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

bookmark

壽春楚王宮中,有一座荷臺,臺下是一池荷花。時值六月,高臺下滿池荷花並蒂開放,淡淡清香沁人肺腑。

“制芰荷以爲衣兮,集芙蓉以爲裳,吾等楚人很喜愛荷蓮,當年末代楚王也常讓嬪妃們以荷爲衣裳,共戲於水中。”

蔡賜行走於此地,對身後比他老許多的范增喃喃道:“我記得十三年前,秦軍破城,也是五六月份,那會我身爲楚王門尹,只能無力目睹城破國亡,公主季羋不甘受辱,從這高臺之上,抱着她喜歡的狸奴一躍而下,登時香消玉殞……”

“也是諷刺,國是亡了,這一池荷花卻沒開敗,一直長到了現在。”

說話間,蔡賜恍然發覺身旁沒人了,一回頭,范增卻坐在塘邊,盯着塘裡的魚笑道:“倒是個垂釣的好地方,不比巢湖差。”

見這老朽如此作態,蔡賜也不拐彎抹角了,踱步回去問道:“範公,那位‘楚懷王玄孫’,你究竟是從何處尋來的?我也在宮中許多年,甚至做過三閭大夫的副手,專門執掌宗室籍譜,竟從未聽說過!”

蔡賜的懷疑由來已久,五月底,他們才破壽春,范增就找來了一個十六七歲的孤兒,說成是“楚懷王玄孫”,硬將他推上個楚王的位置,仍稱楚懷王。

對此蔡賜頗有異議,但當時沒他說話的份,近日,隨着隨着黑色秦旗落地,赤色楚旗高高飄揚,昔日楚國的一切制度都被恢復了。

楚國的官制與秦燕齊三晉皆不相同,因爲楚國不服周朝,搞了自己的一套,官吏制度比較複雜,名稱獨特,比如秦與其他五國的丞相、相邦,楚國稱之爲“令尹”。

令尹之位,范增力薦蔡賜擔任,因爲蔡賜曾是“房君”,是個不小的貴族,素來德高望重,更是碩果僅存的朝官,遂舉爲令尹,范增自己只做了不大的“左徒”之職。

雖然知道,彼輩不過是利用自己的名聲,實際上並無半點實權,但蔡賜還是想問清楚,否則心裡一直過不去。

面對蔡賜的質問,范增卻只盯着荷花道:“我聽聞,這滿池荷花最初只種下了一顆荷子,經過數十百年,方有滿塘豔色,敢問令尹,這池子裡,哪一株纔是荷花始祖的嫡系子孫?”

蔡賜搖頭:“數十年間,早已開枝散葉,幾度更迭,如何分辨?”

范增拊掌而笑:“對啊,所謂的嫡系子孫,是難以找到了,不過所有荷花,皆是始祖子孫,今上雖不是楚懷王玄孫,但羋姓子孫是假不了的……”

在楚地,羋姓子孫沒有一萬也有八千,范增這是坦然承認,所謂的“楚懷王玄孫”身份有問題了,蔡賜不免大憂。

卻不知范增也是有苦說不出,十多年前,他曾藏匿過一個真.楚懷王玄孫,名熊心,將他送到朋友班壹那裡去,豈料秦朝一道遷徙令,班壹北遷雁門,熊心作爲牧童也跟着去了,范增無奈,只好尋一個西貝貨來。

範老頭只能道:“令尹覺得,如今嚴冬方過,最重要的,是找出那一株嫡系荷花呢?還是盡力讓荷塘的花開久一些?至少楚懷王的旗號一打出,四面八方雲集響應,若令尹覺得不妥,等光復楚境,誅滅暴秦後,再慢慢尋找真正的王室子孫,何如?”

“大局爲重,也……只能如此了。”

蔡賜臉上陰晴不定,提醒道:“但範左徒也要小心,楚地如此之大,勳貴多有存者,心中有疑的,必不止我一人,比如那三家……”

范增一笑:“雖然少將軍自領了上柱國之職,莫敖也許給了龍且,但新邦國的不少官職,如大司馬、左右司馬、右徒、三閭大夫等,都給昭、景、屈三家留着呢。”

“就怕他們還看不上這些職位。”

蔡賜依然憂心,一來,是響應者並無他們想象的多,許多縣仍需強攻才能奪取。二來,秦朝官府遠沒有到“土崩瓦解”的程度,黑夫首義已四月,項籍舉事也快三個月了,“楚國”卻只是佔領了九江郡,稍微越過淮河奪取了陳郡數縣而已,而勢力當中,對未來將向何處發展,已有了些爭論……

正想着時,卻有項氏子弟來稟報:“亞父,令尹,少將軍從上蔡回來了,請二位去商議。正好有陳郡諸人來投,又收到一封淮陽來信,自稱是張耳、陳餘,聽聞少將軍舉義旗,復大楚,特遣使來約,願裡應外合,奪取淮陽及陳郡!”

……

“淮陽,乃古庖犧氏所都,曰大昊之墟,周初封舜後嬀滿於此,爲陳國,楚滅陳,以爲大縣,數十年前,項襄王自江陵徙此,以爲楚都……”

“淮陽瀕臨鴻溝,乃南北衝要,控蔡、潁之郊,綰樑、宋之道。且原野沃衍,水流津通,實乃楚與中原之間的門戶!”

