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54節 死線

bookmark

以前鄧肯曾經推薦過霰彈,可是在測試霰彈時,它的中程攻擊效果並不很讓人滿意,從現有技術和吃彈丸的稻草人數量來看,三磅炮的霰彈似乎在八十米發射爲宜,而六磅炮最好也不要超過一百米。

因此長生島最後確定的中程攻擊兵器是鏈彈而不是霰彈,今天鏈彈的威力不僅對後金官兵構成了巨大的衝擊,黃石身後的幾個人也同樣震驚於它的威力,鏈彈在冰面上的效果甚至也遠好於黃石本人的預期。以前在長生島對稻草人進行測試,鏈彈在土地上可發揮不出這種威力,黃石遙望着後金隊列中的一片片狼藉,心裡直可惜十二磅炮還不能生產出來,否則十二磅炮打出的鏈條威力一定更有震撼效果。

同樣是震驚,毫無疑問吳穆表現得最爲平靜,好歹也來長生島這麼多年了,吳公公最大的進步就是在心理素質方面,現在無論什麼樣的震動都已經很難讓吳公公失態了。哪怕黃石突然學會召喚隕石魔法,並在吳公公面前施展出來,估計吳公公也只會先驚訝地看一遍,然後波瀾不驚地說上一句:“原來黃軍門還會這手啊,好,咱家今天又學了一招。”然後一聲不吭地記錄到他的小筆記本上去。

旁邊另外兩個人的表現就遠遠比不上鎮靜自若的吳公公了,面前的紅色和白色讓趙引弓臉上也跟着一陣紅、一陣白,他雙手緊緊握住欄杆,胸口一陣陣的氣血翻騰。看着戰場上的景象,趙通判的胃不斷地抽搐,他努力地把不斷涌上來酸液咽回去,爲了保持自己的面子還要儘可能地不引起其他人注意,所以現在的趙大人已經失去說話的能力了。

而姚參將也不比趙通判好到哪裡去。他已經很久喊不出話來了,現在把一雙眼瞪得大大地,嘴也傻傻地咧開了一條大縫,嗖嗖的盡是往裡面吸冷氣的聲音,過了好久才擠出了一句意思不明確的話:“可惜……就是有些首級打爛了,可惜了啊。”

位於正中的黃石不苟言笑地觀察着戰況的進展。在長生島炮兵的轟擊下,後金軍的隊形已經開始脫節了,後面有越來越多地人畏縮不前。而隊伍最前面他們的先鋒線已經逼近到波浪型的外牆的邊緣。這些敵軍仍然不肯放棄那些盾車,而黃石認爲在火器面前大多數人力戰車都毫無用處。

自從長生島軍隊發射鏈彈後,後金前排的士兵感到面對他們的打擊似乎減弱了,頓感壓力一鬆,他們走向前方的腳步也一下子變得輕快起來。前軍的後金士兵看不見後方地慘狀,所以他們步履輕快的加速前進,很快就和中軍拉開了距離。

長生島的野戰工事確實比不上堅固的城堡,在這些後金士兵的眼中。他們面對地這種防禦體系既沒有巍峨的城樓,更沒有高大厚實的磚牆,以往曾經有多少看起來堅不可摧的堡壘擋在面前,不是一樣因爲他們地勇猛突擊而陷落了麼?

根據金求德、鄧肯和歐陽欣的共同設計,外層三道矮牆上都分別開了三個缺口。每個缺口都是開在兩個棱堡中間,中間兩個棱堡夾住的那條通道基本垂直於整條中央防線,而兩側的通道和各個防線成四十五度左右的夾角,斜斜指向兩翼明軍陣地的後方。

這三條通道是用來方便長生軍進行機動的。作用類似於城池的大門,假如沒有這些通道地話,長生軍如果要轉入反攻就需要從自己的工事上翻出去。黃石認爲,沒有反擊手段的防禦是脆弱的防禦模式,也是不完整的防禦。

這些通道的存在可以讓守軍隨時發起迅猛的反攻,迫使進攻方不得不重視這個防禦核心並時刻留兵防範。進攻者在這種反攻的威脅面前,既不能隨心所欲地在防線前機動,也不能把所有兵力投入對側翼地重點打擊。而三條通道地存在。就使得防線對防禦者單方面有利,而不是同時制約兩方,至於三條通道採用不同的放射角度,是爲了進一步強化防禦者地內線機動優勢。同時,敵人也會更願意衝擊現成的通道而不是在火力面前穿着厚厚的冬裝和鎧甲翻閱矮牆。

從出發陣地到外圍矮牆,雖然只有短短的幾百米路,但幾輪精確的冰面炮擊已經讓後金軍隊列受到了不小的打擊。終於,外圍矮牆的入口就在眼前了。足有幾丈寬的通道後就是同樣不算很高的城牆。再往後面就是隻有半人高的柵欄。

