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先前百官和劉禪商議好的:改革期間,百官不用上早朝,有什麼事直接向大將軍蒙恬、丞相諸葛亮報告,由二人處理。
蒙恬專門成立了一個改革委員會,簡稱“改革委”,這個委員會的成員包括:(武將)趙雲、馬超、龐統、黃忠、王賁、魏延;(文將)費禕、董允、蔣琬、郭攸之、法正、馬謖。名義上由蒙恬、諸葛亮二人領導,就是正副委員長。但實際上,是由蒙恬一人領導和謀劃制定方案的,諸葛亮很少參與,他主要是在處理國內的日常事務;但軍隊的事務還是蒙恬說了算的。
由於劉禪登基後改年號爲“建興”,所以這次改革被稱爲“建興改革”。
現在在大將軍府裡進行的就是“蜀國改革方案研討會議”的第一次會議。這年就是建興元年,公元223年的下半年。
同步,在蜀國境內的各個城市裡,都張貼了改革的海報。
蒙恬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把政府部門的改革。他仿照現代中國的政府制度,把丞相改爲總理,丞相府改爲國務院,然後下屬許多部門,分爲教育部、文化部、經濟部、外交部、衛生部、輿論宣傳部、公安部、反腐部、國土資源部、糧油部等部門。
這些部門的領導就是部長,總理對這些部門有直接的管轄。
還有一個國防部,不是由總理管轄的,他是受國防部長和皇帝領導。蒙恬故意把軍隊從總理哪裡分出來,以便自己以後行大事,掌握主動權。實際上,自秦漢以來,軍隊也都不屬於丞相的
管轄範圍的。這給蒙恬的這樣安排,提供了歷史依據。況且這些時代的人,又怎麼會理解千年之後的政府機制呢?
其次,就是各個部門的具體改革了。
就拿國防部來說,主管軍隊,最高長官是國防部長,可以直接任免軍隊的各級長官。其下設有參謀部、指揮部、後勤保障部等軍隊服務部門。
而軍隊本身也進行了大大的改革,比如,軍隊有了番號,是“蜀國人民解放軍”,有了軍旗和軍徽,更有了統一的軍裝、軍禮。
軍隊的配置也是大變:“蜀國人民解放軍”下分爲師、旅、團、營、連等作戰集體,他們的領導分別是師長、旅長、團長、營長、連長。人數暫定爲師10萬、旅5萬、團3萬、營1萬、連5000。
軍隊最高長官的稱謂是“軍長”,他全權負責管理軍隊。
而國防部長,他名義上是主管軍隊,但他其實就是介於皇帝和軍隊之間的那個位置,把皇帝的命令傳達給軍隊,又向皇帝彙報軍隊是動向;他的任務大概就是屬於像美國“中央情報局”那樣的,收集各種各樣的情報,主要服務於軍隊,但又不僅限於軍隊。還有點和外交部掛鉤。
再比如說,經濟部。他是蒙恬借鑑現代各國的商務部和政府的宏觀經濟調控的政策而新創的一個部門。他的主要職能就是管理全國的經濟建設,包括農業和手工業。
蒙恬也想借鑑現代化的國家,在蜀國開設工廠,這樣可以整合勞動力、提高生產效率。他還想把現代科技拿到蜀國來用,無奈他在穿越回來時,什麼東
西也沒有帶回來。他只能暫時憑藉他的記憶和理解的原理,看能不能在現在這樣的科技條件下,生產出來那些東西了,譬如,水泥、鋼鐵、炸藥、自行車等。
他還想在蜀國種植那些高產的農作物的,但奈何種子他也沒有,又不能去製造,所以他也沒什麼辦法,只得暫時不去管那個了。
………………
………………
這就是蒙恬給出的改革方案。
坐在最上方的蒙恬站起來,看了看夜色朦朧的外面,又掃視了一眼會場,坐在幾張桌子圍起來的“圓桌”邊的改革委員,眉頭緊蹙,有的一臉疑惑,好像在聽天書一般,就說道:“我的改革方案已經解說完了,各位有什麼不解的,有不同看法的,可以先寫下來,明天我們繼續討論。今天時候也不早了,就散會吧。”
蒙恬爲了早一點實行改革,從早朝過後,就一直在和改革委解說、討論,只有中午吃飯時他們才歇了一下,然後又開會開到天黑。
改革委員們看着手裡的改革方案,也只有明天再說了。
這方案是用手抄寫的。蒙恬看着這個樣子,又想起了現代人用的打印機,那可真是方便啊!什麼時候也要把它製造出來。
“哦,對了!”蒙恬突然想到了,“應該還要再設置一個人才部和科技部。國家要大力發展各種人才,這樣才能研製出先進的武器。”
諸葛亮說:“這個還要蒙恬你來搞啊,我對科技是一竅不通的啊。”
“嗯,大家先散會吧。明天來說。”蒙恬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