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黑海霸主

不論是在1906年到1914年的英德海軍競賽時期,環是1915年到190年的華盛頓條約時期、1921年至1924年美國海軍大肆擴充時期,乃至德美戰爭之後德日兩強獨霸海洋時期,任何一個國家新主力艦從計劃、動工、下水到服役都會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關注。

自從1906年第一艘無畏艦下水以來,海軍的鉅艦大炮主義逐漸走向了自己的鼎盛時期,儘管航空母艦在1914年、1924年的德英、德美戰爭中大出風頭,但戰列艦、戰列巡洋艦這些鉅艦大炮主義的典範並沒有就此沒落。在1924年德美戰爭結束到德俄、中日戰爭爆發的這4年間,世界各國仍有不少戰列艦、戰巡建成服役,其中德國建造了5艘戰列艦和3艘戰列巡洋艦用以替代陸續退役的舊式戰艦,日本和俄國各自建造了2艘戰列艦,土耳其委託德國建造了2艘,意大利海軍自行建造了一艘,到1928年爲止,世界各國海軍累計建造了150餘艘無畏戰列艦、超無畏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其中有67艘在歷次海戰中沉沒,12艘陸續退役,1928年尚在服役的74艘非航母主力艦分佈如下:

德國-29艘,總排水量108.6萬噸;日本-18艘,總排水量67.1萬噸;土耳其-8艘,總排水量16.2萬噸;俄國-8艘,總排水量22.4萬噸;智利-3艘,總排水量7.2萬噸;墨西哥-2艘,總排水量5.3萬噸;意大利-1艘,總排水量3.1萬噸;西班牙-2艘,總排水量4.8萬噸;希臘-1艘,總排水量2.2萬噸;巴西-1艘,總排水量1.9萬噸;阿根廷-1艘,總排水量2.5萬噸。

在這些現役戰列艦中。最具代表的就是日本兩艘超級戰列艦“紀伊”號和“尾張”號,以及德國同級的戰列艦“威廉大帝”號,這三艘標準排水量超204萬噸、滿載排水量達到5萬噸左右的超級戰列艦可謂是這個時代戰列艦的頂峰之作,但是由於戰略、經費等方面的考慮,日本將紀伊級在建的後兩艘改爲重型航空母艦,而更加強大的美作級快速戰列艦則永遠的停留在了圖紙上,軍費充足地德國也在“威廉大帝”號完工之後明確表示十年內沒有建造新戰列艦的計劃。

1928年6月4日,從未真正平靜過的世界局勢再起波蘭。德國對沙俄宣戰,而德國的盟國、僕從國、殖民邦國也緊隨其後對沙俄宣戰,宣戰國遍佈除大洋州之外的歐、亞、非、美四大洲,沙俄此時面對的是一個比當年的拿破崙法國更加強大的敵人,俄國人僅有地希望便是1812年的奇蹟能夠再次上演。

然而德皇威廉三世並非拿破崙皇帝,1928年的德國也非1812年的法國,德國陸軍的戰力遠甚當年的法國軍隊,德國海軍更是不遜鼎盛時期的英帝國海軍。

6月4日中午12時30分,土耳其向俄國遞交了宣戰文書,與此同時。

黑海西南部的伊斯坦布爾海峽出口處戰艦雲集。德土兩國聯合艦隊的7艘戰列艦、3艘戰巡和1艘重型航母構成了黑海甚至是地中海區域最爲強大的一直艦隊。

自1910年建國以來,土耳其共和國在凱末爾地領導下在奧斯曼帝國地廢墟上獲得了新生,隨着經濟、工業的不斷髮展。土耳其的軍事實力也在逐漸上升,到了1920年,土耳其已經擁有了一支不遜俄國黑海艦隊地海軍,8年之後,這支海軍進一步增強了。

戰列艦“伊斯坦布爾”號、“偉大革命”號、“土耳其”號、“阿拉尼亞”號、戰列巡洋艦“暴風雪”號,這5艘戰艦構成了一支相當先進的土耳其主力艦隊,它凝聚了土耳其人復興海軍的期望,但這個目標還是任重而道遠的,因爲這5艘主力艦中沒有一艘是由土耳其本國船廠所建造的。標準排水量27萬噸的“伊斯坦布爾”號和“偉大革命”號是德國克羅埃西亞一斯拉沃尼亞的裡耶卡船廠專門爲土耳其海軍量身定造的兩艘新式戰列艦,裝備3座三聯裝45倍徑的343毫米艦炮。採用12臺全燃油鍋爐和殆帕森斯蒸汽輪機,最高航速24節,總體性能優於德國的國王級戰列艦。

