十個左右後金兵,人人張弓搭箭正等着狙擊露頭的明軍。隨着耿仲明的大吼聲,七、八個剛剛登城地明軍刀盾兵解下背上的標槍,一涌到城邊,同時向下面狠狠地擲了過去。

登城的明軍士兵漸漸控制了一小段城牆,跟着就有一大批揹着錘子和鐵■的人跟着他們登上了城牆。這些人上城之後沒有投入戰鬥,而是把注意力投向了城垛。這些人就在刀盾兵的掩護下,開始奮力地敲打城垛,還幾人一組地合力撬着城磚。

在這些明軍官兵的腳下,更多的東江士兵也涌到了城牆邊,等牆上投擲重物的威脅解除後,這些士兵就十幾人、幾十人一組地抱着大木樁咚咚地撞擊着城牆。海州地城牆在這些大木的撞擊下微微顫抖,一股股煙塵不斷從牆磚的縫隙間蒸騰出來,被不停捶打的牆壁也漸漸開始鬆動。

一個東江軍官單手扶在牆壁上,另一隻手則緊握成拳。在空中有節奏地用力揮舞着。這個軍官穿着一套將軍模樣的衣甲,滿臉的大鬍子幾乎把嘴都掩住了。軍官把嘴一直彎到了耳根,衝着他的手下笑得呲牙咧嘴,他一邊更用力地揮舞着臂膀,一邊用同樣的節奏喊着號子給士兵們鼓勁:

“打下海州。敝開吃肉!”

“打下海州,敞開吃肉!”

“嘿——”

“嘿——”

那些東江軍士兵也用號子大聲響應着軍官地號召,一次又一次不斷把木樁猛力地砸到牆壁上……

“停!”那個軍官突然大叫了一聲,他欣喜地指着一塊牆磚叫道:“這塊鬆動了,快把它拉出來。”

幾個士兵聞聲上前,把木棍、鐵杴插入牆磚之間的縫隙。在衆人的加油聲中,一個個使出了吃奶的力氣,把那塊磚生生從牆上拉了出來。

“好,好。”那個東將軍官高興得直跳,他退後兩步一揮手:“弟兄們啊。接着撞啊!”

咚咚的撞牆聲一刻也沒有停止過,一塊又一塊的牆磚先後從海州的城牆上被拉了出來。隨着拖出來的磚石越來越多,剩下的牆磚也變得越來越不穩定,東江軍拆牆的進度也變得越來越快。

白有才此時已經吃完了他剛纔贏得地那一份獎品,大戲也看了不少了,自認爲休息過來以後,他就摩拳擦掌地又走到隊列中。東將軍官把這些歸隊的人聚攏了一下,就又組成了一支新的隊伍,然後他就把這幾百人帶到後排坐下,等待着本部將旗讓這隊出擊的號令。

在白有才這隊東江士兵的陣列外,還排着無數其他地等待出擊的隊伍,幾千人靜靜地坐在地上儲養着體力。在這些等待的人羣前面,東江軍的運輸隊正在川流不息的滾動着,每一刻都有人抗着牆磚跑過,然後用牆磚換取檢驗軍官手中的白標。

這兩個時辰來,黃石一直在估算着海州城內地防禦力量,現在結論已經很明顯了,海州城內的兵力不足以應對這種

人海戰術。

“我們有多少傷亡?二百?三百?”黃石遲疑着問身旁的衛隊。海州城上的敵軍雖然拖來了幾門小炮,但打了這麼半天也沒有造成幾十人的傷亡。東江軍地損失主要是在弓箭和木石上,方纔在土山上曾經有一塊滾木沒有擋住,黃石眼看着就滾下去了十幾個人,估計其中有幾個官兵是陣亡了。

“恐怕沒有三百,建奴的弓箭手在拐角處施展不開,而且主力都被我軍牽制在四座城門。不過屬下覺得二百傷亡應該是有了。”

洪安通所說與黃石地判斷差不多。黃石環顧了周圍的長生島內衛一圈,這些部下的臉上都露出了躍躍欲試地表情,黃石下達了命令:“我這就去向毛帥請戰。你們傳令給救火營工兵隊,讓他們做好上陣的準備。”

