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28節 謠言

bookmark

不料賀定遠聽了黃石的話,卻好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樣,他立刻昂首大聲反駁:“那不是誹謗,我是言之有據的,那是李雲睿自己對大人說的,我親耳聽到的。”

早在楊致遠纔開始對熊小娘子有意時,賀定遠知道了,就拉上他老婆給楊致遠做參謀,據說楊致遠說的話、寫的信裡面也都有賀家兩口子大大的功勞。

等楊致遠面對情場失意的危機時,可就把賀定遠急得抓耳撓腮,最後他乾脆派他老婆去跟熊小娘子說李雲睿的壞話。可是賀定遠越幫越忙,賀夫人說得越多,熊小娘子對楊致遠就越有看法,也更鐵了心的往李雲睿那邊靠攏。

最後賀定遠情急之下,就把李雲睿在老家獲罪的原因說出來了,還把李雲睿在廣寧企圖非禮良家婦女的事情也倒出來了。這本是李雲睿在初到長生島時向黃石坦白的,除了老哥兒幾個,其他人都不知道,結果這些爆炸性的新聞一下子就在長生島傳開了。

轉眼間就是全島聳動,李雲睿的名聲也就毀於一旦,弄得現在無論李雲睿走到哪裡都有人在背後指指點點的,親近的人還老拿他開玩笑,說什麼:“沒想到李督司這麼濃眉大眼、儀表堂堂的,居然背後還幹這種事啊。”

在這一片鋪天蓋地的喧囂中,李雲睿自然也無法向熊小娘子下聘了,就算他真的去了,也得被女方婉拒。名聲盡毀、加上奪妻之恨,李雲睿算是把賀定遠恨透了。跑到黃石面前嚷嚷他沒法再在長生島幹下去了,死活要調到復州去。

黃石安撫李雲睿的時候心裡也有些發虛,他一時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好辦法,除了讓賀定遠去向李雲睿道歉外,黃石還給了李督司一個長假,讓他七月去山東轉上個把月,先散散心再說。

看着賀定遠那張不肯認錯地臉,黃石心頭的怒火竟然一下子熄滅了。賀定遠對長官盡忠、對朋友盡義、對遼東百姓盡仁。凡事率性而爲,要是沒有黃石保護着他,他賀定遠就是有一百條命估計也早死了。不過……黃石保着賀定遠,難道僅僅是因爲他的勇武麼?

“不說了,對於你這種混人,我也沒有什麼道理好講。”

黃石大度地揮揮手,就打算中止討論。但賀定遠反倒不依不饒起來:“大人,屬下一直是最明理的。只要有錯,從來沒有不認過,大人責罵屬下是混人,屬下心中不服。”

“嗯,你最明理了。”黃石哈哈笑了起來,根本不打算再和賀定遠糾纏下去,因爲賀定遠的那一套理和黃石遵行的守則實在是太格格不入了:“賀遊擊聽令,我罰你去給李雲睿賠禮道歉,只要他一天不來和我說原諒你了,你就一天也別想拿到俸祿。我會把它直接轉給李雲睿的。”

“那怎麼行?要是他故意幾年不原諒我怎麼辦,讓我老婆孩子吃什麼呢?”

“你以爲所有的人都是你賀定遠麼?好了,就這麼定了,回演武場去工作吧。”黃石說完就把衛兵喊了進來,讓他們把兀自夾雜不清地賀定遠轟了出去。

趕走了賀定遠以後。黃石又開始頭疼怎麼安撫李雲睿了。除了李雲睿事件外,前天張再弟還把趙慢熊砍傷了,直到現在趙慢熊還在休養,而行兇的張再弟也關在老營的監牢裡。黃石獨自坐在營帳中,敲了半天桌面仍是感到有些彷徨,這件事情表面看起來很好辦。張再弟按軍規定一個滋事鬥毆、重傷同僚就可以了,但私下的安撫卻實在非常麻煩,讓黃石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爲好。

……

天啓六年六月,遼東巡撫袁崇煥開始修築廣寧右屯所,爲了配合遼西的築壘計劃。毛文龍派出本部部隊前往遼東支援東江鎮右協。在本部的援軍抵達後,東江右協副將陳繼盛在寬甸殺牛祭旗。然後誓師出發攻向建州。

天啓六年六月底,後金長白山防線被東江軍突破,大隊明軍隨即從寬甸越過長白山區進入建州地區,陳繼盛首先包圍了赫圖阿拉(建州衛)。見赫圖阿拉一時難以攻克,陳繼盛就留下孔有德做長期包圍的打算,自己則率軍沿蘇子河北上。一路上馬爾墩等堡皆下,東江軍兵鋒直指薩爾滸城和撫順關。