新來的龍且倒是有幾分刷子,就坐片刻,三言兩語,就將淮陽的重要性一一道出。

他看向項籍:“而張耳、陳餘二人,我曾聽聞其名,皆是魏國大梁人,張耳是外黃令,繼信陵君後,樑地最馳名的大俠,陳餘則是在趙地更有名望,兩人爲刎頸之交。”

“秦滅魏時,張耳殊死抵禦,秦滅魏數歲,已聞此兩人魏之名士也,購求有得張耳千金,陳餘五百金……沒想到,他二人竟是藏在了淮陽城內。”

過去十幾年裡,六國遺民爲了躲避秦官府的追捕,真是絞盡腦汁,有如項籍一般落草爲寇的,有像張良那樣逃到海外的,如張耳、陳餘般大隱隱於市的,倒是不多,足以證明二人之膽量見識,他們來信說要獻城,看來是有幾分真誠和把握的。

項籍對淮陽有點興趣,那是第一次戰爭裡,昌平君反正的地方,市中三千人振臂,遂大敗秦軍,若能奪取,肯定能震撼天下!

於是他道:“亞父,新近從陳郡來投奔的餘樊君、陳勝等人,亦請求我給他們一支兵,使北收淮陽,包攬陳地,便能北上中原了!”

豈料,范增卻不以爲然:“北上中原,去作甚?去遭秦軍主力迎頭痛擊?”

旁聽的英布理所當然地說道:“去中原,自然是要誅滅暴秦……”

范增瞪了他一眼:“如今復辟的楚國,地不過九江一郡,卒不滿兩萬,縱然北上,如何與秦數十萬大軍相抗?”

他哈哈笑道:“幸好有黑夫首義,並且此僚口口聲聲要北伐靖難,吸引了秦廷的注意力。如今咸陽的一切部署,調兵遣將,都是爲了剿滅黑夫這大患,大軍集於南陽,與南郡方面對峙,顧不上吾等這些‘羣盜’。”

“此刻楚軍若去淮陽,無疑是在提醒秦廷,讓彼輩分兵來擊,倒是給黑夫分擔了壓力,少將軍,龍莫敖,楚國能做出這種損己利人之事麼?”

蔡賜附和道:“昔日,吳王夫差國勢未穩,便匆匆北上爭霸,結果落得個社稷淪亡,豈能效仿?左徒說得對,只有先坐大,復楚故地,才能誅滅暴秦。”

范增頷首:“淮陽是重要,但此時此刻,楚國卻是萬萬不能去攻取!爲今之計,還是要儘快收取東楚之地!”

所謂東楚,便是東海郡及江東的會稽郡,故鄣郡三處。

范增侃侃而談:“東海郡阻淮憑海,北接齊莒,南通吳會,春秋時,夫差欲通中國,道出江淮,即從事於此,且東海郡戶十數萬,不亞於九江,加上糧食充裕,沃野有開殖之資,方舟有運漕之利,可解楚國之乏。”

“而江東更是春申君黃歇長久經營之地,江東之人彪悍勇銳,若能得其相助,楚國兵力,將能倍增!待少將軍略取這兩處,遣一大將北取泗水郡,連通齊魯後,楚國之勢已成,再坐觀秦廷與黑夫兩虎相爭,以乘其蔽不遲!”

項他也不失時機地建言:“少將軍,東海郡亦是吾等故鄉,我來時,聽說項襄祖叔父、項聲叔父在下相帶着項氏子弟舊部舉事,正與秦軍惡戰,不如擊之!”

“就這樣定了。”

項籍起身,經過一番商議後,復辟的楚國,未來的戰略方向也已敲定。

“令尹與亞父、鍾離眛留守壽春,操練那一萬新募的新卒。”

“我與龍且率軍七千,前往東海郡,渡淮支援下相!”

“英布,你帶三千人,扎筏渡江,去收取江東!”

……

時間過得飛快,待到六月下旬時,留守壽春的蔡賜與范增收到了項籍發來的捷報:

率軍東進不過十數日,因爲打着楚國與項燕的旗號,項羽已克盱眙(江蘇盱眙),東陽縣少年輕俠更舉事以應(江蘇天長),他們順利渡淮,與下相的義軍接上了頭。

項籍並得知,項纏也與韓國貴族張良,在下邳舉事,已奪取當地。

其餘擁兵千人爲聚,誅秦吏造反者,不可勝數,東海郡形勢一片大好!

但壞消息也有,是來自泗水郡那邊的。

凌縣人秦嘉、銍人董譄、符離人朱雞石、取慮人鄭布、徐人丁疾等,在項籍起兵前後,也紛紛舉事,各自佔據了家鄉的縣邑,又合兵一處,以五六千人攻擊彭城,不知是沒收到“楚國復辟”的消息,還是另有打算,他們竟公然擁立舊楚貴族景駒,也稱了楚王!

這下,楚地便出現了兩個楚王……

“不好!”