僅“伊斯坦布爾”號和“偉大革命”號並不足以構成對俄國黑海艦隊地壓倒性優勢,而土耳其海軍1920年之前購買的戰列艦大多已經超過服役艦齡。趁着德國海軍1925年大規模更換戰列艦的機會,土耳其選中了德國海軍準備轉入預備役的兩艘戰艦――菲特烈大帝號和阿爾伯特國王號並以每艘80萬歐洲馬克的價格將其購入,隨後在本國船廠進行了翻新和小規模改裝,兩艦進入土耳其海軍之後被命名爲“土耳其”號和“阿拉尼亞”號。

就火力而言,這兩艘2.5萬噸戰列艦較俄國黑海艦隊的當家戰列艦排水量22萬噸、裝674座三聯裝305毫米艦炮的瑪利亞皇后級略遜一籌,但是雙方的防禦力決定了單艦正面對抗時裝備5座雙聯裝305毫米艦炮的德制土耳其戰艦未必會處於下風。

土耳其海軍地戰列巡洋艦“暴風雪”號同樣是購自德國海軍。曾經的“毛奇”號在經過一系列大規模改裝和翻新之後以65萬歐洲馬克的價格出售給了土耳其海軍,23萬噸的排水量、27節的航速和12門55倍徑280毫米艦炮在黑海仍具備足夠的威攝力。

除了這4艘戰列艦和1艘戰巡之外,土耳其海軍目前還擁有另外4艘實力尚可的戰列艦,它們均是德國海軍在北海一戰中繳獲的英制戰列艦,“凱爾基特”號、“克牧孜”號、“傑伊漢”號、“卡拉蘇”號在英國海軍中服役時分別是“大膽”號、“阿賈克斯”號、“征服者”號和“雷電”號,雖然這些戰列艦艦齡都已接近20年,可土耳其各主要船廠的維修水平看起來還算不錯,這4艘戰艦均保持着較好的狀態,土耳其對俄宣戰時它們分別被部署在愛琴海、地中海和馬爾馬拉海(達達尼亞海峽與伊斯坦布爾海峽之間的內海),一旦戰事需要。它們隨時可以前往黑海區域作戰。

聚集在伊斯坦布爾海峽口準備與土耳其海軍一道行動的,還有一支隸屬於德國地中海艦隊的德國分艦隊。雖說是輔助行動,但是戰列艦“薩克森”號、“威廉王子”號和“愷撒.菲特烈三世”號、戰列巡洋艦“興登堡”號、“勃蘭登堡”號、重型航空母艦“普魯士”號、護航航母“施維林”號組成地龐大“分”艦隊卻有些喧賓奪主的感覺。值得一提的是,這支德國艦隊由47歲的海軍少將安德雷.克萊恩指揮,這位從驅逐艦長、輕巡洋艦長一步步提升上來的非貴族軍官是德國海軍在雷德爾、鄧尼茨之後涌現出來的又一批新銳指揮官,在老一批海軍將領逐漸退出軍界之時,他們開始得到非常寶貴的鍛鍊機會。

同樣讓人關注的是德美戰爭後建成地德國愷撒菲特烈三世級戰列艦和勃蘭登堡級戰列巡洋艦的首次出場,當德國政府在1925年宣佈建造這兩級新戰艦的時候。人們最意外的莫過於它們的噸位――3.3萬噸和3.1萬噸!在這各國主力艦越建越大的年代裡,日本人圖紙上的美作級戰列艦甚至擁有5.3萬噸的滿載排水量,然而德國人卻在格拉夫級戰列艦和馬肯森級戰巡之後反其道而行之,而且愷撒.菲特烈三世級一造就是4艘,勃蘭登堡級也一口氣造了3艘,這的確成爲20年代海軍新聞中最具特色也最讓人疑惑的一

條!

