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紅海要塞

.離開蘇伊士港之後,以戰列艦“大選帝侯”號爲旗艦的地中海主力艦隊繼續在浩瀚的紅海中向南行駛。

雖然叫做紅海,但辰天眼前這片水域卻是與一般海水無異的藍綠色。實際上,紅海之所以被稱之爲“紅海”,是因爲海內的紅藻會發生季節性的大量繁殖,使整個海水變成紅褐色,有時連天空、海岸,都映得紅豔豔的。不過也有人說“紅海”是紅在海中色澤鮮豔的貝殼,還有人認爲這個名字源於紅海近岸地帶有大量黃中帶紅的珊瑚沙。

當然,對於辰天和這支德國艦隊來說,這些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德國現在已經完完全全取代英國成爲紅海的“主人”,雖然紅海兩岸還有埃塞俄比亞、沙特阿拉伯兩個主權國家,但蘇伊士運河、曼德海峽這一南一北這兩個進出紅海的通道都在德國的控制之中。土耳其政府現在也駐軍蘇伊士運河兩岸,但他們只是“協助防守”而已!

根據德土兩國戰前的協議,德土兩國遠征軍的戰利品將五五分帳並且共同派兵駐紮,而且土耳其以每平方公里1千馬克的價格將本應歸屬自己所有的土地全部出售給德國政府,以償還貸款和獲取新的軍用物資、民用物資以及資金援助。爲此,在攻下佔領非洲全部的英屬、意屬殖民地之後,土耳其人根據這個條約將獲得總共70億多馬克的資金和等價物,其中約30億用於償還此前的貸款,剩下40億用於進口德國的物資和獲取資金援助,德國則獲得了包括埃及、突尼斯、乍得、利比亞、尼日爾、阿爾及利亞、尼日利亞、剛果、南非等非洲殖民地,這樣一個條約對於渴求殖民地的德國和重建中的土耳其來說無疑是皆大歡喜的。

當德土遠征軍進入亞洲之後,德土雙方又簽訂了另一個協議,這一次,伊朗南部、阿富汗將歸土耳其所有,而巴基斯坦、印度歸德國所有。而且由德國政府提供土耳其遠征部隊的全部糧餉和武器彈藥。

至於德國和土耳其之間由友誼與利益共同驅使的同盟關係是否能夠維持多久,世人不敢斷言,辰天心裡也沒有定論,10年、20年或許更久,但肯定不會是永遠。

艦隊途徑也門地荷臺達港時,一支德國船隊正好補充完淡水和食物開出港口。簡單詢問之後,辰天得知那是一支給登陸部隊運送給養的船隊,它們三個星期之前從德國本土出發。預計於下週在印度半島幾個登陸部隊控制的港口卸貨。

在互相打過招呼之後,那支船隊見希佩爾艦隊沒有替他們護航的意思,只好默默的在後面跟着。目前一段時間,紅海和阿拉伯海上的德國航線還算平靜,印度的海防不濟,但他們並不是完全沒有搔擾德軍海上補給線的能力。要知道英國在印度還是擁有幾艘魚雷艇和炮艇地,只是目前還不知道它們爲什麼沒有出來搞破壞。

就這樣,辰天搭乘的這支艦隊以口節的巡航速度沿着沙持海岸南行,後面一大串運輸船以10節不到的航速在同一條航線上行駛。一路上,他們時不時遇到完成補給任務從印度半島返航的德國船隻和船隊。看樣之遠征軍目前還不需要爲補給而憂慮。

在即將駛出紅海之前。辰天收到了來自遠征軍指揮部的電報,隨着後續部隊完成登陸任務,“蛙跳計劃”,第二階段也以勝利而告終。在這之後。自東而來的日本軍隊、南北夾擊的德國軍隊讓英印軍隊徹底慌了陣腳,與德土遠征軍正面對峙的印軍防線已經出現動搖跡象,據說印軍中的逃兵每天都在大量增加——

“陛下,前面就是丕林島了!”希佩爾轉過身,告訴辰天前方海面上地那個黑點就是有名地“紅海南大門”丕林島。

辰天舉起望遠鏡,那座島嶼的大致輪廓便出現在他眼前,可惜它基本沒有景緻可言,完全就是一個光禿禿的火山島,從北面能夠隱約看到一個城堡式地要塞,整個島嶼死氣沉沉。唯一活動的就只是那幾只白色的海鳥。