歐陽欣領着救火營工兵隊趕到城下時。海州城內打過來的火力已經給他們造成了幾個人的傷亡。這時一大段海州城磚已經被東江軍扒開,城垛、護牆磚都已經統統不見了,那個臉上始終掛着笑容的東江軍官還領頭喊着號子:“攻下海州,敞開吃肉。”

自打把眼前的城磚扒開,露出牆裡面的土坯後,這個軍官便親自操起一杆鐵杴,和他的部下一起瘋狂地在牆坯上刨土。他們頭頂上地東江軍刀盾兵又向兩翼和前方擴展了一段距離,以保護拐角處的友軍。儘可能的使他們能不受干擾地破壞城牆。

救火營的工兵隊到牆角的時候,耿仲明正帶着他手下的營兵退回來,已經有其他營的生力軍頂了上去。氣喘吁吁的耿仲明甩着痠麻地手臂,連着幾個蹦跳就下了城牆。耿仲明戰袍上滿是斑斑的血跡,他專門繞路走到那個笑口常開的東江軍官身旁,讚許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潘傻子,今天干得真不賴啊!”

“那是,那是。”潘傻子呵呵大笑着。手下更是卯足了氣力,把鐵一下下掄在牆坯上,同時還加倍用力地喊起來:“嘿,弟兄們,打下海州,敞開吃肉嘍~~~~”

從牆上刨下來的土石也不能讓它們散在地上擋路,所以前面的人一邊刨,後面的人就一邊清理,然後把它們裝進口袋裡搬開。爲了便於統計功績以給予獎勵,這些土包也都會被東江軍官兵揹回去換白標。正在把散土裝包的武遊擊已經把他的上衣都脫光了,褲子也挽到了膝蓋以上,古銅色的後背上佈滿了疤痕,上面還蒙着一層水光。

白有才飛快地跑回來扔下了第三個土包後,就捏着白標去換肉湯和烙餅。他走到戲棚地時候正好看見孫二狗和他三弟坐在那裡,白有才過去打招呼的時候,看見孫家老三面前的湯餅一動也沒有動。

孫二狗把弟弟摟在胸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前方的戲臺,弟弟的腦袋軟軟地靠在孫二狗地肩膀上。白有才走到了兩人身邊,本想打招呼。聲音在喉嚨裡轉悠了幾下,又被他生生地咽回去了。

孫二狗對走到身邊的白有才視若無睹,他右臂環在弟弟的肩頭上,手還在輕輕地拍打着弟弟的肩膀。白有才站在這兩個人的身邊,聽着孫二狗爲臺上的戲不時叫好。每當他喊好地時候,孫二狗還會用另一隻手拍拍懷中的三弟。注視着前方對弟弟輕聲說道:“看啊,你不是最喜歡這段了嘛?快看啊,三弟你不是總說這段戲文最過癮了嗎?”

白有才繃着嘴,把手裡的東西輕輕放在了這兩人的桌面上,自己則一動不動地看着孫二狗臉上的古怪笑容,良久之後他沉痛地擠出了一聲:“孫二哥。”

接下來地話白有才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孫二狗臉上掛着笑容的同時,眼淚也正在一個勁地流淌,他又低聲喊了一聲好,同時抱緊他了無生機地弟弟用力晃了晃:“看啊,看啊,你小時候最喜歡這段的,總跟爹孃吵着要看,我還記得呢,全都記得。”

孫二狗的話讓白有才也想起了自己的過去,白家和孫家的長輩都是老實本份的百姓,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雖然日子很辛苦,但和所有勤勞的遼東百姓一樣,日常艱苦的勞作能得到地裡的收穫,更能和朋友、家人一起享受普通人的幸福。

十年前,白有才的爺爺總惦着家裡的這個長孫能快點長大,好讓自己抱上重孫子,現在白有才還記得老人家提起這事時,自己父母臉上的微笑。經過幾代人的耕種開荒,白家傳到這一代也有了一些耕地,白爺爺那時總是感嘆:白有才他父親過的日子比自己小時候強,白有才又比他父親小時候過得強,看着家裡一天比一天生活好轉,爺爺就是死了也能閉眼了。

