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東北大開發

儘管民衆的傳統觀念裡,是不會輕易裡開家鄉的,但是依舊有諸多無地的農民爲了一份可以傳給後代的土地,而遠離家鄉來到東北地區開墾。

而帝國爲了招募更多的移民,基本上都是給予大量的優惠政策,雖然不會說直接發放免費的土地,但是土地的出售價格相當之廉價,往往只有內地的幾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而且還不用現款支付,以後可以用農作物償還,同時在開荒的前幾年,一律免稅,過了幾年後纔開始收稅,而且往往也會有着較大的稅收減免力度。

同時如果你膽子夠大,不怕苦,那麼越往北所能夠獲得的土地就越多,在開發成熟的遼陽省南部,你興許只能夠廉價獲得十畝,二十畝土地,要想更多就得用市價購買,但是你如果去黑龍江省,尤其是靠近黑龍江的土地,政府的最高額定是,每人可以擁有最高五十畝限度的廉價購入資格。

如果是黑龍江北岸的那些土地,基本就和白送似的,只要你敢去,隨便你在地圖上選,數量是一百畝起步,你要有能力開發耕種,幾百畝也敢給。

爲了鼓勵民衆移民開發邊地的,帝國階梯式農業稅並不適用於幾個邊境省份和草原類的省份。

東北三省、蒙古省、烏臺省、新疆省、浩罕④,..省等都是不施行土地限額的省份,只要你敢來,那麼土地多的是。

可是即便這樣,普通人也是不願意去的,這些地方都是出了名的苦寒之地。遼陽還好一些,但是其他幾個邊地省份都不是什麼好地方。耕種困難,氣候不好就算了。而且還面臨着邊境衝突的威脅,一不小心小命就沒了。

比如黑龍江以北地區,帝國的陸軍還在和俄軍打着呢,你現在要是敢去移民,估計就得要有面對俄軍進攻移民據點的心理準備。

倒是遼陽省,現在已經算是開發的比較成熟了,大量耕地被開發了出來,而更吸引國內工商業人士注意的是,在遼陽省勘測到了大量的煤炭和鐵礦資源。

遼陽多礦。這是人們很早就知道的,要不然前幾年國內的三大礦務企業也不會一股腦的先後扎堆遼陽,然後圈地探礦了。

但是當北方煤鐵公司宣佈該公司在位於的本溪的礦區探測出來了一個儲糧豐富,開採成本極爲低廉的超大型鐵礦脈後,其儲量、開採成本還要低於江南礦務公司的馬鞍山鐵礦後,國內的礦務行業都是沸騰了。

當北方煤鐵公司宣佈將會在瀋陽投資建設一家大型鋼鐵廠的是,遼陽省在短短几個月內就是多出來了數十家礦務公司。

儘管他們的資金和人員技術力量都無法和國內的三大礦務公司相提並論,但是也是頻有斬獲。

不過非常可惜的是,哪怕是到了1867年的今天。遼陽依舊是一個人口極少的省份,要開礦資金不是問題,關鍵是請不到礦工啊。

國內的三大礦務公司基本都是從國內的其他地方聘請工人,然後奔赴遼陽工作。而其他的小礦務公司則是很難進行這樣的操作。

不過資本的力量卻是無窮的,面對着開發困難,同時又有着三大礦務公司的擠壓。這些小型的礦務公司很快就是進行了聯合以及吞併等。

1866年,在南洋礦務公司之後。中國出現了第四家大型的礦務企業,即‘撫溪煤鐵公司’由三十多家中小型礦務企業合併組建。同時帶有一定的官方背`景,因爲遼陽省的省財政廳佔據了其中一部分的股份,主要是以礦山的開採權方式入股,擁有百分之十六的股份。

這家撫溪煤鐵公司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那就是它和國內的其他三家礦務巨頭不同,其他的三家礦務巨頭是業務遍佈全國,甚至國內,而撫溪煤鐵公司的業務核心卻是扎堆在遼陽一省。

不過該公司雖然是隻是在遼陽一省,但是實力並不弱小,擁有衆多的煤礦和鐵路,小型的鋼鐵廠也有三家,更重要的是,該公司還有東北三省大量地區的礦產開採權。

只要這些開採權還是空話,誰也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沒有礦產,但是以遼陽省的豐富礦產資源來看,礦脈肯定是有的,就是多或少,什麼時候找到的問題了。

