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翁婿(二)

更新第一,認準我們的網址 |w|W♂

這兩人心意相通,彼此都明白對方的意思。-∝ding-∝dian-∝小-∝說,≮.$.o∽這製鹽術如果落在兩淮鹽商手裡,只會爲他們賺取更多的利潤,於大明的財政收入,不會有任何改善。

至於說老百姓能因此吃上好鹽,這跟張居正又有什麼關係?他眼下想的是,怎麼把鹽商手裡的錢收入國庫之中,成爲朝廷稅收的一部分。

那前膛槍更是國之利器,不能輕易擴散。那些龍王島叛軍好歹有着不敢近身白兵戰的致命弱dian,才被廣東水師一鼓而平。如果這制槍術被有心反對大明的人學去,練新軍對抗官軍,不等於是養虎爲患?

張居正道:“只有肯交稅的鹽商,纔有可能學去這製鹽術。至於不交稅的,他們就別想把這個學去。我幾世爲人,也不是沒學過一些奇技,但是這些東西,都沒什麼用處,我不會把它們當成救國濟世的良方。你這粵鹽搞的不錯,賣鹽賣的也很好,我回頭跟湖廣那邊說一下。這些年湖廣受淮北鹽盤剝的也夠了,也該讓粵鹽濟楚,讓湖廣百姓,吃一吃這上好的粵鹽。”

他不管重生幾次,骨子裡還是個明人。這桑梓之情,他怎麼也要講的。明代的湖廣是後世湖南湖北兩個省合在一起,即使劃出勳陽,湖廣依舊是大明的人口大省。

淮鹽行楚,是國朝歷來的鹽業政策。淮北鹽價格高,讓湖廣百姓不堪其苦,也讓揚州鹽商賺了海量白銀。

與之相比廣東的粵鹽品質好,價格便宜,只不過是礙於政策。粵鹽在湖廣的行銷有很大阻力。如果從官方層面,默許粵鹽濟楚。等於是在淮鹽身上狠割了一刀,失去這個大省。對於淮鹽的利潤,是個嚴重打擊。也只有先讓鹽商知道張居正的手段,日後才能真的任他擺佈,乖乖交錢。

“你廣東那邊的事,搞的不錯。開海也好,夷州歸附也好,東印度公司也好,都合我的心思。尤其是後者,這東印度公司搞的好。搞的太好了。大明朝向來重農抑商,於商稅上收的太少。你這海巡司算是開了個好頭,而用東印度公司,更是比用巡檢好。我不管你是殺是砍,總之,敢不交稅的,就不要讓他們活着回到陸上。只有讓這些海商明白,做生意是要交稅的,將來我們在陸地上收稅。纔會方便一些。”

李炎卿知道,老岳父這是要對商稅下刀了。大明朝商稅是塊肥肉,偏生朝廷對於商稅,又一向收不上來。在另一個時空裡。崇禎朝甚至發生過一年浙江上繳茶稅十二兩的情況,可見商稅的問題何等嚴重。

東印度公司在海上向來以六親不認聞名,只要沒交稅。不管你是什麼身份,他也敢一律擊沉。這麼搞下去。至少在水上,沒人敢不交稅。至於陸地上。就只好逐步推進,步步爲營。他們兩個都有一個優勢,就是知道大明的壽命沒這麼短,他們還有時間。

張居正又道:“廣東那個地方,國朝向以爲其貧弱。稱兩廣爲遠瘴之地,沒有多少人在意它的地位。兩廣派官,向來都是苦差,廣東之貧瘠尤甚。過去廣東的軍餉還要靠廣西援助,就是個問題。可是在老夫看來,廣東是個寶地。那是個優秀的沿海省,是個大有作爲的地方。那裡可以與洋人直接交易,獲利方便。還能購買到西洋軍械,僱傭西洋勇卒,這兩廣的地盤,我是要定了。”

高拱思維還是採用的舊有思維方式,在大明官場的跑馬圈地活動中,對準江浙蘇鬆等傳統富庶地區下手,又想要造福桑梓,在河南的官職任免上不可放鬆。

相對而言,兩廣這種邊遠地區,不在他考慮範圍內。因爲香山開海這事,更是與廣東官場隱然對立,張居正想要經略廣東,難度並不算大。

“老夫想要的地盤,就是兩廣。你既然把香山經營的銅牆鐵壁,那就替我去把這塊地盤看住。你不通庶政,老夫給你委任一批能幹的部下。你不諳兵事,我把俞大猷留下給你,只要你替我看住這個地盤,外加辦好我交辦的差使。”

