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子嬰這離開,徐福大仙師便乘着秦軍最近的一班船回到了扶桑,在哪裡他將繼續他神棍的偉大事業。
而子嬰也履行了對阿奈子的承諾,立了她之前投降大和國的兄長爲扶桑國王,負責掌控大和的政事。
至於大和的駐軍子嬰則按照自己記憶中的衛所制度進行了一番改良,根據人口情況每一城或數城設一衛,然而衛所並不屯田而是完全由當地進行供養。
衛所的士兵除了例行的軍事訓練和剿匪外還有着在城內捕快不堪爲用之時緝捕盜賊的任務。
每一衛的頭領必須由秦軍擔任,每一任三年,三年之後考覈優異者回到大秦可提爵一等。
至於以後扶桑國王的選擇,扶桑國所有的王子都必須在大秦接受教育,由大秦皇帝根據諸位王子的表現情況決定國王人選。
……
扶桑之事大致完結,子嬰便率衆回到了洛陽,把視線轉移到了大秦的內政上。
雖然子嬰也知道,沒有不滅的王朝,每一代王朝建立之初,都會在之前王朝崩潰的基礎上進行一些彌補,然而等矛盾積攢到了一定的程度,強如漢唐依然會煙消雲散。
此時子嬰待在這個位置上,也想讓大秦這個巨人,能夠撐得久一些,就像自己前世人言及華夏必稱漢唐一樣,讓後世想起中國第一反應便是泱泱大秦。
雖然這是一個耗日持久工程,不過好在子嬰此時算起來還算年輕,在大秦的威望亦是聲威卓著,一些事情自己若是不做,後世的皇帝再做起來就不是那麼順暢了。
在這裡也出現了一個小小的插曲,子嬰原本以爲已經隨着齊國的滅亡戰死的張良,竟然在一個小島上被發現了。
同時被發現的還有原先齊國大將田橫和他的五百下屬。
齊王田廣被殺之後,田橫便率領着最後的殘餘士卒和上卿張良一起逃亡到了一個海島上隱居起來。
然而如今大秦海上力量鼎盛,一些稻米之類的補給甚至已經可以由南越四郡直接裝船,經由海路運抵朝鮮或者扶桑。
在這其中風浪大時自然需要臨時找一些海島進行躲避,其中一次好巧不巧的便正巧來到了田橫隱居的海島。
發現前齊高官的秦軍自然是在登岸對這些人進行看守之後第一時間將這一消息報告了子嬰。
拿到奏章的子嬰略一回想,倒是想起了前世田橫五百士的舊事。
而且這區區五百人,既然已經隱居如今的子嬰也不想在趕盡殺絕,哪怕是之前曾經一直想要復國的張良,也懶得殺了。
而是直接下令,既然他們隱居就讓他們隱居吧,不過海島是大秦所屬,必須服從大秦管理,特降旨封田橫爲——村長,張良佐之。
接下來大秦這輛巨輪,便在子嬰的掌舵下,繼續了自己的征程。
……
再說一句,秦三世七年,扶桑國公主阿奈子率衆朝貢,不過這一次她來了就沒走成,因爲她已經大了……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