儘管這些力量還比較分散,但是一旦整合完畢,那麼依託遼陽省的豐富煤炭資源,該公司的力量並不會弱於國內的其他三大礦務企業多少。

而撫溪煤鐵公司的成立,證明了帝國的煤鐵行業正在發展迅速,也從側面也是印證了帝國工業發展迅速。

畢竟煤炭和鋼鐵,這些都是消費品,這賣不出去的話就算開發出來再多也沒用啊,而國內的煤炭和鋼鐵的供應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還沒有出現供求過剩,甚至依舊是保持着生產出來多少就能夠消耗多少的情況,就足以證明了,帝國的工商業發展速度非常快速,並足以消耗越來越大產量的煤炭和鋼鐵產品,而且是屬於健康發展。

1867年初,帝國的工商部已經初步統計出來了1866年的煤炭和鋼鐵產量,原鋼產量爲六萬噸,生鐵產量爲九十萬噸,煤炭產量則是達到了九百六十萬噸。

這和1864年的數據相比,可以說是出現了爆炸性的增長,尤其是鋼鐵和生鐵的產量頗爲喜人,鋼鐵方面的產量和歐洲的法國以及普魯士雖然還有着差距,但是這種差距卻是正在逐漸縮小當中,再過幾年,帝國未必就不能追趕上法國和普魯士的發展步伐,當然了,這和英國還是沒發相比。

至於煤炭產量,過去的兩年裡唐山灤州煤礦的多個礦產投產,同時萍鄉煤礦也是開始大規模投產。上述兩個大型煤炭礦區的礦區鐵路,即唐山鐵路和株萍鐵路也是陸續建成並通車。這讓這兩大礦區的煤炭產量出現爆炸性的增長,各礦區的產量幾乎是翻倍增加。再加上國內其他一些小煤礦的產量,則是擁有了九百六十萬噸的煤炭產量。

總體而言,鋼鐵和煤炭的產量,在過去的兩年裡保持着高達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速度增長的。

這個數據對於後世來說幾乎是天荒夜談,但是對於工業革命時代而已,這個增長速度並不算什麼。

因爲在當代,不僅僅帝國的工業產值,鋼鐵和煤炭等主要工業資源大幅度增長,英國。法國,普魯士等幾乎所有開始了工業革命的國家,其工業產值都是出現了爆炸性的增長。

在六十年代,各國的工業發展速度可以用奇蹟來形容,工業規模一天一個變化,除英國這個世界老大外,其他西方國家以及美國的近代工業都是在五十年代開始大規模發展,並在六十年代就奠定了工業國家的基礎。

在這個時間段裡,某個國家如果落後了。沒有及時採取工業化的措施,那麼就會失去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機會,進而淪爲二流。

如此也就導致出現了一種讓後進國家無奈甚至相當絕望的事。

那就是當一些後進國家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或者八十年代以後進行工業化改革,就會發現相當鬱悶的事。那就是表面上看西方國家只比他們早了那麼二三十年進行工業革命,但是這二三十年的差距卻是以後五十年甚至一百年都難以跨越的。

因爲到了那個時候,世界上的其他工業國家已經是滿世界推銷他們的工業產品。你要像扶持國家的企業是非常困難的事,因爲會遭到國外工業產品的重大沖擊。人家比你技術更先進,更可靠。甚至成本更低,到時候除了用關稅壁壘強制保護國內工業外,幾乎是沒有其他什麼辦法。

而這也是爲什麼十九世紀後期到二十世紀之間,國家貿易壁壘那麼嚴重,甚至因此誘發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緣故,其中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各國爲了保護自家的工業,進而豎起了關稅壁壘的旗幟。

中華帝國雖然在工業革命的開端遲了一些時間,但是這個延遲還是勉強可以克服的,畢竟如果放寬鬆一些,中華帝國的工業化開端,是在1854年,也就是林哲主政上海商貿區的時候就開始了,等到1857年以後,中華帝國成立更是全面推廣工業化,如今算下來,帝國進行工業革命的時間,已經有了十三年之久。

這十三年如果是放在後世,那可能並不算什麼,甚至這十三年裡帝國取得的工業化成就放在後世,其實也不算什麼,現在帝國的鋼鐵和煤炭產量,甚至都不如歷史上的清末時期那麼多。

但是如果進行橫向對比,也就是和同樣處在正在工業革命時期的法國,普魯士,意大利,奧地利等國家進行比較的話,那麼就會發現,帝國雖然遲了幾年發展,但是跟進的速度卻是相當快,儘管目前和英國,法國,普魯士這幾個國家還有着較大差距,但是至少沒有被他們遠遠拋下。

在工業革命的這條跑道上,帝國還是能夠看見前面的法國和普魯士,而英國雖然跑得更遠,更是依稀也能夠看見它的背影。

而其他的那些國家,比如說還處於內戰中的日`本,東南亞一片半殖民地,現在連工業化的這條跑道都還沒上來,等他們也登上這條跑道的時候,估計是連前頭那些工業國家的影子都看不見了。

可以說對於十九世六十年代的工業發展而言,是否能夠超越前面的幾個對手雖然也重要,但是超不過影響也不大,最關鍵的是別落後太多,至少你要能夠跟上他們的步伐一直走下去。

現在的帝國就是如此,儘管從各方面的工業數據來看,和法國以及普魯士,英國還有着較大的差距,但是這種差距的比例卻是沒有繼續擴大,反而是正在慢慢縮小,而這已經是帝國最近幾年工業化的最大成果。

唯一讓林哲有些不太滿意的是,現在整個帝國的煤炭產量還是太少,每年都要進口大量煤炭,這花的可都是真金白銀啊!