“去年你們攻佔的時候可花了不少力氣吧!”辰天同情的對希佩爾說,他記得那次戰役讓地中海艦隊損失了一艘掃雷艇和一百多名官兵,那可是當時地中海艦隊自從組建以來損失最大的一次行動。

“是的,陛下!”希佩爾眼神閃爍了一下,“上個世紀30年代英國人就佔據了那座島嶼,此後的八十多年間數次擴建和加固島上的海軍基地和要塞!去年6月我們發動進攻的時候,那上面還駐紮着兩千多英軍,其中有英國本土兵有近四百人,剩下地都是印度兵。那場戰役整整耗費了我們一週時間。光排雷就花了六天!島上的碼頭、防禦工事、兵營等設施在戰鬥中幾乎全毀,到現在都還沒有恢復到戰前規模!目前我們在島上駐有要塞守備部隊6百餘人,官兵全部是從本土調來的,轄有280毫米要塞炮4門、280毫米以下105毫米以上火炮18門以及77毫米防空火炮、20毫米機關炮40多門;駐紮巡邏艦隊一支,轄1艘驅逐艦、6艘魚雷艇、3艘掃雷艇和5艘巡邏艇,其中驅逐艦和掃雷艇都派去支援印度半島登陸作戰了!”

對於希佩爾如數家珍的回答,辰天頗有些意外,因爲地圖上的丕林島只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點,據說全島面積不過13平方公里,而且幾乎是地中海艦隊轄區最外圍的一處據點。

“它雖然很小,可戰略位置實在太重要了!”希佩爾繼續說道,“丕林島將紅海唯一的南通道曼德海峽分爲東西兩條分峽,東條峽寬僅3千米,水深約30米,成爲小峽是紅海進入印度洋的重要航道;西條峽寬約28千米,水深323米,稱爲大峽,因暗礁、險灘多不便航行。只要在島上架沒一門大炮,每一艘船隻想要進入紅海或者駛入印度洋就必須經過我們地同意!”

“嗯,道理的確如此!可是大炮守衛海峽的時代即將過去了!”辰天轉過身。讓航海官將曼德海峽的海圖拿過來。

希佩爾沒說什麼,但是眼神中充滿好奇。

待航海官將海圖在桌子上鋪好之後,辰天指着上面的丕林島說:

“13平方公里,毫無戰略縱深可言!缺少植被的火山島,也沒有合適地隱蔽處!只要來襲艦隊擁有強大的火力而且艦炮射程比島上的火炮遠,或是擁有大量的航空部隊,那麼想要守住這個島嶼幾乎是不可能的!”

希佩爾兩眼緊緊盯着海圖看了一會兒,然後又擡起頭來看看辰天。再看看前方的那座島嶼。辰天這個道理似乎並不難理解,德國海軍通過航母和潛艇擊敗了英國海軍,這讓世人看到了航母和飛機作爲進攻武器的威力,但是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各國海軍修建要塞時仍將大口徑要塞炮放在第一位,航空部隊往往被他們放在偵察和輔助防守地位置上,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爲進攻時可以等待合適飛機飛行的天氣,可是防守上的時間就容不得選擇了,來自海上的敵人也許會在黑夜、大風、暴雨情況下發起進攻,而在這些天氣條件下大多數木質蒙皮飛機就只有老老實實呆在地面上的份了。

“陛下的意思。是用航空部隊防守海峽?”

辰天擡起頭看着希佩爾。“不光是航空部隊,而是飛機、要塞和艦艇聯合防守!你看,曼德海峽東側是土屬的也門地區。西面是我們去年才從法國人手裡接收的索馬里,在這兩處我們都可以修建空軍基地!只要駐紮數量足夠的航空部隊,加上丕林島上的警戒要塞、海上巡邏地輕型艦隻,擊退甚至重創任何一支來襲艦隊不成問題!”

希佩爾既不反對也不表示贊成,而是說:“陛下似乎十分推崇航空部隊!”