眼看着面前的中央通道入口,位於前排的武訥格感覺自己的眼睛都紅了。他下令吹動號角,幾乎在同時,滿兵的號角也先後響起,成吉思汗的子孫們和後金士兵更不猶豫,一齊發出猛烈的吶喊,嚮明軍的防線洶涌衝來。

成羣結隊的步兵除了推着盾車外,還有些人帶着團牌和挖掘工具,多隆阿指揮他控制的那幾個包衣把盾車讓開一個口子,讓大批的騎兵當先涌入,然後就命令他們帶好傢伙,跟着自己一起朝明軍防線直奔而去。

防線最後的木柵欄後,站着一個長生島的軍官,自打今天全軍動員後他就一直等在這裡,木柵欄後的長槍兵都站在一步開外,只有他緊緊貼着柵欄,以便讓兩翼的火銃手清清楚楚地看到他這個醒目的目標。

這位軍官姓張,十年前就在山東一個叫南山的地方落草爲寇,當年綽號南山賊,和另一個年輕有爲的強盜馬大王相交莫逆。八年前山東官府爲張南山和馬大王這對草寇各出了五十兩紅花,他們就一起被決意反正的部下綁去見了官,然後一起被充軍遼東。

六年前黃石在廣寧徵兵時,馬大王和南山賊因爲都能開強弓、騎烈馬,所以就被招進了黃石的千總隊。廣寧平叛戰役後,黃石遠征旅順,馬大王和南山賊也都在其中……號稱要當黃石“馬前卒”的馬大王死於和孔有德的那場驛站火併了,而南山賊祖上積德。則在神佛的庇佑下,哦,現在是上帝的保佑下好好活了下來,還成爲訓練隊頭一批的學員。

廣寧、旅順、金州、蓋州、南關、復州,南山賊參加了黃石指揮地每一場戰役,見證了他長官的一步步高昇。最嫡系的出身、聰明、勇敢而且忠誠,一個軍人還需要什麼更多的麼?提升和獎賞不斷落到曾經的山東響馬的身上,他現在已經是救火營丙隊的千總隊官了。還改了名字叫張承業。

上次宋建軍這個新兵得到一枚三級卓越勳章讓黃石的這些舊部都很羨慕,張承業也私下向黃石打聽過他怎樣才能得到卓越勳章,當時黃石思考了良久,親口告訴他必須要有異乎尋常地英勇表現,這種表現必須能極大地鼓舞士氣,還要可以成爲長久流傳的榜樣。

聽說是由自己負責統一指揮中央通道的防禦後,張承業就下定決心:“今天一定要表現得既鎮靜又勇敢,一定要把勳章拿到手。”

爲了避免意外。他還讓丁隊的隊官提前做好接替指揮的準備,現在那位同僚正站在防線後的預備隊中,神色緊張地向張承業看過來。

衝入中央通道的蒙古和後金騎兵的前方,左右各有兩座銳角棱角地一條邊,這兩堵牆後和兩座銳角堡的底邊護牆上。都滿是黑洞洞的火銃槍口,長生島的士兵一個個踩在木桌或者木凳上,把火銃在護牆上架好。

從隨軍牧師做好戰前動員開始,登上護牆防守的五百名火銃手就一直保持着戒備地姿態。他們和防線上其他的長生島官兵一樣,每個人都精神抖擻地握好武器,一動不動地牢牢守衛在各自的崗位上,整條防線上只能聽見粗重不均的喘息,和偶爾發出地被極力壓抑的低聲咳嗽。

敵軍進攻開始後,張千總還一直悠閒地在柵欄前來回踱步,他左手裡握着一根膛棍,右手把一支手銃槍膛朝上舉在耳邊。這種長管手銃也是長生島的新式兵器,剛剛配備到隊官、隊副一級。看到敵軍進入正中通道以後,張承業就穩穩衝着正前站定,同時大聲喝道:“預備。”

百多名火銃手都隨着張承業的這聲命令而進入了瞄準狀態,把火銃衝着入口的方向穩穩瞄準好。這些火銃手們紛紛把腰微微前弓,把火銃更有力地靠在肩上,同時還閉上一隻眼,歪頭瞄準飛奔而來的騎兵。調整好了姿勢以後。這批火銃手中仍然沒有一個人開火。他們靜靜地吐出一團團的白氣,就一直這樣默默等待着。看着視野中的敵人變得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

那些敵軍在衝入第三道矮牆前,就大批地側伏到了戰馬地腹部,他們舉着步弓從還在跑動的馬匹上飛身而下。這些身姿矯健的陷陣銳士一縱一跳間,就把身體躲藏到了戰馬後,向着長生島官兵射過來一批羽箭,整套動作一氣呵成。

站在指揮台上的黃石看見他們的柔韌動作時,也忍不住在心裡讚歎了一句:“真不愧是馬背上的民族,我練習馬術六年,自以爲不錯了,現在才知道還差得遠哩。”

“殺!”

