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_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概況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位於廣東省中山市南朗鎮翠亨村,是一座以孫中山故居爲主體的紀念性博物館。博物館於1956年成立,佔地面積500平方米,建築面積340平方米。主體陳列包括孫中山故居、孫中山生平事蹟展覽和翠亨民居展覽等。1986年10月18日,國務院公佈孫中山故居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該紀念館被中宣部公佈爲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少年壯志

他,是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的先行者,中國國民黨創始人,三民主義的倡導者。他,首舉“共和而終帝制”的旗幟,徹底反帝反封建。他,於1905年成立中國同盟會,1911年辛亥革命後被推舉爲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他就是被尊稱爲“中華民國國父”的孫中山。

孫中山,名文,字載之,化名中山,出生於廣東省中山市南朗鎮翠亨村一個貧苦家庭。家境的貧寒並沒有影響孫中山抱有遠大的志向,反而更激發了他心中的鬥志。

從六歲起,孫中山便跟隨姐姐上山砍草,去池塘給豬撈飼料,稍長一些,就開始與家人一起下田勞作。在困難的生活中,孫中山親身體會到勞動人民的苦難,看清了社會中的不平等,同時也使他對社會制度的合理性產生了質疑。

與同齡人和大人們的觀念不同,孫中山不相信神靈,甚至還“打”了菩薩。

在翠亨村廟的北極殿裡供奉着北極帝君和金花夫人的泥質塑像,常有村民前去磕頭跪拜,一年四季,香火都很旺。

有一天,孫中山和朋友們經過村廟,看到爲求平安富貴的村民們跪在地上不住地磕頭。眼前的情景令孫中山感覺很荒謬,當時村民的生活已經是捉襟見肘了,難道花錢燒香拜佛就能平安嗎?於是,孫中山走上前去,勸說其中一位叩拜的老人不要相信所謂的神靈。但是,老人不聽他的勸告,繼續叩拜。情急之下,孫中山跳上供桌,將北極帝

君泥塑的手打斷,說:“既然他被傳言得如此厲害,能奈我何?”接着,孫中山又把一旁金花夫人泥塑的臉皮刮掉。

見此情景,叩拜的老人連忙說:“罪過,罪過。”在封建思想中,孫中山的這一舉動被看作是犯了極大的罪過,要遭天打雷劈,甚至會禍及整個家族。然而,孫中山恰恰用自己的行動,向舊中國封建統治的社會制度和傳統觀念挑戰。

年少時,孫中山很愛聽有關革命的故事。他總是圍着村子裡參加過太平天國革命的老人,聽他們講有關洪秀全、楊秀清的故事。這些英雄事蹟深深地影響了孫中山,他也想成爲洪秀全這樣的革命英雄。孫中山以此爲目標,努力地學習文化知識,同時廣泛地閱讀中國諸子百家,以及西方國家的政治學、軍事歷史學、物理學、農學等書籍。他尤其愛讀《法國革命史》和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孫中山不知疲倦追求真理的精神,使他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不斷提高,成爲走在時代潮流前列的偉大歷史人物。

領導民主革命

1879年(光緒五年),孫中山隨母赴檀香山。他的長兄孫眉資助他先後在檀香山、廣州、香港等地接受近代教育,從此,孫中山系統地受到了西方式的教育。在1883至1885年的中法戰爭中,孫中山目睹了清政府的賣國、專制和腐敗現象,開始萌生以資產階級政治方案改造中國的思想。他經常發表反清言論,同時與早期的改良主義者何啓、鄭觀應等進行交往。

1892年,孫中山從香港西醫書院畢業,隨後在澳門、廣州等地一邊行醫,一邊結交反清秘密人士,準備創立革命團體。1894年,孫中山上書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提出“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的改革主張,卻未被採納。同年11月,孫中山從上海去檀香山,以“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衆政府”爲誓詞,創建興中會。

1895年10月,孫中山在廣州密謀起義失敗後,輾轉來到英國。他

詳細考察了歐美各國的經濟、政治狀況,研究了多種流派的政治學說,並與歐美各國進步人士接觸,產生了具有特色的民生主義理論,三民主義思想由此初步形成。

1904年,孫中山在日本、檀香山、越南、暹羅(即泰國)、美國等地對華僑及留學生宣傳革命,次年在比、德、法等國的留學生中建立了革命團體,與此同時也與國內的革命團體和革命志士建立了聯繫。

1905年8月,孫中山與黃興等人,以興中會、華興會等革命團體爲基礎,在日本東京創建了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同盟會,孫中山被推舉爲總理。孫中山所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宗旨成爲同盟會的綱領。隨後,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發刊詞中,孫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

同盟會建立後,孫中山派人到國內外各地發展組織、宣傳革命。同時,他也在1905至1906年間赴東南亞各地向華僑宣傳和募集革命經費,在一些地方創立同盟會的支部。

在孫中山的領導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思想得以廣泛傳播,更多的人投身於反清革命活動中。這一系列的活動,爲辛亥革命的爆發做了有力的準備。

1906至1911年間,同盟會在華南各地組織多次武裝起義,孫中山爲起義制定戰略方針,並在海外奔走,爲起義籌募經費。1907年12月,鎮南關起義時,孫中山還親臨前線參加戰鬥。

然而,各地起義都因缺乏羣衆基礎、組織不夠嚴密而失敗,但革命黨人前仆後繼,英勇戰鬥,給清政府以沉重打擊,給全國人民以極大的鼓舞。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同年12月孫中山回國,即被17省代表推舉爲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佈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組成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其爲“中華民國國父”。