“確切地說,是重視!”辰天原本以爲德國海軍在北海之戰後會從上到下的重新考慮海軍航空兵的戰略位置,然而從海軍高層到中層指揮官再到下級官兵,絕大多數人仍然是鉅艦大炮地忠實“粉絲”,他們看到了精典的北海之戰,更不忘最後德國海軍主力戰列艦隊痛快修理英國艦隊的場面。航母、飛機和潛艇成了他們眼中的“超級前鋒”,戰列艦卻是雷打不動的“中流砥柱”。

同樣的情況在除日本外的各國海軍也有出現,最令辰天驚訝的是日本海軍還是和歷史一樣明智的意識到了航母這種武器的主角地位,而目前地日本海軍也分爲三派:傳統的戰列艦派、明智的航空母艦派和新興的飛艇派,其中戰列艦派影響力最強,但航母派和飛艇派也在努力爲自己爭取更多的空間。

與辰天對視了好一會而,希佩爾讓步了:“陛下,如您所言,在索馬里和也門修建空軍基地十分必要。但在下認爲加強丕林島要塞仍是不可忽略的!畢竟,飛機沒有辦法在暴風雨中飛行,也沒辦法對付海面之下的潛艇!”

“不,我的上將!”辰天伸出右手的食指小幅度地搖了搖,“在不久的將來它們就可以做到!”

(飛機攻擊潛艇就不用多說了,性能優越的活塞飛機也能夠在暴風雨中飛行和起降,例如歷史上的日本二式水上飛機)

在和希佩爾聊了足足一個小時的飛機之後,這位海軍上將對這種前途無量的武器的瞭解終於近了一大步,對辰天在曼德海峽兩側派駐航空部隊計劃的態度也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並且表示自己將會盡快落實此事。

在這之後,辰天心情霍然開朗了,要知道53歲的希佩爾可是他心目中指揮一支主力艦隊的合適人選,至少在10年之內是這樣的。在他的計劃中,德國海軍的每一支主力艦隊通常情況下會擁有2-4艘航空母艦,他自然是不希望看到航母這種威力巨大的武器在希佩爾的艦隊中淪爲配角。

在駛過丕林島後不久,辰天的這支艦隊便進入了亞丁灣,而印度半島就在艦隊正前方1300多海里處,以艦隊目前的航速,再花上5天時間就能達到印度半島的西南海岸了。

這時,在荷臺達港外遇到的那支德國船隊已經落到了艦隊後方10幾海里的地方,幸好在不久之後,一支從印度半島返航的船隊迎面而來,其中兩艘驅逐艦離開原來的船隊並主動承擔起爲這支將要前往印度半島的船隊護航的任務。

在辰天看來,這種情況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德國海外護航艦隻的缺乏,當德國海軍適合遠洋航行的輕型艦隻大都用於大西洋航線的護航任務時,在地中海和印度洋航行的德國船隻所得到的保護力量明顯不足,航線安全問題上的僥倖心理對於維持一個國家的海上貿易是百害而無一益的!

因此,辰天決定在這次航行結束之後到海軍主要的幾家造船廠去視察一番,但願這個隱患能夠早日得到解決。

不過,從航程上看,辰天這次出航連一半都還沒有到。印度半島並不是遠航的終點,在將從突尼斯出發的兩艘運兵船護送到印度半島之後,“海因裡希”號將加入遠征軍支援艦隊爲登陸部隊提供海上支援,而辰天將搭乘“大選帝侯”號繼續向東航行,戰列艦“威廉王子”號和補給船“鱈魚”號也將隨行,而他們最終將在東南亞的新加坡停靠,然後在那裡與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進行會晤。