耳邊一聲響雷炸起,不用問這又是姚參將發出的咆哮聲,黃石一如既往地面沉如水,而吳公公則又是一聲冷哼,臉上也浮起更爲不屑的表情,掃視姚參將地那一眼彷彿就是在看一個在北京城裡丟人現眼地土包子。站在一邊的趙引弓則目光如電,在驕傲地吳穆和尷尬的姚與賢兩人身上一閃,就又迅速地轉回到前方的戰局上去了。

這個時候武訥格和大部分先鋒騎兵都躲到了馬匹後,他們距離大部分的火銃手都還在五十米開外,根據他們以往的經驗,這是一個還算安全的距離。而且火銃的彈丸會陷在馬匹的身體裡,從而變得對人無害。

他們漫射過去的弓箭大部分都撞在矮牆上了,飛越牆頭的弓箭八成也從長生軍的頭頂飛過,少部分有機會命中的弓箭也被士兵們偏偏頭躲開,只露一個頭在牆上的火銃手們都帶着低眉頭盔,而且都已經把面具放下,面對危險時士兵只要微微低頭就可以用頭盔擋住攻擊。所以最後那些僥倖命中地弓箭也全無功而返。

頭盔受到弓箭的一擊,它的主人也就是像是被人輕輕推了一把而已,弓箭一口氣射了三、四波,長生軍火銃手偶爾做做低頭、擡頭的動作,還是一挺火銃也沒有打響。

後金軍向前推進了一段距離,他們進入最後一道矮牆後又傾瀉過來一波箭雨,個別膽大的勇猛之士還從馬後面衝出來,一個加速跑後把標槍向十米外的棱堡銳角處投擲過來。可是對面的明軍對這次的攻擊還是毫無反應。充其量也就是讓護牆後地待機火銃手更往牆邊靠了靠而已。

張承業很清楚後金軍的這種伎倆,早在訓練的時候他們就被反覆告知,後金軍最喜歡吸引明軍在遠距離開火,然後趁機抵近攻擊。現在後金軍的目標很明顯,他們試圖一下子衝到棱堡底部攻擊木柵欄處的明軍,所以張承業就抱着不見兔子不撒鷹的想法,絕不進行效率低下的攻擊。

明軍對面的武訥格心裡也非常焦急,以往和明軍對陣時。他已經無數次成功地誘使過對手了,那些明軍甚至常常把三眼和七眼濫射到槍膛發熱也沒有打到幾個人。這些後金官兵自認爲已經很熟悉明軍地火器戰術了,但眼前的這羣卻說什麼也不開火。

如果不能誘使明軍胡亂射擊,那能讓他們開一次火也行,然後再衝向底線似乎會更安全些。武訥格又看了一眼前方的柵欄,兩側的牆上密密麻麻的都是火銃口,這些黑洞洞地槍口給武訥格的感覺很不好,非常非常不好。

只是他已經沒有什麼時間了。雖然胡亂的四輪射擊並沒有花太多時間,但後面的步兵還是已經舉着盾牌衝上來了,武訥格飛快地向後看了一眼,步兵已經擁擠在騎兵身後形成大團地人肉疙瘩,這說明他們這些先鋒騎兵的行動已經大大落後於進度了。

成吉思汗的子孫們和他們的後金兄弟又向前挪了幾步,他們身後的步兵也有人着急地把弩箭和火團射向了護牆,但上面的那些鐵面人仍然沒有反應,只是靜靜地看着他們……還有他們手中的火銃。也都用黑洞洞的槍口瞪着他們。

武訥格最後看了後方一眼,通道已經擁擠得有點不像話了,連盾車都被推上來了,可騎兵大隊這時還聚集在道路口,擋住了大軍勇猛前進地道路。

不知道是不是這種擁擠的現象吸引了炮組的注意力,六磅炮的跑組已經開始調節炮口,他們到通道的距離已經不需要測距員報數了。

武訥格雖然不知道跑壘處的動靜,但他本能地感覺到了危險。突然間有一個聲音在他耳邊響起。衝着他焦急地大喊道

——沒有時間了。

勇敢的武訥格左手一牽繮繩,翻身躍上了一直被他當成掩體的坐騎。右手已經拔出了腰刀,隨着他地一生大吼,無數地蒙古騎士和後金甲兵都熟練的躍身上馬……

看着幾十米外敵軍又跳上了馬,張承業側過身把身體重量壓到了左腿上,右腿則向前跨出了一步,握着膛棍地左拳輕輕搭上腰刀的柄,制止住它的擺動,右臂筆直地把發令手銃豎直指向了天空……

