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7節 膽色

bookmark

看到胡一寧安然無恙,黃石心裡很是高興,有道是“多個朋友多條路……黃石一直是這句話的堅定執行者。他不認爲僅僅依靠長生島自己就能克服未來的一切困難,也絕不打算如此。以往黃石無論是對山東文官集團,還是對東江友軍,他都盡力與之相處。

這次的友軍雖然有點猥瑣,但友軍畢竟是友軍,黃石還是打算儘量團結他們,建立起友好的關係。而且關寧鐵騎剛纔的一番表現也強化了黃石的固有看法:那就是隻要關寧鐵騎認認真真殺敵,老老實實打仗,別一天到晚琢磨着“死道友不死貧道”,那他們也並非完全沒有戰鬥力。

耀州一戰後馬世龍已經失勢,以黃石想來,關寧軍五總兵除了寧遠總兵滿桂外,剩下的楊麒等將領基本上也完了。這次覺華之戰打勝,斬首了這麼多首級,黃石估計這次與他配合的三位關寧參將升官是必然的。三個人都能升總兵自然最好,就算不能每個人都升爲總兵,至少升爲副將還是大有希望的。

只要能升一個總兵、兩個副將上去,黃石覺得以後也算是能和關寧軍拉上交情了。再說覺華還有三位遊擊,這次功勞這麼大,肯定也跑不了他們的一份。經過這一仗,長生島軍隊與這幾位將領的關係可說是非比尋常了,以後就算是調來遼西當差,黃石也不怕完全被人架空了。

胡一寧歸隊時,黃石手下的馬力也恢復了一些,他親自領隊帶着大家繼續向北搜索,一路上零零星星又找到了些散兵。爲了節約馬力,黃石和內衛們都是牽着馬步行,近千關寧軍官兵自然也是有樣學樣。反正人多走幾步又不會有多累,一旦到了危機關頭馬力可是能決定生死勝負的。

黃石一邊走一邊把找到的散兵打發回覺華,這些人大多沒有馬匹,萬一遭遇到後金大隊騎兵,帶他們逃跑也很不容易。可是如果不能把他們活着帶離戰場,那黃石又何必冒險來打這一仗呢?黃石雖然是牽馬步行,但他也刻意走在大軍之前,以便讓那些得救的關寧軍士兵都能看見長生島的旗幟。

這些士兵心裡自然也都清楚是誰救了他們地命。有這些人口口相傳,在關寧軍中自然就多了不少義務廣告員。走了幾里路出去後,黃石就已經收攏了三、四百散兵,他們千恩萬謝後紛紛踏上歸途,三三兩兩地結伴向着南方走去。

黃石記得歷史上寧遠堡爲了萬無一失。所以把四座堡門都嚴嚴地封死了,後金大軍離開三天後袁崇煥才從寧遠堡守軍中招募了幾個“死士”,把他們從城頭上下去給山海關報信。現在要是想讓寧遠堡內的關寧鐵騎開堡門,那真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了,所以黃石囑咐這些士兵不必耽誤時間去寧遠堡叫門了。覺華的趙通判應該已經煮好湯熱好飯,立刻返回覺華纔是道理。

黃石也還記得自己七月去金州時的情景,那時他已經成爲了遼南副將,前去金州是爲了檢查進攻復州的戰備準備情況。金州堡內地數萬百姓都涌到街頭迎接自己。雖然南關之戰已經過去了半年,但那些因爲黃石而得救的軍戶的感激之情不但沒有消退,反而像陳年的老酒一樣越釀越濃。金州堡那麼多軍戶。家家都立着黃石地長生碑,當時看着幾萬張向他歡呼雀躍的面容,黃石不禁想到——等平定遼東後,就在這遼南過一輩子也很不錯。

胡一寧歸隊後說什麼也不肯換回將軍的鎧甲,剛纔衆人勸他要注意形象時。胡參將扯着大嗓門嚷嚷道:“我是逃跑了,我是換上了小兵的衣服。此皆在朗朗乾坤日月之下,就算把衣服換回來,也不過是掩耳盜鈴罷了,但是……”

胡參將伸出雙手用大拇指比着,衝着黃石表白說:“但是末將一看到黃軍門的英姿,膽子也大了,勇氣也回來了。想到我胡家也是一百五十年地累世將門,直恨自己剛纔沒有死在沙場上,白白給祖宗蒙羞。現在末將就是要穿着這身小兵的衣服,跟着黃軍門去殺他個七進七出,這就叫痛改前非,這就叫知恥而後勇!”