……

天啓六年七月十日,長生島

昨天黃石不僅看到了東江軍從寬甸出兵的塘報,與此同時他還看到了毛文龍地上書,那是爲東林黨鳴冤的奏章,這讓黃石徹底放心下來:“毛帥不愧是毛帥。”黃石曾給毛文龍去了一封信說明自己的顧慮,後者看來也贊同他的擔憂、

雖然這個時空的歷史已經改變了,但毛文龍的性格卻仍然與黃石所知的那個毛文龍並無二致。在朝中萬馬齊喑的天啓六年,毛文龍甚至不僅僅是在生祠問題上一介不染,他還是唯一爲東林黨鳴冤,上奏天啓說閹黨量刑過重、牽連過大的人。

當然,這些並不防礙欲捧魏盅賢臭腳而不可得的袁崇煥後來製造罪名殺毛文龍。日後當袁崇煥用給魏忠賢立祠塑像地罪名殺了毛文龍後,朝野也曾爲此譁然,上至徐爾階這樣的大臣,下至趕考的秀才都紛紛爲毛文龍鳴冤。

談遷更是質問道:

第一,毛文龍給魏忠賢立生祠,天啓不知道、魏忠賢不知道、去東江的登州糧官不知道、全天下人也都不知道,那你袁崇煥是怎麼知道的?

第二,立生祠者所圖不過是阿諛魏忠賢,而毛文龍不在登州立、不在旅順立,卻偷偷立在不爲人所知地荒島,搞得全天下只有你袁崇煥一個人知道。那他毛文龍到底圖啥呢?

正因爲黃石知道這些歷史,所以他才堅信毛文龍是一個懂得廉恥的人,而毛帥也確實不負黃石的信任,又一次成爲了黃石地擋箭牌,替部下承擔了魏忠賢的不滿。

兩天後,吳穆又來和黃石囉嗦了一番,但黃石現在心裡有了譜,輕描淡寫地就把立生詞的事情化解了。黃石一口咬定他不能脫離東江鎮擅自行動。雖然顯得有些迂腐,但黃石不願意忘恩負義,吳穆也無法強迫他做。

等吳穆走了以後,黃石就招來了剛養好了傷地趙慢熊和張再弟。趙慢熊被砍的那一刀只是皮肉傷,幾天下來也就好得差不多了。反之張再弟被打了八十大板,倒是比趙慢熊傷得還要重些,一直到前天才能勉強起牀,今天行走還不利索。

廣寧戰敗後。柳河衛的百姓在一年內就和其它河西百姓一樣被遷移到了遼中,所以幾年來黃石雖然多方打聽,但是始終沒有老張一家的消息,直到上個月才從建奴方面傳來消息。

建奴的官方編出了一套說法,說是黃石帶着幾個衛兵途徑柳河地時候,仿效曹操殺呂伯奢一家的故事,爲了保密行蹤而把款待自己地部分柳河村民殺了個精光,保護黃石的張家就替他承擔了村民們的憤怒。而滅絕人性的黃石卻坐視不理,帶着恩人的小兒子心安理得地離開了,自認爲報了張家幾次三番的救命之恩了。

這件事情被後金方面說得有鼻子有眼地。甚至還找出了些以前的柳河村民做人證,對黃石的忘恩負義進行了大肆宣揚。長生島對這種謠言當然是嗤之以鼻,大明朝廷的百官也對此不屑一顧,雖然御史有風聞彈劾的權利,但根本沒有一個御史拿這個說事。

總的說來。只有少數的人將信將疑,他們覺得以黃石殺妻的狠辣,未必做不出這種事情來。可是這些消息傳到黃石、張再弟這兩個知情人耳中,卻讓他們驚駭莫名,因爲建奴方面說的一部分情況和他們那天晚上的遭遇基本相似。

黃石和張再弟一起看過了長生島情報司收集地情報,後金的宣傳裡提到每個人物的姓名基本是沒錯的。連陳鐵匠的小兒子這樣地小角色都知道得清清楚楚,只是把押送黃石去請賞這件事改成送黃石一行離開罷了。

經過黃石和張再弟仔細分析了當時的細枝末節,確認後金方面並不清楚黃石所帶的兵力。黃石最後不禁懷疑在自己和張再弟離開以後,柳河衛的那羣百姓到底命運如何。黃石回憶了一遍那天的經歷,還讓幾個自己的老衛兵一起回憶。總算是找出來了幾個那天和趙慢熊一起留下地人。

在黃石的嚴厲逼問下,他們承認在黃石離開以後。趙慢熊命令把那些百姓統統殺光。當時他們都是趙慢熊的嫡系手下,趙慢熊不許他們對黃石彙報,所以他們就把這件事情一直隱瞞了下來。等長生島軍制改編後,大夥兒早就把這件事情忘得乾乾淨淨了,也不會有人主動向黃石提起的。

