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_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

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

概況

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位於廣州市廣園中路34號,建於1961年。紀念館建築面積約446平方米,館內主體陳列是當年三元里農民高舉三星旗在北帝神像前誓師抗英場景的復原,輔以“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史陳列”,其中有當年使用過的各種武器、繳獲的戰利品和反映當年戰況的大型沙盤。1997年,該記念館被中宣部公佈爲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三元里人民抗英

1841年1月7日,英軍攻佔虎門要塞沙角和大角兩座炮臺,接着又猛攻虎門要塞,提督關天培在血戰中壯烈殉國。英軍的鐵蹄又闖進獅子洋,深入珠江內河。5月下旬,英軍先後包圍了廣州城南、西、北面的主要炮臺,並在越秀山的蟠龍岡上的四方炮臺設立了侵略軍的總部。侵略軍進入城內燒殺搶掠,爲非作歹,廣州民衆對此深惡痛絕。

令人髮指的是,廣州知府餘保純向英國侵略者遞送了求和書,獻上600萬銀元的“贖城費”,並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廣州和約》。《廣州和約》的簽訂,以及侵略者燒殺搶掠的強盜行徑,激起了廣州人民的極大憤怒。

1841年5月29曰,英軍一支小隊殺掠到三元里的蕭崗鄉,調戲菜農韋紹光的妻子。韋紹光等人聞訊趕來,在村內的東華里伏擊侵略軍,當場打死幾名英國士兵,並將其屍體投入糞坑內。其餘英軍見狀,心生恐懼,趕緊撤離。

事後,三元里的村民們估計英軍不會善罷甘休,一定會來報復,便於次日清晨在三元古廟前召開集會,決定聯絡各鄉,進行武裝抗擊。各鄉代表在韋紹光率領下,在三元古廟前誓師。他們取出廟裡的三星旗當作指揮旗,約定“旗進人進,旗退人退,打死無怨”。之後,他們分別聯絡三元里及周圍103個鄉的農民,約15000人,組成平英團,在三元里村東北的牛欄崗上會合。大家商定,利用該處的複雜地形,誘殲敵人,一旦發現英軍,就“一鄉鑼響,衆鄉響應”。

不出所料,英軍逃回四方炮臺後,糾集兵力開始向三元里地區進犯。三元里羣衆毫不畏懼,高舉三星旗,手提大刀、長矛、藤牌、三尖槍、撓鉤、長棍、擡槍以及鋤頭迎敵。擁有先進武器的英軍對此不以爲然,認爲大刀、長棍根本不能威脅到自己。三元里羣衆按原定計劃向三元里北邊撤退,逐漸誘敵深入。英軍窮追不捨,一直追至牛欄崗,進入了三元里羣衆設下的包圍圈。埋伏在牛欄崗的上萬名羣衆以排山倒海之勢,向英軍衝過來,殺聲震天動地,一場圍殲戰就此展開。

中午時分,烏雲密佈,很快便大雨傾盆。英軍的火藥槍被雨淋溼後無法開火,英軍司令見此情形,慌忙下令撤退。泥濘的道路使逃竄的敵人滑倒,村民們趁機用鐵鉤把敵人劈死,或用鋤頭將雙腳被困在泥裡的敵人鋤死。三元里羣衆雖然使用的武器簡陋,但是他們奮勇殺敵的氣勢壓倒了一切,最終大獲全勝。

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的勝利,揭開了近代中國人民反侵略鬥爭的序幕,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不朽的篇章。新中國成立以後,爲了紀念這次偉大的反帝鬥爭事蹟,1958年11月,三元古廟被闢爲“三元里抗英鬥爭紀念館”。館內陳列着三元里羣衆使用過的大刀、長矛,以及繳獲的英軍軍服,4門古炮也被完好地保留了下來。這些珍貴的文物,爲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生動的教材。

(本章完)