帝國的煤炭產量增長其實已經是非常快速了,然而依舊無法滿足帝國工業化的龐大需求,這幾年來,上海的煤炭交易市場裡,煤炭的價格雖然沒有大幅度上漲,但是依舊保持了一個比較高昂的價格,同時還是穩步上漲的態勢。

對此,礦務司那邊也是沒有太好的辦法,因爲煤炭開發要涉及的因素太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交通問題,也就是鐵路。

很多煤礦都是出於內陸地區,沒有鐵路的話,根本就沒有辦法進行大規模開發,比如說現在的東北的撫順煤礦,這裡的煤炭資源儲備相當豐富,但是因爲沒有鐵路,目前的外運是相當困難,並造成價格昂貴。

從撫順挖出來的煤炭,通過陸路運輸到沿海的幾個港口,比如營口,再運輸到天津周邊銷售的話,比唐山灤州的煤炭價格要貴上很多,如果是運輸到上海周邊去,價格同樣也是昂貴。

沒有鐵路進行大規模外運,煤炭的成本就很難降低下來,成本高,企業開發就得虧損,要知道帝國雖然煤炭是供不應求,但是同樣每年還會進口大量的煤炭,來自澳大利亞,越南,英國本土甚至美國的煤炭,都能夠在上海的煤炭交易市場上找到。

而這些進口煤炭也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那就是進口的煤炭普遍都是優質煤炭,相當多一部分都是無煙煤。

目前國內市場上的無煙煤,基本都是進口貨,因爲國內暫時就沒有開發出來大儲量的無煙煤,但是船隻,尤其是戰艦都是需要燒無煙煤,不然動力損失會很大,也會損傷蒸汽機。

爲了保障無煙煤的供應,尤其是海軍戰艦所需的無煙煤供應,帝國也是花了不少的心思,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海軍自身建立煤炭儲備機制,採購大量的無煤炭進行囤積,初步目標是能夠在外來無煙煤供應短缺的情況下,依舊保障海軍艦隊至少兩年的作戰所需。

另外一方面,就是竭盡全力的開發越南的無煙煤,擴大無煙煤的供應量。

目前,來自越南,由南洋礦務公司掌控的廣寧煤礦裡所產的煤炭,幾乎全部都是直接被運回了國內,而廣寧煤中的無煙煤炭,基本上是被海軍或者那些航運公司給包圓了。

中國不是沒有煤炭,已經正在開發中的遼陽,同時有着產煤歷史,一些礦務公司正在進行大規模勘測的山西都是有着豐富的煤炭資源,但是這兩個地方都有同樣的問題,那就是暫時沒有鐵路,就算有無數的煤炭躺在那裡隨便你挖,但是也運不出來,而無法運輸到天津、上海、廣州這些工業城市裡,煤炭就無法體現出來它的價值。

煤炭產量又是嚴重影響工業的發展,畢竟鍊鋼鍊鐵都要煤炭,工廠的蒸汽機要動起來,也要煤炭,船隻、火車要跑起來,同樣需要煤炭,煤炭產量不足,價格高,對於工業發展而言並不是什麼好事。

而這也是爲什麼帝國鐵路在建設的過程中,會優先建設礦區鐵路的原因,帝國最早的三條鐵路,徐州鐵路、株萍鐵路,唐山鐵路,都是典型的礦區鐵路,而且還都是專門爲了運輸煤炭而修建的。

而現在正在進行勘測,準備修建的東北鐵路,實際上也只是準備先修南段,就是唐山到瀋陽這一段,然後還有瀋陽到本溪,到撫順的支線,其中最核心的目標就是爲了開發遼陽省的煤炭和鐵礦資源。

由於一系列的因素引導,東北鐵路,繼津浦線之後,成爲了國內第三條開始大規模建設的鐵路,該鐵路暫時只建設唐山到瀋陽路段,其他的則是後續再建設。

而東北鐵路的正式立項並開工,也是正式掀開了東北大開發的序幕,這種開發並不僅僅是以往的那種移民開墾,同時還是準備大規模開發當地的礦產資源,甚至建立鋼鐵產業爲代表的重工業基地。(。)

