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白衍抵達邊境,茅焦抵達水村(二合

bookmark

第216章 白衍抵達邊境,茅焦抵達水村(二合一)

因爲是要去秦趙邊境,而且還是與王翦將軍會合。

故而白衍率領大軍,需要南下二十里,順着山脈之中的延河往東南方向趕路,四日的路程,方能從河口出上郡。

出上郡之後便是上黨地區。

當年秦國在上黨一地,因爲上黨地區的疆域,與趙國大戰在長平一帶,各自損傷數十萬人馬。

最終秦昭襄王使用白起爲主將,爲秦國,取得前所未有的大勝。

讓人可惜的是,當年長平一戰後,秦昭襄王聽信範睢之言,沒有滅趙。

在秦國,無數秦人都曾感慨過,若是當初秦昭襄王滅趙,或許秦國就不會有那麼多人死在李牧手中。

不過這點直至如今,一直都存在爭議。

因爲很多人,連帶秦國很多大臣談及此事之時,都說那時候秦國也元氣大傷,需要休整,還需要防範其他諸侯國。

每當白衍聽到他人爭論時。

白衍不清楚那時候的具體情況,但白衍始終不相信這個觀點。

因爲能讓平生沒有一次戰敗的白起,親口說出滅趙之言,那白起定然是有把握滅趙,而且也考慮到其他諸侯國。

後面白起拒絕領兵滅趙,也是證明這一點。

畢竟若是沒有把握,白起不會貿然發兵!

爲將者,若無把握,怎會至大軍於死地,更別說是戎馬一生的白起。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便是,等長平一戰過九個月後,秦昭襄王再次下令,發兵滅趙。

秦趙一戰耗時三年,死傷數十萬,九個月的時間,對於秦國來說,根本恢復不了什麼,反而是給趙國與其他諸侯國反應準備的機會。

所以秦昭襄王之所以下令滅趙,大概率是秦昭襄王已經醒悟明白過來,知道秦國曾經是有能力滅趙,並且已經開始後悔之前沒有滅趙,想要挽回失去的機會。

後面的事情天下人都知道。

秦昭襄王因爲後悔,再次出兵,卻攻克不下邯鄲,反而成就信陵君,讓信陵君名揚天下。

那一戰,秦國敗退,曾經奪下的上黨,也丟失許多城邑。

直到十多年後,秦國恢復元氣,派遣大將蒙驁率領秦軍奪回城邑,沒想到卻再次被信陵君大敗,而且信陵君還率領諸國聯軍,一直打到函谷關。

幾日後。

白衍率領麾下鐵騎,繞過一個個山脈,途徑山脈之中的瀾城、皋狼、離石,隨後順着古道出山川,來到秦趙邊境的祁城。

抵達祁城之後。

白衍騎着戰馬,老遠就看到數不盡的大軍營地,安札在平野上,其數量一樣望去,密密麻麻,綿延至整片曠野,比起當初滅韓之時的數量,只多不少。

此刻在白衍身後,一名名鐵騎將士騎着裝有馬鐙、馬掌釘的戰馬,手持一根根長戈、秦字黑旗,目光肅然的看着前方。

烈日下。

看不到頭的鐵騎大軍,配上數不清的長戈、秦旗,顯得格外有氣勢。

白衍勒住戰馬,舉手示意停下。

頃刻間。

白衍身後所有鐵騎將領、鐵騎將士,全都紛紛勒住戰馬。

“左庶長!王翦將軍已經爲鐵騎大軍,在北邊設有營地!”

伴隨着馬蹄聲,三名從祁城方向騎馬而來的騎兵,來到白衍面前,拱手說道。

這三人是王翦的親信,在收到鐵騎大軍即將抵達之後,便一直在等候白衍的到來。

白衍點點頭。

轉頭看向奚元、宴茂等一衆鐵騎將領。

“帶領將士們去休整!”

白衍下令道。

這沿途十餘日的趕路,加上烈日,鐵騎大軍也都已經疲乏,好在王翦將軍也收到消息,爲了隱蔽,已經命人提前準備好大營。

眼下將士們需要休整,白衍也需要去王翦哪裡。

畢竟此番白衍是王翦的副將。

“諾!”

“諾!!”

宴茂、奚元等人,對着白衍拱手接令,隨後跟着方纔過來的騎馬士卒朝着另外一個方向趕去。

看着一名名,數不盡的鐵騎將士,從眼前成排成排的騎馬經過。

王翦的三名親信,滿是震撼的看着這支鐵騎大軍。

他們從未見過如此整備齊全的鐵騎大軍!