只是這一切美好的前景都如泡沫般地破碎了。白有才的父親爲保衛自家的牛而被建奴亂刀砍死在井邊,母親和妹妹也都被建奴搶走了,據說是賣給了蒙古人。白爺

爺帶着白有才和他地弟弟拼死逃往東江,白有才的弟弟也因爲沒有糧食而被活活餓死在路上。

現在白有才的理想就是有一天能跟着毛帥打回遼東。能讓自己的爺爺重新坐在白家幾代人開墾出的土地上,抱着重孫子給他講故事。是的,當這一天真的來臨的時候,白有才和他爺爺一定會撫摸着祖先地土地痛哭,一定會爲毛大帥立一個長生牌的。

白有才知道孫家四兄弟也和他有着一樣的念頭,他們聚在一起聊天的時候,孫家四兄弟也總是絮絮叨叨地回憶着他們祖先如何開墾土地、回憶着孫家老人給子孫留下的老宅、還回憶着養育了他們孫家世世代代的遼東沃土。

白有才無言地環顧了四下週邊,上百陣亡的東江官兵都被擡到了戲棚子附近。和孫家老三一樣,被認識或不認識的東江同袍擺在凳子上。每個陣亡地東江官兵面前,也全放上了一份湯餅,他們臉上的血污也都被細心地擦拭去了,負責照顧他們的東江同袍,含着熱淚把他們痛苦扭曲的臉撫摸得舒展一點,讓他們能最後一次開心地看戲。

自明朝從蒙古人手中光復東北以來,有上百萬漢人背井離鄉來到這片已經渺無人煙的土地。不知道他們爲了開拓這片土地曾付出過多少艱辛,更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爲飢寒交迫而死在這片地域上,

經過近三百年的辛勤勞作,這些漢人在東北的荒野上挖出了縱橫的溝渠,開墾成肥沃的農田,並且出現了城鎮集市。他們的子孫世代繁衍,一度達到了五百萬之多。無論是孫二狗還是白有才,他們都屬於這片他們祖先開拓出地沃土;而這浸透了十幾代人血汗的東北大地,毫無疑問也是屬於他們的家園。

但這一切都中止在萬曆年間了,從通古斯冰原遷移而來的建奴。把五百萬漢人屠殺得僅剩了幾十萬人,然後企圖將東北佔爲己有。眼下這場屠殺仍在繼續,遼東漢人的反抗也愈演愈烈。

更多地東江軍陣亡將士的屍體被搬進了戲場,白有才看着那些毫無知覺的屍體,突然感到心中似乎有火焰在劇烈地燃燒。讓他胸膛幾乎要炸裂開似的痛苦。白有才猛然仰起頭,大張着嘴向着蒼穹發出憤怒的嘶喊聲。白有才不識字,他懂得的東西很少,他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同胞死在建奴地刀下,他更不知道兇殘的建奴爲什麼要屠殺幫助他們定居、提供給他們糧食的遼東漢人。

這聲憤怒的長嘯直刺青天,片刻後。東江軍的廣場上到處都是這種充滿了不解和痛苦地喊叫聲,這幾千、幾萬名東江官兵大多和白有才一樣淳樸單純,他們本不想走上這條以砍砍殺殺爲生的道路,只是這些人雖然善良,但都明白一個最樸素地道理:

“愛那些愛我們的人。恨那些恨我們的人!”

……

救火營的工兵隊以前沒有扒過城牆,所以一上來未免有些縮手縮腳的。歐陽欣看着傲氣十足的東江本部友軍,心裡也一直敲着小鼓,生怕會給長生島和東江左協丟臉。工兵隊一開始只從友軍手裡接管了一小段城牆,然後就拿着他們的各種挖掘工具上去嘗試,工兵隊的軍官都緊張地注視着工程的進展。

雖然這一段城牆上的牆磚都被卸了個一乾二淨,但牆內的土坯還是非常堅硬,一鐵鎬砸到上面不過是一個淺淺的白印,即使是長生島使用的鋼對坯土也沒有明顯的效果。不過工兵隊很快就發現長生島的鑽孔機對牆坯的效果還是可以的,他們一圈一圈地搖動着手柄,把鑽頭深深鑽入了牆中。