第24章 噢,我的海軍第141章 刀鋒上的較量(上)第32章 風雪第34章 兄弟第28章 放國王的鴿子第4章 最長的一天(4)第21章 橋(4)第31章 土耳其的天空第12章 鷹之怒第44章 沉沒的航母第136章 人造英雄(中)第4章 最長的一天(4)第154章 民俄的新武器第123章 瘋狂的民兵(上)第6章 不可思議的和談第45章 航程第18章 黑海霸主第42章 拯救第22章 咖啡與果品之爭第31章 先禮後兵第42章 最後的騎兵第10章 空之主宰者(3)第6章 不可思議的和談第46章 葡月之變第141章 刀鋒上的較量(上)第63章 令人生畏的海軍第6章 虎狼歸航第10章 變數第63章 美麗大洋第127章 一路向北(下)第35章 勳章第92章 新角色第49章 落魄皇帝第26章 走向抗戰第48章 新格局第39章 兵匪遊戲第44章 沉沒的航母第44章 沉沒的航母第44章 躁動的夜第4章 觸手可及的勝利第43章 皇太子的初戀第23章 巨人肩膀第74章 王牌第11章 計劃,變化第54章 緊箍咒第30章 磨刀第36章 殘燭熄滅第40章 血染長空第19章 我們都是騎士第35章 決戰波蘭第43章 太陽與星星第37章 閃電第25章 坦克星球第3章 血戰皇宮第34章 進軍薩洛尼卡第33章 血債血償第39章 政治的結論第11章 空之主宰者(4)第13章 直擊要害第29章 鋼鐵優勢第47章 海的力量第5章 右路危機第7章 興登堡奇蹟第112章 “國寶”駕臨(下)第36章 鬼子們的頭頂第18章 刺殺第46章 潛流第20章 英倫破壞者第158章 森林之王(下)第6章 虎狼歸航第114章 沖繩.旗幟(上)第31章 共怒第42章 最後的騎兵第30章 英雄第2章 孫悟空第28章 斬首行動第123章 瘋狂的民兵(上)第10章 勇者之戰第18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5)第25章 天網恢恢第38章 暗夜精靈第46章 甕與鱉第41章 皇家野獸軍團第68章 怪異的戰術第16章 狩獵第44章 槍騎兵的告別賽第32章 防線第19章 陸戰精英第16章 吃了還想吃第91章 獵火雞節第33章 進退第32章 新秀第30章 炮火第14章 真航母換假出兵第42章 最後的騎兵第11章 獵熊第18章 橋(1)第2章 灰色星期天第6章 多國部隊第2章 小丑墨索里尼
第24章 噢,我的海軍第141章 刀鋒上的較量(上)第32章 風雪第34章 兄弟第28章 放國王的鴿子第4章 最長的一天(4)第21章 橋(4)第31章 土耳其的天空第12章 鷹之怒第44章 沉沒的航母第136章 人造英雄(中)第4章 最長的一天(4)第154章 民俄的新武器第123章 瘋狂的民兵(上)第6章 不可思議的和談第45章 航程第18章 黑海霸主第42章 拯救第22章 咖啡與果品之爭第31章 先禮後兵第42章 最後的騎兵第10章 空之主宰者(3)第6章 不可思議的和談第46章 葡月之變第141章 刀鋒上的較量(上)第63章 令人生畏的海軍第6章 虎狼歸航第10章 變數第63章 美麗大洋第127章 一路向北(下)第35章 勳章第92章 新角色第49章 落魄皇帝第26章 走向抗戰第48章 新格局第39章 兵匪遊戲第44章 沉沒的航母第44章 沉沒的航母第44章 躁動的夜第4章 觸手可及的勝利第43章 皇太子的初戀第23章 巨人肩膀第74章 王牌第11章 計劃,變化第54章 緊箍咒第30章 磨刀第36章 殘燭熄滅第40章 血染長空第19章 我們都是騎士第35章 決戰波蘭第43章 太陽與星星第37章 閃電第25章 坦克星球第3章 血戰皇宮第34章 進軍薩洛尼卡第33章 血債血償第39章 政治的結論第11章 空之主宰者(4)第13章 直擊要害第29章 鋼鐵優勢第47章 海的力量第5章 右路危機第7章 興登堡奇蹟第112章 “國寶”駕臨(下)第36章 鬼子們的頭頂第18章 刺殺第46章 潛流第20章 英倫破壞者第158章 森林之王(下)第6章 虎狼歸航第114章 沖繩.旗幟(上)第31章 共怒第42章 最後的騎兵第30章 英雄第2章 孫悟空第28章 斬首行動第123章 瘋狂的民兵(上)第10章 勇者之戰第18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5)第25章 天網恢恢第38章 暗夜精靈第46章 甕與鱉第41章 皇家野獸軍團第68章 怪異的戰術第16章 狩獵第44章 槍騎兵的告別賽第32章 防線第19章 陸戰精英第16章 吃了還想吃第91章 獵火雞節第33章 進退第32章 新秀第30章 炮火第14章 真航母換假出兵第42章 最後的騎兵第11章 獵熊第18章 橋(1)第2章 灰色星期天第6章 多國部隊第2章 小丑墨索里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