(本章完)

海南省_瓊海市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海南省_廣西烈士陵園廣東省_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海南省_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廣東省_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海南省_張雲逸紀念館福建省_古田會議紀念館福建省_冰心文學館廣東省_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海南省_廣西烈士陵園廣東省_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海南省_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廣東省_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廣東省_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廣東省_鴉片戰爭博物館福建省_林則徐紀念館福建省_林則徐紀念館福建省_華僑博物館廣東省_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廣東省_鴉片戰爭博物館廣東省_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福建省_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福建省_華僑博物館福建省_古田會議紀念館海南省_興安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海南省_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舊址海南省_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舊址廣東省_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廣東省_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廣東省_海豐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海南省_張雲逸紀念館海南省_張雲逸紀念館廣東省_鴉片戰爭博物館福建省_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福建省_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軍部舊址廣東省_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廣東省_葉劍英元帥紀念館廣東省_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廣東省_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廣東省_葉挺紀念館福建省_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廣東省_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海南省_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海南省_百色起義紀念館福建省_閩西革命歷史紀念館廣東省_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海南省_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廣東省_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廣東省_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福建省_長汀縣瞿秋白烈士紀念碑海南省_中國工農紅軍瓊崖縱隊改編舊址海南省_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福建省_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軍部舊址廣東省_鴉片戰爭博物館福建省_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廣東省_葉劍英元帥紀念館福建省_古田會議紀念館廣東省_海豐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海南省_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舊址海南省_百色起義紀念館福建省_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福建省_陳嘉庚生平事蹟陳列館福建省_建寧縣紅一方面軍領導機關舊址暨反“圍剿”紀念館廣東省_海豐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海南省_瓊海市紅色娘子軍紀念園福建省_閩西革命歷史紀念館廣東省_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福建省_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軍部舊址福建省_福州馬尾船政文化遺址羣福建省_毛澤東才溪鄉調查紀念館福建省_建寧縣紅一方面軍領導機關舊址暨反“圍剿”紀念館海南省_百色起義紀念館海南省_興安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海南省_興安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海南省_瓊海市紅色娘子軍紀念園廣東省_海豐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廣東省_海豐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廣東省_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廣東省_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福建省_長汀縣瞿秋白烈士紀念碑福建省_長汀縣瞿秋白烈士紀念碑海南省_中國工農紅軍瓊崖縱隊改編舊址福建省_鄭成功紀念館海南省_龍州縣紅八軍軍部舊址福建省_古田會議紀念館海南省_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廣東省_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海南省_廣西烈士陵園廣東省_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福建省_福州馬尾船政文化遺址羣海南省_瓊海市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海南省_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福建省_冰心文學館廣東省_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海南省_瓊海市紅色娘子軍紀念園
海南省_瓊海市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海南省_廣西烈士陵園廣東省_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海南省_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廣東省_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海南省_張雲逸紀念館福建省_古田會議紀念館福建省_冰心文學館廣東省_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海南省_廣西烈士陵園廣東省_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海南省_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廣東省_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廣東省_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廣東省_鴉片戰爭博物館福建省_林則徐紀念館福建省_林則徐紀念館福建省_華僑博物館廣東省_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廣東省_鴉片戰爭博物館廣東省_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福建省_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福建省_華僑博物館福建省_古田會議紀念館海南省_興安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海南省_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舊址海南省_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舊址廣東省_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廣東省_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廣東省_海豐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海南省_張雲逸紀念館海南省_張雲逸紀念館廣東省_鴉片戰爭博物館福建省_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福建省_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軍部舊址廣東省_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廣東省_葉劍英元帥紀念館廣東省_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廣東省_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廣東省_葉挺紀念館福建省_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廣東省_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海南省_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海南省_百色起義紀念館福建省_閩西革命歷史紀念館廣東省_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海南省_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廣東省_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廣東省_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福建省_長汀縣瞿秋白烈士紀念碑海南省_中國工農紅軍瓊崖縱隊改編舊址海南省_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福建省_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軍部舊址廣東省_鴉片戰爭博物館福建省_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廣東省_葉劍英元帥紀念館福建省_古田會議紀念館廣東省_海豐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海南省_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舊址海南省_百色起義紀念館福建省_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福建省_陳嘉庚生平事蹟陳列館福建省_建寧縣紅一方面軍領導機關舊址暨反“圍剿”紀念館廣東省_海豐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海南省_瓊海市紅色娘子軍紀念園福建省_閩西革命歷史紀念館廣東省_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福建省_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軍部舊址福建省_福州馬尾船政文化遺址羣福建省_毛澤東才溪鄉調查紀念館福建省_建寧縣紅一方面軍領導機關舊址暨反“圍剿”紀念館海南省_百色起義紀念館海南省_興安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海南省_興安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海南省_瓊海市紅色娘子軍紀念園廣東省_海豐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廣東省_海豐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廣東省_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廣東省_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福建省_長汀縣瞿秋白烈士紀念碑福建省_長汀縣瞿秋白烈士紀念碑海南省_中國工農紅軍瓊崖縱隊改編舊址福建省_鄭成功紀念館海南省_龍州縣紅八軍軍部舊址福建省_古田會議紀念館海南省_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廣東省_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海南省_廣西烈士陵園廣東省_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福建省_福州馬尾船政文化遺址羣海南省_瓊海市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海南省_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福建省_冰心文學館廣東省_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海南省_瓊海市紅色娘子軍紀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