第174章 生絲和稅收第248章 平淮安進桃源第301章 勢均力敵第135章 爲什麼要追第471章 窮教育第306章 壕溝防禦式第641章 勢均力敵第440章 散兵編制第82章 組建水師第673章 內部妥協第563章 俄國人的恐慌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50章 林德機器廠第291章 談判退讓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107章 城破殉國第67章 協防上海第660章 確立金本位第656章 智利購艦第418章 紙幣發行第55章 輕鬆勝利第302章 聯軍登陸第588章 畸形的社會第668章 布拉鎮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589章 籌辦新戰艦第178章 夏季攻勢第377章 都興阿的擔憂第292章 大戰前的影響第236章 腥風血雨第97章 城頭激戰第161章 鎮江戰役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687章 阿富汗亂局第236章 腥風血雨第481章 海軍改革第487章 報童賣報第13章 見黃宗漢第479章 華盛頓號首秀第121章 卿本佳人第221章 騎兵之衝鋒第254章 一夜寒風起第39章 董陽紅的衝鋒第98章 都是瘋子第655章 1872年型北方步槍第305章 聯軍總攻第661章 朝鮮局勢動盪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370章 自信或輕敵第16章 賊軍來襲第673章 內部妥協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39章 董陽紅的衝鋒第316章 國宴第101章 壓制和進攻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509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第122章 擴大商貿區第700章 戰爭,起!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懼第587章 嫦娥號裝甲巡洋艦第504章 瓜分中亞第174章 生絲和稅收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四百而十二章 獨特的上海第641章 勢均力敵第277章 工廠內遷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654章 火藥第467章 天津北方鋼鐵廠第60章 久則生變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304章 正面激戰第336章 新戰略計劃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驚第246章 軍法之苛第676章 十萬英鎊的阿拉斯加第307章 騎兵出擊第50章 林德機器廠第676章 十萬英鎊的阿拉斯加第91章 攻城第167章 林安飛回京第46章 他敢打嗎第429章 緬甸局勢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358章 第六軍渡江第709章 鉅艦對決(二)第638章 寧耀安之死第592章 作秀第587章 嫦娥號裝甲巡洋艦第338章 科舉改革第92章 抽十殺一第22章 改裝褐貝斯第52章 上海亂第212章 蘇北大戰初起
第174章 生絲和稅收第248章 平淮安進桃源第301章 勢均力敵第135章 爲什麼要追第471章 窮教育第306章 壕溝防禦式第641章 勢均力敵第440章 散兵編制第82章 組建水師第673章 內部妥協第563章 俄國人的恐慌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50章 林德機器廠第291章 談判退讓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107章 城破殉國第67章 協防上海第660章 確立金本位第656章 智利購艦第418章 紙幣發行第55章 輕鬆勝利第302章 聯軍登陸第588章 畸形的社會第668章 布拉鎮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589章 籌辦新戰艦第178章 夏季攻勢第377章 都興阿的擔憂第292章 大戰前的影響第236章 腥風血雨第97章 城頭激戰第161章 鎮江戰役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687章 阿富汗亂局第236章 腥風血雨第481章 海軍改革第487章 報童賣報第13章 見黃宗漢第479章 華盛頓號首秀第121章 卿本佳人第221章 騎兵之衝鋒第254章 一夜寒風起第39章 董陽紅的衝鋒第98章 都是瘋子第655章 1872年型北方步槍第305章 聯軍總攻第661章 朝鮮局勢動盪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370章 自信或輕敵第16章 賊軍來襲第673章 內部妥協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39章 董陽紅的衝鋒第316章 國宴第101章 壓制和進攻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509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第122章 擴大商貿區第700章 戰爭,起!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懼第587章 嫦娥號裝甲巡洋艦第504章 瓜分中亞第174章 生絲和稅收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四百而十二章 獨特的上海第641章 勢均力敵第277章 工廠內遷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654章 火藥第467章 天津北方鋼鐵廠第60章 久則生變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304章 正面激戰第336章 新戰略計劃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驚第246章 軍法之苛第676章 十萬英鎊的阿拉斯加第307章 騎兵出擊第50章 林德機器廠第676章 十萬英鎊的阿拉斯加第91章 攻城第167章 林安飛回京第46章 他敢打嗎第429章 緬甸局勢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358章 第六軍渡江第709章 鉅艦對決(二)第638章 寧耀安之死第592章 作秀第587章 嫦娥號裝甲巡洋艦第338章 科舉改革第92章 抽十殺一第22章 改裝褐貝斯第52章 上海亂第212章 蘇北大戰初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