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劍起

bookmark

“伯兄,你這次回去,且幫我告訴在江南暫居的數萬父兄昆弟、姊妹們。不是黑夫不讓鄉親們回安陸,而是因爲安陸還不夠安全,任誰都不想纔回家鄉,屁股還沒坐熱,就又要隨我渡一次雲夢澤罷?”

“再者,不管是春耕夏耘都已耽誤,安陸百里之內,沒有一粒糧食,還不如在江南好好種稻。等到了明年開春,北伐軍順利將戰線推進到宛城、武關,甚至已經北伐成功,再讓他們回來,各歸其家,我還會出錢出力,將各家屋舍修好!”

揮手送走了衷,再回頭,黑夫面前是一片廢墟的安陸縣城……

燒城的是馮毋擇殘部,在他們被利倉、季嬰追擊期間,開始了瘋狂的破壞,整個安陸縣,幾乎所有鄉邑都被燒燬,農田化爲焦土。

“幸好母親沒有看到這一幕。”

看着衷漸漸遠去的身影,黑夫嘆了口氣。

母親是六月初一那天走的,黑夫、衷、驚三兄弟齊聚一堂,陪在她身邊,老人家走得很安詳,最後的心願,是鄉親們是否能早點回安陸……

“一定能!兒不僅會讓安陸的父老鄉親重新過上好日子,也要讓全天下人,都能安享太平!”

這是黑夫握着母親雙手,最後的承諾。

黑夫與大哥衷一起帶着老人家的棺槨,回到安陸,將她葬在雲夢鄉。

曾經富庶的鄉邑里閭,如今卻是這般光景:

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松柏之間,墳冢累累……

想要恢復如初,恐怕要整整一代人的時間。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最先受難的,卻是家鄉故土,這就是代價麼?”

“現在的我,還有資格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批判田橫兄弟麼?”

黑夫自嘲一笑:“只望能使盡我渾身解數,不管用上怎樣的手段,都要將這場浩劫,縮短到三年……不,兩年之內!”

如此想着,在一間廢棄的亭舍,黑夫也開始了今日的辦公,即便是抽空回一趟老家,他也要隨時瞭解急報傳來的軍情。

現在是秦始皇三十七年六月中旬,雖然對父老鄉親們,黑夫說安陸還不安全,但事實上,整個南郡,已被置於北伐軍新打造的防線之內。

東面是淮水、桐柏大復山天險,核心是剛佔領的冥厄三塞,東門豹、利倉帶着兩萬人守之,扼住了南郡、衡山、南陽、九江、陳郡五地交界。

西面是漢水、荊山天險,核心是鄢縣,也就是後世的襄陽,韓信、共尉、周昌帶三萬人守之,阻斷任何可能來自北方的敵軍。

隨縣則是兩者中的樞紐,那個建議黑夫“稱王”的隨何,黑夫爲了千金市馬骨,好讓各地布衣之士踊躍來投,留了他一條性命,隨何倒也老實了不少,在攻克隨縣的過程裡出謀劃策,立了不小功勞,助季嬰兵不血刃佔領了那。

如今防線已成,北伐軍成軍後,制定的戰略計劃,不到兩個月時間便全部完成……

眼看進展順利,才被黑夫壓下去的“左傾激進主義錯誤”又開始冒頭了。

黑夫拆開來自鄢縣的軍報,不由皺眉。

“共尉稟報,說關中秦軍只龜縮於宛城(河南南陽市),不管周邊縣邑,請求繼續向北進軍,佔領鄧、葉,三路會師於宛?”

黑夫立刻做出批示:“讓他聽韓信的,只略取周邊各縣糧食,絕不可貿然去攻打宛城!”

“南陽是個陷阱,王賁設下的陷阱!”

黑夫已知道自己的對手是誰,當今天下資歷最老的名將,通武侯王賁,曾經的上司,如今難纏的對手,絕不可掉以輕心!

“我還是個不會打仗的小卒時,王賁將軍就已經統帥二十萬大軍滅樑了,誘敵以利,他做得極其精妙,故意不防守南陽各縣,就是要引誘我大軍深入,最好圍攻宛城,那樣正合他意!”