那些供人踩着的小鐵器,身爲騎兵,他們第一眼就看出那東西的作用。

還有那一匹匹戰馬的馬蹄似乎都有鐵片,他們不敢想象,若是裝有鐵片的馬蹄踩踏到敵卒身上,敵卒會是什麼滋味。

想到這裡。

這三人互相對視一眼,終於明白,爲何此前這支鐵騎,敢與月氏、匈奴死戰。

這番裝備,北方那些遊牧,怎麼可能比得上這支鐵騎。

“帶我去見王翦將軍!”

白衍的話,讓幾名傳令兵回過神,視線終於從那些鐵騎將士身上,看向白衍。

“諾!”

爲首的親信連忙拱手。

片刻後。

三名王翦的親信,把白衍帶到祁城城內的一棟府邸。

府邸門前,白衍翻身下馬,把戰馬交給業之後,便徑直跟着那三名親信,走進府邸之中。

當白衍來到書房之時,就看到曾經有過一面之緣的王翦,而且在王翦身旁,一衆秦國將軍,都已經站在地圖面前,商議着進攻時機。

“白衍將軍!”

王翦看到白衍的到來,停下議論。

當初在咸陽,王翦第一次見白衍之時,就聽到王上任命白衍爲他的副將。

那時候王翦還以爲很疑惑,方纔經歷過高奴一戰,王上再是器重少年之英勇,再是看重那支鐵騎大軍,也應當會考慮休整纔是。

畢竟秦國還有其他鐵騎大軍。

直到過了一日,尉繚帶着王翦去看過馬鐙,並且告知王上已經命咸陽、宛城的所有鐵匠,給白衍的那支鐵騎,全部裝配上更方便作戰的馬鐙。

王翦這才明白,此番一戰,他若是想要擊敗李牧,最大的機會,或許就是眼下白衍率領的這支鐵騎大軍。

李牧太過厲害,單純排兵佈陣,誰都沒有把握能擊敗李牧。

“白衍見過王翦將軍!”

書房內,白衍看着王翦等人都看向自己,連忙拱手打禮。

此刻書房內,除去王翦之外,還有七名將爵的將軍,五大夫就有十名。

這些將軍此前一直都駐紮在北地、驪山大營,以及秦趙邊境。

“不必客套!”

王翦點點頭。

“白衍!”

聽到王翦的話,白衍便轉身對着這些將爵的將軍同僚,拱手打禮。

王翦說的不必客套,指的是王翦,可不是這些將軍。

對於白衍來說,日後還要與這些將軍,一同攻伐趙國,自然是要認識一下。

“蒙叔!”

七名將爵的將軍之中,比其他將軍,年紀最長的是蒙叔,秦國將軍蒙武的堂兄弟。

蒙叔的父親,乃是當今秦國中庶子蒙嘉。

而中庶子蒙嘉,是蒙驁的親兄弟,據說蒙驁當初來到秦國,就是因爲其弟蒙嘉的引薦。

後面蒙驁成爲秦國的頂樑柱,蒙嘉也深受秦國器重,時至今日,蒙驁去世,蒙嘉依舊被嬴政寵信。

也正是因爲如此,蒙氏在秦國的地位,屈指可數。

“王賁!”

比蒙叔小一些的,便是王翦之子王賁。

此前王賁一直與王翦領兵在外,雖然不在朝堂,但對於秦國來說,可沒人敢忽視這將軍。

“楊彥”

楊彥,楊氏之人,大將楊端和的長子,年紀三十五左右。

說起來,楊彥還是楊憲的親侄子。

白衍看着楊彥的眼神,似乎並沒有什麼敵意。

“馮劫!”

馮劫,馮去疾的長子。

伴隨着房間內,一名名將爵的將軍介紹清楚,然後就是五大夫。

當所有人都認識之後。

白衍此刻看着這一個個將軍,五大夫,腦海裡立刻就意識到一個念頭,全都是士族!!!