張居正這個安排,倒是符合李炎卿的利益。他在廣東那地方的牽扯太多,如果現在把他調動到腹裡地區,反倒讓他成了無爪螃蟹。一切又得從頭開始,所有的根基都得重新打。這且不說,就是那東印度公司,也因爲距離問題,變的不易控制。

那洪四妹是夷州土司,自然不能隨便離開自己的老營。自己若是到了江南任官,兩人不就成了聚少離多,這女海盜天知道會不會把天翻個個?因此他連忙謝道:

“多謝老泰山栽培,小婿定當盡心竭力,爲岳丈把兩廣經營成鐵桶江山。以往兩廣財政依賴朝廷,小婿到任之後,定要讓兩廣如江浙,成爲大明朝的重要餉源。粵鹽濟楚的事,小婿保證辦好,保質保量保價保鹽稅。”

張居正笑道:“你就不怕落一個與民爭利,魚肉鄉里,荼毒士紳的名聲?”

“上次上解香山積欠賦稅,小婿這壞名聲,怕是早就已經落下了。只是我的官卑職小,眼下還引不起言官的重視,他日言官肯重視我時,我想岳丈已能爲小婿撐腰。有您撐腰,就算再大的罵名,我也不怕。”

張居正diandian頭,目光中多了幾分讚許之意。自己這女兒的眼光果然不錯,找的男人,雖然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但是倒有一樁最大的好處,爲人處事合自己的心思。

他問道:“你既然來自後世,自當知道我們大明的大敵爲誰。你說一說,要戰勝這個敵人,最好用的武器是什麼?是萬勝霹靂神槍,還是西洋佛郎機炮,還是老夫的那個方陣?”

李炎卿猶豫片刻道:“小婿不諳兵事。但是據我想來,若要戰勝那些韃子,最重要的一件武器,卻還是錢。我們得有銀子啊。”

眼下的女直韃子還遠談不到是大明的威脅,充其量,只能算做一羣麻煩的虜賊。雖然麻煩,但也僅僅是麻煩而已。除了這些來自後世的人之外,誰也不會相信,就是這羣虜賊最終奪取了大明江山。

而明軍最重要的問題,既不是器械不夠先進,也不是缺乏有戰鬥力的部隊。握槍的手,永遠比槍更有威力。

李自成的部隊最終打進京師,與其說是明朝部隊崩潰,不如說是大明財政體系徹底崩潰。爲了不發軍餉,讓邊軍三日三易駐地,最終導致邊軍整體譁變,反倒成了闖軍裡的中堅力量。

大明軍隊眼下即使全部實現了燧發槍化,也不可能出師掃北。那龐大的軍事開支,對比微薄的戰爭收益,根本不值一提。最終的結果,多半就是師老無功,白費力氣。所以大明軍隊的方針,只能是強化防禦,守衛疆土。

可不管是修築多面堡,還是部隊更新裝備,乃至編練新軍,補充兵源,歸根到底都在一個錢上。戚家軍之所以是天下第一強軍,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浙兵不欠餉,不克扣。士兵能夠按月開餉,不一絲一毫短缺,這些士兵就能保證訓練,捨命作戰。

李炎卿于軍事行政,全是一竅不通,然而在搜刮上倒是能算個好手,提這錢糧之道,也算是揚長避短。他見張居正桌上,放着自己送來的那份最大禮物,胡船王給的全套地圖。

他用手一指其中一幅“大明銀礦匱乏,要想解決白銀問題,除了開海通商外,不妨在它身上打打算盤。這個地方,可是盛產金銀的寶地,不管是搶是賺,咱們總要把這的金銀搞到手裡,才能充盈國庫。”

