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_解放一江山島烈士陵園

解放一江山島烈士陵園

概況

解放一江山島烈士陵園位於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楓山北麓,佔地面積675畝,是爲紀念1955年1月18日在解放一江山島戰鬥中光榮犧牲的四百多名烈士而建。2001年6月,被中宣部公佈爲第二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陵園佔地總面積44.62萬平方米,主要建築物有一江山島登陸紀念館、烈士紀念館、紀念碑、紀念塔、烈士橋、烈士墓羣、紀念牌坊、“衆志成城”、“光照千秋”、“三軍豐碑”、“和平昌盛”羣雕,52名將軍題詞碑廊等。

一江山島登陸戰紀念館佔地面積2600平方米,於2004年底建成。紀念館功能佈局基本分爲三部分,包括展廳、演示放映廳,以及一部分接待、會議和館員辦公室等內容。展廳分上下兩層,布展面積2800平方米。展廳北側一端設有一個二層高的展示空間,用以展示一江山島沙盤模型。一樓的展廳主要展出了戰役的背景、籌劃和準備三個部分,二樓的展廳主要展出了戰鬥的經過,大陳島的解放以及戰後重建工作的情況。

烈士紀念館地處烈士陵園北山,建築面積553平方米。門口匾額“烈士紀念館”和楹聯“悼英雄壯烈精神萬古長青,繼遺志一定解放金馬臺澎”,是時任浙江省省長周建人所撰。紀念館一、二層爲陳列廳,一層中間圓柱上正對大門的一面是張愛萍將軍在紀念解放一江山島登陸戰勝利40週年題詞,另有四塊大型浮雕,分別爲授旗、出發、登陸、解放四個場面。一二層環牆是戰鬥功臣烈士共17座雕像,雕像下面附有烈士事蹟、遺物、烈士日記、獎章和血衣等。二層中間圓柱上陳列的是犧牲烈士的遺像,下面附有簡歷。

烈士紀念塔高18米,爲陵園內最高建築物。基座爲五角形,青石砌築,上爲混凝土塔身,呈三大面和三小面相間的六角形,威武挺拔的陸、海、空三尊雕像立於基座上,塔尖裝紅五星燈。塔身上面是當時浙江省軍、政首長所題的塔名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等金色大字。

烈士墓區中心有紀念碑亭,紀念碑系浙江省人民政府所立。碑文主要記載解放一江山島戰鬥的概況和勉勵後人飲水思源,肩負起保衛社會主義祖國的神聖責任。

生物通不過的鋼鐵堡壘

1953年7月,朝鮮停戰後,美國不甘心失敗,支持臺灣蔣介石集團對中國東南沿海的軍事挑釁活動加劇。爲了達到繼續霸佔臺灣,並以此爲基地,擴大對中國

大陸的侵略的目的,美國於1954年12月2日,同臺灣國民黨集團簽訂了《共同防禦條約》,把浙江、福建沿海島嶼都劃入其“協防”範圍,企圖使其武裝侵佔臺灣的罪惡行爲合法化。

在美國的支持下,蔣介石蠢蠢欲動,準備對大陸進行反攻。他們在浙江沿海以上、下大陳爲中心,在福建沿海以馬祖、金門島爲中心,苦心經營,以作爲其所謂“保衛自由世界”的前哨據點和“反攻大陸的跳板”。他們以部分殘餘部隊爲骨幹,組織海匪、特務在海上搶劫、破壞,致使沿海漁民無法進行正常的漁業生產,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

爲改變臺海戰略態勢,將國民黨集團對沿海的襲擾徹底粉碎,維護人民的和平生活和生產,打擊美蔣《共同防禦條約》,爲解放臺灣實現祖國統一的渡海登陸作戰積累經驗,中央軍委總參作戰部及華東軍區提出建議,以20軍60師爲主,組織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發起大陳列島戰役,首戰直取國民黨據守的一江山島。這一建議得到了毛澤東的同意和中央軍委的批准。

一江山島位於台州灣椒江口海面,距大陸30餘公里,北至頭門山9公里,南至大陳島17公里。該島分北江、南江兩島。北江島東西長約1900米,南北寬約100至700米,面積約1平方公里。南江島東西長約1010米,南北寬約300米,面積約0.7平方公里。南江、北江兩島相距約100至200米。北江島的203、190高地和南江島的180、160高地,都可以鳥瞰控制全島。島的四周都陡壁岩礁,巖質堅硬,巖皮光滑。岸高10至40米不等,近岸水深7至8米,旋渦和巖頭浪非常多。

駐守在島上的是國民黨軍一江山地區司令部、突擊第四大隊四中隊和炮兵第一中隊,共有近1100人。守軍在美國“西方公司”的協助下,長期設防,構築永久性、半永久性碉堡154個,塹壕2道,配置4層火力網,並設置了鐵絲網、地雷和絆網等副防禦設施,聲稱該島爲“生物通不過的鋼鐵堡壘”。