獵物大意的一瞬間,王賁就會出手,他這次動用的主力,可是與南軍齊名的上郡兵啊,加上雜七雜八的徵召兵,總兵力至少有二十萬,是北伐軍的一倍……

經過與蕭何、韓信等人的商議,衆人一致認爲,如今北伐軍寡而秦軍衆,不能在敵人預定的戰場作戰,先在正面採取防守姿態,卻從側面尋找突破口,以打破局面,分散敵軍兵力。

西邊,黑夫已派遣陸賈作爲使者,過江關,潛入巴中,除了要迎回葉子衿外,還揹負另一個使命……

至於東邊……黑夫已瞄中了陳郡的一塊地方,並相信,那或是決定未來勝負的關鍵。

他拆開了冥厄送來的信,按照黑夫的指示,利倉已佔領陳郡息縣,正號召陳地仁人志士響應,也不知效果如何了。

沒想到,除了利倉對陳郡的虛實彙報外,竟還有一個意外之喜!

黑夫掃到信末尾,竟不由站起身來:

“吳廣來投?”

……

“陳勝吳廣被徵召來進攻北伐軍,中途遇大雨,遂帶着戍卒在鮦陽舉事,又北攻淮陽失敗,敗走鮦陽,陳勝去投了東邊的項籍,而吳廣來投了我?”

招來爲利倉送信的使節,細細詢問發生在息縣的事後,黑夫感覺有幾分滑稽,這段歷史看着是那麼眼熟,仔細看卻全亂套了……

黑夫現在已知道,許多年前,那個跟項梁去關中的項羽是假的,真項羽已在淮南造反,更佔領了壽春,宣佈復興大楚。

隨何給黑夫提議的“稱楚王”之策,也被項羽用上了,那個滿腦子肌肉的年輕人恐怕沒這麼聰明,定有智者指點。

雖然知道放任項籍必成大患,但黑夫作爲朝廷最關注的對象,精力全在構築防線,以應對王賁上,兵力捉襟見肘,實在沒工夫去淮南與項羽角力。

只能暫時保持井水不犯河水的狀態,頂多派舟師和把兄弟吳芮,帶着越兵東進,伺機把江東給偷了……

所以他只笑了笑:“陳勝去錯了地方,恐怕不久便要後悔。”

“吳廣倒是聰明,選對人了!”

陽夏人,字叔,應就是歷史上赫赫大名的吳廣沒錯。

雖然搞不懂他爲何要與陳勝分道揚鑣,但既然掉到黑夫兜裡,就別想跑了!

黑夫摸着下巴琢磨道:“我正好需要一支,能夠深入汝南的隊伍,最好由陳郡本地人領兵……”

所謂汝南,便是汝水之南,後世的駐馬店市,黑夫對那一片,其實很熟悉。

十四年前,第一次秦楚之戰,鮦陽突圍後,黑夫就帶着兄弟們,渡過了汝水,在楚將景駒追擊下,途徑慎陽(河南正陽)、陽安(河南確山),前往秦國控制下的吳房(河南遂平),穿汝南而過。

所以他很清楚,此地北望潁、洛,南通淮、漢,倚荊楚之雄,走陳、許之道,山川險塞,田野平舒,戰守有資,耕屯足恃,介荊、豫之間,乃是一襟要之處也。

更重要掉到是,汝南就在南陽郡之左,再過月餘時間,當北伐軍與秦軍,雙方加起來二十幾萬人對峙於南陽時,汝南或將成爲破局的關鍵,黑夫不能不提前落子……

“那吳廣,他與陳勝舉兵時,有沒有自任官職?”

黑夫笑道:“這些舉義的人,不都喜歡自稱什麼將軍、都尉,甚至有稱王的麼?”

信使想了想道:“陳勝自稱都尉,吳廣好像自稱司馬,不過吳廣只帶了三四百人來,利都尉覺得,封他一個五百主,頂多二五百主即可。”

“不,就封吳廣爲司馬,別部司馬,直接聽命於我!”

黑夫卻搖頭:“吳廣可是陳郡第一批來投的人,是馬骨啊,原來是什麼,現在就得是什麼!”

這官職,就相當於“獨立團吳團長”。

黑夫又指點信使:“汝回到息縣後,再找到吳廣,將我的原話告訴他。”

“吳廣,你若能爲本侯從陳郡拉來三千以上的人,並作爲先鋒,奪取汝南,我就讓你做都尉!”