第246章 夷州歸附(四)第209章 陳家的王牌第416章 白蓮變(八)第221章 雪恨(一)第79章 告白第291章 張敬修第204章 控訴(一)第343章 好風頻借力(三)第265章 交易與收割(四)第171章 樑瑞民的算計第110章 贖城費第372章 翁婿(二)第379章 龍鳳呈祥(四)第228章 雪恨(八)第125章 發財第340章 餘波(三)第229章 雪恨(九)第118章 救火第431章 決戰(九)第103章 圍城二第210章 龍鳳雙俠第317章 接收(一)第405章 援兵第78章 爲官之道第152章 寶藏(一)第400章 迴歸(二)第304章 香山之亂(十二)第257章 插翅難逃第288章 束手第41章 宗族之會一第173章 柺子第180章 監臨官第252章 預除西土第20章 欠債的是爺爺第122章 賞賜第281章 禮物(二)第170章 巫山派(二)第266章 交易與收割(五)第338章 餘波(一)第250章 重要訪客第148章 食蟹(一)第395章 籌備(五)第278章 戰略同盟第99章 真倭第301章 香山之亂(九)第63章 降伏夷狄第248章 夷州歸附(六)第358章 橫掃天女(十三)第71章 餘波第330章 張敬修(一)第352章 橫掃天女(七)第106章 圍城五第96章 打盡第88章 心碎第230章 大魚撞網第64章 大事第197章 商會第287章 拿人第34章 穿針引線第190章 開海條陳第67章 斬首第101章 進城第80章 洪四妹第238章 圈套(下)第292章 衝突第414章 白蓮變(六)第427章 決戰(五)第128章 海闊天第320章 接收(四)第261章 大生意上門第209章 陳家的王牌第13章 蹊蹺的府衙第372章 翁婿(二)第166章 初見第270章 再立大功(三)第193章 五色帆(三)第365章 京師(二)第312章 公審劉朝佐(七)第405章 援兵第95章 摔杯爲號第105章 圍城四第181章 府試賣題第315章 太阿倒持(三)第191章 五色帆(一)第197章 商會第10章 同行第2章 話是攔路虎第313章 太阿倒持(一)第106章 圍城五第67章 斬首第273章 再立大功(六)第169章 巫山派(一)第305章 香山之亂(十三)第213章 寶珠(二)第375章 翁婿(五)第206章 動員第15章 小人林晚榮第79章 告白第8章 柳葉青
第246章 夷州歸附(四)第209章 陳家的王牌第416章 白蓮變(八)第221章 雪恨(一)第79章 告白第291章 張敬修第204章 控訴(一)第343章 好風頻借力(三)第265章 交易與收割(四)第171章 樑瑞民的算計第110章 贖城費第372章 翁婿(二)第379章 龍鳳呈祥(四)第228章 雪恨(八)第125章 發財第340章 餘波(三)第229章 雪恨(九)第118章 救火第431章 決戰(九)第103章 圍城二第210章 龍鳳雙俠第317章 接收(一)第405章 援兵第78章 爲官之道第152章 寶藏(一)第400章 迴歸(二)第304章 香山之亂(十二)第257章 插翅難逃第288章 束手第41章 宗族之會一第173章 柺子第180章 監臨官第252章 預除西土第20章 欠債的是爺爺第122章 賞賜第281章 禮物(二)第170章 巫山派(二)第266章 交易與收割(五)第338章 餘波(一)第250章 重要訪客第148章 食蟹(一)第395章 籌備(五)第278章 戰略同盟第99章 真倭第301章 香山之亂(九)第63章 降伏夷狄第248章 夷州歸附(六)第358章 橫掃天女(十三)第71章 餘波第330章 張敬修(一)第352章 橫掃天女(七)第106章 圍城五第96章 打盡第88章 心碎第230章 大魚撞網第64章 大事第197章 商會第287章 拿人第34章 穿針引線第190章 開海條陳第67章 斬首第101章 進城第80章 洪四妹第238章 圈套(下)第292章 衝突第414章 白蓮變(六)第427章 決戰(五)第128章 海闊天第320章 接收(四)第261章 大生意上門第209章 陳家的王牌第13章 蹊蹺的府衙第372章 翁婿(二)第166章 初見第270章 再立大功(三)第193章 五色帆(三)第365章 京師(二)第312章 公審劉朝佐(七)第405章 援兵第95章 摔杯爲號第105章 圍城四第181章 府試賣題第315章 太阿倒持(三)第191章 五色帆(一)第197章 商會第10章 同行第2章 話是攔路虎第313章 太阿倒持(一)第106章 圍城五第67章 斬首第273章 再立大功(六)第169章 巫山派(一)第305章 香山之亂(十三)第213章 寶珠(二)第375章 翁婿(五)第206章 動員第15章 小人林晚榮第79章 告白第8章 柳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