不過白衍也清楚,在這些人眼中,他同樣也是士族。

書房內。

王翦看着白衍與衆人打過招呼後,便繼續對着地圖,說起此番進軍路線。

眼下趙國哪裡,尚未傳來李牧的消息。

在這種情況下,率領大軍進入趙國,絕不可掉以輕心,誰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被李牧突然包圍。

“此行吾等必須奪下閼與,由閼與去井陘,此路城池少,直通山川另一邊,只要奪得閼與,就可以避免邯鄲出兵突襲我秦軍的糧草輜重,以及北上馳援。”

王翦指着地圖上,一個閼與之地,對着衆位將軍說道。

白衍一邊看着地圖,一邊看着王翦,對於整個局勢的分析。

對於這個閼與之地,白衍也聽說過。

因爲閼與之地,發生過一個著名的戰事,閼與之戰。

一直以來,晉陽去邯鄲只有兩條路,這兩條路都要經過閼與,只要奪得閼與,就可以阻斷晉陽馳援邯鄲,把趙國的戰場切割爲二。

故而很早以前,秦國就圖謀過閼與。

那一戰秦國謀劃許久,隨後秦昭襄王抓住機會,以趙不履行交換城邑的契約爲由,派中更胡陽率軍奇襲趙要地閼與。

趙國猝不及防,當時廉頗都無奈搖頭,覺得難以勝秦,卻不想趙國趙奢站出來。

熟讀兵書的趙奢,在這一戰中,把胡陽率領的十萬秦軍,殺得潰逃。

當初去胡家拜訪的時候,酒後胡全也提過這件事情,直言閼與一戰,一直都是胡家心中的痛楚。

“老夫想要讓,王賁、楊彥率領五萬大軍,前往閼與,一舉奪下閼與。”

書房內,王翦緩緩說道,看着地圖:“楊端和將軍率領的大軍,不日就會抵達趙國南邊,邯鄲絕不敢派兵救閼與,王賁與楊彥二人率領五萬大軍,穿過山脈,定能打下閼與。”

話音落下,王翦便看向白衍。

其他諸位將軍,蒙叔、王賁、楊彥等人,全都看向年紀輕輕的白衍。

蒙叔、王賁等人都清楚,別看白衍年輕,爵位也不高,但此次,白衍是大軍副將。

面對衆人的目光,白衍心頭也是一驚,這才意識到,此次他絕非率領鐵騎大軍滅趙那麼簡單。

他還身兼大軍副將!

“白衍贊同王翦將軍之言!不過未免意外,鐵騎可再進五十里,在陽邑附近駐紮,若是有變故,可在最快的時間,馳援王賁將軍、楊彥將軍。”

白衍點頭,選擇毫不猶豫的支持王翦將軍,不過在後面,白衍選擇給王賁與楊彥,選擇後手。

其實白衍也清楚,只要楊端和抵達趙國南邊,邯鄲必不可能出兵救援閼與,但白衍還是開口建議。

此舉雖然看似作用不大,但卻是身爲副將,眼下該說的事情。

其一是表明自己的盡責,其二也是讓王賁將軍與楊彥將軍,儘可安心攻打閼與。

“嗯!”

王翦聽到白衍的話,點點頭。

其他將軍看向白衍雖然沒說什麼,但神情之中,還是有一絲絲變化。

當初雖然聽說過上郡高奴一戰,也得知讓人稱讚的離間之計。

但從未見過白衍本人的他們,心中還是難免有些擔憂,生怕離間之計是其他人獻給白衍,白衍不過是下令實施而已。

眼下聽到白衍的話,他們這才放下心。

別看一個用出不大的後手,但也正是這個後手,至少能看出副將白衍,是一個有才能的人。

“王賁、楊憲,你們二人明日一早,便領五萬大軍,前攻取閼與!”

王翦轉頭看向王賁與楊彥,開口下令道。

“諾!”

“諾!!”

王賁與楊彥,連忙拱手領命。

白衍站在地圖旁,背後滿是冷汗,方纔王翦的話,讓他有些猝不及防。

更重要的是白衍清楚,身爲副將,也是第一次見這些將軍的他,除非王翦決策失誤,否則不能因爲賣弄才能,而故意想辦法反駁王翦,但同時,也不能一句不言。

他與王翦不同,王翦領兵數十載,在秦國享譽盛名,這些將軍都跟隨王翦作戰過,瞭解王翦的對於戰場上的決斷。

但他年紀輕輕就身爲副將,若是方纔一句話都說不出,那纔是真的尷尬。

齊國臨淄。

當白衍抵達祁城的時候,齊國臨淄,一名老者也乘坐馬車,悄然離開臨淄。

不過這輛馬車,並非與其他馬車那般,去其他城邑。

而是在一兩個時辰後,來到一個官道旁,緩緩停下,馬車內走出一個身着普通布衣的老者。

這一幕若是其他人看到,一定覺得奇怪,畢竟一個穿着布衣的老者,怎會做得起馬車。

只見老者吩咐扈從與馬伕在這裡等候,隨後在扈從與馬伕的注視下,獨自朝着遠處的小道走去,如同一個普通的趕路人。

老者也不知道走了多久,詢問路人後,方纔來到一個村子。

方纔進入村子,老者就看到一些婦人成羣結伴,在一個小水渠旁洗衣服,還在說着話。

“請問這裡可是水村?”