……

與此同時,陳郡最南邊的下蔡縣,歷經千辛萬苦,跋涉三百里的“都尉”陳勝,也終於見到了“項少將軍”。

來下蔡防守的陳郡郡尉,以及他手下的三千兵卒,已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被忽然從下游渡淮襲擊的項籍打得全軍覆沒。

陳勝抵達時,楚人興致勃勃地收拾戰場,挑揀甲兵,這讓剛打了敗仗的陳勝一行人多了幾分安全感。

等經過漫長通報,得以入帳拜見時,陳勝才發現,慕名來投的不止自己一支隊伍。

龍亢人龍且、下城父人餘樊君、更有東海郡過來的項氏子弟項他,他們或是項燕舊部,或是地方豪俠,項他則是項籍族侄,都是聽聞項籍舉旗復楚後,積極響應的。

帳內論次排坐,或以名聲,或以家望,或以年歲,陳勝只得最末,貼着門口就坐。

亞父不在此處,但項少將軍依然展示了他的貴族風範:雖有萬夫不當之勇,但卻對陳郡、東海、泗水慕名來投的賢能良士恭敬慈愛,言語嘔嘔。

項籍親自邀約龍且坐到了他下首:“龍司馬曾是項籍大父軍中戰將,可獨當一面,籍仰慕已久,今能來投,我軍如虎添翼!”

又回頭給了族侄項他一拳,笑罵道:“小他,久不露面,我還以爲你死了!”

對餘樊君等,項籍亦多少聽過點名頭,都能誇讚一番,唯獨輪到末位的陳勝時,卻卡了殼。

“陽城人陳勝?”

項籍迷惑地看了看左右,他們卻也搖頭不知這是哪的人物。

陳勝有些尷尬,自我介紹道:“勝過去,不過是個黔首布衣,爲人庸耕,沒什麼名聲……”

項籍倒是笑了笑,給了他一個臺階下:“暴秦治下,誰不是黔首布衣?都一樣,都一樣。”

嘴裡說着一樣,他心裡,卻不以爲然。

“我不是,我是花臉的刑徒。”

項籍手下第一戰將,被任命爲先鋒將的英布識趣地接話,衆人哈哈大笑起來。

至此,氣氛還算不錯,陳勝也吐露了一些淮陽的虛實,還建議項籍去取了此城。

但當有知情的人在項籍耳邊竊竊私語後,項籍便皺起眉來,看陳勝的眼光也變了。

“陳涉,有人說,你舉事後北攻淮陽時,不止打了我大父的旗號,還打了公子扶蘇之旗?”

他冷笑道:“汝這次舉事,從秦公子焉?從楚焉?”

項籍當面質問,陳勝額頭生汗,只能裝傻道:“陳勝庸耕之徒,沒什麼見識,只聽人說扶蘇是昌平君之侄,楚妃之子,還以爲也是楚人,遂亂打一氣,不想竟錯了!還望少將軍勿要見笑!”

“陳勝現在只一心想要投效將軍,爲復興大楚出力!”

“扶蘇是楚人?”帳內一羣人都被逗樂了。

雖然陳勝說辭拙劣,但一番搪塞,也算應付了項羽的質問。

但陳勝不知道,項羽此人,雖然頗有貴族風範,接人待物時十分熱情,卻也是個於人之罪無所忘的小心眼……

在招待各路豪傑來投的宴饗結束後,項籍開始給衆人安排官職了。

既然已“復興大楚”,在蔡賜和范增主張下,他們已廢除了秦制,沿用楚國的“敖制”。

項籍摸着手裡的印章,想來想去,決定讓龍且做“莫敖”,這是地位很高的軍官。餘樊君是帶城投效的,遂爲下城父縣公。就連19歲的項他,也當了“郎中”,留於帳內應事。

眼看其他人的官職都定好了,項他想起那個“以爲扶蘇是楚人”的氓隸陳勝,問項羽道:

“少將軍,那陳勝該任何職?”

項籍想到陳勝竟敢並舉兩旗,首鼠兩端就心裡不舒坦,也看不上他帶來的那數百殘兵敗卒,隨意地說道:

“我看他身材雄壯,有點武藝,卻不知其心是否能忠於大楚,且先留在營中,做個持戟小吏吧!”