海南省_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海南省_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福建省_長汀縣瞿秋白烈士紀念碑廣東省_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廣東省_廣州起義烈士陵園海南省_中國工農紅軍瓊崖縱隊改編舊址廣東省_海豐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福建省_長汀縣瞿秋白烈士紀念碑廣東省_鴉片戰爭博物館福建省_福州馬尾船政文化遺址羣海南省_廣西烈士陵園福建省_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海南省_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舊址海南省_百色起義紀念館福建省_福州馬尾船政文化遺址羣廣東省_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福建省_福州馬尾船政文化遺址羣福建省_古田會議紀念館海南省_張雲逸紀念館廣東省_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福建省_林則徐紀念館廣東省_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廣東省_海豐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福建省_福州馬尾船政文化遺址羣廣東省_葉挺紀念館福建省_華僑博物館海南省_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海南省_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海南省_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廣東省_海豐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福建省_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廣東省_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廣東省_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廣東省_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福建省_建寧縣紅一方面軍領導機關舊址暨反“圍剿”紀念館福建省_閩西革命歷史紀念館廣東省_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海南省_中國工農紅軍瓊崖縱隊改編舊址廣東省_廣州起義烈士陵園福建省_閩西革命歷史紀念館廣東省_海豐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福建省_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軍部舊址廣東省_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福建省_華僑博物館海南省_興安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廣東省_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廣東省_鴉片戰爭博物館廣東省_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海南省_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海南省_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廣東省_葉挺紀念館廣東省_葉劍英元帥紀念館福建省_建寧縣紅一方面軍領導機關舊址暨反“圍剿”紀念館廣東省_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福建省_閩西革命歷史紀念館海南省_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舊址廣東省_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海南省_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海南省_百色起義紀念館海南省_興安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廣東省_廣州起義烈士陵園海南省_百色起義紀念館福建省_冰心文學館福建省_閩侯縣“二七”烈士林祥謙陵園廣東省_葉劍英元帥紀念館福建省_毛澤東才溪鄉調查紀念館福建省_長汀縣瞿秋白烈士紀念碑福建省_閩西革命歷史紀念館廣東省_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福建省_長汀縣瞿秋白烈士紀念碑海南省_瓊海市紅色娘子軍紀念園福建省_陳嘉庚生平事蹟陳列館海南省_張雲逸紀念館海南省_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福建省_古田會議紀念館廣東省_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海南省_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福建省_長汀縣瞿秋白烈士紀念碑福建省_閩侯縣“二七”烈士林祥謙陵園福建省_陳嘉庚生平事蹟陳列館海南省_龍州縣紅八軍軍部舊址廣東省_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海南省_興安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海南省_瓊海市紅色娘子軍紀念園福建省_冰心文學館福建省_鄭成功紀念館廣東省_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廣東省_鴉片戰爭博物館廣東省_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海南省_張雲逸紀念館廣東省_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福建省_冰心文學館福建省_長汀縣瞿秋白烈士紀念碑海南省_百色起義紀念館福建省_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福建省_華僑博物館海南省_興安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
海南省_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海南省_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福建省_長汀縣瞿秋白烈士紀念碑廣東省_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廣東省_廣州起義烈士陵園海南省_中國工農紅軍瓊崖縱隊改編舊址廣東省_海豐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福建省_長汀縣瞿秋白烈士紀念碑廣東省_鴉片戰爭博物館福建省_福州馬尾船政文化遺址羣海南省_廣西烈士陵園福建省_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海南省_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舊址海南省_百色起義紀念館福建省_福州馬尾船政文化遺址羣廣東省_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福建省_福州馬尾船政文化遺址羣福建省_古田會議紀念館海南省_張雲逸紀念館廣東省_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福建省_林則徐紀念館廣東省_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廣東省_海豐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福建省_福州馬尾船政文化遺址羣廣東省_葉挺紀念館福建省_華僑博物館海南省_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海南省_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海南省_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廣東省_海豐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福建省_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廣東省_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廣東省_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廣東省_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福建省_建寧縣紅一方面軍領導機關舊址暨反“圍剿”紀念館福建省_閩西革命歷史紀念館廣東省_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海南省_中國工農紅軍瓊崖縱隊改編舊址廣東省_廣州起義烈士陵園福建省_閩西革命歷史紀念館廣東省_海豐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福建省_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軍部舊址廣東省_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福建省_華僑博物館海南省_興安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廣東省_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廣東省_鴉片戰爭博物館廣東省_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海南省_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海南省_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廣東省_葉挺紀念館廣東省_葉劍英元帥紀念館福建省_建寧縣紅一方面軍領導機關舊址暨反“圍剿”紀念館廣東省_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福建省_閩西革命歷史紀念館海南省_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舊址廣東省_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海南省_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海南省_百色起義紀念館海南省_興安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廣東省_廣州起義烈士陵園海南省_百色起義紀念館福建省_冰心文學館福建省_閩侯縣“二七”烈士林祥謙陵園廣東省_葉劍英元帥紀念館福建省_毛澤東才溪鄉調查紀念館福建省_長汀縣瞿秋白烈士紀念碑福建省_閩西革命歷史紀念館廣東省_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福建省_長汀縣瞿秋白烈士紀念碑海南省_瓊海市紅色娘子軍紀念園福建省_陳嘉庚生平事蹟陳列館海南省_張雲逸紀念館海南省_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福建省_古田會議紀念館廣東省_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海南省_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福建省_長汀縣瞿秋白烈士紀念碑福建省_閩侯縣“二七”烈士林祥謙陵園福建省_陳嘉庚生平事蹟陳列館海南省_龍州縣紅八軍軍部舊址廣東省_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海南省_興安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海南省_瓊海市紅色娘子軍紀念園福建省_冰心文學館福建省_鄭成功紀念館廣東省_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廣東省_鴉片戰爭博物館廣東省_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海南省_張雲逸紀念館廣東省_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福建省_冰心文學館福建省_長汀縣瞿秋白烈士紀念碑海南省_百色起義紀念館福建省_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福建省_華僑博物館海南省_興安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