范增暗道不妙,項籍在信中已暴跳如雷,要帶人去擊彭城秦嘉、景駒了。

但雪上加霜的,還在後頭。

數日後,已奪取廣陵縣(江蘇揚州)的英布遣項他來回報:“有舟師橫於大江之上!楚兵不得渡!”

“舟師?江東哪來的舟師?”蔡賜愕然,范增卻明白了,掐指算了算距離和時間,嘆道:

“真夠快的,吾等還是遲了他一步……”

果然,項他說道:“那些樓船、艨艟,打着北伐軍的旗號!”

“是黑夫麾下的南海舟師!”

……

PS:今天只有一章

第459章 大丈夫第715章 君側之惡人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794章 欲以自重第533章 海市蜃樓第656章 斧鉞之誅第886章 影子第880章 小心後面第699章 昭昭天命第1023章 白登之圍第672章 驕傲第601章 衛滿第153章 最後的武卒第412章 拍案叫絕第923章 三座大山第69章 人贓俱獲第81章 掠賣第403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957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629章 辦不到第362章 蘄年宮第823章 煮酒第422章 四武衝陣第656章 斧鉞之誅第599章 言多必失第610章 商社第399章 喜事第801章 即從巴峽穿巫峽第893章 望夷第323章 王、蒙第348章 項目組第609章 貨殖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223章 黃帝內經第922章 名不正則言不順第471章 今晚就走第458章 好男兒第117章 大時代第106章 重租第1020章 我來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885章 何以辨忠奸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111章 恨屋及烏第670章 獨斷第787章 權謀第385章 初來乍到第241章 勝者即是正義!第486章 百姓心中有桿秤第97章 足跡學第143章 這秦吏怕不是有特殊癖好吧?第526章 停下!第36章 可願爲吏?第808章 而我們必將爲王!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600章 箕氏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93章 案發現場第515章 野火燒不盡第500章 綁架第646章 刀劍第725章 天下爲桎梏第334章 堇荼如飴第631章 演員第305章 番陽令第24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91章 輪到誰了?第414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627章 極盛第675章 按圖索驥一定要看看,寫在第五捲開始前的話第77章 水驛江程去路長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752章 在街壘上第699章 昭昭天命第751章 推倒這堵牆第808章 而我們必將爲王!第910章 絕不向恐怖分子低頭第769章 三楚第161章 烽煙再起第582章 任將第775章 南北戰爭(上)第508章 兼易凝難第53章 鄉里鄉親第801章 即從巴峽穿巫峽第433章 慈不掌兵第944章 成都第1024章 我要拿你的頭蓋骨當碗使!第202章 紅糖第913章 一飯之恩必償第87章 最後的依仗第732章 上病益甚第389章 狡兔飛鳥第589章 毒士第957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1024章 我要拿你的頭蓋骨當碗使!第64章 投書者第1014章 騅不逝兮可奈何第610章 商社第1025章 一致對外
第459章 大丈夫第715章 君側之惡人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794章 欲以自重第533章 海市蜃樓第656章 斧鉞之誅第886章 影子第880章 小心後面第699章 昭昭天命第1023章 白登之圍第672章 驕傲第601章 衛滿第153章 最後的武卒第412章 拍案叫絕第923章 三座大山第69章 人贓俱獲第81章 掠賣第403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957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629章 辦不到第362章 蘄年宮第823章 煮酒第422章 四武衝陣第656章 斧鉞之誅第599章 言多必失第610章 商社第399章 喜事第801章 即從巴峽穿巫峽第893章 望夷第323章 王、蒙第348章 項目組第609章 貨殖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223章 黃帝內經第922章 名不正則言不順第471章 今晚就走第458章 好男兒第117章 大時代第106章 重租第1020章 我來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885章 何以辨忠奸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111章 恨屋及烏第670章 獨斷第787章 權謀第385章 初來乍到第241章 勝者即是正義!第486章 百姓心中有桿秤第97章 足跡學第143章 這秦吏怕不是有特殊癖好吧?第526章 停下!第36章 可願爲吏?第808章 而我們必將爲王!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600章 箕氏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93章 案發現場第515章 野火燒不盡第500章 綁架第646章 刀劍第725章 天下爲桎梏第334章 堇荼如飴第631章 演員第305章 番陽令第24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91章 輪到誰了?第414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627章 極盛第675章 按圖索驥一定要看看,寫在第五捲開始前的話第77章 水驛江程去路長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752章 在街壘上第699章 昭昭天命第751章 推倒這堵牆第808章 而我們必將爲王!第910章 絕不向恐怖分子低頭第769章 三楚第161章 烽煙再起第582章 任將第775章 南北戰爭(上)第508章 兼易凝難第53章 鄉里鄉親第801章 即從巴峽穿巫峽第433章 慈不掌兵第944章 成都第1024章 我要拿你的頭蓋骨當碗使!第202章 紅糖第913章 一飯之恩必償第87章 最後的依仗第732章 上病益甚第389章 狡兔飛鳥第589章 毒士第957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1024章 我要拿你的頭蓋骨當碗使!第64章 投書者第1014章 騅不逝兮可奈何第610章 商社第1025章 一致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