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扶蘇的反應

公元前209年八月到十一月,短短三個月間,起義的烽火從陳郡燃遍天下各地,先是九江郡被鄧宗攻陷,後是魏地、趙地先後被起義軍佔領,衡山郡、泗水和東海郡雖然還沒陷落,但只能被動自守,反撲的能力都沒有。

陳勝因此實力大增,不斷招兵買馬下,除各地的軍馬外,陳郡又聚集了十數萬軍隊。

而受此影響,天下各處有心人在不猶豫,紛紛揭竿起義,勢頭非常兇猛,如野火燎原之勢,其中就包括如番禺令吳芮一般的官吏,也是趁機造反,官府兵少根本無力應付。

秦朝,似乎就像是風雨中的一葉扁舟,隨時都有覆滅的可能。

咸陽宮,西陵殿內,扶蘇高踞皇帝寶座,臉色陰沉的聽着殿內大臣一個接一個的彙報,全是何處的豪強盜匪作亂,何處之地又被反賊攻破,內心煩躁惱怒,全無了剛做皇帝時的意氣風發和雄心壯志。

最糟糕的是,因爲亂軍猖狂導致了連鎖反應,各地政務不通,稅收難以徵繳,朝廷對地方官府的控制也在變弱,許多政令根本無法及時下達,扶蘇因爲剛登基,一系列政務都在接手中,面對陳勝的起義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根本沒能第一時間應對,等到扶蘇把內部政務抓好後,起義的勢頭已經擴大。

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扶蘇不夠果決,而整個秦朝都存在着一種盲目自大的心裡,從陳勝剛攻下陳郡時,他們就以爲僅僅是一些暴民在作亂,只是勒令地方郡縣圍剿,又何曾想到反賊的勢頭盡如此迅猛。當然這也是一個侷限性問題,從商朝以來,還從未有過賤民造反的先例,所以誰都沒有提前認知。

“陛下,如今當務之急是該下詔讓神武侯出兵平趙魏兩地,在以王賁將軍統軍直搗賊首陳郡,只要滅其主力震懾餘賊,便可逐一而破之。”蒙毅站出來建議道。

馮去疾立即立刻抱拳道:“是啊,陛下。這些亂民雖然聲勢浩大,但畢竟成軍尚短,大部分都是烏合之衆,之所以各個郡縣陷落,一是地方官吏無能。百姓心向故國,二是我朝地方兵力少,無法及時增援,纔會被各個擊破。”

二人此話一出,朝中有見地的大臣紛紛站出來贊同,只有李斯眼觀鼻,鼻觀口的保持沉默。一聲不吭。

這時淳于須看了看扶蘇陰晴不定的臉色,站出來道:“王賁將軍在南陽要監控曾移民附近幾郡的六國人,還要守武關天險,越是此時就越不能輕離。臨淄附近幾郡也是稅收重鎮,更是齊國腹心,若是神武侯帶兵平亂,難免被鑽了空子。說不定他前腳剛走,後腳就有人復興齊國了。所以二軍暫時不能輕動。”

淳于須從扶蘇登基後,就被提爲了廷尉。

衆臣聽後一愣,心內微怒,更有者對淳于須怒目而視,他這分明是在強詞奪理,難道僅僅因爲可能出現的變故,就讓十幾萬軍隊眼看着暴民作亂不成,在說二人出征又不代表放棄南陽和臨淄,淳于須完全是不通軍事,一派胡言。 不過,扶蘇聽後卻贊同道:“嗯,廷尉所言不錯,朕也是有這個憂慮啊。”

衆臣在一聽,頓時驚愣起來,皇帝到底是何心思,按說就算扶蘇還不具備皇帝的手腕和心胸,但這麼明顯的事,他應該可以看出來纔是啊,而且北軍要震懾匈奴,南軍偏離中原路途艱險,二者要抽調兵馬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只有李斯,此時嘴角帶起了一絲嗮笑,似乎早就預料到了。