現在穿着一身小兵衣服的胡一寧左手牽着一匹馬,右手豎着一條馬槍,緊跟在黃石身後步行,看上去就好似一個跟班。不過知恥而後勇的胡參將不但不怕被別人看作家丁,臉上反倒還帶着沾沾自喜的笑容。剛纔有人問起黃石爲什麼不騎馬地時候,還被胡參將吹鬍子瞪眼地搶白了一番:“黃軍門是爲了節省馬力,你怎麼連這麼點事也不懂?萬一遇上了努爾哈赤老賊,要是因爲黃軍門馬力不足,被老奴逃了豈不可惜?”

黃石聞言不禁暗自發笑,節約馬力這話是不錯的,不過節約馬力的目的顯然不是爲了追敵。要是被胡參將的烏鴉嘴說中了,真遇上了努爾哈赤主力部隊,那黃石肯定是落荒而逃。這個道理黃

石覺得胡一寧心裡也明白,不過他這麼說也不錯,至少能鼓舞士氣,所以黃石也就由他去了。

上千大軍緩緩前行,不多久就到了距連山堡不到數裡地地方,今天凌晨後金軍後衛和覺華關寧軍的交戰地點離此已經不遠,金參將他們大約就是在連山堡以北被擊潰的。明軍前哨翻過最後一道山脊,踏入連山堡前的谷地時,猛然看見了大批後金官兵。這讓東江軍先鋒大吃了一驚,因爲一路上他們根本沒有發現後金的哨探,所以就想當然地認爲後金軍已經遠離此地了。

明軍從寧遠堡追擊而來,黃石覺得那些逃脫地後金騎兵怎麼也會說出自己部隊的行蹤。就算對手想伏擊自己,那肯定也要派人偵查自己地軍力,所以一路之上既然一個探馬都沒有見到,黃石也就珍惜馬力沒有派出遠程的偵查隊。

乍一聽後金軍就在眼前,黃石也吃驚得說不出話來。這和他在遼南征戰的多年經驗大不相符,以前他從來沒有見過後金軍如此大意過。前哨報告後金軍並無多少騎兵,而且已經對明軍探馬作出了攻擊舉動,黃石也就當機立斷,下令全軍上馬去馳援前哨。

等黃石領軍衝近山谷後。面前地景象更讓他震驚不已。谷地裡密佈着數百明軍將士的屍體,大部分都頭朝南方,顯然是在潰逃中被追上殺死的。眼前還有幾百後金軍士兵正在谷地裡搜索戰利品,並割取人頭。這些後金軍猛然看到出現在山谷口的明軍。也一下子都呆住了,那些向谷口趕來、準備攻擊明軍探馬的幾十個後金兵看到明軍龐大地縱隊時,一下子也驚得說不出話來。

正在打掃戰場的後金軍雖然有四百多人,但其中的披甲兵不過百人而已,剩下的三百多人都是新附地蒙古旗丁和漢人包衣。自打進入河西之地。面對聞風而逃的關寧大軍,後金軍的警惕性就在不斷降低,覺華一戰雖然讓後金軍的囂張氣焰有所收斂,但他們還是不認爲長生軍有大舉追擊的膽量。

其實他們這個判斷也沒有錯,黃石確實沒有大舉追擊地計劃。今天如果不是有一批重要人物陷入敵陣,黃石本來是絕不打算踏出覺華一步。而今天早上擊潰了關寧軍的追擊後,負責後衛的建州軍也就又恢復了往日的驕狂,東江軍沒有追來也證實了他們的初始判斷。

東北地寒冬這麼冷,戰場上還有這麼多戰利品需要清理,後金軍也就沒有再向南派出斥候網了。那兩個自行追擊關寧敗兵到寧遠堡的牛錄都死於亂軍之中。他們的手下爲了逃避責任也大大誇大了黃石部隊的數量,向後金指揮官報告說他們遭遇到了東江軍大隊步兵和炮兵的伏擊,但是也沒有引起連山堡後金後衛部隊的警惕。

山谷裡這幾百人是新附地蒙古兵和漢人包衣,比較窮苦,他們見有這麼多明軍屍體。就紛紛涌過來想撿破爛。後金官兵一直以爲明軍大軍還在二十里外的寧遠,剛纔看見東江軍哨探的時候也以爲是落單的明軍。根本沒有重視。

黃石自然不知道這些細節,突然一下子和後金軍這麼近距離遭遇也讓他有些不知所措,結果就讓關寧鐵騎搶在了他的前面。只聽胡一寧大喝一聲,一挺長槍就飛馬而出,黃石還沒來得及下令,大隊地關寧人馬就爭先恐後地從兩翼衝過,緊隨着胡參將掩殺了過去。

一轉眼黃石發現自己身邊就剩下內衛隊和章明河的那些近衛了,他制止住了躍躍欲試地手下們,笑着揚鞭一指眼前:“這仗還用我們出手麼?”