在得到各自海軍部地命令之後,土耳其戰列艦“伊斯坦布爾”號上升起了聯軍艦隊地旗艦旗,這次海上行動的總指揮將由土耳其海軍上將薩里安德爾擔任,而德國艦隊的司令官克萊恩將軍擔任副總指揮官,“普魯士”號地艦長烏沃克恩准將擔任艦隊航母編隊的指揮官。轄有德國恩斯特級重型航母一艘、護航航母一艘和土耳其水上飛機母艦三艘。可用戰機共計140架。

下午12時55分,“伊斯坦布爾”號升起了啓航的信號旗,這片以水色深暗、多風暴、少魚類的海域由俄國、土耳其、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四國共同擁有。其中土耳其和俄國的海岸線最爲漫長,兩國的黑海艦隊也使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的弱小海軍顯得微不足道。

建於聖彼得大帝時期的俄國黑海艦隊也許算不上歷史悠久,卻有過第二次俄土戰爭、第二次反法聯盟戰爭輝煌的喜悅與克里木戰爭沒落的悲哀,幾經洗禮之後在毫無作爲中度過了1914年和1915年地戰爭,那個時代的德國海軍還忙着對付英國人,土耳其海軍孱弱的實力也不足以爭霸黑海,十多年之後,俄國黑海艦隊的好日子也到頭了。

與1914年相比,俄國黑海艦隊的戰列艦仍舊是5艘,其中3艘排水量2.2萬噸的瑪利亞皇后級是無畏艦。”伊萬斯塔非”號和“聖約翰”只是準無畏艦,在短暫的阿格列尼一世時期,黑海艦隊曾有過建造5艘新式戰列艦的雄心壯志,但女皇狄安娜一世登基伊始便取消了這些計劃轉而將資金分攤到經濟、工業和陸、海軍上,十多年間黑海艦隊所獲得的補充便是8艘海防炮艦、9艘輕型潛艇和40多架軍用飛機,而女皇所鍾愛地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卻在這段時間裡增加了2艘3萬噸級的戰列艦、25艘輕型艦隻和大批潛艇、飛機。

在德土聯合艦隊向黑海深處進發之前,俄國黑海艦隊的一舉一動就完全掌握在德、土兩國的諜報人員手中,和1914年戰爭爆發時的情報一樣,這支艦隊在戰事逼近的時候仍舊躲在擁有堅固防禦工事的塞瓦斯托波爾港內。克里木戰爭中在英、法、土聯軍的猛攻下堅守349天的壯舉讓俄國人對這裡的要塞防禦頗有信心,並且自1914年來陸續進行了一些擴建和強化工程,號稱黑海地青島要塞!

龐大的德土聯合艦隊啓航之後徑直穿過黑海並於次日傍晚時分抵達塞瓦斯托波爾港外,從地形上看,這裡的確是座獨一無二的天然良港。

港域分佈在9個海灣之內,周圍羣山環抱,地形十分隱蔽,要塞建立在塞瓦斯托波爾灣和南灣沿岸梯形山坡上,可居高臨下俯瞰港外大片水域,要塞設施雖然有些陳舊,但衆多大口徑火炮的威力仍舊不容小視。

當天晚上,土耳其驅逐艦和掃雷艇趁夜在港外實施掃雷作業。根據諜報人員收集到的情報,5月底、6月初俄國艦隊曾在港外大肆佈雷,而土耳其艦隻很快便在距離港灣入口8-9海里處發現了大片的雷區。掃雷行動持續到午夜的時候,俄軍要塞突然開火,不斷落下地炮彈迫使土耳其掃雷艇迅速後退,而在這之後不久,裝備聲納設備的德國獵潛艦和土耳其驅逐艦分別在己方艦隊附近發現俄國潛艇,儘管兩國驅逐艦迅速出擊並且擊沉了其中一艘潛艇,但爲了安全起見,聯合艦隊主力連夜駛離港口。只留下十多艘具備反潛能力的輕型艦隻在發現俄國潛艇的海域繼續獵潛。在天亮之前,聯軍又收穫了一艘俄國潛艇,據被俘俄國艇員供認。俄國一共在塞瓦斯托波爾港附近部署了8艘輕型潛艇。

在接下來的兩個星期時間裡,德土聯合艦隊採取了以空中打擊和掃雷、反潛行動爲主的作戰策略,從“普魯士”號和“施維林”號上起飛的艦載機輪番對港口發動空襲,並對部分炮臺和3艘瑪利亞皇后級戰列艦進行了重點攻擊,最終以損失戰鬥機3架、俯衝轟炸概架的代價重創了“葉卡捷琳娜”號和“亞歷山大三世”號,其中“亞歷山大三世”號因爲傷勢過重而不得不坐沉於淺水中當作浮動炮臺使用。

與此同時,從羅馬尼亞境內起飛的德國轟炸機也每天飛抵港口上空進行轟炸,爲了儘可能多的破壞俄軍要塞,德軍投入了大量500公斤以上地重磅航空炸彈,其中2.5噸重地“超級航空炸彈”更是投下了900多枚。