這時,御史大夫楊瑞和道:“稟陛下,既然二位不能輕動,那就只有邊軍、順天府和陛下的羽林衛能用了,不過咸陽的軍隊萬萬不能輕動,所以只有讓蒙帥和任帥抽調軍隊,南北夾擊亂軍了,邊軍是我朝的精銳部隊,相信一定能從容擊敗反軍。”

有楊瑞和與淳于須一派的官吏,聽此紛紛出來贊同。

“嗯,御史所言有理,傳朕詔令,即刻令二位大帥酌情抽調邊軍,進關平亂,另外王將軍和神武侯的兵馬不準輕易出郡與匪交戰,保境安民即可。”扶蘇點點頭,最後衣袖一擺,直接退朝了。

留下一衆大臣傻眼了,馮去疾對淳于須和楊瑞和一擺衣袖,怒哼而去,蒙毅則是看也懶得看二人一眼,直接擡步走了。

李斯則是淡淡看了二人一眼,隨後舉步離去,直接回了府邸。

剛回到府邸,嫁與秦朝宗室的女兒李婷便找上了門,進到內堂,她絲毫不客氣的,對着坐在長案前讀書的李斯埋怨道:“父親,你還有心思讀書呢,你說你當初爲何那麼幫神武侯啊,現在可好,天下大亂,皇帝又不在信任你,連累大哥在三川郡受連制不說,害的女兒也跟着受白眼,今天的朝會我可是聽人說了,皇帝還是忌憚着神武侯呢,你說你當初不是吃力不討好嗎?”

李斯慢條斯理的擡起頭,看了女兒一眼,輕笑道:“呵呵,女兒啊,有些事你要往長遠了看,爹是在做一次豪賭。”

李婷一愣:“豪賭?”

李斯淡淡點點頭,最後長出一口氣道:“是啊,豪賭,爹可是把咱們李家全壓在了神武侯身上,一榮俱榮。”

李婷沉思了片刻,似乎有些明白了,最後看向李斯道:“爹,你這樣做,值的嗎?神武侯雖然有三萬兵馬在手,功勳卓越,但朝廷中對大秦忠心的大有人在,扶蘇是始皇陛下欽點,趙軍就算是嫡長子,但他只要敢露出反意,恐怕就會被羣起而攻,到時他那三萬兵馬又算得了什麼?”

“呵呵,這可說不定,時局是在無時無刻變化的,在說,從二世皇帝登基的那一天起,我李家就沒有了退路。”李斯語氣深遠。目光也看向了遠方。

李婷咬咬嘴脣,點頭道:“是,爹,女兒明白了,是女兒無禮了。”

李斯笑着點點頭:“沒什麼,待會你派人去給你哥哥送封信,囑咐他小心防守三川郡,不能有失,同時讓他去一封信到臨淄。把朝廷的情況報與神武侯知曉,由兒會知道這信怎麼寫的。”

“爹,恐怕神武侯的耳目也不少,我們在去,不是顯得多次一舉嗎?”李婷不解的問道。

李斯搖搖頭道:“不。這是一個態度問題,既然我李家把本錢都壓在了他身上,那就必須跟緊他的腳步走。”

“是,爹。”

臨淄郡,神武侯府,三重殿的書房內,趙軍坐在長案前。正拿着一封三川郡李由送來的竹簡信沉思,片刻後他又動筆寫了一封,讓聽風者派人在送給李由,這封信的內容他早通過聽風者知道了。至於李由爲何會送這封信來,他心裡也很明白,甚至猜到了是李斯的意思。

所以,趙軍回了一封信。也是暗示結盟之意,朝中有李斯爲他放風。無疑對他以後的路有很大的幫助。

隨後,趙軍對門外喊道:“來人,通知軍師來。”

“諾!”門外值守的是鐵衛統領張風,四人這幾年來沒少受趙軍指點功夫,武藝大有長進,徒步單對單,就是一般軍中將領他們也不懼。

尉繚就住在神武侯府內,聞言很快就過來了,推開門,走進幾步對趙軍揖禮道:“拜見侯爺。”