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638章 搜粟第553章 袒右第799章 江漢湯湯第720章 總有一天我的生命將抵達終點第539章 敝帚自珍第491章 天下無事第663章 暴虎第666章 七閩第977章 中山狼第43章 舂穀持作飯第92章 贈馬第844章 瑚璉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264章 士卒可用矣第916章 斬項籍者邑萬戶!第594章 順逆第81章 掠賣第691章 爲人民服務第909章 鴻門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78章 大行於世第878章 狗血第539章 敝帚自珍第375章 烏氏倮第568章 開始與結束的地方第947章 三千年來誰著史?第176章 冒險第396章 使至塞上第426章 軍將第971章 羣雄討黑第590章 縱橫第468章 芝蘭生於幽谷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6章 搶功的第721章 陸梁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169章 家書抵萬金第296章 趙佗第166章 居則有禮第37章 順杆爬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177章 高歌猛進第867章 當立第488章 農家第727章 這鍋真黑!第289章 與時變化第388章 一個莖結出兩個果第673章 勸君更盡一杯酒第217章 執斧斤者第233章 武落鍾離山第1027章 大是大非第222章 抄個屁!第500章 綁架第259章 章邯第449章 錘砧第383章 豳風第1030章 他的時代結束了第115章 在鄢第767章 壯士十年歸第208章 來自祖龍的評價第259章 章邯第1029章 一個真相和一個謊言第984章 石頭第545章 兔死狐悲第920章 鹿馬第797章 北線無戰事第525章 取之於無形第203章 退婚第91章 輪到誰了?第684章 奴隸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劍起第541章 莫如樹谷第386章 大原之戎第906章 新秦第503章 祥瑞御免第99章 邦亡人第916章 斬項籍者邑萬戶!第879章 竄天猴與二踢腳第609章 貨殖第858章 三呼第562章 人禍第641章 富貴還鄉第993章 骨鯁之臣第741章 若火之燎於原第6章 搶功的第286章 秦王(下)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648章 蠱禍第145章 錢文異形第1005章 嘗麥第260章 商功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794章 欲以自重第548章 騁望琅琊臺第484章 移風易俗
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638章 搜粟第553章 袒右第799章 江漢湯湯第720章 總有一天我的生命將抵達終點第539章 敝帚自珍第491章 天下無事第663章 暴虎第666章 七閩第977章 中山狼第43章 舂穀持作飯第92章 贈馬第844章 瑚璉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264章 士卒可用矣第916章 斬項籍者邑萬戶!第594章 順逆第81章 掠賣第691章 爲人民服務第909章 鴻門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78章 大行於世第878章 狗血第539章 敝帚自珍第375章 烏氏倮第568章 開始與結束的地方第947章 三千年來誰著史?第176章 冒險第396章 使至塞上第426章 軍將第971章 羣雄討黑第590章 縱橫第468章 芝蘭生於幽谷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6章 搶功的第721章 陸梁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169章 家書抵萬金第296章 趙佗第166章 居則有禮第37章 順杆爬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177章 高歌猛進第867章 當立第488章 農家第727章 這鍋真黑!第289章 與時變化第388章 一個莖結出兩個果第673章 勸君更盡一杯酒第217章 執斧斤者第233章 武落鍾離山第1027章 大是大非第222章 抄個屁!第500章 綁架第259章 章邯第449章 錘砧第383章 豳風第1030章 他的時代結束了第115章 在鄢第767章 壯士十年歸第208章 來自祖龍的評價第259章 章邯第1029章 一個真相和一個謊言第984章 石頭第545章 兔死狐悲第920章 鹿馬第797章 北線無戰事第525章 取之於無形第203章 退婚第91章 輪到誰了?第684章 奴隸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劍起第541章 莫如樹谷第386章 大原之戎第906章 新秦第503章 祥瑞御免第99章 邦亡人第916章 斬項籍者邑萬戶!第879章 竄天猴與二踢腳第609章 貨殖第858章 三呼第562章 人禍第641章 富貴還鄉第993章 骨鯁之臣第741章 若火之燎於原第6章 搶功的第286章 秦王(下)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648章 蠱禍第145章 錢文異形第1005章 嘗麥第260章 商功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794章 欲以自重第548章 騁望琅琊臺第484章 移風易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