確實不用了……對面的後金披甲兵總共不過百人,其中的騎兵恐怕連三成都沒有,而且還散開在好大的一片荒原上尋找着戰利品,剩下的旗丁、包衣們本來就沒有戰鬥經驗,他們忙碌了半天后更一個個都累得滿頭大汗。近千關寧鐵騎勇如下山的猛虎、疾似入海的蛟龍,看着像天兵天將般出現在眼前的大隊明軍,後金官兵愣了片刻,跟着就是齊齊發了聲喊,哭爹喊孃的四散奔逃開去。

趁着關寧軍追亡逐北的時候,黃石命令內衛迅速散開情報網,剛纔自己的判斷有誤,現在形勢已經很明顯了,後金軍並沒有遠去,而是同樣錯誤判斷了局勢。既然兩軍可能已經靠得很近了,那誰先搞清楚情況誰就處於有利地位,就能掌握戰場上的主動權。

……

不久以後,連山堡北。

上午負責斷後的正紅旗已經開始北上了,從今天下午開始就輪到正藍旗斷後了,明天則是正白旗,這三個負責後衛的旗會輪番執行斷後任務,保證大軍的安全。官道上行進着後金軍的小車隊,車隊兩側是悠閒的後金披甲兵和馬隊,行軍隊列中,正藍旗旗主和正白旗旗主也正悠閒地聊着天。

皇太極完全可以坐在前面暖和的馬車

裡而不必在這裡騎馬吹風,不過他堅持要陪他五哥聊天解悶,幕古兒泰既推辭不過這番好意,也喜歡和他這個聰明的弟弟嘮嗑。所以兩人就有說有笑地一同策馬而行,周邊是兩位旗主的衛兵。

身後傳來明軍追擊的急報時,莽古爾泰和皇太極的臉色一下子都變了。他們三個負責斷後地貝勒不是沒有考慮到明軍追擊的可能性,雖然皇太極和莽古爾泰都認爲黃石追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他們還是佈置了一個口袋陣。正面只留了一個誘敵的正紅旗。

但今天早上來追擊的三千多明軍被正紅旗輕易地擊潰了,而且明軍地戰術風格也與黃石的明顯不符,三位貝勒都非常清楚其中沒有東江軍。最後他們哥三個都認定這絕不是黃石指揮的作戰,爲了穩妥。代善還派了幾個白甲跟着追擊了十里,一路上也沒有發現任何東江部隊的跡象。

剛纔有兩個被擊潰地牛錄回來了,他們報告在寧遠堡周圍與黃石的大批炮兵和步兵遭遇,這個消息和三位貝勒的戰略預期基本吻合。他們本來就認爲:後金軍撤退後,黃石有可能去寧遠堡和明軍大隊合流。東江軍的行動證實了他們的判斷。黃石這不帶着大炮進城去了嘛。

但是眼下部隊地最新報告推翻了以前的所有預測,驚慌失措的後隊士兵報告看見了黃石的蛇旗,而且黃石手下的騎兵至少有好幾千,人數多地都數不清了,離後金後衛部隊的距離也已經在十里之內。

“不可能!黃石哪來的這麼多人?我天天替他黃石算人頭。我怎麼不知道他有幾千騎兵?”莽古爾泰臉色煞白,伸手入懷掏出了一個小本本——幾個月來他始終貼身攜帶、寸步不離的小本本。三貝勒飛快地把食指在舌頭上一蘸,把小本子急速地翻到了他要找的那一頁,面色緊張地把手指順着一行行記錄點來點去,飛快地在心裡又做了一遍計算。

算完一遍後,莽古爾泰搖了搖頭。右手急躁地一抖,又把小本本翻到了頭一頁,同時還把左手拇指塞到了嘴裡,無意識地啃起了指甲來。莽古爾泰聚精會神地又翻看了一遍,點在小本上的手指控制不住地發抖。粗重地呼吸聲越來越急促,臉上的鬍鬚也抖得越來越快。突然他發出了一聲悲憤的大吼,語氣裡充滿了絕望和不平:“這數不對啊!我說我也不可能記錯的啊,長生島一共只有六、七百騎兵,哪來的幾千騎兵,哪來地啊?是黃石會撒豆成兵,還是從路邊白撿回來的?”