使得俄軍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守備部隊終日忙於防空和修復工事。

在這段時間裡,德國戰列艦“愷撒菲特烈三世”號、“威廉王子”

和土耳其戰列艦“偉大革命”號、“土耳其”號還帶着一些輕巡洋艦炮擊了俄屬烏克蘭沿岸並對向克里木半島挺進的德軍地面部隊提供了炮火支援。

6月20號,上述4艦返回塞瓦斯托波爾港外與聯合艦隊主力會合,當天下午,4艘土耳其戰列艦、2艘德國戰列艦、2艘德國戰列巡洋艦列成一字縱隊逼近港口並與俄國要塞守備部隊展開激烈的炮戰,俄軍各炮臺先遣已經在持續地轟炸中受了不同程度的創傷,因此在炮戰中處於非常不利的局面。

第一天的炮戰持續了3個多小時的時間,德土聯合艦隊的猛烈炮火摧毀了位於塞瓦斯托波爾灣以南山坡上的2個俄軍炮臺,土耳其戰列艦“偉大革命”號和“阿拉尼亞”號分別被俄軍的280毫米和203毫米炮彈擊中。

但兩艦的傷勢並無大礙,“偉大革命”號損失了一門150毫米副炮和17名水兵,“阿拉尼亞”號的煙囪被炸出一個大窟窿,兩艦均參加了隨後兩天地炮戰。

相比之下,德國戰列艦龐大的身軀似乎吸引了更多俄國炮彈,巴伐利亞級戰列艦“薩克森”號竟先後被3發365毫米、2發280毫米炮彈擊中,艦尾一度燃起熊熊大火,所幸的是這艘戰列艦裝甲厚實、損管得力,傷勢並不影響它參加隨後的炮擊;嶄新的德國戰列艦“愷撒菲特烈三世”號體積與“薩克森”號相似,卻比它多吃了2枚280毫米炮彈,其中有1枚305毫米要塞炮的炮彈竟然命中了該艦的指揮塔,還有1枚命中了它的2號炮塔,另1枚將它右舷一座雙聯裝150毫米副炮塔炸飛!然而爆炸的硝煙與水花過後,人們卻驚訝地發現這艘戰艦除了光潔的艦身被炮火燻黑了部分之外,航速不減、炮火不停,指揮塔和2號主炮塔上更是隻留下一個淺淺的彈坑,這就是德國的愷撒菲特烈三世級戰列艦――在裝備3座三聯裝343毫米艦炮的同時,減少艦體水線長度以節省結構重量;精心設計了船型,採用球鼻型艦艏降低阻力,加上新式輪機可使其達到25節的最高航速;增加甲板裝甲厚度以及加大側舷裝甲帶的傾斜角度,提高裝甲區抗攻擊能力;將副炮的位置提高,改善射界。

在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裡,9艘德土主力艦又進行了兩次極爲猛烈的炮擊,加上德國航空母艦上艦載機的校射和空襲,俄軍要塞的抵抗力逐漸減弱,加上德軍地面部隊從陸上進入克里木半島的消息和俄國革命黨潛伏在俄軍中內應份子的鼓動,要塞守備部隊於6月22日晚發動兵變,在這種情況下,黑海艦隊的一部分軍艦上的官兵積極響應,剩餘的艦隻也迫於德土聯合艦隊的強大威力放棄了抵抗。

