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三楚

bookmark

求賢令一出,郡祭酒的廳堂外便擠了不少人,有看熱鬧的,也有躍躍欲試的。那些過去不曾任官,也沒個好出身,無人舉薦的江陵布衣士人們相互謙虛,看上去十分揖讓,實則仍有些猶豫。

站在廳堂門口,舉起寬大的官袍袖子,陸賈開始了現身說法。

“我本壽春布衣,淮南儒生,因犯了挾書律,被遷於南方,在嶺南密林裡填溝壑,差點淪爲隸臣,直到君侯南征,這才舉我於牛口之下……”

這幾年來,他在武忠侯身邊,一路從斗食的書吏,到百石主薄,再到四百石長史,最後成了今日君侯幕府文官裡,僅次於蕭何的地位,南郡祭酒,官居六百石。

可以說,陸賈就是雖然出身布衣,卻因爲“能出長策”,而得到重用的最好例子,武忠侯讓他來做擇取民間布衣之士的祭酒,真是再合適不過。

門客數人有些吃驚:“上吏真是儒生,也能任吏?”

陸賈亮出了被他摩擦一宿的綬印,卻見是黑綬,三採,青赤紺,淳青圭,繫着亮錚錚的銅印,果然是六百石的官!

“只要有才學,能助君侯靖難成功,不論身份、學派、籍貫,唯纔是舉!”

這一句唯纔是舉,讓不少人打消了疑慮,開始紛紛上前,“毛遂自薦”起來。

但更多的人,踱步幾個來回,還是縮了頭。

畢竟武忠侯的紅旗能打多久,還是個疑問,萬一他靖難不成反被朝廷消滅,到時候清算起來,做過武忠侯官吏的人,豈不是都要倒黴?

這些江陵布衣們不論進退,陸賈都看在眼裡,他也明白,黑夫要招納的,是些什麼人。

儒生、黃老、縱橫、名辯、兵家,被排斥在秦朝體制外的諸子百家之士!

這些百家之士,在戰國時,可坐而論道,家裡貧寒的,也能充當封君食客,若真有才學,便能成就像馮諼、侯嬴、毛遂、蔡澤那樣的大名。

但在秦朝體制下,即便丞相、徹侯也不許大規模養士,百家遭到打壓,官府唯尊法官獄吏,這些布衣之士頓時沒了生計。

但他們總得活下去啊,要麼像那個“本好黃老”的陳平一樣,放下老本行,老老實實學律法,試爲吏。要麼就似陸賈一般,在夾縫裡求生存,靠幫人抄書、寫信維持生計,還會一不小心因私藏了詩書,被緝捕論罪。

最慘的如韓信,學的是兵家之流,卻因貧賤無行,不得推舉爲吏,只能四處混飯。

當天下大亂,這些人是推翻朝廷最積極的參與者,捋着袖子,卯足了勁參加造反,原因無他,還不是秦朝的官府裡,沒給他們一個合適的上升渠道。

黑夫決定吸取教訓,給這樣的人留個後門。

“亂世將至,統治地方的秦吏法家是重要,但其餘的人才也不能少。”

不指望能再逮到韓信、陳平那樣的大魚,但一般的說客、謀士,黑夫也十分急需。

爲行人勸降郡縣,任幕僚出謀劃策,多的是他們的用武之地。

就算江陵招不到,其他地方的有心人聽聞後,亦會前來投效,只希望那些楚漢奇謀之士,也盡能入其榖中。

陸賈也認爲,江陵基本找不到這樣的人,畢竟已入秦數十載,百家凋零。

“衡山郡那邊,可能還多一些。”

但響應號召來的人,還真不少,可惜都是些好虛言的,學了點皮毛就自以爲是高才絕倫,真有才學的,幾乎沒有。

“要在一堆魚目裡找到一顆珍珠,何其難也……”

安排十幾個言談平平的江陵布衣去軍中各部門,從斗食書吏做起後,陸賈打算結束今日“招賢”。

卻不想,門外又有一個頭戴高高儒冠的人探頭探腦,往裡面窺探,吸引了陸賈的注意力。

陸賈來江陵這麼多天,從未見大街上看到一頂儒冠,只因此地早被秦統治數十年,儒以文亂法,早就被官府打壓驅逐殆盡了。

等這人上堂後,陸賈見其四十上下,面容黑瘦,比自己略老,留了長長的鬍鬚,但未經梳理,有些凌亂。

“汝何名?”

那人露出一口黃牙,作揖道:“小人隨何。”

“隨何?”

陸賈沒聽說過,又問道:“我竟不知,江陵亦有儒者?”

隨何道:“小人並非江陵人,而是隨縣(湖北隨州市)仄陋之士。”

“是南陽郡的人啊。”

陸賈點了點頭,也未細究外郡人怎麼跑江陵來了,接着問:

“你學的是八儒之中,哪家的學問?”

隨何卻道:“所學甚雜,也並非大家,恐上吏不知,不值一提。”

這下陸賈有些警惕,心想:“此人莫不是知我學儒,而先前諸士又被黜落甚多,故意戴了頂儒冠,想要套近乎罷?”