聽過他們的講述後,黃石當即就頹然抱着頭坐倒在椅子上,因爲這種事情一旦發生,那老張一家確實就萬無生理了,他甚至不敢細想張家落在憤怒地村民手裡後的情景。

等黃石從恍惚間恢復過來以後,他發現張再弟已經從身邊消失了,當時黃石就知道大事不妙,結果還沒等他下令派人去找,憲兵隊長洪安通就氣急敗壞地衝了進來。果然不出黃石所料,張再弟一頭闖進了趙慢熊地屋裡,當時趙慢熊正代黃石主持一場會議,結果當着滿屋子的人,張再弟二話不說抽出腰刀就砍人。

幸好張再弟只砍了一刀就被趙慢熊周圍的人抱住,跟着老營的內衛就趕到把張再弟捉住了。洪安通聞訊趕到現場後,一邊下令把張再弟控制起來,一邊派人把趙慢熊立刻送去胡青白那裡療傷。

黃石肯定了洪安通的處理,還給內衛追加了把張再弟下大牢的命令。當他趕到軍醫處的時候,胡青白已經替趙慢熊包紮好了傷口。幾天後看到趙慢熊安然無恙讓黃石出了一口大氣。不僅僅是因爲趙慢熊是他的首席智囊,黃石也是爲張再弟高興,這樣他就不用償命了。

張再弟和趙慢熊兩人分別坐在黃石的左右側,他們從一進門就低頭不語,直到黃石讓內衛都離開後還是一句話也沒有。黃石咳嗽了一下就打算開始調解,他的調停思路一如既往,那就是把所有的責任都攬到自己身上來。

出乎黃石意料的是,他剛咳嗽完還沒有開始說話,張再弟就猛地站了起來,向着趙慢熊拱手一禮:“慢熊老哥。上次是小弟不是,要打要罰,老哥儘管劃下道來,小弟絕不皺一皺眉頭。”

張再弟的這個表態明顯也有些出乎趙慢熊的預料,他連忙起來回禮,可是他卻不知道說什麼好。他趙慢熊的所作所爲導致張家慘遭滅門,現在張再弟又這麼客氣,搞得他應承也不是。不應承也不是。

就在趙慢熊開始慢慢地想如何對話的時候,黃石伸出雙手往下按了按,示意兩人先坐下聽他說話。黃石剛聽說這個消息地時候,也對趙慢熊的行動感到憤怒,但等他冷靜下來以後,就明白自己當時的處理確實是有問題的,如果拋開自己和張家的這層關係,那趙慢熊的舉動纔是真正對全體戰士負責的行爲。

所以黃石認爲自己有很大的責任,當時他下達地命令並不妥帖,說到底趙慢熊是在補救黃石的錯誤。而且當時還沒有制定嚴格的軍事紀律。如果黃石要趙慢熊替自己背黑鍋,那既對趙慢熊不公平,也會對屬下的積極性產生打擊。

在黃石把責任都攬到自己身上的時候,趙慢熊和張再弟都默默地聽着,說完以後黃石首先警告趙慢熊以後不可以擅自行動。否則會受到條例的嚴厲處罰,跟着就又對張再弟說道:“小弟,我本來就欠你們家一條命,現在又害了你們全家,如果你不願意再在長生島呆下去,我可以給你一筆錢……”

“大哥你不用說了。現在說這些也沒用了。”張再弟嘆息着打斷了黃石的話。黃石感覺自己無論做什麼都已經於事無補,所以就把嘴閉上了。屋裡安靜了一會兒,張再弟才又開始說話:“歸根結底,我們的仇人是建奴,如果沒有建奴就什麼事都沒有。肯定還是好鄰居;如果我娘不出賣大哥,那也不會有後來的事。”

“小弟……”

張再弟則仍自顧自地說下去:“大哥。我現在好歹也是個將軍了,在大哥身邊混了這麼多年,建奴的狡詐我心裡也有數,他們既然放出這話來,就是爲了讓我們內訌。這幾天我養傷地時候還在後怕,如果我真傷了慢熊老哥的性命,那就是斷了大哥的一條臂膀,而且恐怕我也不會有機會活着向建奴報仇了,這才叫親者痛、仇者快。”

雖然張再弟說的話讓黃石放心了不少,但他心裡仍然是一陣陣的不舒服。只是這種滅門地慘事,黃石實在也沒有什麼寬慰的話好說。

“前兩天聽說建奴那邊又放出來風聲了,又給大哥造謠,我就知道我實在是錯得厲害,是中了建奴的計了。”張再弟深吸了一口氣,擡起頭看着黃石,他眼睛裡雖然充滿了哀傷,但臉上的表情卻顯得十分堅毅:“大哥你放心吧,我發誓不會再和慢熊老哥計較這件事,也絕不會拖你的後腿。”