隨着一次又一次的深鑽,堅如鐵石的牆坯表面出現了龜裂的痕跡,幾個工兵一起用力,一大塊土疙瘩終於隨着衆人的歡呼聲而轟然落下。找到了合適的辦法以後,救火營工兵隊把所有的螺旋鑽孔器都搬了上來,他們很快就在牆坯堅固的表面上打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凹面,並把這些凹陷不斷擴大開來。

緊靠在長生島工兵隊旁邊的東江本部的官兵看着他們的進展,一個個都驚訝地停下了手中的工作,長生島工兵隊的負責區域不斷地延展,越來越多的東江本部官兵看到了左協的效率,也就有更多的人把自己的負責區域拱手相讓。

那個被耿仲明稱作潘傻子的東江遊擊一直拿着根鶴嘴鋤在牆上使勁地刨,大滴的汗珠順着他的鬍鬚滾落而下,在他的腳前形成了一片溼痕,潘將軍面前的牆坯也被他挖出了密密麻麻的小坑,乍一看就好似張大麻子臉。

救火營工兵隊的進展讓潘將軍也停了下來,他站在一邊目瞪口呆地看了一會兒,就扔下鋤頭走過來向歐陽欣詢問了一番,他喃喃地說道:“這個工兵隊還真是好用啊。”

第47節 相識第25節 後續第十八節第十節第十一節第十一節第23節 登城第2節 合作第二十節第1節 忠言第九節第九節第十九節第十節第十節第四節第18節 勸降第21節 漢賊第19節 對策第34節 新兵第十九節第59節 回頭第七節第14節 遲疑第34節 招安第七節第58節 瓜分第26節 解圍第30節 患難第54節 死線第五節第54節 狂瀾(上)第13節 定計第29節 轉折第3節 惡鄰第22節 搭車第22節 技巧第6節 重臣第十四節第32節 選擇第17節 猜想第51節 虎威第20節 傷逝第46節 分憂第16節 互動第55節 鐵壁第45節 兩難第38節 臨危第32節 殺機第53節 赤水(下)第20節 傷逝本書的架空劇本第21節 勳章第27節 對陣第28節 謠言第11節 交流第十四節第41節 重任第55節 鐵壁第10節 戰備第十七節第二節第27節 登餉第10節 武夫第3節 惡鄰第60節 開關(下)第52節 接觸第一節第26節 威脅第38節 難支第十六節第58節 勾結第7節 膽色第二節第41節 兩帝第三節第24節 煩惱第2節 寧遠第22節 技巧第16節 互動第六十一節 重任下第41節 重任第32節 殺機第22節 搭車第6節 歸心第27節 入京第二節第38節 臨危第7節 膽色第十八節第27節 登餉第十五節第59節 回頭第21節 勳章第十七節第18節 冤家第46節 分憂第37節 心軟第34節 新兵第60節 開關(上)
第47節 相識第25節 後續第十八節第十節第十一節第十一節第23節 登城第2節 合作第二十節第1節 忠言第九節第九節第十九節第十節第十節第四節第18節 勸降第21節 漢賊第19節 對策第34節 新兵第十九節第59節 回頭第七節第14節 遲疑第34節 招安第七節第58節 瓜分第26節 解圍第30節 患難第54節 死線第五節第54節 狂瀾(上)第13節 定計第29節 轉折第3節 惡鄰第22節 搭車第22節 技巧第6節 重臣第十四節第32節 選擇第17節 猜想第51節 虎威第20節 傷逝第46節 分憂第16節 互動第55節 鐵壁第45節 兩難第38節 臨危第32節 殺機第53節 赤水(下)第20節 傷逝本書的架空劇本第21節 勳章第27節 對陣第28節 謠言第11節 交流第十四節第41節 重任第55節 鐵壁第10節 戰備第十七節第二節第27節 登餉第10節 武夫第3節 惡鄰第60節 開關(下)第52節 接觸第一節第26節 威脅第38節 難支第十六節第58節 勾結第7節 膽色第二節第41節 兩帝第三節第24節 煩惱第2節 寧遠第22節 技巧第16節 互動第六十一節 重任下第41節 重任第32節 殺機第22節 搭車第6節 歸心第27節 入京第二節第38節 臨危第7節 膽色第十八節第27節 登餉第十五節第59節 回頭第21節 勳章第十七節第18節 冤家第46節 分憂第37節 心軟第34節 新兵第60節 開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