海陸空聯合大作戰

華東軍區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於1954年8月27日成立了以華東軍區參謀長張愛萍爲總指揮的浙東前線指揮部,並確定步兵20軍60師178團3個營,180團1個營,高射炮兵1個團,火箭炮兵2個營及噴火兵、工兵各1部;海軍航空兵7個大隊、海軍第六艦隊、魚雷艇、登陸運輸船艇各1部和部分海岸炮兵;空軍航空兵15個大隊又

一箇中隊爲參戰部隊。經過4個多月的周密籌劃、充分準備、反覆演練,解放軍於1955年1月18日,在廣大人民羣衆的全力支持下,以絕對優勢與國民黨軍展開了一場激戰,一舉攻佔了一江山島。

1955年1月18日上午8時,空軍首先拉開了戰幕。4個轟炸機大隊和3個強擊機大隊共188架戰機,分別從6個機場飛向一江山島和大陳島,實施第一次航空火力攻擊,將120多噸炸彈投到一江山島和大陳島。兩島火光四起、炸彈雷鳴。敵軍的通訊系統被徹底炸燬,兩島守敵與臺灣失去了聯絡,頓時亂作一團。

9時整,海岸炮兵羣287門火炮和火箭炮實施了第一次炮火打擊,經過7次間隙射擊和5次急襲射擊,12000多發炮彈落在一江山島上,一江山島被炸得山崩地裂。12時15分,解放軍海上登陸部隊3700名官兵乘138艘登陸艇,成波浪形編隊,分3個方向,在海軍30多艘護衛艦艇、空軍51架戰機的掩護下,以排山倒海之勢,向一江山島進發。

13時30分,轟炸機和強擊機各3個大隊對一江山守敵實施第二次航空火力打擊。與此同時,解放軍海軍艦艇在距國民黨軍碉堡3500米處,對國民黨軍展開猛烈射擊,摧毀了國民黨軍前沿突出大部分工事。國民黨軍有生力量被壓制,通信聯絡中斷,指揮癱瘓,這爲登島部隊的順利突破創造了條件。

14時29分,步兵178團2營率先在樂清礁、北山灣一帶搶灘登陸成功,隨後攻擊前進,直插頂峰203高地。14時37分,步兵180團2營在南江勝利村西側登陸成功,隨後,各後續部隊也紛紛登陸,並迅速支援搶灘部隊,向敵縱深發展進攻。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激戰,解放軍一舉攻克一江山島,全殲國民黨駐軍王生明部1100人,其中俘敵551人,斃敵519人,解放軍陣亡官兵454人。這次戰役震驚了臺灣國民黨當局,也震驚了美國政府,從而迫使國民黨軍隊撤出大陳等島嶼,浙江沿海始告全境肅清。

張愛萍將軍爲此豪情奔涌、詩性迸發,吟成一首蕩氣迴腸的《沁園春》詞:東海風光,廖廓藍天,滔滔碧浪。看騎鯨蹈海,風馳虎躍,雄鷹獵獵,雷擊龍翔。雄師易統,戎機難覓,陸海空直搗金湯,銳難當。望大陳列島,火海汪洋。料得帥駭軍慌,憑一紙空文豈能防。憶昔諾曼底,西西里島,沖繩大戰,何須鼓簧。陡崖峭壁,鋼鐵堡壘,首戰奏凱震八荒。英雄贊,似西湖競渡,初試鋒芒。

(本章完)