於是他便故意考校隨何,侃侃聊起詩書來。

沒想到的是,這隨何口上謙虛,說自己學識淺,但不論陸賈說什麼,卻都能接得上,甚至還引用了不少儒典裡的故事,更能旁徵博引,顯然是個博學之士!

陸賈許久未與同好之人相談,這下一發不可收拾,二人竟說到夜色將暮,隨何肚子餓得咕咕叫,陸賈才反應過來。

“糟了,只顧得聊詩書,卻將正事忘了!”

這隨何雖深得他所好,但若只會空談詩書,無奇謀長策,依然只能做書吏。

於是陸祭酒正襟危坐,問道:“隨何,如今君侯初定荊州,你可有一謀半策,能助君侯治理地方,靖難功成?不妨與本祭酒聽聽,若是中肯,定當將你舉薦給君侯!”

隨何再拜:“小人的確有一策,若武忠侯納之,可使君侯盡得三楚之地!”

……

四月初七,秦始皇離開人世整整兩個月,江陵天氣晴朗。

黑夫派出去的四支偏師才走了短短三日,已是捷報頻傳。

先是利倉已迫降竟陵,已率軍渡過漢水,和在漢東打游擊的季嬰取得聯繫。

接着,吳臣回報,說已奪枝江,正帶人趕往夷陵。

滿也控制了孱陵,正召集夷道的巴人君長開會,向他們傳達武忠侯的問候……

唯獨當陽縣尉拒降,共尉正在攻打,說城池旦夕可下!

就在黑夫忙完軍務後,陸賈帶着一人來見,說是求賢兩日後,找到的唯一人才。

短兵親衛搜了一遍身後,這才讓隨何靠近黑夫辦公的小院子外牆十步處,隨何上下打量這窄小陳舊的院落,不住點頭。

“快進來。”

陸賈出現在門口,向隨何招手,又穿過密集的護衛,引他來到後院,黑夫正坐在這裡,忙了一早上後,閉目養神。

隨何行了三拜重禮:“小人隨何,拜見武忠侯!”

黑夫睜開了眼:“還真是隨縣口音。”

隨縣便是古代的隨國,與安陸相鄰,只隔着兩天的路程,翻過橫尾山就是,口音相近。但因爲隨縣直到二十年前才被秦奪取,在行政劃分上,不歸南郡,卻屬於南陽郡。

“爲何行此重禮?”

隨何道:“君侯身居高位,方獲大勝,卻不驕不躁,居於陋室,甘之如飴,有堯舜禹的仁王風範,小人此禮,拜君侯之仁儉。”

“油嘴滑舌,倒與陸賈很像,難怪他挑中了你。”

黑夫皺眉,問道:“你一個隨縣人,本該受戶籍限制,怎麼跑到江陵來投?”

隨何道:“小人本是隨縣之窮儒,正在服戍卒之役,隨一衆南陽人押送糧秣到南郡來,駐於江陵。”

在秦朝,儒生和贅婿、商賈一樣,也是服役優先徵發的對象。

他略一頓後又道:“上個月時,聽聞君侯取了安陸,又攜民渡江,我當時便篤定,君侯稍後定會來取江陵……”

黑夫問道:“何以見得?”

隨何笑道:“因江陵乃西楚都會,得江陵,便可盡取西楚!”

黑夫卻搖了搖頭:“事後之言,不足爲奇,倒是陸賈說,你有一策,可使我盡得三楚之地?”

所謂三楚,乃是對楚國故地的稱謂,按照方位不同,以淮北沛、陳、汝南、南郡、彭城等地爲西楚;彭城以東的東海、吳、會稽爲東楚;九江、衡山、江南豫章、長沙爲南楚。

總之,便是禹貢裡荊、揚兩州之和,再加上大半徐州,佔了天下三分之一。

以韓信之才,也只認爲當“先取荊州爲家”,尚未提出後續的戰略,這隨何一張口就大言不慚,也不知信口雌黃,還是真有依憑呢?

黑夫看了一眼陸賈,陸賈微微點頭,卻也有些緊張,看來這隨何的計策,他是認可的,但卻不知黑夫認不認。

於是黑夫笑道:“那就且聽你說說吧。”

隨何得了允許,便說道:

“想要奪取三楚,說難也難,君侯身被堅執銳,親冒矢石,四渡雲夢,鏖戰兩月,眼下也不過奪了半個南楚,小半西楚,若想靠兵鋒全取三楚,恐怕要一年半載……”

“但說易,卻也易,用吾之策,可使楚地月餘之內猛然色變,皆雲集響應,羸糧而景從,天下三分,可得其一!”

黑夫來了興趣:“說下去。”

隨何道:“小人竊以爲,君侯打錯了旗號,靖難,不足以號召楚地人心,想要各地雲集響應,應當立一位楚王,復楚國社稷!”

……

“立一位楚王?”

黑夫聽罷,冷笑了起來,看向陸賈:“這就是你爲本侯招來的‘大才’?”

陸賈有些慌張,連忙下拜頓首,冷汗直冒。

他早就知道,隨何之策,君侯恐怕不會喜歡,但事到如今,只能硬着頭皮挺到底了。

畢竟隨何的想法,也深得陸賈這個淮南楚人之心。

陸賈爲隨何請命道:“還請君侯允隨何將話說完!”