“軍師快請坐。”趙軍揮手請尉繚坐下,隨後道:“咸陽的事,軍師該都知道了吧。”

尉繚坐在側首後,點點頭道:“知道了,不過這也不出我所料,皇帝不想看到你做大,自然就不想你在去立功,只是這對秦朝百害無一利啊,雖然皇帝下詔要南北軍平亂,但老夫想,南北軍不會那麼利索的吧。”

“呵呵,軍師妙算啊,確實如此,北軍聽說匈奴又蠢蠢欲動,想趁中原大亂再次入侵,加上趙地武臣的威脅,他根本不敢輕動軍馬,南軍那邊聽說任囂病重,趙佗繼任,以南越民不穩的藉口,緊緊派了一萬人入關,可惜南越地陷,不知是不是他有意拖延,久久不見人馬出現。”趙軍苦笑了一聲。

尉繚聽後嘆口氣道:“二世皇帝終究是手段差了些,駕馭不了各地的官員將領,而且輕視陳勝這夥人,若是能在一開始就迅速反撲,哪會有如今的糜爛局面,又不準侯爺你出兵平亂,局勢只會越來越爛。”

“軍師也不用過多憂慮了,或許只是時機不到而已,若是張楚有後招,大哥說不得就急了。”趙軍笑了笑,如果他記得沒錯,陳勝後面應該還會有大動作,到時就容不得扶蘇在專心內鬥了,到時恐怕還得請着自己出戰。

尉繚微微頷首,開口道:“嗯,這點老夫也有點預料,陳勝絕不會滿足於現狀,到時就是侯爺大展宏圖的機會。”

趙軍點了點頭,看來他還得等了。

‘篤篤..’這時,敲門聲忽然響起

接着就聽門外的張風道:“侯爺,周昌將軍在外有急事求見。”

“白影?”趙軍一愣,隨後道:“讓他進來。”

“諾!”張風在門外答話,隨後就走下門前臺階,對着院內的白影抱拳道:“周將軍,侯爺讓你進去,軍師也在。”

“好,多謝了。”周昌點點頭,就直往裡進了,看來很急。

推開門,周昌當即作揖道:“拜見侯爺。”

“免禮,你有何急事?”趙軍問道。

周昌又看了一眼尉繚,趙軍示意他儘管說後,才道:“回侯爺,屬下剛剛探得消息,張楚的葛嬰,還有周市各帶了四萬兵馬,已經殺近了臨淄郡外百里不到,這是哨騎才傳來的消息,按照路程來算,他們現在估計已經到了臨淄郡範圍。”

起義剛一爆發,趙軍就讓周昌帶着騎哨兵在臨淄郡外各處小心探查,就是怕又敵軍來犯。

“各帶四萬?”趙軍一愣,之前他通過聽風者傳來的消息是三萬,看來他們來的途中又新招了兵馬。

下意識的,趙軍看向尉繚,尉繚沉思後道:“侯爺不用太過擔憂,想必這八萬兵馬也是良莠不齊,我軍勝在精於訓練和裝備,又有城池可守,最起碼能立於不敗之地,至於如何擊敗敵軍,還要兩軍陣前,待我先觀察過義軍的情況後再說。”

“嗯。”趙軍點點頭,隨後對周昌道:“你去傳令各個將軍,包括周岢和司馬欣,立即到侯府議堂來議事。”