浙江省_鄞縣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園浙江省_鄞縣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園浙江省_解放一江山島烈士陵園浙江省_鄞縣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園浙江省_魯迅故居及紀念館浙江省_鄞縣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園江蘇省_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江蘇省_雨花臺烈士陵園江蘇省_新四軍紀念館江蘇省_雨花臺烈士陵園江蘇省_泰興黃橋革命歷史紀念地浙江省_鎮海口海防遺址江蘇省_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浙江省_新四軍蘇浙軍區紀念館浙江省_解放一江山島烈士陵園浙江省_鄞縣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園浙江省_新四軍蘇浙軍區紀念館江蘇省_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浙江省_解放一江山島烈士陵園浙江省_禹陵江蘇省_中山陵江蘇省_雨花臺烈士陵園浙江省_侵浙日軍投降儀式舊址浙江省_魯迅故居及紀念館江蘇省_中山陵浙江省_鎮海口海防遺址浙江省_解放一江山島烈士陵園江蘇省_贛榆抗日山烈士陵園浙江省_禹陵浙江省_新四軍蘇浙軍區紀念館浙江省_魯迅故居及紀念館江蘇省_顧炎武紀念館江蘇省_新四軍紀念館江蘇省_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浙江省_南湖革命紀念館浙江省_河姆渡遺址博物館江蘇省_梅園新村紀念館江蘇省_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浙江省_魯迅故居及紀念館浙江省_侵浙日軍投降儀式舊址江蘇省_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江蘇省_顧炎武紀念館浙江省_舟山鴉片戰爭紀念館浙江省_鄞縣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園浙江省_禹陵浙江省_鄞縣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園江蘇省_梅園新村紀念館江蘇省_新四軍紀念館江蘇省_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浙江省_舟山鴉片戰爭紀念館浙江省_河姆渡遺址博物館江蘇省_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浙江省_鎮海口海防遺址江蘇省_雨花臺烈士陵園浙江省_河姆渡遺址博物館江蘇省_中山陵江蘇省_泰興黃橋革命歷史紀念地江蘇省_贛榆抗日山烈士陵園浙江省_舟山鴉片戰爭紀念館江蘇省_中山陵浙江省_鄞縣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園江蘇省_新四軍紀念館浙江省_南湖革命紀念館江蘇省_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江蘇省_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江蘇省_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浙江省_魯迅故居及紀念館浙江省_鄞縣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園江蘇省_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江蘇省_中山陵浙江省_禹陵浙江省_鎮海口海防遺址浙江省_禹陵浙江省_禹陵浙江省_浙江省博物館浙江省_侵浙日軍投降儀式舊址浙江省_解放一江山島烈士陵園江蘇省_茅山新四軍紀念館浙江省_侵浙日軍投降儀式舊址浙江省_魯迅故居及紀念館浙江省_禹陵江蘇省_贛榆抗日山烈士陵園浙江省_河姆渡遺址博物館江蘇省_泰興黃橋革命歷史紀念地江蘇省_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浙江省_禹陵江蘇省_南京博物院浙江省_河姆渡遺址博物館江蘇省_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江蘇省_新四軍紀念館江蘇省_周恩來紀念館江蘇省_中山陵浙江省_侵浙日軍投降儀式舊址江蘇省_南京雲錦博物館江蘇省_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江蘇省_茅山新四軍紀念館
浙江省_鄞縣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園浙江省_鄞縣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園浙江省_解放一江山島烈士陵園浙江省_鄞縣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園浙江省_魯迅故居及紀念館浙江省_鄞縣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園江蘇省_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江蘇省_雨花臺烈士陵園江蘇省_新四軍紀念館江蘇省_雨花臺烈士陵園江蘇省_泰興黃橋革命歷史紀念地浙江省_鎮海口海防遺址江蘇省_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浙江省_新四軍蘇浙軍區紀念館浙江省_解放一江山島烈士陵園浙江省_鄞縣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園浙江省_新四軍蘇浙軍區紀念館江蘇省_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浙江省_解放一江山島烈士陵園浙江省_禹陵江蘇省_中山陵江蘇省_雨花臺烈士陵園浙江省_侵浙日軍投降儀式舊址浙江省_魯迅故居及紀念館江蘇省_中山陵浙江省_鎮海口海防遺址浙江省_解放一江山島烈士陵園江蘇省_贛榆抗日山烈士陵園浙江省_禹陵浙江省_新四軍蘇浙軍區紀念館浙江省_魯迅故居及紀念館江蘇省_顧炎武紀念館江蘇省_新四軍紀念館江蘇省_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浙江省_南湖革命紀念館浙江省_河姆渡遺址博物館江蘇省_梅園新村紀念館江蘇省_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浙江省_魯迅故居及紀念館浙江省_侵浙日軍投降儀式舊址江蘇省_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江蘇省_顧炎武紀念館浙江省_舟山鴉片戰爭紀念館浙江省_鄞縣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園浙江省_禹陵浙江省_鄞縣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園江蘇省_梅園新村紀念館江蘇省_新四軍紀念館江蘇省_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浙江省_舟山鴉片戰爭紀念館浙江省_河姆渡遺址博物館江蘇省_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浙江省_鎮海口海防遺址江蘇省_雨花臺烈士陵園浙江省_河姆渡遺址博物館江蘇省_中山陵江蘇省_泰興黃橋革命歷史紀念地江蘇省_贛榆抗日山烈士陵園浙江省_舟山鴉片戰爭紀念館江蘇省_中山陵浙江省_鄞縣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園江蘇省_新四軍紀念館浙江省_南湖革命紀念館江蘇省_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江蘇省_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江蘇省_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浙江省_魯迅故居及紀念館浙江省_鄞縣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園江蘇省_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江蘇省_中山陵浙江省_禹陵浙江省_鎮海口海防遺址浙江省_禹陵浙江省_禹陵浙江省_浙江省博物館浙江省_侵浙日軍投降儀式舊址浙江省_解放一江山島烈士陵園江蘇省_茅山新四軍紀念館浙江省_侵浙日軍投降儀式舊址浙江省_魯迅故居及紀念館浙江省_禹陵江蘇省_贛榆抗日山烈士陵園浙江省_河姆渡遺址博物館江蘇省_泰興黃橋革命歷史紀念地江蘇省_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浙江省_禹陵江蘇省_南京博物院浙江省_河姆渡遺址博物館江蘇省_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江蘇省_新四軍紀念館江蘇省_周恩來紀念館江蘇省_中山陵浙江省_侵浙日軍投降儀式舊址江蘇省_南京雲錦博物館江蘇省_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江蘇省_茅山新四軍紀念館