“預備!”張承業又一次叫了起來。

嗚咽的號角聲和激昂的齊聲吶喊同時響起,武訥格一馬當先,引領着後金軍的衝擊先鋒縱馬向着終線衝去,彷彿完全沒有注意到兩側火銃的威脅。站在黃石的角度看,那奔騰而來的馬隊之前,單薄的木柵欄線上就站着一個孤零零的明軍軍官,他在洶涌而來的敵軍面前,就好像是擋在洪流道上的一個小石子。

這些火銃仍保持着沉默,它們身後的明軍緩緩地調整着身體,如同伏擊的獵人一樣,把槍口緩緩地隨着敵軍轉動。他們緊盯着身前大吼大叫,把腰刀、馬槊揮舞成光球的騎兵,明軍士兵冷漠的目光就如同在看一羣死人,無數雙握住火銃的手臂也如同刑場上的行刑隊一樣,沒有一絲一毫的抖動。

“預備——”

張承業拖着長音第三次大聲喊出這口令時,他耳朵中已經聽不到其他的聲音,眼睛看不到正疾馳而來的馬羣,也看不見那逼身而來的雪亮馬刀和虎虎長槊。

腰部輕貼在木柵欄上,側身放平了的右臂筆直地指向前方,手銃一絲不抖地指向衝在最前面的敵將,張承業的身姿既輕鬆又寫意,他閉上了左眼,圓睜右眼盯着那張越來越清晰的猙獰面孔,胸膛已經滿滿地吸足了氣……

第52節 攻守第1節 形勢第46節 終線第48節 工兵第十節第九節第25節 越權第29節 崩潰第12節 潛伏第十八節第六節第17節 陷陣第1章 主線劇情的解釋第十四節第15節 賭注第21節 訛詐第三節第33節 覺華(中)第49節 豪傑第36節 獨木第60節 開關(上)第23節 鋼錠第30節 再見第十三節第32節 牽制第17節 陷陣第七節第十三節第30節 軍備第21節 漢賊第29節 崩潰第6節 歸心第58節 瓜分第三節第25節 綢繆第十七節第45節 兄妹第10節 戰備第12節 潛伏第八節第30節 軍備第三節第43節 馳援第3節 騎戰第四節第38節 難支第十八節第46節 終線第29節 轉折第三節第1章 主線劇情的解釋第12節 潛伏第26節 威脅第32節 殺機第38節 臨危第44節 賽跑第十五節第26節 解圍第十二節第9節 魔戒第10節 戰備第13節 定計第24節 反撲第七節第6節 重臣本書的架空劇本第51節 激勵第25節 越權第22節 技巧第六十一節 重任上第十三節第35節 對峙第27節 登餉第一節第十三節第54節 狂瀾(中)第43節 馳援第二節第18節 車輪第22節 搭車第十九節第48節 工兵第12節 潛伏第52節 攻守第十二節第22節 正月第十一節第24節 乞討第37節 心軟第十節第19節 畫皮第36節 獨木第33節 覺華(上)第五節第38節 追星第43節 馳援第九節第23節 魔盒第17節 猜想第17節 猜想
第52節 攻守第1節 形勢第46節 終線第48節 工兵第十節第九節第25節 越權第29節 崩潰第12節 潛伏第十八節第六節第17節 陷陣第1章 主線劇情的解釋第十四節第15節 賭注第21節 訛詐第三節第33節 覺華(中)第49節 豪傑第36節 獨木第60節 開關(上)第23節 鋼錠第30節 再見第十三節第32節 牽制第17節 陷陣第七節第十三節第30節 軍備第21節 漢賊第29節 崩潰第6節 歸心第58節 瓜分第三節第25節 綢繆第十七節第45節 兄妹第10節 戰備第12節 潛伏第八節第30節 軍備第三節第43節 馳援第3節 騎戰第四節第38節 難支第十八節第46節 終線第29節 轉折第三節第1章 主線劇情的解釋第12節 潛伏第26節 威脅第32節 殺機第38節 臨危第44節 賽跑第十五節第26節 解圍第十二節第9節 魔戒第10節 戰備第13節 定計第24節 反撲第七節第6節 重臣本書的架空劇本第51節 激勵第25節 越權第22節 技巧第六十一節 重任上第十三節第35節 對峙第27節 登餉第一節第十三節第54節 狂瀾(中)第43節 馳援第二節第18節 車輪第22節 搭車第十九節第48節 工兵第12節 潛伏第52節 攻守第十二節第22節 正月第十一節第24節 乞討第37節 心軟第十節第19節 畫皮第36節 獨木第33節 覺華(上)第五節第38節 追星第43節 馳援第九節第23節 魔盒第17節 猜想第17節 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