老者來到這些婦人身後,拱手請問道。

洗衣的婦人聽到聲音,回頭看到老者後,互相對視一眼,點了點頭。

隨後這些婦人滿是好奇的打量老者一眼,不明白像她們這個小村子,這老頭爲何會來這裡。

老者聽到婦人的回答後,擡頭看向眼前這個村子。

“敢問這裡可是有一戶人家,育有一子,名叫衍!”

老者說話間,本能的想起從袖口取東西,隨後纔想起,如今穿的衣服是布衣,可沒有袖袋。

老者忍不住感慨,隨後把手伸入衣懷,取出三四十枚錢。

“不知可否告訴老夫,一些關於那個衍的事情。”

老者看向這些婦人問道。

而幾名婦人看到錢,早已經瞪大眼睛。

對於這些婦人來說,一年到頭,忙死累活,也就是秋收的時候方纔可以有收成,交過賦稅後,剩下的米粟中,取出一年吃的,剩下的拿出一些去換錢。

但換來的錢,也根本買不了多少東西就沒有了,要想有錢,那就等第二年收成的時候。

如今看到錢,她們這些婦人哪裡還能忍住。

“老先生,我們村,的確有一戶人家,其此子叫衍,不知老先生與他是?”

一名名婦人紛紛放下洗衣服的活,擦了擦手,好奇的看向老者。

這些婦人也不傻,在說話之前,至少要知道這老先生與衍是什麼關係不是,萬一得罪了可就得不償失。

“就是偶爾聽聞,並無關係。”

老者笑着說道,隨後把錢分給這些婦人。

不過老者不知道的是,在他眼裡,想要表達的是話裡的第二句,但不曾想,婦人更在意他的第一句。

在這些婦人眼中,都以爲這老者不知道是從哪裡,聽到衍的事情,故而過來聽個笑話。

“老先生也是聽聞那衍的事情過來的?那我就與老先生說說,說起那戶人家,說來也可憐,原本一家三口好好的,不曾想生出次子,就是那個衍小子,那小子從小就體弱,腦子有疾,只要是我們村的人,都知道那衍,日後根本就沒出息”

婦人們說着說着,都忍不住笑起來。

說起來,不管什麼時候,只要這兩個如同有疾的外祖孫,不僅是她們,就是村裡的人,都忍不住笑起來,畢竟那一老一少,就像一個笑話一樣。

老者聽着聽着,緩緩點頭。

老者便是白衍見過的秦國上卿,茅焦。

衍!

其實之前在秦國,得到王上的命令之後,他就懷疑,竹簡裡的衍,就是白衍。

一直到方纔在問路人的時候,他就已經確定自己想得沒錯,曾經他見過的白衍,根本不是什麼白氏子弟,而是一個出生在這個村子的少年。

感嘆好友胡全被矇蔽之餘,更是好奇那少年爲何會成爲白衍。

眼下又聽着這些婦人的話,他更是驚歎,萬般沒想到,當初見到的那個少年,小時候竟有如此遭遇。

即使是聽着,都足以他這個年過半百的人,忍不住有些窒息。

也正是如此,他打心底,有些不敢相信。

當初高奴,那個卻冒着丟官降罪的危險,也要擅自讓百姓遷徙的少年,那個心底善良的少年,居然是眼前這些婦人口中,那個從小就備受周圍所有村民歧視的少年。

從小在這種地方長大的少年,明明最該厭恨世人之人,爲何那少年,卻依舊如此善良?

“老先生你不知道,幸好你也沒有碰到那衍的外祖母,老婦人聽說是生病去了臨淄!”