“不必聽了。”

黑夫卻指着隨何道:“汝可知,上個月時,有武昌營叛逃屯長名爲葛嬰者,用了和你一模一樣的伎倆,攻下鄂縣後,在當地找了鄂君的後人,名爲襄強者,立爲楚王,復了那楚國的社稷。”

“可他們非但沒等來三楚之地的雲集響應,卻等來了我的大軍討伐。襄強做了僞楚王不過三日,便被我的都尉東門豹殺死,身首異處,掛在城樓上!”

“腐儒之言,誅心之論,若聽了你的,我恐怕也會落得一個下場,垣雍,將此人綁起來,下獄!”

垣雍帶着兩個短兵拖拽隨何,隨何卻死死抱住廊柱,將接下來的話一口氣說完:

“我說的立王,不是立他人爲王。”

“而是君侯自己,自立爲楚王!”

第73章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697章 愛有等差第399章 喜事第141章 陳平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第110章 入學第761章 老當益壯第94章 封診式第609章 貨殖第508章 兼易凝難第886章 影子第382章 郡尉第500章 綁架第435章 射鵰英雄第958章 定一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994章 了斷第582章 任將第1009章 博弈第790章 不值一提第405章 對歷史人物要一分爲二第987章 出關(下)第848章 深海第303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324章 王在法上第135章 第一回合博弈第609章 貨殖第630章 始皇之心第1027章 大是大非第167章 短兵第315章 入關第398章 匈奴第401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946章 粉飾第217章 執斧斤者第907章 中國合則強分則弱第743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中)第508章 兼易凝難第256章 王翦第693章 驚濤拍岸第32章 伯兄第113章 不可千日防賊第488章 農家第943章 思蜀第517章 寒毛直豎!第52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732章 上病益甚第339章 宿麥第605章 你爹第101章 非尋常之輩第799章 江漢湯湯第56章 我有急事先走了第236章 威懾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421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272章 無不陷之矛與不可陷之盾第657章 吃瓜第656章 斧鉞之誅第295章 伐蛟取鼉第363章 必固其根本第354章 五年計劃第630章 始皇之心第564章 儈子手第993章 骨鯁之臣第189章 捐甲徒裼以趨敵第765章 將軍百戰死(上)第40章 回家(下)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793章 君夫人第117章 大時代第471章 今晚就走第671章 美夢第1012章 死亦爲鬼雄第499章 不破不立第670章 獨斷第101章 非尋常之輩第793章 君夫人第708章 罰天子之劍第750章 復生第438章 無懼無退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610章 商社第627章 極盛第899章 體面第913章 一飯之恩必償第168章 烽火連三月第185章 軍賊第89章 善惡對錯第961章 猗氏第69章 人贓俱獲第1031章 扶桑第1004章 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第511章 稷下第306章 溯流而上第475章 黑色恐怖第446章 撼山第287章 鶡冠第838章 北有強胡第53章 鄉里鄉親
第73章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697章 愛有等差第399章 喜事第141章 陳平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第110章 入學第761章 老當益壯第94章 封診式第609章 貨殖第508章 兼易凝難第886章 影子第382章 郡尉第500章 綁架第435章 射鵰英雄第958章 定一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994章 了斷第582章 任將第1009章 博弈第790章 不值一提第405章 對歷史人物要一分爲二第987章 出關(下)第848章 深海第303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324章 王在法上第135章 第一回合博弈第609章 貨殖第630章 始皇之心第1027章 大是大非第167章 短兵第315章 入關第398章 匈奴第401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946章 粉飾第217章 執斧斤者第907章 中國合則強分則弱第743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中)第508章 兼易凝難第256章 王翦第693章 驚濤拍岸第32章 伯兄第113章 不可千日防賊第488章 農家第943章 思蜀第517章 寒毛直豎!第52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732章 上病益甚第339章 宿麥第605章 你爹第101章 非尋常之輩第799章 江漢湯湯第56章 我有急事先走了第236章 威懾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421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272章 無不陷之矛與不可陷之盾第657章 吃瓜第656章 斧鉞之誅第295章 伐蛟取鼉第363章 必固其根本第354章 五年計劃第630章 始皇之心第564章 儈子手第993章 骨鯁之臣第189章 捐甲徒裼以趨敵第765章 將軍百戰死(上)第40章 回家(下)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793章 君夫人第117章 大時代第471章 今晚就走第671章 美夢第1012章 死亦爲鬼雄第499章 不破不立第670章 獨斷第101章 非尋常之輩第793章 君夫人第708章 罰天子之劍第750章 復生第438章 無懼無退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610章 商社第627章 極盛第899章 體面第913章 一飯之恩必償第168章 烽火連三月第185章 軍賊第89章 善惡對錯第961章 猗氏第69章 人贓俱獲第1031章 扶桑第1004章 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第511章 稷下第306章 溯流而上第475章 黑色恐怖第446章 撼山第287章 鶡冠第838章 北有強胡第53章 鄉里鄉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