面對着這種表白,黃石只能感動地拍了拍張再弟的肩膀,輕輕說了聲:“謝了,小弟。”

張再弟所說地新的謠言,是指後金方面宣傳的黃石身世問題。

以前黃石自稱是遼東開原的商人子弟,現在後金方面編的宣傳裡也承認他是開原人,不過給黃石加上了一段故事。後金方面說黃石原來地家境不錯,有一位兄長和一房妻室,只不過黃石的兄長加入了後金漢軍,岳父也和後金政權進行了合作。黃石在一次爭吵中把兄長殺死了,還親手掐死了不願意和他一起逃走地妻子,同一天裡兩次連續的大義滅親。而在廣寧黃石對孫得功的所作所爲,其實已經是第三次對自己的親屬下手了。

“一個人能大義滅親一次就已經夠嗆了,嘿嘿,現在我已經大義滅親三次了。”黃石對趙慢熊和張再弟苦笑了一聲,這個問題黃石還很不好辯解,因爲他的履歷本來就是瞎編的,自然根本找不到可靠的人證。而如果黃石在這個問題上越是辯白,就越是讓更多的人對此將信將疑。

黃石甚至無法在老張一家的問題上爲自己辯白。如果他把張家和柳河村民出賣他的行爲說出去的話,那大家就會認爲黃石又“大義滅了救命恩人全家”。正因爲那些人都死了,所以黃石根本無法讓人相信他本不想殺人的。

“要是真有一個人大義滅親了三、四次,我想絕對不會再有人敢結交他吧?”黃石嘆道。

後金編造的故事讓他辯解也不是、不辯解也不是。這件棘手的事還是交給趙慢熊吧:“慢熊老弟,這事交給你了,你回去慢慢地想,想好了主意來告訴我。”

第36節 智勇第6節 歸心第十六節第49節 豪傑第33節 友軍第42節 賭博第54節 狂瀾(下)本書的架空劇本第52節 攻守第六節第一節第16節 白兵第25節 變化第24節 反撲第五節第28節 炮兵第38節 追星第五節第四節第九節第31節 漩渦第20節 出擊第21節 勳章第四節第十七節第二節第三節第21節 歸去第23節 鋼錠第三節第25節 越權第50節 偵查第十八節第十一節第54節 狂瀾(上)第四節第10節 戰備第20節 信任第二節第十七節第29節 暗流第32節 選擇第23節 魔盒第26節 解圍第43節 馳援第40節 合力第29節 轉折第22節 技巧第八節第58節 瓜分第一節第十一節引子第3節 惡鄰第16節 白兵第八節第二節第五節第33節 覺華(下)第30節 軍備第28節 謠言第14節 遲疑第31節 漩渦第十二節第十五節第33節 遼陽第53節 赤水(中)第十二節第35節 詔獄第37節 內鬥第十節第41節 兩帝第20節 出擊第40節 合力第38節 難支第14節 決裂第十一節第52節 攻守第53節 赤水(上)第20節 出擊第一節第60節 開關(下)第23節 伙食第15節 賭注第十一節第七節第14節 決裂第九節第56節 重建第56節 重建本書的架空劇本第44節 賽跑第19節 畫皮第9節 軌跡第7節 膽色引子第17節 猜想第十節第19節 對策
第36節 智勇第6節 歸心第十六節第49節 豪傑第33節 友軍第42節 賭博第54節 狂瀾(下)本書的架空劇本第52節 攻守第六節第一節第16節 白兵第25節 變化第24節 反撲第五節第28節 炮兵第38節 追星第五節第四節第九節第31節 漩渦第20節 出擊第21節 勳章第四節第十七節第二節第三節第21節 歸去第23節 鋼錠第三節第25節 越權第50節 偵查第十八節第十一節第54節 狂瀾(上)第四節第10節 戰備第20節 信任第二節第十七節第29節 暗流第32節 選擇第23節 魔盒第26節 解圍第43節 馳援第40節 合力第29節 轉折第22節 技巧第八節第58節 瓜分第一節第十一節引子第3節 惡鄰第16節 白兵第八節第二節第五節第33節 覺華(下)第30節 軍備第28節 謠言第14節 遲疑第31節 漩渦第十二節第十五節第33節 遼陽第53節 赤水(中)第十二節第35節 詔獄第37節 內鬥第十節第41節 兩帝第20節 出擊第40節 合力第38節 難支第14節 決裂第十一節第52節 攻守第53節 赤水(上)第20節 出擊第一節第60節 開關(下)第23節 伙食第15節 賭注第十一節第七節第14節 決裂第九節第56節 重建第56節 重建本書的架空劇本第44節 賽跑第19節 畫皮第9節 軌跡第7節 膽色引子第17節 猜想第十節第19節 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