一名婦人想到衍的外祖母,看向老者說道:“不然那老婦人老眼昏花,聽不得被人說她外孫,還整天嚷嚷着,定會有明君賢王識她外孫,給她外孫封卿拜將,很多人去理論兩句,都被那老婦人用掃帚趕走。”

其他婦人都點點頭。

“對對,當真以爲世上會有君王,賞識她外孫,當真可笑!哈哈哈哈。”

“就是,一個殮屍之人,雖然有些錢,但終究還是隻能做殮屍、埋屍的活,等哪天令史賞識其他人,他自然只能回到家中。”

一名名婦人笑着補充道。

不過說着說着,這些婦人發現,爲何面前這老先生不笑?

明明很好笑纔是!

“定會有明君賢王識她外孫,給外孫封卿拜將!”

茅焦呢喃一句。

聽到這裡,腦海裡浮現那場景之後,茅焦已經明白很多很多。

即使是茅焦,都忍不住眼睛有些發紅。

“可知曉那衍家住何處?那老婦人又在哪裡?”

這一刻,茅焦想要去親眼看一看那少年的家人,見一見那少年的外祖母。

若是可以,茅焦想親口告知那老婦人。

她外孫,沒有讓她失望,已經封卿拜將!

(本章完)

第397章 人無完人,不信那白衍沒缺點。第174章 孟於抵達,錯愕的三巨頭第404章 女子善醫第359章 贏侃的羞愧難當,收到消息的白衍第90章 白衍求見第58章 城牆上的交談第678章 震驚的水壽第422章 嬴政的想法,楚亂前夕第267章 去見白衍!第319章 侍郎大人與呂生的勸誡,遠離白衍(第469章 徐師的訴說第126章 遷王。第499章 意外見故人,嬴政護短,衆多大臣的第86章 白裕可有囑咐?第35章 報到第269章 攀談,邯鄲消息來!第352章 眼紅的大伯,安排她去雁門(6K)第727章 託付給老大爺的書信,魏老的疑惑第349章 鄭夫人的驚恐,抵達邯鄲。第502章 嬴政的心意第5章 何不讓衍兒也過來看看?第495章 嬴政怎麼如此寵信這小子第303章 我要去邯鄲!!第701章:再救公子升第689章:鶯氏之死!鶯氏的亡魂!第171章 此仇,定以血報之!第563章 破局之策,必在齊國!第29章 長姐,幫幫我第673章 嬴政的彷徨,提前回家的決定第561章 孇谷的擔憂,錯愕第631章 得救的王賁,再次來到楚第449章 雁門大捷的消息第358章 爲贏侃開脫,大事前兆。第55章 少年,你怕不是瘋了!第274章 李牧之死!第724章 羌瘣生異心第296章 府邸之中的見面。第738章 上郡的消息第642章 嬴政的囑咐,我找我自己!第286章 消息,白衍的小心思第620章 王賁的竹簡,秦楚決戰的開端第33章 離開第571章 魏國士族對齊王的怨念第113章 小舅父離去第157章 開始部署第606章 齊王的懵逼,白衍的恩師!!!第357章 突發事件,嬴政的緊急命令第289章 任命,破城的消息第86章 白裕可有囑咐?第706章:吳芸的錯愕,吳高沒說?第559章 嬴政的激動,齊妃要回齊國第477章 被發現的竹簡,齊王的激動。第509章 憤怒的屍堰。第267章 去見白衍!第500章 白裕 胡進的錯愕,震驚。第408章 白衍之言。第305章 酒宴後的交談第82章 他來了第331章 嬴政出行!姜敬與竺哲的恐懼!第626章 王宮書房內的擔憂,白衍的攻守調令第717章:白衍,可有其四?第112章 不圖小利,謀劃項氏,楚國!第65章 呂奇的錯愕,竹簡。第245章 三萬石!吳氏姐弟的吃驚第390章 見呂生,玉佩的消息已經送去齊國。第134章 打算第669章 見齊王,深夜下回到五年前的小巷第148章 好消息!第159章 兩個命令第302章 田琮的錯愕第15章 劍?衍兒怎麼帶着一把劍?第658章 酒樓內,見到鶯氏第178章 忙碌!第270章 背水一戰,王翦的感慨。第169章 峽谷死戰!第315章 見太后,趙姬!第667章 孇氏受不了鶯氏,白衍抵達臨淄第71章 小舍交談第518章 橫生變故,大伯的下場第505章 那把劍,怎麼有些熟悉的感覺。第126章 遷王。第670章 見面第63章 白氏的錯愕第511章 見到白衍,懵圈的屍堰第505章 那把劍,怎麼有些熟悉的感覺。第709章:見嬴政!!!第471章 儒師已到第602章 五日之約,嬴政開出的條件第460章 勸說,留下第644章 白裕的詢問第589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計,給楚國培養豬隊第519章 水淹大梁,攻楚伊始第382章 秦武陽的恐懼,荊軻的震驚。第129章 沒有消息,固執的赴約。第672章 田橫 田燮等人的錯愕。第614章 見表兄孇由,強壓下來的憤怒第413章 嬴政的詢問第247章 茅焦回咸陽,王宮內的稟報第459章 亡女暴姝?秦將白衍?第377章 陰館城