ωwш¸Tтkā n¸℃O

莽古爾泰咧着大嘴,滿臉通紅地把小本本在空中揮舞,皇太極看他氣得眼眶中都泛起了淚光,連忙一把扶住他地胳膊安慰道:“別這樣,五哥,咱們再仔細問問,彆着急。”

……

幾個關寧軍將領喘着粗氣返回來了,他們一個個雖然疲憊得很,但每人臉上都洋溢着興奮和激動,尤其是胡一寧。胡參將這回可算是打了個翻身仗,馬槍前面的紅纓上,飽飽地吸滿了血,腰間還掛了兩顆人頭。胡參將回來以後一直沒有說話,他和胯下的坐騎都劇烈的喘息着,在寒風裡不停地吞吐着白霧。

金冠來不及說話就翻身下馬,一屁股坐到了地上,一邊撫摸着自己手裡的青龍偃月刀,一邊發出了滿足的嘆息聲:““追人的感覺……真好啊,真好啊。”

這話引起了金參將其他幾位老兄弟的嘖嘖贊同。胡一寧似乎本想說點什麼,但才一開口就爆發出了一陣劇烈的咳嗽,他伸手捂嘴的同時,還拼命地點着頭,滿臉都是一片心有慼慼焉的神色。

官道兩側的後金兵不是被砍殺一空,就是逃之夭夭了,黃石擔心被後金大隊逆襲,所以不敢讓他們清掃戰場。才把關寧軍收攏回來,探馬就證實了黃石的擔憂,向前偵查的內衛已經發現了後金軍的後衛部隊,而且後金軍顯然也注意到了他們,已經嚮明軍方向派出了大批的探馬。

“前方十里外,已經發現了建奴正藍旗和正白旗旗號,大約有騎兵千人左右,正向我軍緩速靠近。”那個內衛向黃石報告時,眉目間已隱有憂色。

不過黃石還沒有來得及說話,一邊的張國青就冷哼了一聲:“螢燭之光,也敢與日月爭輝乎?來得正好,爺爺正愁沒有人頭請功呢!”

剛纔一仗雖然砍下了二百多人頭,但說到底還是狼多肉少,張國青就沒能撈到幾個,他轉身向黃石深深一抱拳:“末將願爲先鋒,去把韃子殺個片甲不留!”

“不可……”胡一寧終於喘過了一口氣,他大喝道:“張遊擊不可企圖獨佔大功。”

胡參將馬上轉身衝着黃石:“黃軍門,末將亦願一同前往!”

第24節 刨牆第三節第29節 崩潰第40節 垂詢第十八節第19節 潰圍第八節第24節 乞討第36節 智勇第十五節第十節第31節 聲望第38節 追星第29節 轉折第十六節第十二節第55節 鐵壁第40節 餘波第19節 愛戴第十三節第42節 賭博第五節第6節 重臣第20節 信任第二節第41節 重任第10節 武夫第16節 堅守第十四節第43節 義利第57節 收穫第49節 收權第十四節第二節第21節 漢賊第35節 忍耐第17節 陷陣第60節 開關(下)第30節 再見第六節第35節 忍耐第37節 心軟第34節 新兵第59節 回頭第43節 義利第22節 搭車第4節 追逐第30節 軍備第13節 忍耐第20節 信任第19節 畫皮第一節第36節 脫身第一節第一節第16節 互動第60節 開關(中)第35節 忍耐第1章 主線劇情的解釋第56節 重建第34節 招安第十七節第22節 技巧第十三節第46節 終線第21節 勳章第十四節第16節 堅守第31節 應對第22節 毛帥第八節第20節 信任第39節 說書第23節 登城第38節 追星第22節 正月第23節 伙食第37節 準點第47節 西行第49節 豪傑第十七節第八節第十四節第3節 惡鄰第13節 忍耐第45節 兄妹第21節 歸去第39節 震動第十三節第26節 英雄引子第32節 殺機第34節 新兵第四節第7節 膽色第3節 騎戰第十四節第四節
第24節 刨牆第三節第29節 崩潰第40節 垂詢第十八節第19節 潰圍第八節第24節 乞討第36節 智勇第十五節第十節第31節 聲望第38節 追星第29節 轉折第十六節第十二節第55節 鐵壁第40節 餘波第19節 愛戴第十三節第42節 賭博第五節第6節 重臣第20節 信任第二節第41節 重任第10節 武夫第16節 堅守第十四節第43節 義利第57節 收穫第49節 收權第十四節第二節第21節 漢賊第35節 忍耐第17節 陷陣第60節 開關(下)第30節 再見第六節第35節 忍耐第37節 心軟第34節 新兵第59節 回頭第43節 義利第22節 搭車第4節 追逐第30節 軍備第13節 忍耐第20節 信任第19節 畫皮第一節第36節 脫身第一節第一節第16節 互動第60節 開關(中)第35節 忍耐第1章 主線劇情的解釋第56節 重建第34節 招安第十七節第22節 技巧第十三節第46節 終線第21節 勳章第十四節第16節 堅守第31節 應對第22節 毛帥第八節第20節 信任第39節 說書第23節 登城第38節 追星第22節 正月第23節 伙食第37節 準點第47節 西行第49節 豪傑第十七節第八節第十四節第3節 惡鄰第13節 忍耐第45節 兄妹第21節 歸去第39節 震動第十三節第26節 英雄引子第32節 殺機第34節 新兵第四節第7節 膽色第3節 騎戰第十四節第四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