“諾!”周昌轟然應諾,旋即轉身出門,急急的去請各位將軍了。

第56章 仙人的傳說第83章 胡亥發飆第38章 離沛縣第73章 談判第34章 逃第7章 入軍中第6章 始皇帝第10章 勞役不是那麼好服的第1章 張良謀劃第17章 劉季的婚事第25章 無題第6章 始皇帝第58章 當場殺人第1章 異鄉來客第9章 姑奶奶,我錯了第90章 章邯報恩第47章 全城搜捕第17章 始皇帝的決定第33章 扶蘇宴請第9章 強勢奪冠第16章 呂府第112章 英布衝陣第50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3章 脣刀舌劍第20章 熟人?第150章 民意第71章 唐厲迴歸第6章 審食其第132章 武臣第16章 戰英布第17章 秦軍來人第7章 最後一關(上)第55章 第一大神棍-徐福第21章 呂雉的拒絕第147章 史青第142章 韓廣的野望第123章 援軍到達第7章 入軍中第85章 正直的李斯(上)第19章 朝廷來人第14章 賭一把第36章 除掉縣令第2章 馬幫第16章 真實目的何在?第131章 酈食其第35章 苦戰222第28章 聽風別院(中)第72章 墨家第31章 縣衙第129章 張良計第58章 當場殺人第17章 虎林狩獵第164章 項羽的逼迫第22章 跌落山崖第12章 苦第47章 全城搜捕第34章 救人第20章 一年而過第6章 降服灌嬰第110章 周市遭險第36章 除掉縣令第26章 兵書第14章 突變第21章 驚喜消息第98章 扶蘇的反應第130章 魏豹第16章 戰英布第1章 張良謀劃第26章 出路222第122章 激將第24章 變異第14章 挑戰英布第54章 探查趙高府邸第111章 莫名其妙的潰軍第131章 酈食其第154章 爲民請命第74章 民心第5章 戰雍齒(下)第13章 結果第15章 送房子第135章 尉繚之計第80章 秦始皇駕崩!(上)第6章 趙軍登基爲帝!第115章 濟水河邊第162章 武臣死第14章 封賞第86章 正直的李斯(下)第11章 內奸第24章 變異第90章 章邯報恩第7章 劉邦死第25章 趙妙進宮第66章 離去第12章 白影事件第23章 全滅第27章 姐夫第7章 樊噲殺到第1章 秦軍大營
第56章 仙人的傳說第83章 胡亥發飆第38章 離沛縣第73章 談判第34章 逃第7章 入軍中第6章 始皇帝第10章 勞役不是那麼好服的第1章 張良謀劃第17章 劉季的婚事第25章 無題第6章 始皇帝第58章 當場殺人第1章 異鄉來客第9章 姑奶奶,我錯了第90章 章邯報恩第47章 全城搜捕第17章 始皇帝的決定第33章 扶蘇宴請第9章 強勢奪冠第16章 呂府第112章 英布衝陣第50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3章 脣刀舌劍第20章 熟人?第150章 民意第71章 唐厲迴歸第6章 審食其第132章 武臣第16章 戰英布第17章 秦軍來人第7章 最後一關(上)第55章 第一大神棍-徐福第21章 呂雉的拒絕第147章 史青第142章 韓廣的野望第123章 援軍到達第7章 入軍中第85章 正直的李斯(上)第19章 朝廷來人第14章 賭一把第36章 除掉縣令第2章 馬幫第16章 真實目的何在?第131章 酈食其第35章 苦戰222第28章 聽風別院(中)第72章 墨家第31章 縣衙第129章 張良計第58章 當場殺人第17章 虎林狩獵第164章 項羽的逼迫第22章 跌落山崖第12章 苦第47章 全城搜捕第34章 救人第20章 一年而過第6章 降服灌嬰第110章 周市遭險第36章 除掉縣令第26章 兵書第14章 突變第21章 驚喜消息第98章 扶蘇的反應第130章 魏豹第16章 戰英布第1章 張良謀劃第26章 出路222第122章 激將第24章 變異第14章 挑戰英布第54章 探查趙高府邸第111章 莫名其妙的潰軍第131章 酈食其第154章 爲民請命第74章 民心第5章 戰雍齒(下)第13章 結果第15章 送房子第135章 尉繚之計第80章 秦始皇駕崩!(上)第6章 趙軍登基爲帝!第115章 濟水河邊第162章 武臣死第14章 封賞第86章 正直的李斯(下)第11章 內奸第24章 變異第90章 章邯報恩第7章 劉邦死第25章 趙妙進宮第66章 離去第12章 白影事件第23章 全滅第27章 姐夫第7章 樊噲殺到第1章 秦軍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