第397章 人無完人,不信那白衍沒缺點。第174章 孟於抵達,錯愕的三巨頭第404章 女子善醫第359章 贏侃的羞愧難當,收到消息的白衍第90章 白衍求見第58章 城牆上的交談第678章 震驚的水壽第422章 嬴政的想法,楚亂前夕第267章 去見白衍!第319章 侍郎大人與呂生的勸誡,遠離白衍(第469章 徐師的訴說第126章 遷王。第499章 意外見故人,嬴政護短,衆多大臣的第86章 白裕可有囑咐?第35章 報到第269章 攀談,邯鄲消息來!第352章 眼紅的大伯,安排她去雁門(6K)第727章 託付給老大爺的書信,魏老的疑惑第349章 鄭夫人的驚恐,抵達邯鄲。第502章 嬴政的心意第5章 何不讓衍兒也過來看看?第495章 嬴政怎麼如此寵信這小子第303章 我要去邯鄲!!第701章:再救公子升第689章:鶯氏之死!鶯氏的亡魂!第171章 此仇,定以血報之!第563章 破局之策,必在齊國!第29章 長姐,幫幫我第673章 嬴政的彷徨,提前回家的決定第561章 孇谷的擔憂,錯愕第631章 得救的王賁,再次來到楚第449章 雁門大捷的消息第358章 爲贏侃開脫,大事前兆。第55章 少年,你怕不是瘋了!第274章 李牧之死!第724章 羌瘣生異心第296章 府邸之中的見面。第738章 上郡的消息第642章 嬴政的囑咐,我找我自己!第286章 消息,白衍的小心思第620章 王賁的竹簡,秦楚決戰的開端第33章 離開第571章 魏國士族對齊王的怨念第113章 小舅父離去第157章 開始部署第606章 齊王的懵逼,白衍的恩師!!!第357章 突發事件,嬴政的緊急命令第289章 任命,破城的消息第86章 白裕可有囑咐?第706章:吳芸的錯愕,吳高沒說?第559章 嬴政的激動,齊妃要回齊國第477章 被發現的竹簡,齊王的激動。第509章 憤怒的屍堰。第267章 去見白衍!第500章 白裕 胡進的錯愕,震驚。第408章 白衍之言。第305章 酒宴後的交談第82章 他來了第331章 嬴政出行!姜敬與竺哲的恐懼!第626章 王宮書房內的擔憂,白衍的攻守調令第717章:白衍,可有其四?第112章 不圖小利,謀劃項氏,楚國!第65章 呂奇的錯愕,竹簡。第245章 三萬石!吳氏姐弟的吃驚第390章 見呂生,玉佩的消息已經送去齊國。第134章 打算第669章 見齊王,深夜下回到五年前的小巷第148章 好消息!第159章 兩個命令第302章 田琮的錯愕第15章 劍?衍兒怎麼帶着一把劍?第658章 酒樓內,見到鶯氏第178章 忙碌!第270章 背水一戰,王翦的感慨。第169章 峽谷死戰!第315章 見太后,趙姬!第667章 孇氏受不了鶯氏,白衍抵達臨淄第71章 小舍交談第518章 橫生變故,大伯的下場第505章 那把劍,怎麼有些熟悉的感覺。第126章 遷王。第670章 見面第63章 白氏的錯愕第511章 見到白衍,懵圈的屍堰第505章 那把劍,怎麼有些熟悉的感覺。第709章:見嬴政!!!第471章 儒師已到第602章 五日之約,嬴政開出的條件第460章 勸說,留下第644章 白裕的詢問第589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計,給楚國培養豬隊第519章 水淹大梁,攻楚伊始第382章 秦武陽的恐懼,荊軻的震驚。第129章 沒有消息,固執的赴約。第672章 田橫 田燮等人的錯愕。第614章 見表兄孇由,強壓下來的憤怒第413章 嬴政的詢問第247章 茅焦回咸陽,王宮內的稟報第459章 亡女暴姝?秦將白衍?第377章 陰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