6月23日,塞瓦斯托波爾正式陷落,失去主力艦隻之後,俄國黑海艦隊殘部只得退入亞速海,黑海的控制權無可爭議的落入聯軍之手。

第13章 挖掘第28章 光榮的撤退第13章 一道奇怪的命令第48章 擦肩而過第52章 暗戰第74章 拒絕仁川第13章 一道奇怪的命令第68章 大戰在即第50章 再會,海參威第18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5)第147章 濃縮就是精華(中)第18章 黑海霸主第9章 各懷鬼胎第85章 驚世紐芬蘭第9章 展示會的特殊客人第64章 奔向布宜諾斯艾利斯第33章 故伎重施第16章 吃了還想吃第26章 開羅之行第19章 針鋒相對第118章 生化危機?第1章 左腳右腳第17章 王子裝甲營第19章 黑色風暴第116章 沖繩.旗幟(下)第18章 閃擊英雄第5章 落葉第1章 新的世界第27章 旅行第4章 願買願賣第111章 “國寶”駕臨(上)第53章 小成本大製作第42章 狂風暴雨第48章 叛亂者第45章 回敬第8章 馬德里街頭第23章 橋(6)第83章 愚人愚見第153章 春雪第1章 逃無可逃第12章 德意志飛艇第16章 章 又一個牛人第7章 興登堡奇蹟第3章 門線救險第26章 伏擊第23章 海軍會議第29章 我的艦隊第4章 陰謀第84章 灰色森林第27章 旅行第33章 故伎重施第34章 第一記耳光第13章 直擊要害第44章 末路第23章 海軍會議第34章 兄弟第24章 一口一個第34章 魚雷的力量第41章 無果而終的戰爭第124章 瘋狂的民兵(下)第23章 最後的馬賽曲第25章 速度之賽第50章 幸運中的不幸第45章 漫夜第22章 夜遇敵寇第39章 兵匪遊戲第21章 意外的譁變第62章 打,還是不打第50章 自由法國的夢想第23章 橋(6)第23章 誰的特拉法爾加第40章 習慣性防守第115章 沖繩.旗幟(中)第42章 戰爭威脅第10章 收穫第36章 各自領命第14章 我是間諜我怕誰第75章 千機大轟炸第33章 天使降臨第41章 皇家野獸軍團第46章 獨立日第49章 軍火第42章 狂風暴雨第34章 進軍薩洛尼卡第162章 X聯隊(下)第39章 迷霧第23章 弱肉強食第8章 停戰談判第5章 鬧劇收場第30章 皇位第64章 奔向布宜諾斯艾利斯第123章 瘋狂的民兵(上)第40章 日本海大演習第112章 “國寶”駕臨(下)第33章 故伎重施第12章 巨人第23章 誰的特拉法爾加第158章 森林之王(下)第9章 歐亞大橋第32章 以彼之道
第13章 挖掘第28章 光榮的撤退第13章 一道奇怪的命令第48章 擦肩而過第52章 暗戰第74章 拒絕仁川第13章 一道奇怪的命令第68章 大戰在即第50章 再會,海參威第18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5)第147章 濃縮就是精華(中)第18章 黑海霸主第9章 各懷鬼胎第85章 驚世紐芬蘭第9章 展示會的特殊客人第64章 奔向布宜諾斯艾利斯第33章 故伎重施第16章 吃了還想吃第26章 開羅之行第19章 針鋒相對第118章 生化危機?第1章 左腳右腳第17章 王子裝甲營第19章 黑色風暴第116章 沖繩.旗幟(下)第18章 閃擊英雄第5章 落葉第1章 新的世界第27章 旅行第4章 願買願賣第111章 “國寶”駕臨(上)第53章 小成本大製作第42章 狂風暴雨第48章 叛亂者第45章 回敬第8章 馬德里街頭第23章 橋(6)第83章 愚人愚見第153章 春雪第1章 逃無可逃第12章 德意志飛艇第16章 章 又一個牛人第7章 興登堡奇蹟第3章 門線救險第26章 伏擊第23章 海軍會議第29章 我的艦隊第4章 陰謀第84章 灰色森林第27章 旅行第33章 故伎重施第34章 第一記耳光第13章 直擊要害第44章 末路第23章 海軍會議第34章 兄弟第24章 一口一個第34章 魚雷的力量第41章 無果而終的戰爭第124章 瘋狂的民兵(下)第23章 最後的馬賽曲第25章 速度之賽第50章 幸運中的不幸第45章 漫夜第22章 夜遇敵寇第39章 兵匪遊戲第21章 意外的譁變第62章 打,還是不打第50章 自由法國的夢想第23章 橋(6)第23章 誰的特拉法爾加第40章 習慣性防守第115章 沖繩.旗幟(中)第42章 戰爭威脅第10章 收穫第36章 各自領命第14章 我是間諜我怕誰第75章 千機大轟炸第33章 天使降臨第41章 皇家野獸軍團第46章 獨立日第49章 軍火第42章 狂風暴雨第34章 進軍薩洛尼卡第162章 X聯隊(下)第39章 迷霧第23章 弱肉強食第8章 停戰談判第5章 鬧劇收場第30章 皇位第64章 奔向布宜諾斯艾利斯第123章 瘋狂的民兵(上)第40章 日本海大演習第112章 “國寶”駕臨(下)第33章 故伎重施第12章 巨人第23章 誰的特拉法爾加第158章 森林之王(下)第9章 歐亞大橋第32章 以彼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